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考点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4766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考点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环境监测考点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环境监测考点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环境监测考点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环境监测考点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环境监测考点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考点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

《环境监测考点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考点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监测考点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

第二类污染物:

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污染物质。

在排污单位的排放口采样,包括pH、色度、悬浮物、BOD5、COD

水和废水监测

1.水体自净: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使污染物浓度降低,该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2.水污染监测的分类:

环境水体监测、水污染源监测

3.污染物形态:

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呈现的化学状态、价态和异构状态

4.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5.采样点的确定

6.水样类型

瞬时水样:

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单一水样

混合水样:

分为等时混合水样和等比例混合水样,指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段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

综合水样:

指在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得到的水样

7水样的保存方法

冷藏或冷冻保存法:

抑制微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速率

加入化学试剂保存:

(1)加入生物抑制剂:

如在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中加入HgCl2,可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

(2)调节pH:

测定金属离子的水样常用HNO3溶液酸化至pH为1~2,既可防止重金属离子水解沉淀,又可避免金属被器壁吸附(3)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测定硫化物的水样,加入抗坏血酸,可以防止硫化物被氧化

8.水样的消解:

湿式消解法、干灰化法(干式分解法或高温分解法)、微波消解法

9.富集与分离的方法:

(1)气提、顶空和蒸馏法

(2)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固相萃取法

(3)吸附法(4)离子交换法(5)共沉淀法

10.离子交换树脂:

是一种具有渗透性的三维网状高分子聚合物小球,在网状结构的骨架上含有可离解的活性基团,与水样中的离子发生交换反应。

根据活性基团的不同,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特殊离子交换树脂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含有-SO3H、-SO3Na等活性基团,一般用于富集金属阳离子。

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含有-N(CH3)3+X-基团,其中X-为OH-Cl-、NO3-等,能在强酸、强碱和中性溶液中与强酸或弱酸阴离子交换。

特殊离子交换树脂含有螯合、氧化还原等活性基团,能与水样中的离子发生螯合或氧化还原反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

分离的过程:

交换柱的制备、交换、洗脱

11.简要说明ICP-AES法测定金属元素的原理,用方块图示意其测定流程,该方法的优点?

答:

ICP-AES法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发

1原理: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焰炬温度可达6000~8000k,当将样品由进样器引入雾化器,并被氩载气带入焰炉时,发射不同波长的特征光,故根据特征光的波长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元素的含量不同时,发射的特征光的强度也不同,据此就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2流程确定元素种类及浓度

测定特征光的波长及强度

激发出特征光

雾化器

进样器

原子化电离激发

焰炬

样品氩气

3优点: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是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焰炬为激发光源的发射光谱分析法,具有准确度和精密度高、检出限低,测定快速、线性范围宽、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等优点。

12.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的汞,在原理和仪器方面有何主要相同和不同之处?

1原理:

相同之处:

都是将水样中的汞离子还原成基态汞原子蒸汽,根据一定测量条件下光强与汞浓度成正比进行测定。

不同之处: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测定253.75nm的特征紫外光在吸收池中被汞蒸汽吸收后的透光强度,进而确定汞浓度。

冷原则荧光光谱法是测定吸收池中的汞原子吸收特征紫外光被激发后所发射的特征荧光光强,进而确定汞浓度。

2仪器:

两种方法所用的仪器结构基本类似。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无激发池,光电倍增管与吸收池在一条直线上。

冷原则荧光光谱法的测定仪器的光电倍增管必须在与吸收池垂直的方向上。

13.六价铬和总铬的测定原理

六价铬:

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DPC)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与540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铬:

在酸性溶液中,首先将水样中的三价铬用高锰酸钾氧化成六价铬,过量的高锰酸钾用亚硝酸钠分解,过量的亚硝酸钠用尿素分解;

然后加入二苯碳酰二肼显色,与540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14.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

1将采样器采好的水样,用虹吸法把水放到溶解氧瓶中。

用虹吸法时需把管底插到溶解氧瓶的底部,防止空气中的氧溶解到水样中,加水样时需放满并溢出溶氧瓶三分之一左右,需要水封。

用配制好的重铬酸钾和硫代硫酸钠溶液进行标定,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记录消耗的各试剂用量

