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10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6225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科学教案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班科学教案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班科学教案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班科学教案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班科学教案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班科学教案1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班科学教案1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班科学教案1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班科学教案1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班科学教案1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班科学教案1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班科学教案1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班科学教案1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科学教案10篇.docx

《中班科学教案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教案10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科学教案10篇.docx

中班科学教案10篇

中班科学教案10篇

《中班科学教案1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科学教案10篇!

(1)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大蒜,葱和韭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捡菜的过程中进行分类比较,了解韭菜、大蒜、葱的不同特征。

2.在种植过程中,发现根能吸收营养,帮助植物生长。

活动准备:

1.韭菜.大蒜.葱。

2.筐若干个(三只以上)。

3.小花盆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

你们在家吃过韭菜.大蒜吗?

那认识它们吗?

二.拣菜

1.出示一筐菜。

菜场一早送来许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几种菜混在了一起,给厨房的厨师带来了许多麻烦。

厨师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把这些菜分开放在各自的筐里。

2.幼儿一边拣菜一边把菜分别放入不同的筐中。

我们来帮厨师把菜分分开,把这些菜放在不同的筐中。

3.讨论:

为什么要这样分开摆放?

好,我们把菜分好了,那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分开摆放呢?

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

4.引导幼儿说出三种蔬菜的不同特征。

说说谁像哥哥,谁像弟弟,谁像妹妹。

刚才我们说了为什么要把这三种蔬菜分开,那谁能来说说这三种蔬菜,它们有什么特征。

"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如果它们是一家人的话,你说说谁像哥哥,谁像弟弟,谁又像妹妹呢?

5.师小结。

韭菜妹妹的叶子从上到下都是一样粗的,叶子是扁的.窄的;大蒜哥哥的叶子上面小下面大,又宽又扁;葱弟弟的叶子中间是空的,圆柱形的。

三.种植韭菜.大蒜(有根的).葱(有根的)。

1.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三种蔬菜的不同特征,现在我们要来种植这三种蔬菜,那该怎么种呢

2.取部分韭菜.大蒜.葱,切下其下半段。

每个小朋友先选其中一样蔬菜,然后把你选的这样蔬菜的上半段去掉,看看还剩下些什么。

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把它们种植在同一花盆里,比一比谁长的高。

我们把三种蔬菜的下半段种在花盆里,看看它们谁长的又快又高。

4.幼儿种植蔬菜

5.把它们放在自然角中,鼓励幼儿学着照顾,并观察其生长情况。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

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2)中班科学教案《磁力真有趣》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获取有关磁铁的直接经验,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2、了解磁铁能透过纸板、木板、玻璃板来吸引铁或铁制品的现象。

3、能够手眼协调地做磁力游戏。

活动准备:

1、教具:

磁铁、磁性物品、铁制品与非铁制品、黑板二块。

2、学具:

人手一块磁铁、每桌一篮物品、小精灵胸牌人手1个、玩具若干、小毛巾、沙等

3、场景:

布置神秘王国

活动过程:

(一)以小精灵到神秘王国引题

小精灵律动进场

(二)小精灵到神秘王国探秘:

1、神秘王国到了,小精灵玩一玩,试一试,什么玩具最好玩;

2、小精灵自由分组进入神秘王国探秘:

①小动物比赛

②小蛇跳舞

③钓鱼

④分类盒:

牙签、大头针等

3、组织小精灵入座,进行提问:

(小树叶音乐)

师:

到了神秘王国,你玩了什么玩具?

,!

来源:

屈,老,师教.案网"怎么玩的?

发现了什么秘密?

4、小结。

(三)介绍磁铁的特性:

“磁铁宝宝”介绍自己的特性:

我是铁,但我有磁性,能吸铁和铁制品,所以我也叫吸铁石。

(四)幼儿分组动手操作、交流,进一步感知磁铁的特性。

(五)教师提问,巩固对磁铁的认识。

1、磁铁还有个名字叫什么?

2、磁铁能吸木珠吗?

铁杯吗?

3、磁铁能将铁钉、牙签分开吗?

4、缝衣针掉在地上了,什么办法能找到它?

5、塑料球、皮球、铁球,用什么方法区别铁球?

6、磁铁能吸到什么?

