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岁前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性格.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5453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岁前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性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几岁前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性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几岁前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性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几岁前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性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几岁前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性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几岁前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性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几岁前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性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几岁前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性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几岁前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性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几岁前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性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几岁前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性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几岁前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性格.docx

《几岁前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性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岁前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性格.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几岁前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性格.docx

几岁前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性格

几岁前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性格

 

 

————————————————————————————————作者:

————————————————————————————————日期:

 

一、几岁前的教育影响孩子的性格

 1、出生前后与孩子的接触对孩子未来的影响?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

这里是MSN中文直播室,今天的直播话题是关于孩子的心理,就是说,孩子在几岁前是心理性格形成的一个最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父母应该做什么,对孩子未来性格的形成,乃至命运的形成最有帮助?

在这里,我们请到的是北京同仁医院的心理督导师,这是一个很高的级别,给大家就这个问题详细地解释一下。

赵教授,你好!

 赵梅:

您好!

下午好!

   刚才问到几岁,虽然定的这个话题,但是我觉得这个话题很专业,这个学派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非常重视人的童年经历对人一生的影响。

我们在治疗现实中成人的情感情绪,包括一些精神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辐射到他的童年。

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对孩子的影响,5岁之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它就像是盖楼的时候打地基一样,5岁之前是地基。

其实不光是5岁,还有很多其他的影响,在5岁之前有很多孩子重要的心理体验在潜意识里留下来。

主持人:

带一生?

  赵梅:

带一生。

主持人:

中国一句话叫“三岁看小”。

    赵梅: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过去一些哲人先知的经验说起来是古话,但是是符合心理学意义的。

 主持人:

在5岁,是不是一年一年的给大家捋一下好,还是以别的方式说好呢?

  赵梅:

按照你说的来讲吧。

比如说出生,国际的一些精神心理学家已经研究到怀孕的时候对孩子的影响,用很多科学的方法探索孩子在子宫里的心理变化。

孩子出生以后,妈妈马上给了妈妈,皮肤要接触,让孩子趴在妈妈的胸前,这是有安全感的,他从产道出来以后,跟空气有一个刺激,通过这个刺激以后,马上又回到妈妈的怀抱里,在子宫里听到的心跳声,这是他在子宫里听到的心跳声,这是他熟悉的。

这一点,我们是非常科学的预测。

如果孩子本身是健康的,当你需要用暖箱的话,那就再说了,但是我们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

 曾经有人还做过一个实验,孩子特别需要情感。

比如双胞胎出生以后,其中一个孩子有生命危险,当时一个护士就把健康的孩子放在暖箱里,让他和姐妹拥抱在一起,结果这时候孩子慢慢的就好起来了,又健康的活下来了。

这一点也被科学家非常重视,说明孩子出生的时候,一出生就要寻找他在子宫中非常熟悉的感觉,不要让孩子觉得有马上的分离感,这一点特别符合精神的学派。

  出生以后,在月子里要跟妈妈接触,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现在人们非常重视母亲在怀孕期间和出生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面的情绪变化,如果孩子出生以后,出现产后抑郁,这个时候孩子和妈妈之间有一些隔阂,被妈妈拒绝了。

所以,我们要治疗妈妈,把妈妈的产后抑郁治好了,就接受孩子了,有的时候有的人就不管了,她觉得太累了,情绪不好了,被长辈带走吧,被月嫂带走吧,带到另外一个房间,这一段个例对孩子也是有影响的。

  这些所有情感的依恋,包括肌肤的接触,都非常重要。

我们在治疗的时候,我们的治疗是长久的治疗,有的时候是以年来算的,这样长期的心理治疗当中,重新走过他心理成长历程的时候,他回忆到他的童年、早年的时候,都会有对他现在生活有影响的因素。

有的人说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不是做过心理医生和来访者不会理解。

2、怎么协调婴儿时期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关系?

  主持人:

比如这个孩子出生以后就没有和母亲接触,比较独立,过早的让他离开妈妈,强势让他独立,这种孩子会怎么样?

  赵梅:

我们说的依恋关系主要指的是1-2岁,出生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在一起,1-2岁不要和妈妈有太多的分离。

有的母亲在孩子出生以后,国外有的是3岁之前不工作,这一点很科学,因为孩子感到很安全。

有些朋友就谈到,他2、3岁的时候,妈妈就是在厨房做饭都没有关系,它觉得妈妈在,就会安全的去玩儿,心里暖洋洋的,特别的高兴,自己玩儿都没有关系,这就是心理的力量。

但是有的孩子回忆,有的时候家长不在家,把他放在家里,非常非常的可怕,感觉孤独,感到世界都不要我了。

大人觉得一会儿就回来,但是孩子是永久性的,他建立的记忆和理解就是他自己的,那个年龄段的理解就是“你不要我了,把我抛弃了!

