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4047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2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

《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

危害因素描述

控制措施

1

氧气\乙炔气

氧气\乙炔气泄露

作业有安全距离,加强巡回检查气压表、连接胶管、气瓶,落实隐患整改

2

乙炔瓶回火防止器

乙炔瓶回火防止器失灵

强化巡回检查制度

3

切割工件产生的高温飞溅物

高温的飞溅物

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4

高温的火焰

电焊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火焰

避免接触

5

电焊弧光

灼烫伤人

佩戴护目镜、电焊防护面罩;

穿戴符合规定的劳保;

戴焊工手套;

长发盘在工作帽内

6

气焊气割下方的易燃物

火星引燃可燃物

动火前检查周围环境确保现场周围无暴露的易燃可燃物品、高压线路

7

带电的焊机

1、焊接时漏电

1、电焊机接地牢固

2、电焊机接在漏电保护器上

2、焊把线破损

1、焊把钳线材完好,无老化外露

2、一次线、二次线护罩完好

3、雨天户外焊接

严禁雨天室外作业

8

焊接粉尘

焊接过程产生粉尘吸入身体

1、通风良好

2、定期查体

6.2 配合吊装作业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预防控制措施

吊装位置不正确

吊转工件挂钩偏斜,起吊过猛

挂钩不正不吊,起吊要平稳

捆绑不牢的工件

工件松散落地

捆绑工件牢固

位置不均的吊装绳索

工件等滑落倒塌

绳索均匀布置

吊索具不正当使用

吊索超负荷使用、吊索损伤超过规定、吊索固定卡扣松动引起吊装过程中吊索断裂,物件滑落伤人

严禁超负荷使用吊索具,使用前检查,不使用断股超标、有死弯、压边超标、卡扣松动的钢丝绳

 

吊装工件时挂钩位置不合理,起吊歪斜,引起物件滑落伤人

合理挂钩吊装,两根钢丝绳受力要匀称,平稳起吊

移动的吊装

起吊过程摆动过大,行车速度不均会碰伤周围的人员也会导致吊物滑落砸伤人员

加强技术练习,提高操作技能,要使行车速度平稳

多人操作无固定人指挥,信号不明起吊,造成定子坠落砸伤人

多人合作时固定指挥人,命令明确后方可起吊

吊装工件在移动中由于桥吊运行速度过快或没有打铃提醒,可能会碰伤周围的工作人员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准确打铃,平稳吊转

9

无证人员操作天车对人员造成人身伤害

禁止无证人员操作

10

无防脱钩装置,导致绳索滑脱,吊物伤人

天车吊钩必须有有效的防脱钩装置

11

下面站人的吊件,工件等滑落伤人

严禁吊物从人的上方通过

12

超载的吊物

起重设备超载,可能导致吊物坠落,造成人员伤害

严禁超负荷吊运

13

变形的吊索挂钩

由于长期使用致使吊索挂钩变形,起吊重物时造成重物脱落伤人

1、使用吊索前检查吊钩有无较严重变形,否则停止使用更换新吊钩2、加强吊索具日常的巡检

14

断裂吊钩吊索

工件坠落

1.选择合适索具2.加强吊索具日常的巡检

15

静止的吊钩

起重作业完毕后的吊钩没有及时收缩,离地面太近,导致人员受伤

严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起重作业完毕后吊钩及时收回

16

卡死的索具

工件等滑落伤人

绳索不能缠绕

17

损伤的吊环

吊装模具吊环有损伤,吊环没拧紧

使用前检查吊环,不使用有损伤的吊环

18

吊装工件,吊钩没放置到位,导致物件滑落伤人

吊环要紧固到位,吊装转子吊钩要放正到位,方可起吊

19

天车漏电

天车电气故障导致人员触电

1、定期进行检查线路2、安装漏电开关

20

使用中的悬臂吊

1.起吊作业,悬臂吊链索盒坠落伤人

使用前对悬臂吊进行检查,有问题及时维修

21

2.吊装作业时,吊车按钮失灵,工件摆动碰伤人员

使用悬臂吊前对其进行试行检查

22

3.吊装作业时,钢丝绳断裂,工件坠落伤人

23

4.吊装作业时保险卡未锁好,吊索具及工件坠落伤人

作业者按悬臂吊操作规程操作

24

悬臂吊漏电

悬臂吊电气故障导致人员触电

25

悬臂吊上静止的吊钩

吊钩无意碰伤职工

不用悬臂吊时,将悬臂吊上的吊钩要停在1人高以上

7.电焊工岗位HSE作业指导

7.1 作业前HSE作业指导:

7.1.1 将劳保穿戴齐全。

7.1.2 参加班前会,接受本岗位的工作任务。

7.1.3 进行作业前的岗位和设备巡检,检查出的隐患要在班前会上提出,并制定出整改措施。

7.2 作业中HSE作业指导:

7.2.1 作业中接受班长的工作指令,精力集中的做好本岗位的工作,协助班长做好本班组的工作和其他辅助工作。

7.2.2工作中负责电焊机的正常运转。

7.2.3 保证作业现场的清洁、无污水和杂物,并做到工完料清场地清。

7.2.4 作业中注意观察设备是否运转平稳可靠。

7.2.5 对工作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排除整改。

7.3 作业后应做的工作:

7.3.1 作业后要进行岗位和设备巡检,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及作业现场的清洁。

7.3.2 工作中发现事故隐患及时组织整改并与班组成员说明情况。

对现场不能解决的问题隐患要采取可靠的临时措施并向主管领导汇报并做好记录。

7.3.3 填写本岗位相关HSE资料。

7.3.4 参加班后会。

7.4 设备保养工作:

7.4.1 对电焊机按要求定期进行保养。

7.4.2 保证电焊机每个电缆联接部件连接牢靠,对损坏的部件及时更换。

8.巡回检查路线及主要内容

 

电焊工岗位HSE巡回检查表

岗位责任人:

岗位上级管理责任人:

年月

检查频次要求

一天一次

填写要求:

符合:

√异常:

△存在隐患:

×

对出现异常和存在隐患的项目要立即报告班长或值班领导

巡回检查路线

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作业前检查

26

27

28

29

30

31

检查电焊机电源是否连接在完好有效的漏电保护器上

检查电焊机是否正确接地、线路护罩完好

检查劳保穿戴是否规范

持证上岗

工作场所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摆放平稳可靠

检查作业场所是否有易燃易爆物

检查电焊机电缆与接线柱连接紧固

检查电焊机电缆完好无破皮、老化现象

检查焊钳绝缘层完好

检查电焊机与焊钳连接电缆,不允许中间有接头

检查焊钳是否能在各角度夹紧焊条

使用气体保护焊时要检查是否漏气

检查电源处有无物品阻挡,保证能及时拉闸断电

禁止用金属构架、轨道、管道、等物体搭接作为焊机导线电缆

工作后及时关闭电源、清理现场

检查定置管理、工位器具摆放情况

检查所辖区域是否有个人交通工具

检查排风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及时排出有毒害气体

检查下班前窗户、照明等是否关掉

保存部门:

车间保存期:

1年

9.应急处理程序

9.1 应急行动

9.1.1 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紧急情况

本岗位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紧急情况,有人身伤亡、触电等。

9.1.2 针对各种事故或紧急情况本岗位应采取的应急行动

9.1.2.1人员伤亡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a)受伤人员或首先发现伤者应大声疾呼或电话向现场(车间)负责人报告。

b)现场负责人组织现场人员立即救护受伤人员并向生产质量安全组负责人报告(电话2723095),启动改装厂人员伤害应急预案,停止一切作业;

c)停止相关工作,保护事故现场;

d)接到事故现场解禁指令后方可复工。

9.1.2.2触电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a)第一目击人在呼救救援人员的同时应火速切断附近电源:

每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切断电源之前,抢救者切记用手直接去接拉触电者);

b)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向质量安全组负责人报告(电话2723095),启动改装厂触电伤害应急预案:

c)停止相关作业,保护事故现场;

d)接到事故现场解禁指令后方可复工;