(六)活动评价:

师生共同评选最佳小精灵队,发奖杯。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并不是把现成的科学结论告诉幼儿,而是使幼儿成为渴求了解世界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我们的科学教育,就是要提供丰富的材料,营造宽舒的心理环境,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让幼儿在探究中惊异科学,在持久、深入地探究过程中建构科学经验。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磁铁并不陌生,老师贴挂图时经常用到。

在孩子们的眼里,磁铁是很神秘的东西,有着神奇的力量。

磁铁能够吸铁的特性决定了它备受幼儿青睐。

(3)中班科学教案《小蝌蚪和青蛙》含反思

 设计背景

春天来了,春风吹着,春雨下着,花儿开着,树发芽了,各种各样的小虫也出来了。

池塘里,小河边出现了小动物——小蝌蚪,这一切吸引着我们农村的小朋友,他们觉得小蝌蚪真好玩,小蝌蚪为什么和妈妈长得不像呢?

什么时候才长得跟妈妈一样?

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设计了《小蝌蚪和青蛙》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

2、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

3、让幼儿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幼儿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

难点: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磁带。

2、小蝌蚪的生长变化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欣赏录音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了解青蛙生长变化过程。

提问:

这个故事里面都有谁?

青蛙妈妈在水里种下了什么?

长出什么来了?

最后变成什么了?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

<.本文来源:

快思教案.网>

卵→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青蛙

小结:

(1)、蝌蚪要变成青蛙先——再——后——最后——

(2)青蛙生活在哪里?

(水里、地上)

(3)青蛙吃什么?

(蚊子、蜗牛……)

四、教育幼儿要爱护小青蛙。

(它是捉害虫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是有益的。

五、幼儿绘画《蝌蚪》、《青蛙》

六、结束部分:

小青蛙饿了,我们送它们去捉害虫吧。

教学反思

孩子对青蛙和小蝌蚪比较熟悉,能说出蝌蚪的外形,生活习性,通过活动在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4)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熄灭的蜡烛》含反思

 设计意图:

科学对于幼儿来讲就是生活中好玩的事情,是他们觉得好奇的现象。

虽然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这个原理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比较抽象,但我们可以创造条件让幼儿比较容易地感知。

本次科学活动,就是让幼儿通过动手实验,直观感受空气对燃烧的作用以及空气的多少对燃烧时间长短的影响。

活动目标:

1.实验探究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了解空气助燃的特性。

2.学习做科学小实验的方法,喜欢做科学小实验。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大小相同和不同的玻璃瓶;大小、粗细相同和不同的蜡烛;打火机、记录卡;

经验准备:

提前与幼儿玩装空气的游戏,引导幼儿了解我们周围都有空气,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了解蜡烛燃烧的原理以及空气助燃的特性。

活动难点:

学习做科学小实验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谜语:

心细如线,胸怀大志,燃尽自己,照亮别人。

(打一日常用品)——蜡烛

2.点燃的蜡烛有什么现象?

有什么办法让蜡烛熄灭呢?

[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如果给蜡烛上面罩上一个玻璃瓶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激发幼儿已有经验,进行猜想)

二、实验操作,探讨蜡烛燃烧的原理以及空气助燃的特性

(一)实验一:

初步感受空气对燃烧的作用

1.点燃蜡烛,引导幼儿观察燃烧的蜡烛罩上玻璃瓶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2.师幼共同做实验,验证猜想,交流发现。

3.师幼交流、讨论,梳理总结。

小结:

实验发现,在燃烧的蜡烛上罩上玻璃瓶,蜡烛就会慢慢的熄灭。

这是因为燃烧的蜡烛把瓶子里的氧气都用完了,说明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氧气。

(二)实验二:

实验感受空气的多少对燃烧时间长短的影响

1.点燃两根相同的蜡烛,然后分别罩上大小不同的玻璃瓶,猜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材料,提出要求。

请幼儿分组做实验,验证猜想。

(教师巡回指导)

3.师幼交流、讨论,梳理小结。

小结:

通过实验,发现小玻璃瓶中的蜡烛先熄灭,大玻璃瓶中的蜡烛后熄灭。

这是因为小瓶子里面的空气较少,所以蜡烛燃烧的时间较短,就先熄灭了。

而大玻璃瓶子里面的空气较多,所以蜡烛燃烧的时间较长。

(三)实验三:

实验探究蜡烛燃烧时间与蜡烛的长短、玻璃瓶大小的关系,进一步激发探究的愿望

1.点燃两根长短不一样的蜡烛,然后分别罩上两个相同大小的玻璃瓶,引导幼儿猜想会发生什么现象?

