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8393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ocx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ocx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

职业教育发展报告

一、职业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几年来,职业教育在经过了2001年的低谷后,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正日益发展壮大,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200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达14454所,招生566万人,比2001年的399万人增长了42%;高等职业院校1047所,招生237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53%;与此同时,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培训蓬勃开展,年培训规模达到6957万人次。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毕业生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欢迎。

2004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1%,北京浙江高职就业率达80%,一些紧缺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1.中等职业教育

至2004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保持了连续三年稳步回升的态势,但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仍然偏低,见图1-1。

图1-1 1996-2004年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变化情况

注:

图中横轴为年份,纵轴为招生人数,单位是万人。

资料来源:

中国教育年鉴

2.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2004年(专科)招生237.4万人,占本专科招生人数的53.1%,在校生595.7万人,占本专科在校生人数的44.7%。

高职(专科)院校1047所,占高校比例的46.82%,校均规模3209人。

从横向上看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占据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的“半壁江山”,使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可能;从纵向上看1998年年高等职业教育(含专科)招生数43万人,在校生数117万人,2004年招生数237万人,在校生数595万人,六年中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增长了160.47%、151.05%,见图1-2和图1-3。

图1-2:

高等职业教育(含专科)招生与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情况

注:

图中横轴为年份,纵轴为招生人数,单位是万人。

资料来源:

中国教育年鉴,人民教育出版社。

在校生数

招生数

1998年  2004年

1998年  2004年

图1-3:

普通高职高专1998年与2004年招生数与在校生数的比较

注:

图中横轴为年份,纵轴为人数,单位是万人。

资料来源:

中国教育年鉴,人民教育出版社。

  独立院校的设置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进行了试办独立学院的探索,拓展了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空间。

经过几年的实践,形成了一批办学质量高、深受社会各界欢迎的独立学院,对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本科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见图1-.4。

2004年

2001年

1999年

图1-4:

1999年~2004年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数比较

注:

图中横轴为年份,纵轴为学院数,单位是所。

资料来源:

中国教育年鉴,人民教育出版社。

3、民办职业学校

民办中职教育的发展正在成为新形势下加快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2004年全国共有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633所,招生52万人,在校生109.9万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构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的10.9%、9.2%和7.9%。

与此同时,民办中等职业技术培训得到快速发展,2004年全国共有民办中等职业技术培训机构1.9万个,毕业生630万人,在校学生679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了82.7%、72.4%和51.6%。

从1999年至2004年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增长迅速,分别增长了71.89%和302.71%。

图1-5:

民办职业中学学校数量

注:

图中横轴为年份,纵轴为学校数,单位是所。

资料来源:

中国教育年鉴,人民教育出版社。

图1-6民办职业中学在校生数

注:

图中横轴为年份,纵轴为在校生人数,单位是万人。

资料来源:

中国教育年鉴,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职业教育办学条件逐步改善

1.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逐步增长

2.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紧锣密鼓

从中央到地方、从会议到视察、从学校到企业,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职业教育的全国实训基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实训设备条件达到一定水平,取得了预期效果。

江苏省财政2004年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投入达1亿元,其中6个国家重点支持的基地建设,投入配套资金达1250万元;浙江省财政为5个国家支持的基地建设投入配套资金达1615万元;辽宁省财政向17所高职院校投入实训基地、示范专业建设和师资培训专项资金达4200万元。

各基地按建设规划要求扩建或新建实训场所,添置实训设备。

如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新增设备39台,总数控设备数达到67台;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新购置数控车床、高速数控铣床等设备44台,总数控设备数达到72台套;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启动数控工业中心建设,建筑面积达17000多平方米。

四川联合经济学校借助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契机,新增了数控机床、快速原型制造等设备,不少学校实现了实训设备从无到有的飞跃。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年均投入4000多万元教育经费和500万元专项建设资金支持职业教育,建设了汽车技术、机电技术、管理技术、整车及总成拆装等实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基地。