2碘量法原理:

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溶液和碱性碘化钾溶液,水中的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加酸后,沉淀溶解,四价锰又可氧化碘离子而释放出与溶解氧含量相当的游离碘,可计算出溶解氧的含量

碘量法在测定含有氧化性物质,还原性物质及有机物时,会被干扰,应预先消除并根据不同的干扰物质采用修正的碘量法。

15.离子色谱法原理及仪器构成

原理:

P101

组成:

离子色谱仪由洗提液贮罐、输液泵、进样阀、分离柱、抑制柱、电导测量装置和数据处理器、记录仪等组成

16.用离子色谱仪分析水样中的阴离子时,宜选用何种检测器、分离柱、抑制柱和洗提液?

为什么?

选用:

电导检测器;

分离柱填充低容量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阴离子的分离;

抑制柱填充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消除洗脱液的本底信号;

洗提液用0.0024mol/L碳酸钠和0.003mol/L的碳酸氢钠

17.化学需氧量(COD):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表示

生化需氧量(BOD):

是指在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18.热导检测器(TCD)工作原理P129

19.火焰原子检测器(FID)工作原理P129

20.污泥沉降比(SV):

将均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入1000ml量筒内至满刻度,静置30min,则沉降污泥与所取活性污泥混合液体积之比为污泥沉降比;

污泥浓度(MLSS):

1L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所含干污泥的质量称为污泥浓度

污泥容积指数(SVI):

简称污泥指数(SI),系指1L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经30min沉降后,1g干污泥所占的体积(以ml计)

空气与废气监测

1.空气污染源分类:

自然源:

由自然现象造成的,如火山爆发时喷射出大量粉尘、SO2等

人为源:

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废气、室内空气污染源

2.空气中污染物分类:

分子状态污染物、粒子状态污染物

3.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

① 直接采样法

② 富集(浓缩采样法):

溶液吸收法、填充柱阻留法、滤料阻留法、低温冷凝法、静电沉降法、扩散(或渗透)法、自然积集法

4.空气采样器组成:

收集器、流量计、采样动力

5.三种分尘器:

旋风式、向心式,撞击式。

原理见P170

6.SO2的测定原理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空气中的SO2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基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SO2与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7nm,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7.氮氧化物的测定原理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用无水乙酸、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乙二胺配成洗手液采样,空气中的NO2被吸收转变成亚硝酸和硝酸。

在无水乙酸存在的条件下,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然后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其颜色深浅与气样中的NO2浓度成正比,因此,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8.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原理:

用采样动力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

9.测定PM10的方法:

首先用切割粒径d=(10±

1)um、sg(几何标准偏差)=(1.5±

0.1)的切割器将大颗粒物分离,然后用重量法或β射线吸收法、压电晶体差频法、光散射法测定。

10.空气污染指数(API):

指将空气中的污染物的质量浓度依据适当的质量浓度限值进行等标化,计算得到简单的量纲为一的指数。

11.烟气的压力分为静压、动压和全压。

12.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黑度图法P219

固体废物监测

1.固体废物:

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危险废物:

指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或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3.生活垃圾的处置方法:

焚烧(包括热解、气化)、(卫生)填埋、堆肥

4.垃圾渗滤液:

在填埋初期,由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流入,雨水的渗入及垃圾本身的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污水,该污水称为垃圾渗滤液

5.渗滤液的特性:

成分的不稳定性

浓度的可变性

组成的特殊性

渗滤液是不同于生活污水的特殊污水

6卫生保健机构的废物分类:

普通废物、病理性废物、放射性废物、化学性废物、传染性废物、锐利医疗器械、药理性废物

土壤质量检测

1.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构成的复杂体系。

土壤固相包括矿物质(占固相总质量的90%以上)、有机质(5%左右)、生物

2.土壤的基本性质:

吸附性、酸碱性、氧化还原性

3.土壤背景值:

又称土壤本底值,它是指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分为三级

5.根据监测目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分为:

土壤质量现状监测、土壤污染事故监测、污染物土地处理的动态监测、土壤背景值调查

6.采样点布设方法:

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放射状布点法、网格布点法

7.P280混合样品

剖面样品

8.样品加工处理程序P282:

风干、磨碎、过筛、混合、分装

9.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参数P279

问答题

一.怎样制定地表水监测方案?

