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5550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

《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

(3)本人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标、内容、拟突破的难题或攻克的难关、自己的创新或特色、实验方案或写作计划等;

(4)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开题报告的书面材料不得少于3000字。

第五条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要向导师提出申请,申请获准后,博士生在博士生指导小组范围内作开题报告,硕士生在导师所在教研室或教学小组作开题报告。

参加开题报告的教师,包括导师在内,一般不得少于3人。

无论博士生还是硕士生,在作开题报告时,本学科专业的研究生一般必须参加,跨学科或相近专业的研究生亦可旁听。

第六条参加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教师应当对开题报告进行评议,主要评议论文的选题是否恰当,研究设想是否合理、可行,研究内容与方法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研究生是否可以开始进行论文写作等。

评议结果分“合格”与“不合格”二种。

评议结束后,由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评语”栏中填写评语。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通过后,研究生方可进行论文撰写工作。

第七条开题报告结束后,研究生应将登记表复印一份连同登记表原件和开题报告等一并交所在院、系研究生干事将登记表复印件加盖公章后报送研究生院培养教育处,其他材料留存院、系查备查。

研究生院培养教育处将不定期抽查研究生开题报告材料。

第八条本规定自2008年级研究生开始实行。

第九条本规定由研究生培养教育处负责解释。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表

姓名

简真强

院、系(所)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科专业

企业管理

攻读学位

博士

研究方向

创业管理与企业成长

指导教师

夏清华

拟定学位论文题目:

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及实证研究

参加开题报告教师人数

3人

参加旁听学生人数

8人

姓名

职称

所在工作单位

赵锡斌

教授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谭力文

吴先明

研究生开题报告及指导教师所提问题回答的内容记录: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一)选题理由

产业集群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已经成为世界上引人瞩目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集群表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及在经济增长中的重大作用得到了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家的认同。

比如意大利产业区、印度的班加罗尔软件园、我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等,它们的成功说明了产业集群是一种有效推动经济发展的产业组织形式。

但有些地方的实践并不是很成功,而且有些地方自然兴起的产业集群经过短暂时间的繁荣后出现了衰退的情况。

这一系列现象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为什么有些地区产业集群繁荣,成为技术活动的中心,而其他地方产业集群会出现衰退?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学术上逐渐把原因归结为地区的创业活动上。

因此,在这种区域经济发展和现代管理观兴起的背景下,产业集群和创业成为经济地理、区域经济、管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学者的研究对象,产业集群研究和创业研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交叉,二者的逻辑关系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由于创业是一种跨越多学科的复杂过程,对创业现象进行研究的学者来自各个不同的领域,但由于创业者及其创业活动嵌入于社会网络,从社会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的角度,基于社会网络观的创业研究正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研究者普遍认为创业者的网络活动对于创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如Jorillo(1989)认为创业者的网络活动能使企业获得成长所需的资源,通过财务数据分析,该研究发现高增长的企业比低增长企业使用更多通过网络活动的外部资源。

Star和MacMillan(1990)的研究认为创业者将社会关系资本化帮助其树立正面形象,并且获得以低于市场水平的价格获得资源。

MacMillan(1983)研究了创业者如何通过网络活动获得外部资源的过程,该研究通过对8位创业者的分析后发现,创业者通过网络活动表现出其自身的可信性,因而减少了新企业的风险。

研究者同时指出创业企业间的关系也有助于企业的成长。

Stem(1996)关注于高技术企业的联盟,发现拥有国外战略合作伙伴的新创企业具有高增长性特征,而低异质性的网络关系与低增长性相关。

Zhao和Aram(1995)调查了中国的创业者后发现,进行网络活动的强度可区分高成长性企业与低成长性企业。

但现有研究对于网络的动态性关注不足,绝大多数关于创业社会网络的实证研究无法解释对于企业自身的不断变化而导致的创业社会网络本身的变化及其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

然而,在产业集群背景下,创业社会网络是动态变化的,那么,这种网络的动态性究竟会对创业企业成长产生怎样的影响?

以及这种创业社会网络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来对创业企业成长产生影响的呢?

因此,本文尝试基于产业集群背景下,研究创业社会网络的形成机理及其在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动态演化和功能;

研究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包括资源聚集与创生、组织学习效率、信任关系,以及这些机制对创业企业成长产生怎样的影响等方面,希望能够进一步丰富创业相关研究的理论视角,为创业者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

(二)研究意义

产业集群为研究创业现象和过程提供了恰当的环境条件,因此,本论文深入探讨产业集群背景下创业社会网络的形成机理及其在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动态演进、以及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等问题,不仅丰富了创业研究的理论内容,而且有助于指导实践者更好地开展创业社会网络活动,从而最终提高企业的创业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1)本研究考察了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的形成机理、创业社会网络的结构属性、以及创业社会网络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演化与功能,有助于拓展社会网络理论在创业研究领域的应用。

