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8467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7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7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7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7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7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7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7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7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7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7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7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7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7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7页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docx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

一、长度单位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材说明

通过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它在呈现时,常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

而小学生由于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

但是个体的认识应遵循人类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小学生也不例外。

因此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材在引出长度单位时,注意呈现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发现两种情况:

一是虽然测量的是同一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所以量得的数量不同;二是虽然测量的是不同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量得的数量可能相同。

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比如,学生形成了1厘米、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就不至于产生“1米=10厘米”的错误,才有可能利用表象进行一些简单的估测,如估计窗的宽和高约是几米。

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有关长度单位的观念(参见“试谈量与计量的教学要求”大纲20讲曹培英)。

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教材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比如,教学1厘米时,借助图钉、手指的宽度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学1米时,伸开两臂比划1米有多长,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

如测量铅笔、身高、黑板等各种物体的长度,测量跳远的长度。

让他们认识一些不同的尺子,实际练习读取厘米尺与卷尺等尺上的数值,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长度观念。

(3)培养估测意识。

教材在学生积累了足够的实际测量经验后,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线段的概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时无法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采取给出线段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

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统一长度单位,教材是从两种情况来说明的。

教学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从一种情况来说明也是可以的。

如只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但不论哪一种情况,都确实要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来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认识长度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能够在实际中应用。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厘米、1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过去线段是从“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来教学的,现在教材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改编了教材。

因此教学线段时,不应再从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而应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

如果教师要补充线段的练习,尽量不要将直线与线段进行对比。

4.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

本单元共安排了4个例题。

例1

统一长度单位

例2及相关内容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例3及相关内容

认识米用米量

例4及相关内容

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1.统一长度单位。

(1)例1。

教材从两个方面来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①先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课本的宽,如用1角硬币作标准量,得出课本宽大约7个硬币那么长;用曲别针量,得出课本宽有5个曲别针长;用三角形量,量得课本宽有4个三角形学具那么长;用木块量,得出课本宽大约15个木块那么长(见下左图)。

由这些不同的测量结果学生自然会想到:

“为什么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

”②让学生用不同物品作标准量不同长度,教材让学生自由量,如用小刀量铅笔盒的长,用曲别针量铅笔的长,用橡皮量剪刀的长,用“一”量桌子的长等等,通过比较所量结果,学生会发现有些物品的长度不同,但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量的数据却可能相同。

如数学课本的宽和铅笔盒的长是不一样长,但数学课本的宽有5个曲别针长,铅笔盒有5把小刀那么长,同样都是5,它们却不一样长(见下右图)。

由此引起认知冲突,学生自然会思考:

“为什么不同的东西量出的结果一样呢?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相同的物品(如方木块)进行测量,去解决上面两个矛盾冲突,由此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例1时,可以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可以让学生按教材介绍的方法去量数学课本的宽,4人一组,每人从四件物品(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方木块)中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量的方法的指导:

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量完后,让学生汇报量的结果,当然量的结果不同。

这时让学生思考:

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让学生看到,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然后再让全班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如每组中都有用曲别针量的同学,他们测量的结果都是:

数学课本的宽有5个曲别针那么长。

由此启发学生想到:

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第二步,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小刀、铅笔、曲别针,或用“一”等去量桌子、铅笔盒、剪刀等物体的长度,然后针对测量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曲别针长,铅笔盒是5把小刀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5把小刀长?

让学生体会到:

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同一物品(如方木块学具)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

(2)例1的“做一做”。

第1题,将5种蔬菜,左端对齐,横放在5个竖排的隔层中,隔层下面横排着5个□,让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那么长。

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格子的竖线比一比。

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

这里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

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

练习时,既可以让学生量书上提供的,也可以量其他物体的长度。

第3题,是用长、宽、高都是1厘米的正方体作标准(为过渡到用厘米作长度单位做准备),看图估计所测物体大约有几个正方体长。

测量的方法类似第2题,只对着所量物体的左端摆放1个正方体,而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脑子里完成。

教学时,如果学生看图估测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用正方体实物进行实际测量。

在用实物进行测量时,无论是用一个一个摆放实物的方法,还是用一个实物一次接一次测量的方法,开始测量时,都应提醒学生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2.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1)认识厘米。

前面教学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时,已经引出统一的长度单位──正方体(1立方厘米),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很不方便,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

教材由此引出厘米尺,并在尺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在此基础上,教材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材先出示一个图钉,通过测量,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以帮助学生看到1厘米的大致长度。

然后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让每个学生都清楚1厘米到底有多长,建立1厘米的直观表象。

在引出尺子时,教师应说明发明尺子的原因,让学生知道尺子的作用。

在认识厘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尺子,帮助学生认识尺上的刻度及实际长度。

然后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先让学生量一量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然后让学生量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巩固1厘米的表象。

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其他活动,如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闭眼想1厘米的长度等,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

(2)用厘米量。

例2通过量纸条的长度,教学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时,要注意说明量的方法:

量时,要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这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为了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教师可以先示范。