9.2 自救、互救常识。

主要包括:

触电急救、人工呼吸、机械伤害救护等。

9.2.1止血

a)直接压迫止血

将伤口冲洗干净后,在伤口处包上干净的布(或干净的手绢),紧紧压住;

止血点压迫法:

上臂动脉:

用4个手指掐住上臂的肌肉并压向臂骨;

大腿动脉:

用手掌根部压住大腿中央稍微上点的内侧;

桡骨动脉:

用3个手指压住靠近大拇指根部的地方。

b)将伤口抬至高于心脏的位置;

c)对于四肢大出血时.就必须采用止血带止血法:

橡皮带止血:

用弹性好的橡皮管或橡皮带,上肢伤可扎在上臂上部1/3处,下肢扎于大腿的中部;

布料止血带止血:

在没有橡皮止血带的紧急情况下,

用三角巾、腰带、布条等环绕肢体打一活结,在结下放一短棒。

旋转短棒使带绞紧。

等出血停止后,拉紧活结固定木棒。

▲注意:

止血带与皮肤间应加一层垫布;

扎止血带要松紧适宜,以止住血为宜;

止血带的部位要尽可能靠近伤口;

止血带每隔40—50分钟放松2—3分钟;

严重挤压伤的肢体或伤口远端肢体严重缺血时,禁止使用止血带。

d)标明绑止血带的时间;

e)大量吐血时:

让患者侧向躺好,解开衣扣和皮带,不要让身体有任何束缚:

然后用凉毛巾或冰袋冷敷患者腹部,保持静卧直到救护车到来。

9.2.2包扎

伤口是细菌入侵人体的门户,所以受伤后如果没有条件进行清创手术,就必须现场包扎。

a)三角巾包扎法:

头顶帽式包扎;

面具式包扎;

胸背部包扎;

臂部包扎

头顶帽式包扎面具式包扎胸背部包扎

腹部包扎;

臀部包扎;

上肢包扎;

膝肘部包扎。

b)绷带包扎法:

环形包扎法:

将绷带做环形的重叠状在腹部、脖颈等处包扎;

螺旋形包扎法:

绷带绕受伤部位螺旋包扎;

“8”字形绷带包扎法:

适于手和关节处伤口的包扎。

环形包扎法“8”安形绷带包扎法螺旋形包扎法

9.2.3外创伤

对于外创伤,应先止血,再根据伤口情况采取措施。

a)如果有出血情况,应进行压迫止血;

b)疼痛或肿胀比较严重时.应进行冷敷;

c)伤口不大干净,应用清水清洗掉伤口上的泥土等脏物或用双氧水进行消毒。

绝对不能撕开伤口或触及伤口内部,这样有可能造成大量出血或细菌感染。

d)用干净的纱布包扎伤口;

在伤口上敷上干净的纱布,然后用橡皮膏或绷带包扎好;

绑绷带时,不要弄歪纱布。

伤口的疼痛逐渐加深.或伤口越发严重时,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9.2.4骨折

急救步骤:

a)判断是否骨折:

先止血和包扎伤口,判断是否骨折,

一般骨折的部位会出现不自然的变形或骨头突出,手脚不能动弹;

b)确认骨折后,必须限制患处活动,用相当于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长短的夹板(或者硬纸夹、杂志等物)固定受伤部位,防止错位:

对于开放型骨折固定前。

局部要先做无菌处理.再用夹板固定,

不要将已暴露在外的骨头还纳进去:

经处理后,将伤员平稳、轻巧地送往医院,腰背部脊椎骨折和骨盆处骨折要用硬板担架搬运。

固定关节部位时,夹板不能窄。

c)受伤部位固定后,应尽早送往医院。

9.2.5心肺复苏

口对口人工呼吸常用在溺水、触电、气体中毒、缢死呼吸停止的现场。

等医生到来时,取而代之以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心脏挤压和建立人工呼吸缺一不可。

a)口对口吹气的方法

步骤一:

病人仰卧,头后仰,颈下可垫一软枕或下颌向前上推,也可抬颈压额,这样使咽喉部、气道在一条水平线上,易吹进气去。

同时迅速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涕、呕吐物,使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用嘴对嘴吸出阻塞的痰和异物。

解开病人的领带、衣扣,充分暴露胸部;

步骤二:

救护人员深吸一口气,捏住病人鼻孔,嘴对嘴将气吹入,然后观察病人胸廓的起伏,每分钟吹气12~16次。

如果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可对鼻孔吹气即口对鼻人工呼吸。

救护者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以吹气后胸廓略有起伏为宜;

怀疑有传染病的人可在唇间覆盖一块干净纱布。

口对口吹气应连续进行,直至病人恢复自主呼吸或确诊已死亡者方可停止;

注意事项:

1)每次吹气完毕让病人的胸廊回缩自然排出气体;

2)口对口须紧密,不要有缝隙、漏气。

b)心脏挤压与人工呼吸协调进行

心肺复苏术包括心脏挤压和人工呼吸两方面,缺一不可。

人工呼吸吸入的氧气要通过心脏挤压形成的血液循环流经全身各处。

含氧较多的血滋润着心肌和脑组织,减轻或消除心跳呼吸停止对心脑的损害,进而使其复苏;

在现场,如为两人进行抢救,则一人负责心脏复苏,一人负责肺复苏。

具体步骤为一人做5~10次心脏挤压(60~80次/分钟频率),另一人吹一口气(12~16次/分钟频率),同时或交替进行。

但要注意正吹气时避免做心脏挤压的压下动作,以免影响胸廓的起伏;

如现场只有一人救护,也可以按两人步骤进行,吹一口气,做5~10次心脏挤压,交替进行,效果也很好,只是单人操作容易疲劳;

现在也有一些书籍中提到心肺复苏只有一人操作时,可做两次口对口吹气,然后做15次心脏挤压。

实践和研究表明两种方法是同样有效的;

无论是什么情况,如果单一采用挤压或吹气,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是无效的。

这里要强调的是:

心脏挤压与口对口吹气必须同时协调进行。

9.2.6头部受伤(脑外伤)

a)尽可能不让患者移动;

b)避免给患者使用酒精、镇静剂以及水等物;

c)如果意识逐渐消失,或者短暂清醒后很快再度恶化,同时伴有剧烈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必须马上叫救护车;

同时,清理患者口中的呕吐物,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

保持呼吸道畅通的同时,要将患者下颌充分抬高,头部不要过于后仰,因为颈部的骨骼和神经也可能遭到损伤。

d)稍微垫高头部(15—30度左右为宜),保持静卧;

四肢麻痹时,有可能是颈髓损伤造成,

所以必须保持水平静卧,颈部不要前倾。

e)如果出血,用干净的纱布或手绢盖住整个伤口,

用力按压止血;

也可以用三角巾或绷带进行压迫止血;

f)如果没有出血,但是出现了肿包,可用冰袋、凉毛巾等进行冷敷;

不能过度降温。

g)等待医护人员到来之前必须给患者保暖,对头部进行冷敷。

9.2.7胸外伤

a)松开衣物,让患者保持最容易呼吸的姿势;

有刀子或木棒等锐利器械刺入胸部时,绝对不能拔出,以免造成大出血,使伤情进一步恶化,可以用毛巾固定住刺入物;

b)呼吸困难或者呼吸时胸部疼痛的话,应用毛巾按住伤处,让患者平静地呼吸;

殴打致伤或撞伤,用冰袋或凉毛巾冷敷伤处,如果伤口出血,必须进行压迫止血;

c)由于胸部外伤容易引起呼吸困难和出血性休克,即使看起来伤势不重,也要注意观察呼吸和脉搏的状态,必要时进行紧急救助;