2.幼儿动手实验,观察哪个蜡烛最先熄灭。

教师巡回指导。

3.师幼交流、讨论,梳理小结。

小结:

同样大的玻璃瓶罩上长短不同的蜡烛,长蜡烛的先熄灭,短蜡烛后熄灭。

也就是说,蜡烛燃烧时间与蜡烛的长短、玻璃瓶大小有关系。

三、活动延伸:

引发幼儿思考与继续探究的愿望

如果点燃两根粗细、长短不一样的蜡烛,分别罩上两个不同大小的广口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引导幼儿回家或者到科学区操作验证,与同伴一起分享。

四、安全提醒

蜡烛虽然用处很多也很漂亮,但我们平时在家里千万不要自己点蜡烛玩火,那样是很危险的,要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中班的孩子对科学探索活动充满了兴趣,而蜡烛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生活用品,但幼儿对蜡烛的使用缺乏一定的生活常识,即使是家里有停电现象,为了安全起见,通常都是家长点燃使用的,但孩子对点燃后的蜡烛发生的现象比较感兴趣。

(5)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沙宝的秘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分离、挖、塑造、经验回忆等活动,感知探索沙轻、细小、不溶于水及加水后容易塑造的特性。

2、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诱发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玩沙工具、水若干桶、纱布、吸管若干。

活动过程:

1、运用沙子宝宝的秘密这个话题引起幼儿活动的愿望。

师:

我们今天要和沙子宝宝交朋友。

沙子宝宝呀,最喜欢和知道它秘密的小朋友玩。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找一找沙子宝宝的秘密吧。

2、运用各种工具,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感官感知沙的特性。

(1)用纱布分离出小石子和细沙,并通过触摸、抓捏感受和体验沙细小的特点。

(2)用吸管吹一吹干沙,体验沙轻的特点。

(3)把筛出的细沙倒入水桶中,通过观察和搅拌体验沙不溶于水的特点。

3、组织幼儿积极讨论玩沙活动中的发现。

(文章出自.)

小结:

所以我们小朋友在玩沙的时候不要把沙子拿来扔,避免沙子飞到眼睛里。

4、再次玩沙,引导幼儿用水把沙浇湿,观察沙子遇水后结块的变化。

往沙箱中倒入水,用手感知干沙与湿沙的区别,干沙轻,不易捏合;湿沙重,易捏合。

小结:

沙子可以和水一起玩,那么我们小朋友也可以利用水和沙子一起做游戏。

5、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小组造型,体验干沙和湿沙的任意造型。

幼儿自由分组玩沙,教师适当引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共同完成作品。

6、评价幼儿的表现。

你们今天表现都很棒,都找到了沙子宝宝的秘密。

沙子宝宝说下次还想和你们做游戏呢!

活动反思:

联系生活揭示科学知识的意义。

要做到科学教育与幼儿的生活相结合,不仅是学习课题来自生活,还应该引导幼儿能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体会到了科学知识可以为生活服务。

这样做,可以拉近幼儿与科学的距离,使幼儿对科学产生一种亲切感。

(6)中班科学教案《动物园的新成员》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区分家禽、家畜、野生动物。

2、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不同动物的图片。

物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各种动物卡片若干。

3、《动物的家》背景图4张。

4、黑板三块。

5、手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情景故事。

一名教师扮演狮子王,一名教师扮演小猴子。

猴子:

狮子大王,报告您一个好消息,咱们动物园又来了一批新成员!

狮子:

是吗?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连续出示手偶动物,引出多媒体课件。

二、观看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特征尝试分类。

1、幼儿观看图片,尝试初步分类。

2、幼儿分组操作,并相互交流分类理由。

!

来自快思老师教案.!

3、教师引导幼儿比较并说出家禽、家畜、野生动物的异同。

4、教师总结概括家禽、家畜、野生动物的不同特征,对幼儿分类结果进行验证,形成概念。

三、知识拓展。

1、拓展幼儿分类空间。

师:

你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动物是家禽?

哪些动物是家畜?

哪些动物是野生动物呢?