”这是建立母婴的关键期。

 主持人:

中国在生产建设阶段的时候,孩子2岁左右就已经到幼儿园了,这种是不好的。

 赵梅:

这是有问题的,这也是我们和国外的心理家讨论的问题,挪威的心理学家在孩子住院问题上起到了改变儿童医院制度。

因为最开始发现一些孩子住院时离开母亲的一个因素,我们看过一个纪录片和资料,妈妈把孩子送到医院里,妈妈离开了,在离开的瞬间,孩子的眼神中有绝望、失望、恐惧,孩子要经历痛苦,还要经历陌生的护士和大夫,他不会像大人那样感谢大夫。

挪威的心理学家儿童研究员发现了这个,让所有的儿童住院的孩子,必须要有母亲陪伴。

我们国家有幼儿园全托,我们国家有,其他的国家没有。

 主持人:

我小时候就是全托,是北京最好的幼儿园,全托班是星期天晚上送去,他们在夕阳下离开,到现在我都特别恐惧夕阳,那时候是3岁,永远记着那一天,到现在我都特别的抵触夕阳。

全托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不人性的,至少在2-3岁的时候。

 赵梅:

对,2-3岁的时候我们不建议全托。

还有一点是送到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家,这一点本身脱离太早也不行。

还有转送幼儿园,你是主体,客体是一个稳定的日好幼儿园,所以与你的父母分离,你慢慢地也会习惯你和大家在一起的美好感觉。

所以说,我觉得一件事情,不能完全说它的问题,有另外好的一面,但是我们今天讲的是有创伤性的尽量避免,最好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要送走。

你可以去上班,但是你要给孩子稳定的感觉,让孩子会觉得“妈妈还会回来”,不要让孩子产生分离焦虑。

如果环境不变,然后有别人进来,妈妈晚上还回来,这样对孩子就会好多了,分离焦虑就会减少,这是我们建议的方法。

信任感是1岁就开始建立的。

主持人:

大了以后,会是一个什么状态?

 赵梅:

怎么叫建立信任感?

这个时候分离了,孩子突然被送到爷爷家了,送去以后,爸妈就没有了,不见了,在孩子6-7个月的时候出差半个月,回来之后发现,孩子在那个时候形成一个被抛弃感,没有人要他了,这对孩子来说是生与死的恐惧,非常的可怕!

他不再相信别人还爱他!

孩子长大会出什么?

会出现很大的人际关系问题,他不信任别人。

当然,如果后来弥补,比如回到家以后,母亲或者亲人弥补,重新弥合关系,那就好了。

大部分人是不出现问题,有1/3的人可能会出现心理障碍,留下来这种感觉会影响他的人际交往,包括普通的人际关系中的问题,也包括亲人之间的关系,他无法信任别人,甚至无法信任这个世界,老在怀疑的状态下,深深不安全感。

3、成人的性格状态跟小时候有什么关系?

  主持人:

有的?

人特别哀愁善感,有的人比较敏感,有的人比较皮实、麻木,这个多愁善感跟小时候有关系吗?

我老是在想,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多情善感和黄昏的时候被送走也没有关系。

  赵梅:

你这个问题又是生物结构的问题了,我们说人的心理发展由几部部分组成,一个是基因,是神经系统的特点,比如疾病类型;还有一点是你后天的环境,就是刚才我说的人际关系。

这两点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有人生下来就是特皮实,但是现在形成的科学论断认为是在很多病人身上看到这个问题,它是重复的。

如果你的生活中没有出现什么问题或者是正常的,那就不用管它了,如果你在某些方面确实造成了问题,甚至影响你的生活和工作的一些情况了,那么这就是心理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做一些治疗,治疗其实可以帮人把之前的阴影给抹掉。

 主持人:

就是把之前的阴影给它摩擦掉。

  赵梅:

对,这是在治疗中可以做的。

主持人:

你刚才说的依恋感是很重要的。

 赵梅:

所以母亲要跟孩子建立一种信任感“我妈妈爱我的!

  主持人:

这种依恋关系到什么时候应该逐渐的分开,不让孩子依恋的得过分?