如果呼吸、脉搏不正常,必须尽快叫救护车;

d)如果有伤口,在伤口上垫上干净的纱布,

然后贴上橡皮膏。

9.2.8扭伤、脱臼

a)将扭伤、脱臼的关节固定住,用湿毛巾进行冷敷,然后送往医院;

b)膝关节、踝关节扭伤、脱臼时,应先包上一层凉毛巾,

在上面裹上三角巾或围巾,用力系紧,也可以用伸缩绷带

固定住关节;

c)肩关节、肘关节和手腕扭伤、脱臼时,可以用

三角巾、围巾等做成吊带,也可将手伸到上衣或衬衣的扣子之间.但一定要固定住关节;

d)股关节扭伤或脱臼时,仰面躺好,膝下垫上坐垫等物,让股关节和膝关节保持弯曲;

e)手指关节扭伤或脱臼时,手握网球大小的圆球,打上夹板,绑上绷带,以便维持患者手部机能。

9.2.9触电或遭雷击

抢救触电或遭雷击的患者,一定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a)首先必须切断电源或者用干木棒

挑开电线,确认排除危险后,再进行救护;

b)在等待帮助期间,在电击处和突出

处用少量的抗菌或烧伤油膏;

c)使患者保持仰卧姿势,脚和腿抬高侧

卧,用枕头垫住头部.此举有助于呼吸并防止

电击伤加重;

d)用毯子轻轻盖在患者身上,然后去医院就诊。

遭雷击或触电后,即使表面的伤看起来不严重,也必须接受医生的诊治,因为身体内部可能会有严重的烧伤。

9.2.10烫(烧)伤

关键是尽快用冷水冲洗,通过烧伤的深度和面积判断烧伤程度,

如果是重度烧伤则应尽快到医院诊治。

a)防止患者休克,特别是电击灼伤;

b)去掉不在受伤部位的任何紧身衣物或首饰;

c)尽快用冷水冲洗:

不要急于脱衣服,以最快的速度用大量冷水冲洗患部。

直到患部不再感到疼痛和灼热.通常要冲10~15分钟左右;

大面积烧伤时,尽快进行冷敷(例如直接用水管冲、用干净的床单浸冷水进行冷敷),同时呼叫救护车;

天气不太冷的话可以将身浸到浴盆;

面部烧伤有引起呼吸道烧伤的危险:

必须迅速送往综合性医院:

不能硬把烧伤部位的衣物脱下来,强行脱衣有可能伤害到皮肤组织;

d)冷水冲洗后,用干净的纱布或软布轻轻包好,并用衣物夹等物固定,然后去医院接受治疗;

e)将被烧伤的腿抬高,以保持血液平稳流动;

f)尽量不要挤破水疱.以免引发感染或延长伤口愈合时间;

如果水疱已经破了,什么也不要涂立即去医院;

g)不要采用民间疗法.必须接受正规治疗。

生石灰或镁等化学物品沾到皮肤上,要先将粉末擦掉后,再去医院。

9.2.11冻伤

在寒冷的环境下,血液流动减少,手脚容易冻伤,

对冻伤患者的救助步骤为:

a)将患者搬运到暖和的地方,除掉冻结或潮湿的衣物.进行全身保温:

全身冻僵时,在叫救护车的同时,进行必要的紧急救助;

b)手、脚、脸部等局部冻伤时,用浸温水的毛巾暖和冻伤部位,喝一些热饮料:

待冻伤部位体温恢复后,对患部进行消毒,用布包好,再去就诊;

不要使用温度太高的水或让患者烤火;

不能让患者饮酒;

c)如果半小时后患者感觉恢复,并感觉到疼痛加剧,并且冻伤部位开始红肿,说明冻伤局部的血液开始循环了;

d)一旦受冻部位恢复知觉后,保持患病局部温暖、清洁、干燥,直到医院就诊为止;

e)如果出现水疱。

涂抹抗菌软膏并用纱布包扎。

9.2.12中暑

因高温潮湿的天气或者工作环境温度过高造成昏迷。

如不及时救助,就会产生严重后果。

a)将中暑者抬到凉爽的地方,解开衣扣、皮带等。

让患者保持静卧,尽可能用浸水的毛巾擦身,给患者

饮用清凉饮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