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闯关练习16.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8602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闯关练习1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闯关练习1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闯关练习1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闯关练习1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闯关练习1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闯关练习1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闯关练习1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闯关练习1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学年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闯关练习1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闯关练习16.docx

《学年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闯关练习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闯关练习16.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闯关练习16.docx

学年高一历史下册知识点闯关练习16

[随堂检测]

1.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

1619~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

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

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解析:

选C。

由材料中“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可以得出结论:

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各行业兴起了技术革新的热潮。

2.18世纪后期,工场主们高兴地说:

“场址的选择终于不受河流条件的限制了。

”他们这样说是因为发明了(  )

A.飞梭B.珍妮纺纱机

C.改良蒸汽机D.火车机车

解析:

选C。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工业生产摆脱了自然条件的制约。

故答案选C。

3.对下图所示数据解读最准确的是(  )

1860年各国或各地区占全球国际贸易的比例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B.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完成

C.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

D.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

解析:

选C。

图中显示英国占国际贸易的比例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地,体现了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

A、B两项不符合史实,该图无法体现D项。

4.“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做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做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

”上述材料的核心观点是(  )

A.英国废除了奴隶贸易

B.非洲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进行

C.奴隶贸易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要求

D.非洲成了廉价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解析:

选D。

从材料信息“把他们当做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可以判断,其核心观点是强调非洲成了廉价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故答案为D项。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65年机械师詹姆斯·瓦特改进了纽可门的蒸汽机,使之效率大为提高。

1769年他获得第一个专利。

随后,瓦特又不断改进,试制成功新一代的蒸汽机。

材料二 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民众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人让路。

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民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拍手称赞:

“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材料三 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评论道:

“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

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蒸汽机出现之前,人类使用的动力主要有哪些?

蒸汽机的出现带来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铁路运输的产生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解析:

(1)题第一小问从自然环境中分析;第二小问从生产力、城市化、交通等方面分析。

(2)题从社会交流、社会关系角度分析。

第(3)题注意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

答案:

(1)动力:

主要是自然力,如畜力、风力、水力等(答出两项即可)。

影响:

使工厂摆脱水力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工业生产速度加快;工厂开始集中,工业城市兴起;带来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把人类带进“蒸汽时代”(答出一项即可)。

(2)影响:

加剧了整个社会流动的速度和规模,对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冲击。

(3)托克维尔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两个方面评论工业革命:

一方面工业革命的成果推动了英国和世界的进步;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压迫,资本主义国家对其他国家的侵略,使其进步性蒙上了阴影。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除了在强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发明者很少做出发明。

作为种种新发明的基础的许多原理在工业革命前数世纪已为人们所知道,但是,由于缺乏刺激,它们未被应用于工业。

”这一观点强调的是(  )

A.天才发明者无法决定历史的发展轨迹

B.历次工业革命很少将科学原理付诸实践

C.现实需要是推动工业革命的强大动力

D.科学研究直接催生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解析:

选C。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除了在强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表明工业革命是在现实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故C项符合题意。

A项说法从题干材料中反映不出;B项偷换题干概念,材料显示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而非“历次”;D项与题干信息相反,排除。

2.据统计,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推广B.水力织布机的发明

C.骡机的出现D.圈地运动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可知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由于蒸汽机的推广,导致煤炭消费量迅速增长。

3.近代英国有位名叫埃德蒙·卡特赖特的牧师取得了一种最初由马驱动织机的专利权。

这种织机后来由蒸汽驱动,在棉纺织工业中基本上取代了手织织布工。

这种情形出现的背景是(  )

A.新航路开辟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持续发展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解析:

选C。

材料显示的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织布机动力的持续发展。

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的时期均与之不符,由此排除A、B;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排除D项。

4.1790年,有“美国的棉纺织业之父”之称的塞廖尔·斯莱特,把水力纺纱机制作的奥秘牢记在脑海中,装扮成农民漂洋过海来到美国,与富商合作制作出三架纺纱机,建立了美国首家棉纺厂,开启了美国的工业革命。