赵梅:

1-2岁建立安全感,在安全关系的情况下,有的时候你也要抽身,关键是在不能伤孩子的情况下抽身。

比如说你送到一个地方,很多人因为他自己不知道,妈妈老觉得送到幼儿园之后赶快跑、躲开了之后就没事了,孩子会觉得“呦,她怎么就没了?

”你应该事先告诉孩子,“妈妈给你送到幼儿园,什么时候妈妈去接你”,你一定要告诉他,知道妈妈就是去上班了,上完班之后就会回来。

他就想起来了。

这个过程也是孩子建立一个互信的过程,所以我觉得我们不是要完全鼓励不溺爱孩子,但是该有的一定要有。

 主持人:

在保护的前提下,在不伤害的前提下。

 赵梅:

你刚才问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心理学家讨论过的,原来把它叫依赖性,现在的观点是依恋是必须要建立的。

孩子为什么缠你呢?

你让他觉得你一离开就走了,所以他老想拽你。

有的人说“这个人的的依赖性特别强是他妈给惯的”,一种是养成的依赖,一种是他缺,应该给他补。

还有我们的家长不跟孩子聊天、不说、不表达,是让孩子痛苦的一种原因,其实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让孩子从过去童年的痛苦经历中走出来,才回味出来“过去妈妈是爱我的!

”这时候已经换角度了,我们把其中的情节给处理了,慢慢的解决了问题,他才发现妈妈的爱,因为之前他找不到,妈妈不说只做,这也有好处,做本身也是行为的感染,同时也别忘了情感是怎么回事,你怎么感觉,孩子不知道。

 主持人:

要是说了可能会事半功倍。

 赵梅:

是,所以交流不是聊,或者真实的告诉他情况,孩子内心的潜意识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

主持人:

这个时候男、女孩子的性格有区别吗?

赵梅:

现在问题区别不大,前期和母亲的依恋,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父亲也别躲开,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父亲了呢?

差不多3岁左右的时候,我们叫三角关系的形成,在原来的心目中就是妈妈和孩子的关系,我说的是重点。

但是等到3岁左右的时候,心里面出现三个人了,妈妈、爸爸和孩子,爸爸在孩子的心目中越来越重要了,这个时候父亲的角色特别重要,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

2-4岁的时候建立独立性、约束性、大小便管理,这是很重要的,这个时候出现一个规则,这是父亲的规则,父亲代表规则的一方。

这个时候,妈妈的情感关系依然存在,妈妈一直在无条件的爱着孩子,妈妈不会因为你是听话或者没听话就爱你,永远是慈母,妈妈是无条件的爱,是因为你的存在的爱。

  主持人:

是不是有点溺爱?

  赵梅:

不是溺爱,是一个健康的,是稳定、健康、有价值的,没有条件的爱。

如果孩子感受到这一点的话,自己会产生根本性的自信,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就说过这样的话,他说:

“母亲跟孩子之间的爱是一生中是自信和成功的,不会因为挫折放弃奋斗”,他出生就是有意义的,不论因为好看还是难看,无论是聪明还是笨。

但是现在父母和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学习好,我才给你买礼物,这是不对的,无论他学习好还是不好,在过年的时候就应该穿新衣服。

能够做到这一点,孩子就会感觉“我是一个可爱的人”、“我是一个被世界接纳的人,我的出生是有意义的。

”,这是很多人长大以后建立自信,千辛万苦去克服困难的重要原因。

4、异性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如何建立?

 

    主持人:

这是一个性格的大背景,在这个大背景下,父亲再制定规则。

 赵梅:

用父亲的形象制定规则。

在孩子5-7岁的时候建立异性父母和他的关系,这个时候女孩最重要的是跟父亲建立关系,这是她生命中第一个异性,她要建立稳定、亲密、信任的关系,父亲要爱孩子,要对孩子宠爱,包括价值的肯定,还包括对她的欣赏,母亲这个时候要退掉。

没有关系,别嫉妒,这是正常的。

  儿子要跟母亲建立比较稳定的母子关系,这也很重要,他长大以后,他会建立正常的异性关系。

  主持人:

这个好象也有人说过,在这个时候,父母的角色可能决定他以后的婚姻状态,所以父亲是一个非常严厉,非常让她很畏惧的,她以后找男朋友的话,她就可能找一个非常窝囊。

赵梅:

那叫反向形成。

我们举一个国外酗酒的案例,父亲是酗酒的酒鬼,回家打孩子,打母亲,他从小看到,可是特别奇怪,他还是去找一个酗酒的男朋友,为什么呢?