2、观看《动物世界》有关人们滥捕动物的影片,进一步引发幼儿探索动物奥秘的欲望并激发起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四、结束活动。

儿歌《我爱我的小动物》

活动反思:

1、幼儿参与性较强,目标定位清晰,以幼儿为主体,分组形式符合中班年龄特点,充分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让幼儿在观察—操作—探索—交流—验证的过程中达成目标,同时采用拍照记录幼儿探索过程,位幼儿表达、表现和验证提供依据。

2、幼儿带着浓厚的兴趣在游戏中充分探索,同时在小组活动中体现合作意识,大胆交流自己的意见。

整节活动中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习得了科学知识,符合科学活动的精神。

不足:

1、由于个体差异,有些能力较强的幼儿操作的快,有些能力稍弱的幼儿操作的较慢,教师给予幼儿操作时间应该更加充分,同时提供给幼儿材料应更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需要。

2、教师应尽量关注到每一位幼儿的操作情况并及时给予评价。

(7)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水》含反思

 教学意图: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特殊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12个缺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全世界排名第110位。

根据孩子们对水的兴趣,把握教育时机,提供适当引导,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水》。

让孩子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积极参与探索。

教学目标:

1、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

2、体验探索水秘密的乐趣,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能力,能仔细观察、乐于尝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教学准备:

玩偶、卡纸、玩水工具(玉米核、乒乓、积木、纸船。

小鹅卵石、汤勺、插具、易拉罐、玻璃球)、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分别放着一勺(白糖、盐、芒果粉)干毛巾若干。

教学重难点:

认识水是透明,可溶解,会流动的特性。

教学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宝贝们好!

今天熊妈妈邀请我们到她家去做客。

走过这条小河就是熊妈妈的家。

熊妈妈请宝贝们帮她看看小河里有什么。

我们经过小河的时候仔细观察,待会儿告诉她。

二、观察水,发现水的特性

1、经过小河时看见了水里有什么?

(石头,汤勺,杯子,蜡笔,叶子)

2、有个问题要考考我们,猜猜,泥沙里有什么?

(石头,汤勺,杯子,蜡笔,叶子,或者还有其他的东西)

3、到底藏了什么?

水里的东西我们一眼就能看见,泥土里的东西不能看见,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小结:

呀,你们真聪明,你们发现水的第一个秘密,水是透明的。

4、我送你们几个礼物,你们放到水里,再告诉我发现了什么?

[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宝贝们,白糖放进去你发现了什么?

盐放进去你发现了什么?

芒果粉放进去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这些东西在水里不见了,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我来告诉你们,溶解。

我们又发现了水的一个秘密,水具有溶解性。

5、我现在把乒乓球放进水里,你们发现了什么?

(乒乓球动了)

小结:

你们可真厉害,我们发现了水的又一个秘密,水会流动。

三、总结提升,体验快乐

今天我们发现了水的三个秘密。

水的秘密还有很多,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去发现水的秘密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是以探索水的秘密为主,水是孩子们天天接触,非常熟悉的一个物品,但是水的秘密也非常多,因此,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水的三个特性,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十分有成就感的事,孩子们非常感兴趣。

活动中教师也注重了让幼儿用完整的一句话回答问题,并且鼓励更多的幼儿参与思考,实验,讨论,充分体现了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让幼儿真正做到了学习的主人,自发,自主,自由的开展活动,在同伴与教师的互动中共同探索获得新知。

不足之处:

准备的不是很充分,探索活动应该有更多的操作材料,由于材料有限,因此大部分幼儿都是通过观察来发现,没有亲自尝试,所以会有些遗憾。

(8)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盒子》含反思

 设计意图:

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也为了让幼儿对各种各样的盒子有更深的了解,于是生成的这一科学活动《有趣的盒子》。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盒子与其用途。

2.利用废旧物游戏,增强环保意识。

3.按照盒子共同特征分类。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盒子若干个(泡沫盒、纸盒、铁盒等),小粘贴。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盒子

1.出示盒子:

这是什么?

这些盒子叫什么名字?

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分组观察讨论。

3.师幼小结。

4.幼儿操作讲述,比较盒子的不同。

5.教师小结:

盒子有大,有小;有正方体,有长方体;有木头制成的,有硬板纸做的,有塑料做的……种类繁多。

<教案来.自:

>将盒子分类(以组为单位,先讨论,再分类。

按一个共同特征分类)

二、按盒子的一个共同特征分类

你们按什么来分的?

还会怎么分?