(2)本研究从资源聚集与创生、组织学习、信任关系三个方面深入考察了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对创业企业成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因而从理论上解释了创业社会网络对于创业活动的重要意义。

(3)本研究所有的被试取样均以我国典型的产业集群内的创业者为样本,因而研究结论有助于更好了解产业集群背景下创业者的活动规律,延展了以往关于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

2.实践意义

(1)通过揭示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的形成及其对创业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可以为创业企业开展创业活动提供指导,帮助创业者识别有效的社会网络活动,提升创业企业的成长绩效。

(2)通过探讨集群创业者构建创业社会网络的过程,有助于帮助集群创业者如何建立和维护创业社会网络,以及如何提升他们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并由此提升创业绩效。

(3)通过对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如何影响创业企业成长的过程分析,有助于为创业者通过增强创业社会网络资本来改进创业绩效提供具体的指导建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产业集群中的创业问题研究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有关产业集群中的创业问题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集群为创业提供的资源支持以及产业集群内存在的创业协调机制等方面。

在产业集群为创业提供的资源支持方面,Bianchi&

Bellini(1991)认为集群中的企业更容易获得信息。

Becattini(1990),Brusco(1990),Harrison(1994)等认为集群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既有直接的集群效应,也有间接的网络过程效应。

Geroski(1995)认为集群效应的产生部分是由于集群中的成员企业可以获得共同性知识,这些共同性知识通常并非是有意识地在企业间流转。

另外,Paniccia(1998)认为在集群内,由于地理位置的相近性,许多公司的CEO,或高管且团队成员都有相似的背景,并且彼此间了解。

Krugman(1979)从集群经济的角度指出,创业活动更有可能集中出现在具有明显人才优势的地区。

产业集群内存在的创业协调机制也一直是产业集群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如Gulati(1995)分析了产业集群内创业企业间的信任关系以及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

Mohr(1994)分析了创业企业间的沟通行为。

Pouder和John(1996)分析企业间的知识流通过程,认为集群中的企业可通过流动的人力资源、与其他企业交流、合作联盟、直接观察与媒体五个中介来获得知识和信息。

Feser和Bergman(2000)认为集群内部有更多的非正式的信息交流,由于共享人力资源市场使知识和技术在企业间流动更为容易。

Baptism和Swann(1998)以知识溢出的观点探讨了集群内企业是否有更多的创新行为,该研究认为集群中存在的生产与研发知识的外溢对企业创新活动有正向影响。

在国内,贾生华等(2003)对浙江省企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及其对企业的持续成长的作用机理与程度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地方产业政策和服务措施、行业协会的参与以及中介服务组织的健全等因素会对集群内企业的持续成长产生重大影响。

朱宪辰、杨静文(2003)对国内三个中小企业集群中的创业活动进行了调查,发现产业集群中特有的具有可比的企业主之间的模仿与合作、本地信息知识交流、政府部分介入程度等因素都对创业活动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龚艳萍等(2004)通过对台湾制鞋业的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企业集群有助于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化经营。

李新春(2004)通过对我国53个国家级开发区企业为样本进行计量研究,发现我国不同地区高科技产业集群式创业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谢洪明等(2005)对珠三角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技术和资本资源、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有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集群内企业间的互动和知识流通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有显著影响。

(二)基于社会网络观的创业研究现状

综合该领域已有文献,我们发现创业企业间社会网络的形成及演进过程研究、社会网络的结构效应研究以及社会网络作用机制研究等领域均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并取得了许多理论和实证研究进展。

1.创业企业社会网络的形成及演进过程研究

从90年代以来,从动态的视角研究企业创建过程中社会网络的形成与演进过程受到研究者的普遍重视,从已有的文献来看,这方面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是Butler和Hansen提出的三阶段创业网络演进过程模型,以及Larson和Starr提出的三阶段组织创建过程的社会网络模型。

Butler和Hansen(1991)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社会网络在企业创业阶段、业务启动阶段以及业务持续阶段社会网络活动的演进过程,并提出三阶段的创业网络演进过程模型框架。

与Butler和Hansen(1991)的创业网络演进过程模型不同,Larson和Starr将创业社会网络演进过程的焦点集中于关注企业的创建过程,并由此提出三阶段的企业形成社会网络模型。

我国学者彭华涛,高维义(2004)分别从弱关系力量、强关系力量以及结构空洞3个方面探讨了高科技企业创业模式选择的社会网络基础。

彭华涛(2006)考虑创业社会网络的成长因素,建立了创业社会网络构建的单期委托代理模型和三期委托代理模型。

赵晓东,王重鸣(2008)证实了创业者个人主动性、社会技能、成就动机和内控源是影响创业者社会网络构建关键因素。

彭华涛(2010)按照演化的动机来源将创业企业社会网络演化图谱划分为情感型、工具型与功利型演化图谱,并此揭示了基于动机定位差异性的创业企业社会网络情感型、工具型与功利型演化图谱形成的轨迹。