后来分析,她的潜意识里形成了这样一个东西,就好象生来就要帮助男人的,要丧失自己的需要帮助别人,这成为他的一种感觉,好象自己就应该这样。

这怎么办呢?

这说明你和父母的关系特别重要,这是反向形成,你越发脾气,我就找一个不发脾气的,因为我太痛苦了。

 主持人:

这个我能理解。

赵梅:

各种情况都有,人在碰到一个关系的时候,他将使什么方法对付这个关系?

我们叫防御心理,有的叫认同,有的叫反向,有的就跟你一样,有的坚决跟你不一样,这是每个人的选择。

主持人:

如果父母不很完美的话,就会这样。

  赵梅:

完美的父母是没有的,没有一个人是足够好的妈妈和爸爸,这是很多孩子理解不了的,小孩没有办法理解的,小孩在小的时候一定要追求完美的父母。

孩子在小的时候,第一个要有一个好爸爸、好妈妈,小孩的思维比较简单,但是一旦有一次打他了,他突然就震惊了,坏妈妈、坏爸爸!

但是这个孩子心目中是正常交流,给他吃饱了是好妈妈,没有给吃饱就是坏妈妈。

但是这一点,是因为他的思维和感受力不是那么的完全,过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好妈妈身上也有坏的,坏爸爸身上也有好的地方,在他的心目中就整合了,就整合成了一个正常的爸爸妈妈,他们是爱我的!

一定要给他这一点,你跟小孩说,“我们爱你,但是可爱的孩子也会犯错”,他就会知道了,“我是一个人,我是一个好孩子,但是我学习不好,或者我这次不太努力,我淘气了,这是我可以接受的,也会改正”,他就不会不自信了。

 慢慢长大以后,青春期以后,他就会发现,“我的妈妈不是完美的,”对我打击很大,双向打击,打击完了之后再里体会“哦,原来不是那么坏啊!

”,来回的折腾,慢慢的形成一个完整人,“爸爸妈妈是爱我的,但是他们确是有错,他们有些地方我也可以反对”,他爸爸妈妈承认错误了,他就想“爸妈也会犯错误,我也可以犯错误”,“爸妈呢,是一个好爸妈,但是他们不完美,我也可以不完美”,这个人就健康了。

但是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形成在哪个阶段了呢?

好妈妈就是好妈妈,坏妈妈就是坏妈妈。

主持人:

什么情况会导致这个行为的这个阶段呢?

 赵梅:

就是他的思维里面,给他的东西特别大,要么就是好,要么就是好,不允许有中间的东西,模棱两可的感受。

 主持人:

这是很幼稚的。

  赵梅:

很幼稚的思维,在精神领域里叫初级思维状态,就是非好即坏,感情的分化比较低,要么是好,要么是坏,没有灰色地带。

主持人:

情商也很低。

  赵梅:

很低。

那么他生气就了不得的生气,而且极端地愤怒或者极端的抑郁,还不是精神病的那种,还是在正常的范围内,文学作品中有这样的人,这样人很吸引人。

他就是这样的感受,情感一愤怒起来就特别的愤怒,这和他的童年有关系,因为他的父母可能在交往当中都是制造了他引起了他的道路,或者他的情感反应特别大的时候没有人去帮助他,沉浸的时间太长。

  这一点就是说,父母要注意,孩子可以愤怒,但是愤怒完了之后,要帮助他回到现实中,舒缓回来。

我们父母老是认为给他吃好饭、穿好衣、上好学,认为这些才是重要的,但是情感的建立也是父母的工作之一。

二、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性格?

 

1、怎么培养孩子的情商?

 

 主持人:

情商是什么时候重要的开始?

  赵梅:

从这一点来说的话,就是情感情绪的丰富。

刚才孩子委屈的哭,妈妈扔在门口不管,当你不哭了我才管你。

可是哭和不哭发生了什么?

父母不管。

有的孩子跟我讲,带那个时候,世界、一切都不要我,觉得身体像石头一样僵在那样,跟死了一样,这种治疗需要很长时间的治疗,可是那种感觉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

  还有绝望,觉得自己特别的渺小,孩子在这个时候情感不能分化,觉得自己犯错误了,自己是一个坏人,自己渺小,很无力感,他完全软弱地像一滩泥一样,这就是极度自卑。

  主持人:

在感情分化的时候,父母没有去关注。

  赵梅:

如果我们去改写剧本,当他哭的时候,妈妈就过来了,让孩子把这种感受告诉你,妈妈说“好,妈妈告诉你,你犯了错,但是你可以改错,你依然是好孩子!