学生自己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3.认识米用米量。

(1)认识米。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教材通过让学生用厘米尺量黑板,感到这样量要量很多次,太麻烦了,由此引出米尺(见下图),使学生切身体会到:

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进行度量比较方便。

然后教材借助米尺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实际表象。

如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见下页图)。

教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应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把1米长的尺子(或用竹竿、木棍等制成)。

引出米尺时,为了使学生印象深刻,可以让学生先用小尺子,再用米尺量一量比较长的物体如黑板或讲台,使学生体会到:

量比较长的东西,用米尺量比较方便。

教学米的认识时,教师可以指着米尺,告诉学生这把尺子的长度是1米,再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尺子看一看,并相互比较一下,使学生初步认识1米的长度。

接着让学生用自己的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看从脚到身体的什么地方是1米。

接着让学生两臂伸平量一量、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使学生借助自己的身体,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用米量。

例3,通过用不同的方法测量1米长的绳子有多少厘米,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得出1米=100厘米。

为了加深学生对1米实际长度的认识,教科书第5页安排了“做一做”,让学生用卷尺量学生跳远的距离。

这部分内容和练习一的第4、5题都是让学生实际量物体长度的题目。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量出1米长的绳子,然后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了解这根绳子有多少厘米。

可能有的学生会用自己的小尺子一次一次地去量,得出1米=100厘米,也可能有学生直接用老师的米尺去量,一下就看出1米长的绳子是100厘米。

不管用哪种方法,教师都要注意对量的方法的指导,同时注意测量时同学间的相互配合。

测量跳远的距离时,要指导学生:

要先确定两个点,一个是跳的起点,另一个是跳完后脚后跟所在的点(终点)。

量的时候,尺子要从起点拉到终点,尺子要放平拉直,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4.线段的认识。

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这里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

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低,所以教材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来说明什么是线段,比较严格的定义到高年级再予以介绍。

教材在教学线段时,直接给出几条线段的直观图,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线段。

并通过让学生量这几条线段的长度,让学生了解到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然后教材通过线段与曲线的对比(练习一的第7题),帮助学生认识线段直的特征。

教学线段时,要把握好教学要求,只要求学生直观了解什么是线段,并通过与曲线的对比知道线段“直”的特征,通过量线段知道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就可以了。

例4,教学用尺子画给定长度(限整厘米)的线段。

教学时,要注意画法的指导:

画线段时,要注意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

5.关于练习一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教材给出了削过的铅笔实物图,并将尺子按正确的测量方法摆放在铅笔下面,铅笔和尺子都是按实际长度画出的,让学生看铅笔是几厘米长。

设计这种练习形式,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测量实物长度的方法。

练习时,还可以让学生用尺子实际测量削过的铅笔。

由于削过的铅笔尖无法靠近尺子的刻度,可以提醒学生借助三角板来量。

第2题,要求学生拿出一张纸条,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等不同长度,一方面使学生练习量长度的方法,另一方面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

实际测量时,可以让学生把量出的结果作上标记,如量出3厘米,就在纸条上的这个地方画上竖道,并写上“3厘米”,这样便于几个同学比较所量结果。

第3题,是让学生量一些实物的长度。

练习时,一要让学生明确所量的长度指的是实物的什么地方;二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测量方法的指导。

如果墨水瓶盒不好找的话,也可以改量其他实物。

第4题,是实际测量的练习。

其中身高和床的长度可以让学生在家里测量好,把数据填在书上,到班里交流比较。

第5题,是实际测量的题。

练习时可提醒学生按第5页“做一做”量跳远的距离的方法进行测量。

第6题,是先估测再实际测量的练习,但测量的标准是曲别针。

通过这题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练习时,应准备好题中要求的实物和一些曲别针,将曲别针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先估测一下所量物体有几个曲别针长,再用曲别针实际测量一下,然后将估测与实测的结果对比一下,让学生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第7题,通过曲线、线段的对比,让学生体会线段“直”的特点,由此判断哪些是线段。

学生区分哪些是线段后,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第8题,要求先估计三角形、长方形每条边的长,再实际测量。

这样既加深对1厘米长度的认识,又可以巩固用尺量长度的方法,同时通过观察测量结果还可以加深对所学几何图形特征的认识。

本题中三角形边的测量比较困难,教师要加以指导,说明量的方法。

第9题,是厘米、米的简单加减计算。

算式中每个数的后面都有单位名称,这是第一次出现,可以让学生联系具体物体的长度进行思考。

如14厘米的纸条去掉8厘米是6厘米,所以括号里就填6。

第10题,是具有趣味性的题目(见下图)。

这是利用人的视觉误差,似乎竖线比横线长些,实际上是一样长。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材说明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具体内容安排如下表。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编排。

本节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部分内容。

教学加法计算以前,教材安排了一幅“参观博物馆”的情景图,图中给出了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人数和两辆限乘70人的客车。

安排情景图具有三个方面的目的:

一是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需要用两位数加法计算的问题,体会学习两位数加法的实际意义;二是给学生创设一种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为后面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特别是例题安排)提供实际背景,让学生从熟悉的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加减法计算。

