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6027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docx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摩托罗拉应答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

统计体系

 

(摩托罗拉应答)

 

(4.1.2)

中国联通运行维护部

二○○七年四月

目录

中国联通GSM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体系1

版本改动记录:

7

2)8.16短消息MT交换机发送成功总次数:

由原定义触发点:

统计MSC向MC发送的dilivery_report消息。

7

改动时间:

2005年9月13日,修改人:

刘桂玲7

1)11.12TCH掉话次数由7

原触发点:

统计ASSIGNMENTCOMPLETE消息之后的CLEARREQUEST消息。

7

2)11.14由于切换造成的TCH掉话次数[新]7

报表1(配置信息报表)12

1.1交换机数量12

1.2交换机容量12

1.3交换机配置的BHCA值12

1.4交换机配置的话音BHCA值12

1.5交换机配置的2M端口数量[新]12

1.6VLR容量12

1.7HLR容量12

1.8BSC数量13

1.9基站数量13

1.10小区数量13

1.11单载频小区数量13

1.12双载频小区数量13

1.13三载频小区数量13

1.14四载频小区数量13

1.15微蜂窝数量13

1.16直放站数量13

1.17业务信道配置数量13

1.18信令信道配置数量13

1.19载频数量14

1.20无线容量14

1.21HLR数量14

1.22900M基站数量14

1.231800M基站数量14

1.24900M载频数量14

1.251800M载频数量14

1.26网上发展用户数14

报表2(交换负荷和资源使用报表)15

2.1交换机BHCA负荷比15

2.2交换机话音BHCA负荷比15

2.3VLR利用率15

2.4HLR利用率15

2.5交换机2M端口使用率15

2.6HLR用户的每户BHCA值15

2.7HLR用户的每户话音BHCA值16

2.8HLR用户每户话务量16

2.9平均每次呼叫占用时长16

2.10主叫比例16

2.11HLR生成用户的开机率16

2.12每户BHCA值(以VLR登记用户数计算)16

2.13每户话音BHCA值(以VLR登记用户数计算)17

2.14每户话务量(以VLR登记用户数计算)17

2.15开机率(以VLR登记用户数计算)17

报表3(无线负荷和资源使用报表)17

3.1业务信道负载率17

3.2业务信道可用率17

3.3信令信道可用率18

3.4业务信道拥塞率18

3.5信令信道拥塞率18

3.6业务信道每线话务量18

3.7超忙小区比例18

3.8忙小区比例[新]18

3.9超闲小区比例18

3.10严重溢出小区比例19

3.11溢出小区比例19

报表4(系统性能指标)20

4.1系统接通率20

4.2交换系统接通率20

4.3无线系统接通率20

4.4局间系统接通率20

4.5局间话音接通率20

4.6随机接入成功率21

4.7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不含切换)21

4.8业务信道分配成功率(含切换)21

4.9寻呼成功率21

报表5(与用户行为有关的指标)22

5.1话音接通率22

5.2来话接通率22

5.3用户早释比例22

5.4振铃早释比例22

5.5被叫用户忙比例22

5.6拨打号码为空号比例22

5.7被叫用户拒接比例23

5.8被叫用户久叫不应比例23

5.9被叫用户关机比例23

5.10被叫用户服务受限比例23

报表6(与接续无关的指标)24

6.1位置更新成功率24

6.2被叫路由查询成功率24

6.3切换成功率24

6.4MSC间切换成功率24

6.5TCH掉话率24

6.6话务掉话比24

6.7坏小区比例24

6.8短消息MO交换机转发成功率25

6.9短消息MT交换机发送成功率25

6.10SDCCH掉话率25

报表7(交换负荷数据表)26

7.1交换机BHCA值26

7.2交换机话音BHCA值26

7.3VLR登记用户数26

7.4VLR开机用户数26

7.5HLR生成用户数26

7.6交换机2M端口使用数26

7.7A接口话务量26

7.8主处理器平均负荷27

报表8(交换性能数据表)28

8.1CMServiceRequest次数[改]28

8.2发送IAI次数[新]28

8.3接收IAI次数[新]28

8.4发送ANC次数[新]28