妈妈依然爱你,但是我们把错的改掉。

”这样的话孩子的心理情商就是在分化了“怎么可以好的变坏”,妈妈再给他讲,“你就是一个好孩子,但是有一点点坏,拿一个苹果比喻,苹果有一点坏了,但是把坏的拿掉了,就可以吃了!

”这是一个比喻,这么一点点可以让他觉得“我的心情是可以非常丰富的,我自己的感受也可以丰富”。

当然这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父母要跟他交流情感,要感受,要去体验,甚至于父母要告诉孩子父母的感受。

比如父母生气的时候,父母不舍得打孩子了,不理孩子了,其实你应该告诉孩子你是什么感受,“其实妈妈很累,妈妈累的时候可能就照顾不好你,不能给你买你要的东西,“对不起,但是妈妈真的很累,你能体会吗?

”,让他别有感受。

我们很多人不能感受别人的感受。

怎么办呢?

大了以后特别的麻烦,做心理学有很艰难的功课,有的人不能克服困难去做心理治疗,才形成这样的性格,可是这影响他和别人的交往。

主持人:

有的时候,性格绝对命运。

  赵梅:

对。

有的人就跟我说,“我真的不了解别人的感受”,别人的感受是靠什么?

别人的感受是靠他听别人说才能感受到的,但是他们错了。

你看,你妈妈哭了,她哭了就会打动孩子了,这个不好意思,就会认错,过后去给你擦眼泪,你接受擦眼泪,这就是你们俩交流的结果。

    主持人:

妈妈告诉他关注别人,这是很重要的。

  赵梅:

对,要告诉他别人的感受,或者让他去感受别人的感受。

 2、如何面对调皮固执的孩子?

 

  主持人:

我这里有一位网友问:

3岁多的孩子很调皮,有的时候还很固执,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或者你阻止他做什么事情,他就会手舞足蹈。

很多家长都会问到,这时候管吧,害怕束缚他的个性,放纵他是不是就是一个让他茁壮成长?

这种两难的选择中,怎么办?

赵梅:

咱们知道,撒泼打滚是建立行动,这种方法如果孩子得逞的话,他是想引起你的注意,这是在不注意他时候的方法。

但是我们觉得这种方法一样不行,我见过一个人说过说他的婆婆,这么大岁数了,婆婆突然在他家里不高兴了,就是撒泼打滚,他都傻了,都不知道怎么对待,这样的行为是不是过分了?

我们怎么办呢?

如果你没有办法,可以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

主持人:

让他没有观众。

 赵梅:

对,让他没有观众,你不理睬他的行为,一会儿他就起来了,因为他没有意思了。

主持人:

但是有的人很顽固啊!

他要打好久。

 赵梅:

打很久就打吧,关键是他以前打过不管用。

行为可以减少,但是怎么样?

这个事不能完了,完了家长就忘了,这叫忽视。

等他冷静了之后,你再去问他怎么了,一点一点的跟他讲,逐渐的让孩子理解。

家长还有一点,要注意到不是说你认为他不该做,比如说到点该吃饭了,他玩儿的特别高兴,“该吃饭了,必须放下!

”这样做家长有问题,你没有关注他在玩儿的过程中,他的小脑瓜的智力有什么感受,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应该和孩子商量,提醒一下,“玩儿什么时候咱们可以结束啊?

”有一个宽度、有一个空间很重要,这样可以协商,你用的方法不能简单、粗暴。

我觉得像这种孩子,3岁的时候,有语言能力了,你就可以和他交流了,讲讲道理。

在和他讲道理的时候,你要和他交流,不能“你必须这样!

”应该“怎么了?

你的意思是?

 主持人:

如果孩子很固执呢?

比如一个很错误的目的他一定要达到呢?

  赵梅:

这个固执,行为上一定要严格控制,还有一个原则就是和父母之间的交流,父母觉得固执因为不想和他谈话,这样想交流的话,就没有固执。

 主持人:

你就可以说动他。

    赵梅:

你可以和他谈,交流是双方的,我们的孩子往往是听。

有的孩子找我来,也都是上小学或者上中学,跟父母紧张,来咨询,我说,“你跟我说了这么多,你跟你爸妈说了吗?

”“没有!

他们听不懂!