焊装、涂装等51个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基地,全都面向学校开放。

3、学校办学条件正在好转,仍需加大支持力度

2004年中等职业教育校舍总面积153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8万平方米,占高中阶段校舍总面积的33.56%;中等职业教育生均面积13.9,比上年减少1.3。

专任教师73.6万人,比上年增加2.3万人,生师比为20.8,比上年增加1.6。

教学仪器设备的生均配置水平仍较低。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39亿元,比上年减少39亿元,生均值2121元,比上年减少713元。

(三)职业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2004年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和其他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培训结业的为6957.3万人次,占培训总数的95.6%,高等教育机构进修及培训结业的318.4万人次,占培训总数的4.4%。

同时加大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有3156个普通职教机构接收残疾学员,987个残联系统举办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专门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

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机构数190个,在校生数约11000人。

二、2005年中国职业教育政策的新进展

2005年,对于中国的职业教育是一个极不平凡的一年。

11月8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将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温家宝总理一语: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体现了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前所未有的重视,反映出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重大突破。

除此以外,教育部等部委召开的全国性的职业教育专项工作会议已达6次之多。

这六次会议分别是3月2日召开的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精神经验交流会暨2005年度职成教工作会议。

3月24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在河南召开。

4月27日教育部在江西省新余市召开全国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

6月15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今天在陕西省宝鸡市召开全国县级职教中心改革与发展座谈会。

7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在北京召开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会议。

8月19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

六次会议全部由教育部周济部长出席并讲话,再加上11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一年之中职业教育的会议,规格之高,频率之多,力度之大,确为历年罕见。

(一)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通过上述一系列会议精神,特别是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可以明显地看到:

中央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决定》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三大理由:

一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二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三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此,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温总理提出确定“教育结构调整总的方向是:

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明确提出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

而且“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职业教育应该成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是所有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是所有国民多样化个性发展所必须的终身教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缺少职业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职业教育应该成为全民的教育。

概言之,对职业教育的功能或作用的认识已经从单纯的经济视角转变为包括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在内的全面视角,这有利于职业教育功能的全面释放,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国职业教育正迎来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期。

(二)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有重大突破

1、实施“四大工程”,推动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向纵深拓展。

实施“四大工程”,即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组织实施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组织实施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组织实施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为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能力服务,组织实施好“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

“四大工程”的实施,必将不断增强职业教育自身服务经济社会需求的能力,多维度地展现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2、实施“四项改革”,对职业教育独特的办学规律和特征的认识程度有所突破。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抓好“四项改革”,即:

第一,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转变,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第二,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切实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不断提升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将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第三,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

产教结合被认为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实施工学合作的培养模式和半工半读制度被认为是今后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之一,不仅可以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更多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而且可以使企业拥有更多学以致用的员工,是企业、学生和学校三方共赢的好事;今年8月在天津召开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认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符合中国国情,是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带有方向性的改革措施,也是解决职业学校办学经费不足,帮助家庭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

第四,充分利用城市和东部地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进一步推进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薄弱,资源总量趋于减少。

2000年到2002年,全国农村职业高中由1363所减少为919所,减幅高达32.6%;农村职业高中在校学生人数由55.45万减少到45.70万,减幅为17.6%,造成了农村职业高中教育萎缩的态势。

通过联合、合作办学,促进农村和西部职业教育发展也是我国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和促进西部开发的重要举措。

从上述四项改革看出,办学思想逐步摆脱了普通教育思维的干扰,进一步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规律。

3、实施“四个计划”,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基本保证。

国务院已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

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做出部署,为推动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实施好“四个计划”:

一是要实施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好200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二是要实施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重点扶持建设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

三是要实施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好高水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四是要实施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一直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这四个重要的建设计划比将大大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

从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各有关部门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财政部2002年以来先后安排了大量资金支持职教发展,2005年拟安排7亿元资金用于支持职教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将采取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第二种是专业性实训基地。