8.5接收ANC次数[新]28

8.6入局接通次数[新]28

8.7出局接通次数[新]29

8.8话音接通次数29

8.9来话试呼次数29

8.10位置更新请求次数29

8.11位置更新成功次数30

8.12被叫路由查询次数[新]30

8.13被叫路由查询成功次数[新]30

8.14短消息MO交换机转发成功总次数30

8.15短消息MO交换机转发请求总次数30

8.16短消息MT交换机发送成功总次数30

8.17短消息MT交换机发送请求总次数31

8.18呼叫继续消息(CALLPROCEEDING)次数[改]31

8.19呼叫确认消息次数(CALLCONFIRM)[改]31

8.20MSC间切换请求次数31

8.21MSC间切换成功次数31

报表9(用户行为数据表)32

9.1用户早释次数[新]32

9.2振铃早释次数[新]32

9.3拨打号码为空号次数[新]32

9.4被叫用户拒接次数[新]32

9.5被叫用户久叫不应次数[新]32

9.6被叫用户忙次数[新]32

9.7被叫用户关机次数[新]32

9.8被叫用户服务受限次数[新]33

报表10(无线负荷数据表)34

10.1业务信道总话务量34

10.2半速率业务信道总话务量34

10.3业务信道可用数34

10.4信令信道可用数34

10.5业务信道拥塞次数34

10.6信令信道拥塞次数34

10.7超忙小区数量35

10.8忙小区数量[新]35

10.9超闲小区数量35

10.10严重溢出小区数量35

10.11溢出小区数量35

10.12SDCCH总话务量35

报表11(无线性能数据表)36

11.1随机接入请求次数36

11.2随机接入成功次数36

11.3寻呼请求次数36

11.4语音寻呼请求次数36

11.5寻呼响应次数36

11.6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含切换)36

11.7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含切换)37

11.8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不含切换)37

11.9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37

11.10切换请求次数37

11.11切换成功次数37

11.12TCH掉话次数38

11.13SDCCH掉话次数[新]38

11.14由于切换造成的TCH掉话次数[新]38

11.15坏小区数量38

11.16信令信道试呼总次数(含切换)38

报表12(网间数据统计表)39

12.1电路总数39

12.2可用电路总数39

12.3电路可用率39

12.4话务量39

12.5每线话务量39

12.6来话占用总次数39

12.7来话接通总次数39

12.8来话接通率40

12.9电路总数40

12.10可用电路总数40

12.11电路可用率40

12.12话务量40

12.13每线话务量40

12.14去话试呼总次数40

12.15去话占用总次数40

12.16去话接通总次数40

12.17去话接通率41

12.18去话溢出率41

12.19来去话可用电路总数41

12.20来去话总话务量41

12.21来去话合计每线话务量41

版本改动记录:

1.V4.0.1与V4.0.0版本改动部分有:

1)8.14短消息MO交换机转发成功总次数:

由原定义触发点:

统计MSC收到MC发来的dilivery_report消息。

改为,触发点:

统计MSC向MS发送“SHORTMESSAGEACKNOWLEDGMENT”确认消息。

统计点为MSC

2)8.16短消息MT交换机发送成功总次数:

由原定义触发点:

统计MSC向MC发送的dilivery_report消息。

改为,触发点:

统计MSC从MS收到“SHORTMESSAGEACKNOWLEDGMENT”确认消息。

统计点为MSC

改动时间:

2005年9月13日,修改人:

刘桂玲

2.V4.0.2与V4.0.1版本改动部分有:

1)11.12TCH掉话次数由

原触发点:

统计ASSIGNMENTCOMPLETE消息之后的CLEARREQUEST消息。

改为:

触发点:

统计ASSIGNMENTCOMPLETE消息之后以及HANDOVERCOMPLETE消息之后的CLEARREQUEST消息。

2)11.14由于切换造成的TCH掉话次数[新]

原触发点:

统计在切换过程中,BSC发出CLEARREQUEST后,收到HANDOVERFAILURE的次数。

改为:

统计在切换过程中,统计BSCA发出HANDOVERREQU消息之后的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掉话的次数。

即统计发出CLEARREQUEST消息的次数。

修改时间:

2005年10月11日,修改人:

刘桂玲

3.V4.0.3与V4.0.2版本改动部分有:

1)2.9平均每次呼叫的占用时长

原计算公式为:

7.7*3600/11.5

现改为:

7.7*3600/11.8

2)12.16去话接通次数

原定义为:

指定中继方向上收到ANC或带有计费标志的ANM消息,不包含小秘书台回送的”ANC“或有计费标志的“ANM”消息。

现改为:

指定中继方向上收到ANC(ANM)消息,不包含小秘书台回送的”ANC(ANM)”消息。

3)2.6、2.7、2.8、3.6、6.6的计算公式去掉多于的100%

4)3.1业务信道负载率:

原计算公式:

10.1/1.20*(1+10.2/10.1)

现改为:

10.1/(1.20*(1+10.2/10.1))

5)4.6局间系统接通率

原定义:

(出局接通次数+入局接通次数)/(来话试呼次数+发送IAI次数)*100%

计算公式为:

(8.6+8.7)/(8.2+8.9)*100%

改为:

定义:

(出局接通次数+入局接通次数)/(接收的IAI次数+发送IAI次数)*100%

计算公式为:

(8.6+8.7)/(8.2+8.3)*100%

6)8.13被叫路由查询成功次数

原定义;收到被叫HLR发来的含有”MSRN”参数值的”MAP_SEND_ROUTING_INFORMATION”确认消息.

现改为:

收到被叫HLR发来的含有”MSRN”、前转号码以及签约信息参数值的”MAP_SEND_ROUTING_INFORMATION”确认消息。

7)10.10严重溢出小区数量

原定义:

SDCCH拥塞率(含切换)大于等于2%或TCH拥塞率(含切换)大于等于3%的小区。

现改为:

SDCCH拥塞率(含切换)大于等于2%或TCH拥塞率(含切换)大于等于5%的小区。

8)10.11溢出小区数量

原定义:

SDCCH拥塞率(含切换)大于等于1%小于2%或TCH拥塞率(含切换)大于等于1%且小于3%的小区。

现改为:

SDCCH拥塞率(含切换)大于等于1%小于2%或TCH拥塞率(含切换)大于等于2%且小于5%的小区。

9)8.2发送的IAI次数

原定义:

统计MSC去话中继上发到其它局向的”IAM(IAI)”消息。

不包含发给炫铃平台的”IAM(IAI)”消息。

不含切换。

改为:

统计MSC去话中继上发到其它局向的”IAM(IAI)”消息。

不包含直接触发给炫铃平台和外挂IP的”IAM(IAI)”消息。

不含切换产生的”IAM(IAI)”消息。

10)增加附件《联通移动网无线容量计算方法》

修改时间:

2005年12月15日,修改人:

刘桂玲

4.V4.0.4修改内容

1)12.7来话接通总次数:

原定义:

指定方向上发出的ANC或带有计费信息的ANM消息

现改为;指定方向上发出的ANC/ANN或ANM消息

2)12.16来话占用总次数:

原定义:

指定中继方向上收到ANC(ANM)或ANN消息,不包含小秘书台回送的”ANC/(ANM)”消息。

现改为:

指定中继方向上收到ANC(ANM)或ANN消息,不包含小秘书台回送的”ANC/ANN/(ANM)”消息。

3)11.15坏小区数量:

原定义:

定义:

每信道话务量在0.1erl至0.6erl之间的话务量且TCH掉话次数大于3次,其小区含切换掉话率(TCH掉话次数/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含切换)*100%)超过3%的小区数量。

现改为:

每信道话务量在0.1erl至0.6erl之间的话务量且TCH掉话次数大于3次,其小区含切换掉话率(TCH掉话次数(G11.2)/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含切换)(G11.7)*100%)超过3%的小区数量。

4)表1增加指标:

G1.21~G1.26,HLR个数、900/1800基站数量和载频数量、网上发展用户数。

5)表2增加指标G2.12~G1.16,以网上发展用户数计算的HLR利用率、每户话务量、每户BHCA、每户话音BHCA、开机率5个指标。

6)增加6.10SDCCH掉话率

7)4.3交换系统接通率(不含用户行为)