不进位加法部分,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1着重解决笔算加法写竖式时如何对位的问题,例2着重解决从个位加起的计算顺序问题。

教材在不进位加法的编排上采用了三方面的措施:

一是利用前面情景图所提供的乘车素材引出两位数加法计算;二是充分利用一年级所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口算的旧知识,从口算过渡到笔算,有利于密切口算和笔算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中感受两位数加整十数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三是利用小棒图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进位加法部分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二是笔算两位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总结。

例3仍然利用了乘车的素材,为了突破进位的难点,教材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通过把小棒10根变成1捆的过程,非常直观地反映出个位上两个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方法。

教科书还在第11页的虚线框里说明个位上两个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以后怎样在和的个位上写数。

教材这样编排,一方面突出了进位的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又将在前面不进位加法中学习的对位、从个位加起和进位等贯穿起来,为后面总结笔算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做准备。

笔算两位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总结,教材改变了传统教材直接呈现计算法则的做法,采用合作探讨、交流等方法由大家共同从前面的实际计算中总结出计算方法。

这样不但总结出从个位加起,学生在讨论中还发现“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从而体现出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教材没有给出加法法则的名称,而是提示学生思考“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其目的在于淡化计算法则的文字表述,而注重学生对两位数加法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

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编排。

本节包括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和运用100以内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三方面的内容。

在两位数减法以前,教材安排了一幅“北京赢了”的情景图,画面上不仅有庆祝北京申奥成功的欢庆场面,同时还有四个申办城市所得的票数。

情景图一方面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良好的素材,另一方面为后面教学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提供了实际背景,将枯燥的数据赋予振奋人心的实际意义。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有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基础,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所以教材只安排了一道例题,例题重点解决如何对位和计算顺序的问题。

例题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从口算引入笔算,一方面体现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发现口算与笔算之间的联系。

为了突出列减法竖式的重点,教材在例1的编排上采用三个措施:

一是安排了直观图,让学生从图上直观地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算法;二是用虚线框呈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顺序,让学生全面了解“56-22”的笔算过程;三是在例题计算后面让学生思考“列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进一步提示学生列竖式时如何对位的问题。

退位减法既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让学生在全面了解其计算过程和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例2和例3的重点都是突出如何退位的问题,例2通过小棒图向学生完整地展现出“56-18”的笔算过程,在其计算过程中配合小棒图着重向学生介绍退位的方法,例3则着重解决被减数个位是0如何退位的问题,让学生切实懂得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10减4”。

对于笔算减法计算方法的总结,教材仍然采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同时淡化了法则的文字表述,重点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并提醒学生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教科书第23页安排了用减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内容,通过学生观察黑板上不同班得小红旗的统计图引出减法计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把统计知识和计算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又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编排。

本节主要包括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和加减法估算。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上是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的综合运用,除计算顺序外没有多少新知识。

加、减法估算主要是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体会加、减法的估算的实际意义,学习加减法估算,并培养估算的意识。

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并且根据摘西瓜和运西瓜的事件引出两道例题,这样编排既可以突出连加、连减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又有利于学生了解连加、连减之间的联系,并从整体上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教材在例1中把统计和连加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突出连加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材在全面反映连加法计算过程的基础上,突出了连加竖式的简便写法,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连加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例2通过运西瓜的情景图引出连减计算,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连减计算。

在例2的计算中教材把口算和笔算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这既有利于加强口算和笔算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

在连加和连减的计算中,当某一步能用口算时可直接用口算,不必写出竖式。

这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是十分重要的。

加减混合计算,教材以公共汽车上乘客人数的增减变化情况为背景安排了一道例题。

学生一般都有乘车的亲身经历,容易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计算方法。

教材在全面反映加、减混合计算过程的基础上给出了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

这样安排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二步计算中第一个加数是怎么来的,从而更好地理解加减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

加减法估算,教材在编写上采用了两个重要措施:

一是例题选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并用这种事例在实际生活中通常也是通过估算去解决的,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估算的实际意义;二是通过交流各自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学生认识到:

估算的方法并不唯一,要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用估算方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估算思路,只要恰当合理都可以。

4.整理和复习的编排。

教材突出了单元知识的整理,在全面整理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练习七,以全面巩固100以内加、减法知识,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

整理部分主要是整理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并且将加法和减法笔算方法联系起来整理,这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明确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

教材在整理部分也安排用加减法知识解决问题,这主要是进一步突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七是一组综合性的练习,重点在于巩固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图。

本单元教材除安排了大量插图外,在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之前还专门安排了情景图,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情景图的作用,用情景图去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让学生详细说一说画面上的内容,以此一方面让学生切实感受这些画面中有两位数加两位数或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两位数加、减法计算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另一方面让学生全面熟悉情景图中的内容,为后面的加减法计算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实际背景。

然后,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联系情景图的画面思考所计算的问题,使抽象的加、减计算变得生动具体,也进一步体现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现实性。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更是直接建立在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基础上的。

由于100以内的加、减法不存在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问题,只要明确了加法个位上满十向十位进“1”和减法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的问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难点也就突破了。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一年级学习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原有知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