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在全国建设一批能够资源共享,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国家发改委于2001年、2003年共安排国债资金8亿元支持职教发展,2004年又提出实施"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建设计划",2005年继续安排国债10亿元,支持中等职业学校补充更新实验实训设备和建设教学、实验实训设施。

国债投资以中、西部为主,适当兼顾东部面向西部招生的职业学校。

重点加强市、县级骨干中等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建设,扶持一批专业设置适应当地产业结构需要和面向农村服务、办学效益突出的职业学校。

国务院扶贫办、农业部和交通部等有关部门也安排了资金支持职业教育和培训。

另外,江苏省地方财政2004年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投入达1亿元,其中6个国家重点支持的基地建设,投入配套资金达1250万元;浙江省地方财政为5个国家支持的基地建设投入配套资金达1615万元;辽宁省省财政向17所高职院校投入实训基地、示范专业建设和师资培训专项资金达4200万元。

许多企业也以多种合作方式向基地投入资金或数控设备,与基地联办共建。

4、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学生助学制度,是实现教育公平原则和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首次决定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建立贫困学生助学制度,也是本次全国职教会令人欣慰的一个政策亮点。

2004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已经达到1370万人,其中相当一批来自贫困家庭的中职学生(据估计其比例远远大于高等教育贫困学生所占的比例),急需得到资助。

《决定》确定要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学生助学制度。

中央财政“十一五”期间对职业教育投入的100亿元,其中一部分要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使贫困家庭学生通过国家帮助和本人勤工俭学得以顺利完成学业,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此项政策必将惠及无数贫困学生及其家庭,将会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使他们学到现代劳动和就业的本领,提高他们创造社会财富能力和进而分享社会共同成果的能力,促进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的形成。

5、推动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焕发活力,是发挥好公办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的重要条件。

全国职教会提出,发展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实现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

要面向市场办学,就需要进一步落实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其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伴随今后一段时期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将会加大力度,探索并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

6、继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在2005年扩招100万的基础上明年继续扩招100万。

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一个战略重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05年要下决心增加招生100万人,达到650万人,争取到2007年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协调发展。

教育部部长周济11月7日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说,今年中等职业学校扩招100万人的目标有望如期实现,中等职业学校明年还要继续扩大招生规模100万人,力争经过几年努力,使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达到800万人以上,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7、大力发展民办中等职业教育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据统计,2004年全国共有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657所,招生52万人,在校学生超过110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65.8%、315.5%和267.3%。

全国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构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的10.9%、9.2%和7.9%。

与此同时,民办中职技术培训得到快速发展,2004年全国共有民办中职技术培训机构1.9万个,毕业生630万人,在校学生679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了82.7%、72.4%和51.6%。

民办中职教育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中职教育的发展正在成为新形势下加快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三、职业教育取得的成就

(一)全国职业教育大格局正日渐清晰并走向成熟

职业教育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多层次多方位协调运转、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

1.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服务功能逐渐加强,地方政府的统筹、监督指导作用也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办学新模式,企业参与办学与教学的意识和积极性正逐渐增强。

1986、1991、1996、2002、2004、2005连续六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调控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西、江苏等省市紧密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整合、开发教育资源,保障职业学校的持续发展;四川长虹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首都钢铁厂等纷纷开放生产基地,通过产教结合、“订单培养”与职业学校联合,促进企业发展。

2.经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的布局调整已基本完成;经济欠发达地区正在调整,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探索适合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西部地区加紧与东部地区联合办学,提升职业教育的就学率;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优势互补。

(二)各级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多样,方向明确,成绩显著

各地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探索多种形式办学,提高了职业教育综合实力,激发了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自2002年起北京、上海等率先进行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改组,组建起职业教育集团,打造中职“航空母舰”,现已形成了以现代化标志学校为龙头的职业教育新格局。

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组建“集约化中、高等职业教育集团”,使中、高等职业学校在招生、教学、就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