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1制定地表水监测方案包括:

①基础材料的收集与实地考察。

②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

③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④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

⑤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

2对河流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方法如下:

为评价河流水系的水质,一般需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

①背景断面:

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②对照断面:

为了解流入监测和短浅的水质情况而设置。

对照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处和回流处。

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

存在支流时刻酌情增加。

③控制断面:

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

控制断面的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区(口)下游,废水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

在流经特殊要求地区的河段也应设置控制断面。

④削减断面:

削减断面是指河流受纳废水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

另外,有时为特定的环境管理需要,如定量化考核。

监测饮用水源和流域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等,还要设置管理断面。

3采样点的确定:

采样点的布设数量应根据水宽、水深和有无间温层等具体条件确定。

当水面宽≤50m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

水面宽50~100m时,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

一条垂线;

水面宽>100m时,设左、右、中三条垂线,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设一个采样点;

水深不足1m时,在1/2水深处设采样点;

水深5~10m时,在水面下0.5m和河底以上0.5m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水深>10m时,设三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m处、河底以上0.5m处及1/2水深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四.说明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化合物的原理,用方块图示意其测定流程。

使待测元素变成基态原子,用特定波长的特征光对其进行照射,特征光因被火焰中的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而减弱,在一定实验条件下,特征光强的变化与火焰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浓度有定量的关系,故只要侧得吸光度,就可以求出样品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

2变成细雾

原子化器

计算机比对吸光度确定金属化合物的种类

得出吸光度

测定光强

阴极灯照射

基态

火焰

样品进入解离成

空气中的污染物以哪几种形态存在?

了解他们的存在形式对监测工作有何意义?

答:

空气中的污染物质的存在状态是由其自身的理化性质及形成过程决定的;

气象

条件也起一定的作用。

一般将它们分为分子状态污染物和粒子状态污染物两类:

(1)分子状态污染物某些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氯化氢、氯气、臭氧等沸点都很低,在常温、常压下以气体分子形式分散于大气中。

还有些物质如苯、苯酚等,虽然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或固体,但因其挥发性强,故能蒸汽态进入大气中。

(2)粒子状态污染物粒子状态污染物(或颗粒物)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微小液体和固体颗粒,粒径多在0.01~100μm之间,是一个复杂的非均匀体系。

通常根据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特性将其分为降尘和飘尘。

粒径大于10μm的颗粒物能较快地沉降到地面上,称为降尘;

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可长期飘浮在大气中,称为飘尘。

飘尘具有胶体性质,故又称气溶胶,它易随呼吸进入人体肺脏,在肺泡内积累,并可进入血液输往全身,对人体健康危害大,因此也称可吸入颗粒物(IP)。

通常所说的烟(Smoke)、雾(Fog)、灰尘(Dust)也是用来描述飘尘存在形式的。

意义:

了解空气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可以根据其存在形态、理化特性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监测方案和污染处理方案,对空气污染物的监测研究及处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业18P265

一、什么叫做渗滤液?

说明其主要来源和主要成分。

为什么垃圾场年限不同,渗滤液的产量和成分也不同?

垃圾渗滤液指从生活垃圾接触中渗出来的水溶液,它提取或溶出了垃圾组成中的物质,其主要来源于垃圾本身和降水,渗滤液的主要成分有:

氯化物、铁、镁、NH3-N、NO3、NO3-N、硫酸盐、锌、磷、BOD5、COD等。

垃圾的组成具有特殊性,堆积时间越长,降水多,垃圾组成逐渐发生改变,一部分物质逐渐腐化,分解,于是渗滤液的产生量和水质也相继变化。

P294

二、何谓土壤背景值?

土壤背景值的调查研究对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有何意义?

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是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当今,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和工农业的高速发展,使得自然环境的化学成分和含量水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要想寻找绝对未受污染的土壤十分困难。

所以,土壤背景值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数据,是研究污染物在土壤中变迁和进行土壤质量评价与预测的重要依据,同时为土壤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以及农林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