2.创业社会网络结构的效应理论

有关创业社会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考察社会网络结构的特性及其对于创业行为的影响。

网络分析技术中的许多测量技术可用于分析创业者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

常用的网络结构测量指标有:

规模与集中性等。

规模指某一行动者与其他行动者存在直接连结的数量,分析网络规模可以衡量创业者或企业能从网络可获得资源的程度(Aldrich&

Reese,1993;

Hansen,1995;

Katila&

Mang,1999;

Baum等,2000)。

与规模类似,集中性也反映了行动者通过直接与间接联系获得资源的能力。

由于比较难以获得整个网络中所有行动者关系的数据,研究者对于网络集中性的分析少于对网络规模的研究,网络集中性的分析同样可应用于人际层次(如Brajkovich,1994)和企业间层次(如Johannisson等,1994)。

综观以往文献,我们可以发现研究者普遍认为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对处于网络结构中不同位置的行动者带来不同的资源流动影响,并影响创业结果。

从研究上来看,Granovetter(1973,1985)提出的“弱连结优势理论”、Krackhardt(1992)提出的“强连结优势理论”、Burt(1992)提出的“结构洞理论”、以及Uzzi(1996,1997)提出的“强弱连结的组合观点”是社会网络结构效应研究中的代表性理论。

3.创业社会网络的作用过程研究

在创业社会网络的内容方面,Freeman(1999)认为创业者与风险资本家和专业的服务机构保持联系是获取人才和市场信息的手段。

Singh等(1999)以及Hoang&

Young(2000)认为创业者持续性应用社会网络有助于获取市场信息,并重新评估创业机会。

Human和Provan((1996)研究了两个制造型企业水平式网络关系的案例,结论表明在网络结构中拥有积极联系的企业间关系比没有积极参与网络活动的企业间关系表现出更加多重性(包括友谊、信息和业务交流)。

在创业社会网络的协调机制方面,研究者认为网络关系中行动者之间的信任度是巩固和协调网络关系双方的重要因素(Larson,1992;

Lorenzoni&

Lipparini,1999)。

除此之外,研究者关注的其他网络协调机制还包括权力和影响力、排斥性惩罚、以及失去声誉等(Brass,1984;

Thorelli,1986;

Krackhardt,1990)。

许多研究者(Jorillo,1988;

Starr&

Macmillan,1990;

Lipparini&

Lorenzoni,1993)认为,上述社会性协调机制比市场交易性协调机制具有更好的成本优势。

尤其是,基于对对方在交易关系中履行义务而产生的双方信任可减少大量的交易成本。

在创业社会网络的作用研究方面,研究者普遍认为创业者的网络活动对于创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MacMillan(1983)研究了创业者如何通过网络活动获得外部资源的过程,该研究通过对8位创业者的分析后发现,创业者通过网络活动表现出其自身的可信性(credibility),因而减少了新企业的风险。

Birley(1985)认为创业者与外界的网络联系导致与外界咨询关系、财务关系以及客户关系等的建立。

Jorillo(1989)认为创业者的网络活动能使企业获得成长所需的资源。

(三)创业绩效相关文献综述

近十几年来,以Murphy为典型代表的研究者在创业绩效研究领域开展了若干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果。

Schollhamer(1982)认为创业精神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与较好财务绩效的重要因素。

而探讨创业活动与创业企业的绩效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研究创业精神最主要的动机。

Etzioni(1960)认为在企业绩效测量时存在两种模型,一种是组织效能的目标模型,将组织的目标和任务作为测量的标准。

另一种是系统模型,它要求研究者来决定组织生存所依赖的效标,Etzioni认为这种模型在战略管理和创业研究中应用较多,它通常将业务的经济性绩效作为组织效能的重要测量。

Covin和Slevin(1988,1991)认为财务上的绩效指标可分为两维度:

成长性与获利性;

而且绩效水平同时又对组织的创业导向行为有影响。

在创业研究领域中,虽然对选择适当的企业绩效测量指标并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但研究学者普遍认为客观的绩效测量比管理者主观的认定更为合理;

同时,研究者也指出,收集中小企业的客观财务绩效资料通常是不容易获取的(Dess&

Robinson,1984;

Beal&

Masoud,2000)。

Dess和Robinson(1984)的研究发现,在同一产业中,高层管理者对资产报酬率(ROA)、销售成长的主观评估值与实际的客观值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因此主观的认定方式仍有其适用性。

在主观性评价创业绩效方面,Cooper等(1995)提出创业者的满意感也应该作为评价创业绩效的一部分,因为创业者的满意感一方面会直接影响其是否继续投入现有创业活动的决策,另一方面它会影响创业者从事创业活动的效率。