原定义:

[发送IAI+语音寻呼次数+被叫用户忙次数]/(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主叫比例+接收IAI次数-(路由查询次数-路由查询成功次数))

计算公式为:

(8.2+11.4+9.6)/(11.9*2.10+8.3-(8.12-8.13))

现改为:

[发送IAI+语音寻呼次数]/(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主叫比例+接收IAI次数-(路由查询次数-路由查询成功次数))

计算公式为:

(8.2+11.4)/(11.9*2.10+8.3-(8.12-8.13))

修改时间:

06年2月7日,修改人:

刘桂玲

5.V4.1.0修改内容

1)取消交换系统接通率(不含用户行为)、交换系统接通率(含用户行为)、系统接通率(不含用户行为)、系统接通率(含用户行为)的指标,并修改交换系统接通率指标定义,见4.1、4.2

2)取消以网上发展用户数为基础的计算指标,改为以“VLR登记用户数”为基础的计算指标,见2.11~2.15.

修改时间:

06年12月21日,修改人:

苗守野

6.V4.1.1修改内容

修改报表四中G4.1、G4.2、G4.3项的计算公式中用到的原始指标序号。

修改时间:

06年12月27日,修改人:

苗守野

7.V4.1.2修改内容

修改G11.8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不含切换)与G11.9业务信道分配成功次数(不含切换)两个指标的统计点。

将统计点由原来的BSC改为MSC。

修改时间:

07年4月16日,修改人:

苗守野

 

Motorola修改历史:

版本

修改项目

修改原因

V4.0.3

更新了如下项目的公式:

1.C11.2(随机接入成功次数),此修改也影响指标C4.8。

2.C11.12(TCHd掉话次数)

3.C11.14(由于切换造成的TCH掉话)

修改原因如下:

1.对于C11.2,Motorola更新计算公式以更加符合联通规范的要求。

2.对于C11.12和C11.14,根据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调整。

V4.0.4

V4.04.2

修改11.12

修改11.7addintra_cell_ho_suc

修改原因:

笔误

V4.1.1

10.5,11.6,11.7,11.9,11.12更新,

受intra_cell切换,排队功能对统计的影响和GSR7版本升级等因素的影响而修改

V4.1.2

删除对G11.8和G11.9的应答

由于指标G11.8和G11.9的统计点由BSC改为MSC,删除对的它们的应答

注:

本报表除表12外交换机指含端局功能的交换机。

报表1(配置信息报表)

注:

报表1取值为现网运行的设备在当前状态下不需要更新硬件配置所能支持的指标值。

1.1交换机数量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交换机数量。

1.2交换机容量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交换机容量(所支持的用户数)。

1.3交换机配置的BHCA值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交换机配置的BHCA值,包含始发、终接、转接等所有话音呼叫,以及数据业务、位置更新、短信和切换。

1.4交换机配置的话音BHCA值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交换机配置的BHCA值,包含始发、终接、转接等所有话音呼叫,不包含数据业务、位置更新、短信和切换。

1.5交换机配置的2M端口数量[新]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交换机的2M端口配置数量。

1.6VLR容量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VLR容量。

1.7HLR容量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HLR容量,指HLR中可以存储的最大IMSI数量。

1.8BSC数量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BSC数量。

1.9基站数量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基站数量。

1.10小区数量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小区数量。

1.11单载频小区数量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单载频小区数量。

1.12双载频小区数量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双载频小区数量。

1.13三载频小区数量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三载频小区数量。

1.14四载频小区数量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四载频小区数量。

1.15微蜂窝数量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微蜂窝数量。

1.16直放站数量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直放站数量。

1.17业务信道配置数量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中业务信道配置数量。

1.18信令信道配置数量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中信令信道配置数量。

1.19载频数量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中载频数量。

1.20无线容量

定义:

统计实际运行的无线设备配置的无线容量,按照小区载频数量分类和小区类型根据爱尔兰B表(城区呼损2%,郊区呼损5%)计算。

单位:

爱尔兰。

1.21HLR数量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HLR数量。

1.22900M基站数量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900M基站数量。

1.231800M基站数量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1800M基站数量。

1.24900M载频数量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900M载频数量。

1.251800M载频数量

定义:

统计现网实际运行的1800M载频数量。

1.26网上发展用户数

定义:

统计本省市场发展用户数。

注:

无线容量具体算法见附件

报表2(交换负荷和资源使用报表)

2.1交换机BHCA负荷比

定义:

交换机BHCA值/交换机配置的BHCA值*100%。

计算公式为7.1/1.3*100%

2.2交换机话音BHCA负荷比

定义:

交换机话音BHCA值/交换机配置的话音BHCA值*100%。

计算公式为7.2/1.4*100%

2.3VLR利用率

定义:

VLR登记用户数/VLR容量*100%。

计算公式为7.3/1.6*100%

2.4HLR利用率

定义:

HLR生成用户数/HLR容量*100%

计算公式为7.5/1.7*100%

2.5交换机2M端口使用率

定义:

交换机2M端口使用数/交换机配置的2M端口数量*100%

计算公式为7.6/1.5*100%

2.6HLR用户的每户BHCA值

定义:

根据HLR生成用户数计算的每户BHCA值.

交换机BHCA值/HLR生成用户数。

计算公式为7.1/7.5

2.7HLR用户的每户话音BHCA值

定义:

根据HLR生成用户数计算的每户话音BHCA值.

交换机话音BHCA值/HLR生成用户数。

计算公式为7.2/7.5

2.8HLR用户每户话务量

定义:

A接口话务量/HLR生成用户数

计算公式为7.7/7.5

2.9平均每次呼叫占用时长

定义:

A接口话务量*3600/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不含切换)

计算公式为7.7*3600/11.8

2.10主叫比例

定义:

呼叫继续消息次数/[呼叫继续消息次数+呼叫确认消息次数]*100%

计算公式为8.18/(8.18+8.19)*100%

2.11HLR生成用户的开机率

定义:

根据HLR生成用户数计算的开机率。

VLR开机用户数/HLR生成用户数*100%

计算公式为:

7.4/7.5*100%

2.12每户BHCA值(以VLR登记用户数计算)

定义:

根据VLR登记用户数计算的每户BHCA值.

交换机BHCA值/VLR登记用户数。

计算公式为7.1/7.3

2.13每户话音BHCA值(以VLR登记用户数计算)

定义:

根据VLR登记用户数计算的每户话音BHCA值.

交换机话音BHCA值/VLR登记用户数。

计算公式为7.2/7.3

2.14每户话务量(以VLR登记用户数计算)

定义:

A接口话务量/VLR登记用户数数

计算公式为7.7/7.3

2.15开机率(以VLR登记用户数计算)

定义:

根据VLR登记用户数计算的开机率。

VLR开机用户数/VLR登记用户数*100%

计算公式为:

7.4/7.3*100%

报表3(无线负荷和资源使用报表)

3.1业务信道负载率

定义:

业务信道总话务量/(无线容量*(1+半速率业务信道总话务量/业务信道总话务量))*100%

计算公式为10.1/(1.20*(1+10.2/10.1))*100%

3.2业务信道可用率

定义:

业务信道可用数量/业务信道配置数量*100%

计算公式为10.3/1.17*100%

3.3信令信道可用率

定义:

信令信道可用数量/信令信道配置数量*100%

计算公式为10.4/1.18*100%

3.4业务信道拥塞率

定义:

业务信道拥塞次数/业务信道分配请求次数(含切换)*100%

计算公式为10.5/11.6*100%

3.5信令信道拥塞率

定义:

信令信道拥塞次数/信令信道试呼总次数(含切换)*100%

计算公式为10.6/11.16*100%

3.6业务信道每线话务量

定义:

业务信道总话务量/业务信道可用数量

计算公式为10.1/10.3

3.7超忙小区比例

定义:

超忙小区数量/小区数量*100%

计算公式为10.7/1.10*100%

3.8忙小区比例[新]

定义:

忙小区数量/小区数量*100%

计算公式为10.8/1.10*100%

3.9超闲小区比例

定义:

超闲小区数量/小区数量*100%

计算公式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