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记者必备笔记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5382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能记者必备笔记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全能记者必备笔记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全能记者必备笔记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全能记者必备笔记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全能记者必备笔记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全能记者必备笔记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全能记者必备笔记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全能记者必备笔记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全能记者必备笔记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全能记者必备笔记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全能记者必备笔记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全能记者必备笔记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全能记者必备笔记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全能记者必备笔记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全能记者必备笔记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全能记者必备笔记Word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能记者必备笔记Word下载.doc

《全能记者必备笔记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能记者必备笔记Word下载.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能记者必备笔记Word下载.doc

6.事件中新闻价值的多样性。

导语

简单新闻的导语

5个W,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为什么。

一个H:

怎样发生的

运用一个W

何人:

显赫的人物,名胜,或重大事件。

也经常用于不太著名的人。

突出的往往是此人的职业、性别、年龄和其它显著特征

突出何事的导语:

如果一个事件或行为比参与其中的人更重要,这个要素就应该被突出

何地:

记者写这类导语通常是要制造一种氛围,或者描绘一种场景

何时:

一般都包含有,不特别突出。

为什么:

记者一般不愿使用,因为会很冗长

怎样:

不被经常使用

简单新闻通常用一个W,其它可以放在第二段,如果有新闻价值的细节不能包含在导语中,就要妥当地安排在报道的主体部分里。

如果看不出哪个要素更重要,则一般使用何人

好的导语要直截了当地描述报道中最重要的事件,另外,它还要告诉读者一些信息,使他们能被紧紧“勾住”,看完开头后还能继续看下去

复杂报道的导语:

导语中要突出最重要的新闻要素,不要把所用要素都概括完

解释性导语:

目的是告诉读者某些事件意味着什么。

解释应当永远是公正和客观的,它应当以事件或形势的事实和背景知识为基础,对事实的分析要非常准确。

好的导语不仅仅要符合规范,还要清晰、明快、富有魅力。

记者应当仔细研究所有的要点,以免忽略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

还要寻找一个合适的角度,这样就能把一个平常的导语改造成生动明快、富于想象力的导语。

报道的主体

为了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新闻报道不仅仅是事实的随意堆砌。

首先,报道必须言之有物;

其次,还必须有一个生动有趣的导语吸引读者的注意;

然后,主体部分要紧随导语,扩展并详细阐述导语;

最好,还应有一个合乎逻辑的结尾

新闻报道的目标是用导语吸引读者,然后按照重要性或新闻价值的顺序,安排所有有意义的事实和事件来支撑导语。

报道的逻辑顺序是指:

按新闻价值递减的顺序排列每个事实。

写作标准新闻报道时应该遵循这样一个经典法则:

报道中的任何一个段落都可以作为结尾,后面的事实决不能比它之前的更有新闻价值,用这种结尾完成的报道才是完整的、明了的、得当的。

报道主体要达到以下一个或两个目的:

(1)解释和详细阐述导语或导语部分提出的一个或几个新闻要点

(2)补充和详细阐述导语中没有概括的次要内容

单一要点导语的扩展;

如果一篇报道只有一个新闻要点,导语就要围绕他来写,报道的主体也要通过补充相关的事实来详细阐述和说明导语。

这种情况下,就要判断所以事实的新闻价值,以便按照逻辑顺序排列他们。

多要点导语的扩展:

只有当导语中提到的所有要点都被充分解释后,次要的内容才能出现在报道主体。

在报道这些次要内容时,应当先进行概述,然后再展开细节

展开概述的内容:

如果导语概括了多个要点(这样的导语一般会很长),每个要点都应该按照出现的顺序(逻辑顺序)得到详细阐述。

展开最显著的要点:

如果记者在导语中突出某个非常显著的要点,就要在第二段中概述其余的要点,在第三段再详细阐述和解释导语中提出的要点。

然后,报道主体的其余部分就要按照逻辑关系,详细报道第二段概述的所有要点。

如果次要内容不如最显著要点中的细节重要,就应该先介绍最显著要点中的细节,然后再报道次要内容,它们的排列也要按逻辑顺序

并列展开:

两个要点——第一要点的细节——第二要点的细节——他们细节(大致)P158

特写的写作

特写没有标准的形式和风格。

它们也不像消息写作那样,导语、主体和结尾都有一定之规。

有些特写采用消息的写作风格,将五个W概括在导语中,但是更多的特写使用新奇导语。

特写可以是叙事性的、描述性的或说明性的。

他们讲述故事、描绘图画、解释背景——但都是事实,而没有虚构的。

特写可能与消息在写作风格和素材的安排上迥然不同,但是,其中的事件、事实和人物都是真实的,而不是杜撰的。

特写的目的通常是传递信息,而不像人情味报道那样,通过对事件的戏剧化处理来激起读者的情感反应。

由于特写不是依靠新闻价值来吸引读者,因此它必须在其他有趣的、至关重要的内容上下功夫。

特写的用词必须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样才能将一个司空见惯的主题演化成一篇趣味盎然的报道,使读者一睹为快。

简而言之,特写写作最基本的规则就是“让文章从头到尾都妙趣横生”。

人情味报道的写作

由于大多数人情味报道的目的是唤起读者的某种情感反应,因此,它们必须注重事件的人物背景,而不是仅仅关注那种平淡无奇的事实。

即使一个事件缺乏新闻价值,但是由于人性因素缠绕其中,还是会吸引读者的注意,因为人情味的作用能使事件带来冲击、剧变和戏剧化效果。

思想、情感、雄心——人类的各种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都是人物的背景,它们对于这类报道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它们有助于生动地表现人物、地点或事件,从而激起读者的情感反应。

有助于说明人情味报道与戏剧和小说在写作艺术上的重要区别,尽管记者与其他类型作家的写作目的和素材都有太多的相近之处。

记者必须反映生活是什么样的,而剧作家可能要表现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

在这两种写作风格的异同中,记者可以找到一些准则。

为了写出更好的报道,一些记者就禁不住诱惑要对现实进行改造。

当然,记者可以有一些灵活性,但这不容易界定。

如果记者在报道时只是对事件作了某种重新安排,其中的重要事实仍然真实客观,这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记者不能为了追求戏剧性的效果而篡改事实。

他不能把一句话强加给采访对象,而只能如实地从所有的讲话中挑选,而且讲话必须出自被采访人之口。

记者的另一个诱惑是用煽情的语言来到达激发情感共鸣的效果,然而往往事与愿违。

因为报道的生动性和影响力必须存在于事件本身。

朴实的语言是将事实传递给读者的最好的媒介。

 

人情味报道没有标准的形式。

几乎所有的修辞手法和悬念形式都适用。

新奇性导语加上按逻辑顺序排列的主体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形式。

概述性导语加上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主体也很常见

许多报纸使用特写向读者讲述感人至深和富有戏剧性的事件,如欧亨利式的意外的高潮形式。

特写写作只有一个原则:

要有诱惑力。

改写与后续报道

改写:

改写的含义:

1、记者对自己稿件的修改;

2、写作组对记者稿件的改写;

3、在其他出版物的文章或新闻发布稿基础上创造一条新的报道

改写其他报纸或者来源的报道时,记者必须首先和对其中的事实,在改写中加入其他事实。

改写的目的是使它变成一篇新的报道,而不是简单重复原来的报道。

具体方法:

1、补充一个或多个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2、如果没有新的事实,则重新安排报道的结构。

新闻发布会

编辑对发布会上的新闻稿选取有价值的东西,改写成新闻。

后续报道

通常是指原先报道事件的最新进展。

当然注重事件的最新进展,但是记者必须要对原先报道的背景做足够的概述(称为“回顾”)