”,这不,就是这种态度,到我这里能说了。

我的学生就跟我说了,他写了一个东西给我看,是心理的一个感受,是一个日记,他让我看,我看的时候,他说“你在用心看”,这样他才会愿意跟你说话,如果你看一眼就放呢了,他不会跟你说的。

所以,你的心一定要和孩子在一起。

   还有一点就是你要尊重他,作为一个大人,你要尊重一个生命。

我找了一首诗,这是美国的一个心理学家举的例子,我来念一下,有一个人跟他说,谈谈孩子吧,他说“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是对自身渴望的生命而已,他们通过你们而来,而并非源于你们”,实际上是通过你生养的过程,他来到这个世界上。

“他们与你相伴”,咱们家长很少有与孩子相伴的。

  主持人:

上下的,并不是左右的关系。

赵梅:

对。

“你只能给他们你的爱,但是给不了你的思想”,我觉得这一点,许多成年以后的家长逐渐的会恍然大悟。

“因为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你只能圈囿他们的身体,而非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却跃居在明天的住所中”。

美国的心理教师的书中是这样翻译的,“他们的灵魂停留在明日的庭院中”,不是你给的,“而那并不是你所能观察到的地方,甚至不在我的梦中”,你也梦不到他。

“你可以尽力去模仿他,但是不能指望他们会像你一样的相像”,外形或者气质的像,灵魂和思想必须像,“由于生活不会回头也不会在昨日逗留,你是弓,而我们的孩子是从上面射发出来的箭,射手是看到无尽路上的把标,是神力把它拉满,让箭驰骋得很远”。

这个我也被震撼了,你是弓,还是箭,射手是一种神力,“你应该在射手的掌中感到欢心,因为他爱飞去的箭,也喜爱弓在掌中的欢呼”,大自然的力量既喜欢箭,又喜欢弓,所以,“弓”和“箭”的关系是家长和孩子的关系。

这一首诗送给家长朋友们,让大家去慢慢体会。

 主持人:

有的时候说,最有出息的孩子往往离你最远的那个。

 赵梅:

对。

 

3、怎么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主持人:

我们说到5岁孩子性格的形成,我们在5岁之前的这个时间段里面会不会决定孩子能够独立,是否被成功的射出去?

 赵梅:

我觉得还是有的,5岁之前,依恋关系形成好了以后的孩子是健康的。

比如2岁之前没有那么的伤害,没有分离焦虑,孩子没有痛苦,这个时候他有一定的独立能力,这个时候你再分离。

孩子看你走了,他已经相信你爱他了,这个爱在孩子心目中,不管你走多远,他也认为你是爱他的。

  我在《艺术人生》节目中,大山在节目中有一段跟我的对话,他说他在中国,他的妻子带着孩子在加拿大,他离开的时候把讲故事录下来,在北京录完了寄过去,妈妈在孩子睡觉的时候就把录音带放给他听,孩子是听着爸爸讲故事睡着的,所以爸爸就没有离开。

我们有很多动脑筋的家长,有一个人跟我讲,我的母亲是一个社会工作者,她从小就教育我们从小要听别人说话。

这个时候,他就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曾经还讲了一个故事,他会做面包,每次飞机飞到家乡的时候正好是半夜,我一回去,半夜到家里两三点钟就发面,等到七点的时候,面包就可以做了,早晨起来孩子起床,孩子一下床闻到面包味就知道爸爸回来了。

我就问他,当孩子从楼下走出来的时候,你什么感受?

他说,我看到孩子的时候,眼泪就一下流下来了,我和孩子的那种情感是那种爱啊!

我也在想,我的儿子对父亲很崇拜,把父亲当作是最完美的过程,他长大以后也会把我看成一个完美的父亲,现在这种美好的感觉,我特别的珍惜。

我觉得他那种感受,能够体会和孩子之间感情的交流,你想想眼神,一定能够停留住,孩子从楼下跑下来,喊着“爸爸”,扑到他怀里,那个瞬间的美好感觉也可以黏合他们分离的距离感。

   所以,有时候有些人跟我讲,“我要出国,怎么办?

”我建议他孩子5岁之前不要出国,他听了我的话,我说这不是我的建议,是心理学理论的建议。

再一个,如果即使出去了,现在信息交流很方便,可以经常交流,打电话,孩子的姥姥特别的好,拿着妈妈的照片让孩子看着,“这是妈妈在跟你说话”,小孩一点一点的会变成什么呢?

小孩就自己爬到书架上拿照片,“这是妈妈!

”这叫过渡客体,妈妈这个客体离开了,但是那个过渡课题存在,黏合了他们,这也可以减少分离给孩子带来的焦虑痛苦。

 你可以想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