McMullan等(2001)的研究表明创业者的主观满意感与客观指标测量的绩效的相关并不显著,因而在主观评价时,应当同时考察对当前财务绩效的评价等。

关于生存绩效,Shane(1996)认为企业没有破产清算就是“生存”;

Bates(1998)认为能持续经营较长时间并健康存在的企业为生存能力较强的企业。

不难看出,以上两种定义对生存的界定还是较模糊,缺少可操作性。

在新近的研究中,Ciavarella等(2004)将企业已存在的时间以及计划未来至少经营八年以上可能性的大小作为创业企业生存绩效的衡量。

关于成长绩效的测量,Chandler和Hanks(1994)指出80%的创业者以创业企业的成长作为主要发展目标。

Brush(1992)的研究中用销售额增长、资产的增长、员工数量的增长、利润的增长以及企业竞争力的增长作为成长绩效的衡量指标。

Zahra和Covin(1995)的研究中同时运作销售增长、员工成长和获利能力来测量企业的成长绩效,研究信度和效度较高。

我国对创业绩效的研究多数是对国外研究成果的消化吸收和情景嵌入研究。

马璐(2004)认为绩效由管理效率和经营绩效两个维度组成。

薛红志(2005)运用了财务性指标直接对创业绩效进行测度,主要的财务性指标有销售额、毛利润、销售收入增长率、现金流量、股东权益收益率和市场占有率等。

沈超红(2006)设计了“二阶四维度创业绩效评价模型”,4个维度是指企业生存、企业成长、员工承诺、客户信任,二阶因子是指创业效果与创业效率。

马鸿佳(2008)则认为,新创企业的绩效可以用新创企业的成长性和获利性两个指标来测度。

张炜和袁晓璐(2008)提出创业绩效需要由成长性绩效、竞争性绩效与潜力绩效3个构面的非财务性绩效指标共同构成。

(四)国内外研究总结与述评

1.以往研究所取得的进展

通上以上的文献回顾我们可以发现,以往对产业集群及其创业问题、基于社会网络观的创业问题、创业绩效问题都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本文对此简单概括为:

(1)创业研究从早期的关注谁是创业者、创业者干什么,逐步发展到研究创业活动的一般过程和行为规律;

从关注创业者及创业活动本身,到开始关注创业者与其所处环境的互动。

从社会学视角进行创业过程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产业集群中的创业问题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集群为创业提供的资源支持以及产业集群内存在的创业协调机制等方面。

(3)研究者普遍认为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对处于网络结构中不同位置的行动者带来不同的资源流动影响,并影响创业结果。

从研究上来看,Granovetter提出的“弱连结优势理论”、Krackhardt提出的“强连结优势理论”、Burt提出的“结构洞理论”、以及Uzzi提出的“强弱连结的组合观点”是社会网络结构效应研究中的代表性理论。

(4)从动态的视角研究企业创建过程中社会网络的形成与演进过程受到研究者的普遍重视,从已有的文献来看,这方面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是Butler和Hansen在1991提出的三阶段创业网络演进过程模型,以及Larson和Starr在1992提出的三阶段组织创建过程的社会网络模型。

(5)有关创业社会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考察社会网络结构的特性及其对于创业行为的影响。

但也有研究得出不一致的结论,认为企业在创建阶段构建的网络关系不影响企业后期的业务绩效。

而也有其他研究者认为不应当高估异质性信息和知识网络的作用。

(6)社会网络分析技术早期被大量应用于社会学领域,近期该技术的应用已拓展到组织行为、管理和创业研究领域。

随着统计技术和计算机的突破性发展,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在近期有了较大进展。

(7)创业绩效是创业领域研究的结果变量和最后落脚点。

以往研究认为创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这个过程受到许多权变因素的影响。

以往的研究者对创业绩效的资料来源、指标选取、测量方法、信效度验证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目前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创业绩效包括成长、生存与满意绩效,对创业绩效的测量应该同时采用客观测量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以往研究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纵观以往研究,本文认为在创业社会网络与创业企业成长研究领域,有以下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1)现有研究对于创业社会网络的动态性关注不足,绝大多数关于创业社会网络的实证研究以截面数据为准,无法解释对于企业自身的不断变化而导致的创业社会网络本身的变化及其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

因此,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

以及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产生怎样的作用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2)现有研究已分析了创业网络中资源的获取与整合问题,但并没有分析创业社会网络中行为主体对资源聚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以及创业社会网络结构本身的变化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3)现有研究已分析了创业组织学习对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但并没有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分析创业社会网络内各层次之间的行为主体是如何互动学习的?

也没有考虑创业社会网络对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转移与扩散速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4)现有研究认为创业企业间的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