后顾一般用一两个段段落,放在导语或者第二段后,但也没有严格规定。

如果一篇报道好几天都引人关注,那么回顾就变得越来越短。

可以用改写一样的手法来处理,既要运用过已经掌握的事实,又要不懈地搜寻新的进展。

除了回顾之外,写作方式和新闻报道时一致的。

最新进展的报道

最新的进展和最新披露的内幕都要放在新写的导语里。

虽然有些编辑想插入或补充初始报道中的素材增加细节,但初始报道中的内容还是尽可能少,以免干扰最新进展的报道。

图片

好的新闻照片能够迅速、生动、简洁地诉说,能够使报道更加丰富多彩,更亲近易读,照片是报纸设计的重要元素。

一般来说,照片是配合新闻报道和特写使用的,他们通常与报道安排在同一个版面内。

一张照片常常只需要图片说明的配合就能自己讲述故事,能够独立存在。

报纸常常使用表情生动的特写照片或只带标题说明的场景照片。

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摄影记者能够使陈旧的场景显得新鲜,要求记者富有创意,对自己工作充满自豪感。

避免拍摄对象“面对相机”,非常不自然。

避免千篇一律的模式,对于固定场景,至少从不同角度去拍摄。

避免5个以上的人出现在一张照片中(合影除外)

构图要紧凑,一般情况在,头与头之间不要空白

无情地裁剪

成人的全身象一般从胸廓底端裁剪

放大照片时要慷慨大方

照片中的人头像至少要有10美分硬币大

应该不断寻找戏剧化的、有人情味的、有冲突性的及有其他新闻价值的题材。

图片说明的写作

图片说明很像导语,因为必须包含5w,但它又不能逐字重复导语中的话。

为新闻图片配说明,首先要突出最重要的事实;

而为特写陪说明,则要与特写导语风格一致。

写图片说明,首先应仔细研究照片,很明显的特征不必解释,图片说明不用加入过多细节。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电视新闻主要面向听众和观众,这些人要了解信息而不需要过多解释,因为要浓缩成像报纸导语一样的短句子。

用口语化的方式写作,因为它主要用来听,而不是阅读。

因此,使用简短的句子,尽可能少用形容词和副词,选择生动有力的主动词而不是被动词,要清楚通俗易懂。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

1、句子结构

一般不用倒装句,把新闻来源方法开头

句子要比报纸短,但最好长短结合

播出每一个句子只有一个要点,如果使用长句子,应当是并列式的,而不是复杂句

主谓语要紧密,不要有很长的插入语

人物说明尽可能短,并且要放在人名前而不是后面

如果前后句子表达清晰,通常允许出现不完整的句子

虽然用口语化写作,但必须遵循所有的语法标准

2、语言

选择符合逻辑的时态

不使用太多引语

数字要尽量四舍五入,特别是大而细的数字,一般较少使用数字,避免数字罗列在一起

可以使用缩略词,但不过分使用

慎重使用形容词,电视图像本身比形容词具有感染力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特殊手法

用过渡性语句把多个报道衔接在一起。

过渡性语句最有效的准则是:

要对报道有帮助,并且要符合逻辑,不要牵强附会,避免使用主观性的过渡词(“这里有条非常有趣的报道”),经常使用事件发生地点来做过渡(“接下来是来自华盛顿的报道”)。

为了吸引听众和观众,常常用3-4段有震撼力的、标题似的短语作为一天重要新闻的开头

播音稿

每家电台和电视台都有自己特定的格式。

电台的播音员更喜欢留有大片空白的底稿纸,每行不超过10个字。

因为播音员每分钟通常朗读125-150个字,因为,每分钟要准备12-15行的文字。

电视台的播音稿通常分左右两部分,右边是新闻稿,每行平均六七个字,左边是提示音频和视频的信息,使播音员知道音频和视频资料是怎样使用的,使用大码字。

现在都用提示器。

新闻报道中的立场(略)

一般的新闻写作

人物动态和简讯

没有别的新闻比人物动态和简讯更具地方性的了。

对许多地方性报纸来说,人物动态是他们可读性最强的新闻。

简讯和人物动态的作用:

提供本地所有市民以及社会、城市和宗教团体的信息,同时还可以用来补白,即填补长篇报道旁边的剩余空间。

人物动态和简讯的差别只是一个强调个人性,一个强调简短。

人物动态写作

1、5W

2、说清人物身份

3、突出兴趣点

简讯写作

简讯不涉及人物,通常是用一两段文字报道人们普遍关注的事情或事件。

比导语长不了多少,5w加上对最重要的w的描述

演讲、出版物、专访

演讲

记者必须考虑三要素:

演讲者、听众、演讲内容。

第四个要考虑的是对这三者进行解释。

这Sanger要素在报道中各自占的篇幅是由他们的重要性决定的。

一般来说,重点应放在内容上。

演讲者的身份应在导语中被恰当地介绍,有时,可在标题或提要中介绍。

如果对演讲者的身份更详尽地介绍,可以放在主体部分。

读者需要知道演讲者是谁,他的话为何值得引用。

还应描述一下听众,有多少人出席?

他们是谁?

为什么要出席?

记者应当观察现场,与主办者交谈,并仔细了解每一道程序。

听众的姓名无需提及,但记者在报道听众时,应告诉读者听众属于哪个群体。

对以上三个要素解释是必要的,应再现客观现实,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他们。

获得演讲者的原话:

准确引用演讲者原话,增加表现力。

直接引语应当贯穿全篇。

导语应强调演讲者的观点

主体由直接引语、间接音乐和解释性概述组成,应当有机组合在一起,直接引语最有说服力。

有时,有些演讲需要补充一些信息,使读者充分了解背景。

由出版物改写的报道

记者会定期翻阅许多专业出版物、贸易杂志、学报及地方性杂志,从中选题。

写这类报道时,切记不要与书评或批评性的分析混淆。

根据一篇文章改写报道不是对这篇文章进行批判,而是告诉读者这篇文章说了什么。

其他方面,遵循演讲报道的原则。

人物专访

应努力使采访对象栩栩如生。

不应仅仅向读者提供基本的、履历式的信息,更要捕捉采访者的癖好和个性,还要引导被采访者回答各种问题,使读者对其有更深的了解。

要达到这种效果,记者需要提出精彩的、经常是另采访对象恼怒的问题,并细心观察他的反应。

而关于采访对象的补充性资料,常常从他的家人、朋友、同事那儿搜集来的,有时还包括赞赏和贬低他的人。

事先准备好采访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要了解到采访对象的重要个人资料。

1、准备提问:

一般来说,提问应涉及采访对象的工作、生活和个人兴趣,但是这些问题应事先准备好,以便采访对象回答能引起读者兴趣。

问题应事当前人们关心的、并做到尽可能本地化。

问题应当根据采访对象的职业和背景有的放矢。

一个问题应当能引出下一个问题。

采访应当用一种交谈式的、非正式的方式进行,记者可以用纸笔、录音或者默记下回答和反应,但不提倡一直埋头做笔记,只要记录下日期、数字等类似要素就行。

如果使用录音机,应取得许可。

记者应善于观察、善于倾听。

采访对象的习性、衣着、与众不同之处,以及其他个性特征,都能成为记者的素材。

无论采访对象的言论多么重要,记者都要拿出几个段落描述采访对象的个性。

2、《采访权利公约》(Interview 

Bill 

of 

Rights)

北卡罗莱纳国民银行媒介总监约翰杰米森(John 

Jamison)总结出了一条《采访权利公约》(Interview 

Rights),以此作为记者和采访对象的指南:

采访对象的权利 

——客观地聆听所介绍的事实的权利 

——准确地介绍自己职位的权利 

——公正、全面地叙述所有观点的权利 

——事先知晓问题的大致范围,并有合理的准备时间的权利 

——合理地灵活决定何时进行采访的权利(正如记者在临近截稿时间不容别人打扰时一样,采访对象也有不能被打扰的时间) 

——希望采访者事先作些准备的权利 

——有正当理由时——而不是假以托辞——拒绝发表评论的权利,这些理由包括:

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定不得披露的信息、商业秘密、诉讼或谈判中的事宜、可能伤及无辜的信息 