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已由2000年的523所调整到目前的171所,办学规模和效益显著提高。

筹措资金14亿元,集中力量建设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职教园区、北京市交通学校、北京商贸学校等10所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的现代化标志性职业学校。

2005年上海扩大外省招生优质中职资源已辐射22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职校面向外省招生的计划数已增为3000人,参与外省招生的中职学校达33所,部分职业学校已在全国11个省区建立了21个教学点,在6个省区建立了14个分校。

实施了“现代化标志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工程”、“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工程”等,极大地改善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

天津市按照“推倒围墙搞调整,打破界限抓重组”的调整战略,对全市开展了大规模的职业学校布局调整,中职学校由443所调整为151所,同时根据需要建成了23所高职学院;由行业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将学生培养、职工培训、技能鉴定融为一体,把校舍、师资、经费、设备统筹使用,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

江西省初步形成了公办职业教育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呈现出“小城市办出大职教”的“新余现象”。

新余全市现有职业教育机构5家,在校学生6万余人,其中外省市学生达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中职与普高招生比例为65:

35,在校生比例为59:

41,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81%;民办与公办在校生比例为70:

30;全市职业教育人口已占市区人口近20%。

辽宁省将全省教育费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已达到20%,实行专款专用;从2004年起,从财政中拿出1.13亿元用于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的补助性投入和省级示范性专业的引导性投入;省政府用于职教中心建设的专项经费由2002年的300万元提高到2005年的5000万元,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3亿多元;每年设立2500万元的重点建设项目经费,引导社会资金支持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2005年投入1000万元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专项资金。

江苏已建或正在兴建8个职教园区,组建了农林、建筑、现代服务业等6个专业性职教集团,覆盖300多家企业、105所学校和20多万学生。

撤销、合并中等职业学校300多所,校均在校生规模扩大到1930人,其中100所重点建设的职教中心平均规模达到3200人。

省政府从2004年至2007年每年投入1亿元,围绕数控、汽车、电子、化工、商贸服务等十大技能型人才紧缺专业领域,重点建设50个高职、120个中职实训基地。

2004年河南省组建了农业、公路交通、信息技术、财经、卫生、建筑、旅游、机电、工艺美术等9个省级职教集团,吸纳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和科研机构等成员单位289家。

三年来,省政府投入职业教育专项经费3000万元,各地、各学校筹集资金近5亿元;投入经费200多万元,加强了种植、建筑、旅游等10个重点专业建设。

青岛市先后建立了青岛市旅游服务业教育集团和现代制造业教育集团。

2002年落实了“教育费附加的20%用于职业教育”的规定,每年增加经费2000多万元。

2004年又出台“各级财政按照城市每班5000元、农村每班4000元的标准,拨付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经费”的政策。

陕西实施“一网两工程”从2003年起,省级职教专款从7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省财政连续五年,每年1000万元,用于职业教育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从省扶贫资金中每年拿出2000万元,每年资助1万名贫困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2005年省政府决定每年再拿出1000万,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地建设和资助劳务输出培训的“五大品牌”建设。

建立了“三中心一网站”;全省105个县已有75个县已建立职教中心;两年共引进致富项目164个,完成实用技术培训204.8万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185.6万人次。

2004年中央投入四川省4600万元,省、市、县、乡四级财政筹措资金2亿元,聚集民间资金1亿元用于农民工培训,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

(三)全方位宣传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的应有地位

2005年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出现了多层面、多角度、多方式的态势,通过宣传使人们重新认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这些宣传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首次评出中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 

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共同组织的中国职业教育首届百名杰出校长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100名院校长为2005年“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

由社会团体开展评选表彰全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活动,在我国职业教育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2.首批职业教育毕业生赴微软实习

   2005年2月首批10名三年制软件高职应届毕业生赴微软(中国)公司开始为期4个月的实习生活,这是世界知名企业微软首次录用大专学生在公司内部实习。

目前微软已向福建预订了2006年的软件高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