三、运用盒子开展游戏,增强环保意识

1.做装饰品:

小动物头饰、家用电器、机器人,玩游戏。

2.游戏:

要求双脚夹紧盒子往前跳,双手同时也搬运盒子。

活动延伸:

利用盒子开展各类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并且对各种盒子又多了一些认识,知道盒子有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款式,不同的打开方法,大多数幼儿都能按盒子的不同特点对盒子进行分类,个别幼儿对分类分辨得还不是太好,需要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多练习对物品的分类。

(9)中班科学教案《找影子》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有一天户外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自发玩起了踩影子的游戏。

有几个小朋友竟跑到我面前问:

“老师,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有的地方有影子,有的地方没有影子呢?

”中班的幼儿已经认识了影子,我见他们对影子的形成很感兴趣,所以我决定以此开展活动,让幼儿在影子的游戏中初步了解影子是怎样形成的,知道光与影子的关系。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感知光与影子的关系。

2、体验影子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难点:

感知光与影子的关系

活动准备

动画课件、手电筒、玩具狗、幻灯机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猜谜激趣

师:

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阳光下面在一起,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就是不开口。

<.本文来源:

快思教案.网>咱们小朋友仔细想一想这是什么呀?

谁最先告诉老师。

幼:

影子。

师:

对,是影子。

中班小朋友特别特别地棒,来每人一朵小红花。

2、师:

那么影子是什么形成的呢?

二、动画演示,探索新知

1、打开幻灯机,将光投到墙上。

师:

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墙上有影子吗?

幼:

没有影子。

(2)教师用玩具狗挡住光线。

师:

现在看一看墙上有影子吗?

幼:

有。

师:

刚才没有影子,现在有了,为什么呢?

幼:

开始没有小狗,现在有小狗了。

师:

小朋友们观察的很仔细。

那么有了小狗就有影子吗?

(3)教师关掉幻灯机。

师:

现在看一看,墙上有影子吗?

为什么?

幼1:

没有。

幼2:

没有小狗了。

教师总结:

没有光,有物体,也不会产生影子。

2、看动画——深层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

演示课件:

小猫咪咪是怎么挡住光线宝宝,在它身后形成影子的。

师:

那么咪咪的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让我们来看一看。

幼儿看动画,教师形象表述。

师:

太阳公公发出许多光线宝宝,照到咪咪身上,咪咪的身体挡住了光线,光线“闯”不过去,在咪咪身后就有了黑黑的影子。

三、游戏

1、看一看

教师打开幻灯机,请几名幼儿在幻灯机前看影子。

幼儿自由动作(或伸手、或弯腰、或跳舞、或踢腿……)

师:

哈哈,影子多有趣呀,谁来说一说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幼1:

有光就有影子。

师:

有光就有影子吗?

幼2:

身子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幼3:

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2、做一做

师:

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看老师给你们变一个魔术。

一只小鸟飞来了,飞呀飞。

一只小羊走来了,咩咩咩。

一只大灰狼走来了,啊呜啊呜,我要吃了你们。

呯,猎人来了,大灰狼吓跑了,小羊跑了,小鸟也飞走了。

(来时边说边做手影)

发给幼儿手电筒,让幼儿自由分组合作做手影,互相猜一猜像什么。

看谁做得更像。

四、总结

出示课件:

咦,咪咪还在哭呀,让我们一起来告诉咪咪好不好?

幼:

好。

咪咪身子挡住了太阳光,光透不过去,你身子后面就有了影子。

师:

咪咪明白了,它说中班的小朋友可真聪明,谢谢你们帮助了我。

我要走了,咱们再见吧!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幼儿园中班的科学课,我主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使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知道光与影子的关系,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一、谜语引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意识。

二、从图入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影子的形成原因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这里采用小实验和动画的演示,形象直观,化难为易,层层深入,便于幼儿理解,有效地突出了重点,成功地突破了难点。

三、教学方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

本次活动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创设了多种游戏。

如:

通过形象的课件演示,彩色鲜活的图画直观教学。

巩固知识时通过的影子游戏,让幼儿主动去探索,去寻求答案,孩子乐此不疲。

当然,本次活动还存在着缺点和不足,如教师的语言不够丰富,教学环节衔接不大自然,这与教师自身素质有一定关系。

今后我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10)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南瓜爷爷找邻居》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2.认真观察图片上提供的线索,分辨出哪些是蔬菜。

3.能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