塞廖尔·斯莱特的技术最有可能源自(  )

A.英国B.法国

C.德国D.意大利

解析:

选A。

英国的工业革命首先是在棉纺织业领域开始的。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后又出现了水力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地区和美国等地。

故应选A。

5.下面是英国人口数据变化一览表。

造成此种变化的原因是(  )

1751年

1801年

1842年

英国人口(单位:

万人)

577.2

866.4

1500

A.民主政治的确立B.殖民霸权的确立

C.奴隶贸易的兴盛D.工业革命的开展

解析:

选D。

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是1689年,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英国殖民霸权的确立与英国人口数据变化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奴隶贸易主要影响非洲和美洲人口,与英国人口变化无关,故C项错误;18~19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人口的增长,故D项正确。

6.有人说:

“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

”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

A.资源因素B.劳动力因素

C.市场因素D.资金因素

解析:

选C。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瓦特是发明家,其发明源于需要。

故促使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应该是市场因素。

7.下列图片说明了(  )

A.工人阶级的劳动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

B.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C.机器的使用减轻了工人劳动的强度

D.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解析:

选D。

从图中1740年、1800年和1764年、1789年可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从图中生铁产量增长了14.7倍,棉花加工量增长了8.5倍,可体现出工业革命使用机器生产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8.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有利于实现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其中“转变”的含义是(  )

A.东方从属于西方格局的形成

B.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民族主义萌发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题干材料强调的是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指的是各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B项应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与题干不符,A、D项不是对题干材料的正确理解。

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9.(2018·高考江苏卷)在英国现代化过程中,以圈地运动为发端的农业变革与工业革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阔的和公有的土地和公有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以利用;再者,这些土地……采取圈围就能获得很大的改良。

同时,如将上述(土地)……加以分开、圈围,并在有关人员中按其各自的产业,对公有地的权利和其他利益进行分配,那就会对上述有关人员均有好处。

但是这一点如无议会的帮助和授权就不可能做到。

——辜燮高等选译《一六八九——一八一五年的英国》

材料二 地主们土地上的矿产和农产品需要运到城市和工业区去,他们所需要的农业设备和工业品也需要运进来,因此对修建公路、运河和铁路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

……18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促进了乡村银行的发展,地主和农民手中的游资通过银行的渠道集中起来,为蓬勃发展的棉纺织业和金属加工业提供了资本。

——王章辉《工业化历程》

材料三 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

……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

——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圈地者”圈地的理由,并指出影响圈地运动扩大的关键因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具体表现。

(4)综观英国现代化的基本过程,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

综合上述材料,从纵横两方面说明它们的关系。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英国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

(1)问“理由”应注意把握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不能……有效地加以利用”“能获得很大的改良”“对上述有关人员均有好处”;“因素”由材料信息“议会的帮助和授权”分析,联系议会的职能作答。

(2)问根据材料“矿产和农产品需要运到城市”“农业设备……也需要运进来”“提供了资本”等分析。

第(3)问从对封建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影响角度作答。

第(4)问“关系”注意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分析。

答案:

(1)理由:

圈地有利于有效利用土地;进行土地改良;土地权益的再分配。

因素:

议会立法。

(2)作用:

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原料、资本、市场、劳动力等条件。

(3)推动:

促进英国农村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瓦解;有利于资本主义大农场的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

(4)关系:

横向关系:

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彼此促进。

纵向关系:

在不同时期,彼此关系的体现方式不同,但贯穿了现代化基本进程。

一、学思之窗(教材P32)

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

提示:

(1)工业革命以后,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建立起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他们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二、本课测评(教材P33)

想一想,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

为什么说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提示:

(1)工业革命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资产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逐渐战胜封建势力,掌握了政权;无产阶级要改变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

(2)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世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学习延伸(教材P33)

阅读以上材料,请思考:

恩格斯把英国工业革命同法国大革命做了比较,你如何理解?

提示:

法国大革命使法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既促使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又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