——在罪名成立前坚持是自己清白无辜的权利 

——向记者提供反馈建议的权利,特别是提醒报道中的例子、以及采访对象的原意有遗漏或被错误引用的地方,并有要求这些反馈被诚恳接受的权利 

——对未给采访对象所在组织的信用和声誉造成更多伤害的实质性错误,做适当修正的权利 

采访者的权利

——及时接近权威信息来源的权利 

——在规范的限度内保持公正的权利 

——如同写正面报道一样,在写相反意见的报道时获得信息和其他帮助的权利 

——保护记者独家采写的稿件的权利,直到它被发表,或同一信息被其他记者独立地获取 

——在纯商业报道中不被商家利用作“免费广告”的权利 

——不被提醒是广告收入支付记者薪水的权利 

——不对其他记者或其他媒体在其他时候受到不友好待遇负责的权利 

——不事先让采访对象过目就刊发报道的权利 

——不仅仅因为可能使某人难堪或给某人造成伤害,就被要求扣押合法新闻的权利 

——不被一个简单电话就招去参加新闻发布会,并为此写评论、新闻稿或专访等的权利。

  杰米森的《采访权利公约》最初发表在1977年5月28日的《编辑与发行人》上,时至今日,仍被奉为经典。

3、进行采访

开始时和采访对象闲聊一会,以此拉近距离。

很快地把谈话引入事先准备好的问题,这些问题的顺序按照重要程度来排列,先问一般性的问题,把那些苛刻的、激烈的、不快的问题留在采访即将结束时。

应认真倾听采访对象每一句话,并准备随时提问,请采访对象确认他所讲的话。

4、采访中常见问题

采访对象向记者私下谈了某些看法、消息来源不愿在报刊上公开身份、采访对象要求在刊发前先看看原稿,记者在同意每一项要求前,应看看报社的相关政策,此外还应了解相关法律。

在总编审核前,绝对不能同意让消息提供者看到稿件。

5、电话采访

效果不尽如人意,因为无法观察到采访对象。

应当向其他采访一样准备,注重礼仪。

提问清晰、平和,不要提冗长、漫无边际的。

不要指望获得太多信息。

6、专访写作形式

特点:

有许多直接引语。

可以在主体部分使用“引语——概述——引语”。

导语可以是概述式的,可以是一句引语,也可以是一段轶事,或者还可以描述一个场景。

导语当然可以包含采访中最精华的部分,但如果采访对象个性非常鲜明,那么在导语中个引用他的惊人之语就更能激起读者的阅读欲。

无论何种方法,采访的重要性一定要尽早表现出来。

另一种方式也应用广泛,即“问答式”。

使用这种方式,记者一般写一个简短的引文,像编者手记一样,介绍采访对象的简要经历,然后列出问题及采访对象的回答。

会议和特殊事件的报道

会议报道的类型

1、事先报道

大多数组织依靠报纸的报道或预告,使公众了解他们举办的会议。

所需要的信息包括:

组织者准确、正式的名称;

确切的日期、时间、地点;

各种议程——包括演讲者、娱乐活动、官员的选举和就职等细节。

2、后续报道

后续报道的导语五花八门,可以概述整个会议,也可以突出一个最有趣的方面概括其他部分,在许多情况下,如果会议有一个中心主题,记者都愿意为整篇报道找一个大的主题。

3、大型会议

大型会议一直为报纸提供各式各样的报道机会,而且也越来越成为重要新闻事件的焦点。

组织者经常安排一位极具新闻价值的演讲者,以吸引读者和与会代表的注意。

演讲者也利用个会议的平台宣布新的发现、方案等等。

处理大型会议衍生的报道会成为每个记者的主要任务。

大规模的会议往往由一系列的会议组成,它需要记者对各种问题进行报道,并常常要求记者提出综合性的报道。

而由多位记者共同报道一个大型会议也是十分常见的事。

会议报道的准备

联系公关委员、公关经理。

获取完整的会议资料:

完整的会议日程、演讲者及该组织官员的照片和简历、该团体的历史、对大会重要议题的说明,以及各种有助于报道的其他素材。

记者应当出席会议,聆听会议,记录下可能临时新增的内容。

会议的连续报道

认真筹划,避免重复报道相同的内容。

每篇报道都要在导语中体现新意,但每次报道都应在某处重复说明会议的日期、时间和地点。

大型会议的所有侧面都可以集中在一起,成为一篇长篇报道。

也可以分割成一组报道。

特殊事件

集市、节日、祭祀、展览及其他大型活动,都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获取细节。

简单新闻的写作

疾病

疾病报道一般只有一到三个段落,包括以下内容:

患者的姓名和身份,病因,病情,医院名称,患病的持续时间,陪护的家庭成员,疾病对他所在的公共机构或商业机构的影响

可以突出病人、病因、病情

注意病人和家属的情感。

死亡(略)

讣闻

死亡事件报道

葬礼

火灾、车祸、灾难

“从人的角度去写”

大多数火灾和车祸报道中,重点通常是报道死伤者的人数。

如果没有人员伤亡,一般就报道财产损失。

如果涉及名人、惊奇事件、惊心动魄的救援,就可以在导语中突出5w之一。

在报道事故时,必须用词准确,做到眼见为实。

不要使用花哨的文字。

注意不要指出谁应对灾难负责,不要试图对责任定性。

节假日、气象、自然灾害

灾害报道

基本要素包括:

什么样的灾难、谁以及多少人丧生、多少人幸免、何时发生、天气状况、灾难程度、紧急装填、执法部门的行动、清除行动、避难所提供、医疗救援、急诊室设立、灾害信息来源

导语应当描述灾害破坏程度,特别是有人员伤亡时应重点报道人,表现他们的生活因灾难发生的剧烈辩护啊要充满人情味。

节假日

写节假日报道的关键时将现在和过去结合起来——不仅要告诉读者将要纪念一个节日,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纪念——而且要让报道看上去有新意。

与节假日有关的历史事件、科学背景等。

犯罪

犯罪新闻如果处理得当,会成为震慑某种犯罪的公共服务工具;

但如果处理不当,就变成宣扬怎样能成功实施犯罪。

它会使人们对犯罪数量产生错觉,同情或赞赏犯罪分子。

犯罪新闻也会帮助罪犯了解警察的行动计划,或“在法庭之外审理案件”妨碍审判。

还可能使犯罪这的家属在众目睽睽在曝光,增加他们的羞耻感。

写犯罪报道时,记者必须牢记:

只能写从公开记录中得到的、允许发表的事实,而且这些事实必须准确无误。

一个人被逮捕,不一定代表他犯罪,无论证据对他多么不利,记者不应暗示他犯了罪。

报道应包括警方搜集的有关此人的证据,应当是公正和准确的,而且不能做结论。

涉及未成年人的报道尤其慎重。

犯罪报道的长度由犯罪的严重程度决定,以及涉案人的显著性、犯罪发生地、离奇的场合和令人感兴趣的案件等。

其中一个因素往往能让记者写出特写性的导语,或一篇完整的特写。

在选择把哪些事实放进报道,以及如何处理这些事实时,记者必须严格遵守报社的伦理道德。

复杂新闻的写作

法庭、审判、诉讼

进行审判报道前,记者必须:

事先做好准备,确定已阅读法律文件,知道尽可能多的有关案件和判决的情况

与涉案律师交流。

找出谁是审判中的关键证人

知道谁是陪审团成员,并知道如何在审判后联系他们

每天从证人和律师的法庭表现的关键引语中总结当天的事态发展

观察参加审判的人们的反应,尤其是案件中主要的相关人物

审判和诉讼报道没有固定的形式。

典型审判报道写作的导语,应该要么总结当天法庭事件的发展,要么突出表现诸如特别的证据或律师的出众策略等非常事件。

在组织报道时,记者应当同时使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并进行解释性的概述。

往往采用时间顺序陈述法庭上发生的事。

记者还必须了解特定案件的事实和个人人际关系背景。

必须具备有关法律术语和程序的全面的知识。

必须解释法律术语和法律行为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