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868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docx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

(2022版)

自评报告是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证据之一,是专业自证是否达到认证标准的举证材料。

专业应根据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在自评报告中清晰地描述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客观地陈述为达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而设计和实施的教育教学体系,为支撑人才培养而配备的师资队伍、支持条件,以及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而建立的基于产出评价的持续改进机制。

本指导书围绕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重点关注专业制定、落实和评价毕业要求的教育教学体系,强调专业建立并实施面向产出的内部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提出了自评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仅用于专业撰写自评报告的参考,而不是作为自评报告撰写的范本。

指导书中所列内容,是专家在进行认证判断时所需的基本信息,自评报告应包含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自评报告应严格依据标准,参照本指导书建议的格式要求撰写,文字描述应简练准确,图表应清晰详实,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便于认证专家对照认证标准进行审阅。

自评报告不应包含与认证标准无关的内容,不应将少数学生的“标志性成果”作为达标举证材料。

对不同标准项证明达成时,所用证据应确保前后一致,例如培养方案及其中所列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等。

自评报告由正文和附录两部分组成,具体要求见本指导书。

对每项标准的支撑材料,专业如有条件的,可提供支撑材料的链接地址(IP地址),以方便专家查证。

本指导书中部分名词的说明:

支撑材料:

指用于支撑或证明自评报告各章节所述内容的相关材料,包括管理文件、教学资料、学生学习档案、各类记录性材料、合作协议或其它佐证材料等。

支撑材料作为自评报告的附件单独汇编成册(对于附件中难以呈现的支撑材料,应提供材料索引,以便专家现场调阅)。

评估:

指为开展某项评价而进行的数据、证据和资料收集工作。

评估可采用直接的、间接的、量化的、非量化的手段,评估抽样应具有统计意义。

评价:

指对评估过程中所收集到的证据和资料进行分析解释的过程,评价结果是持续改进的依据。

机制:

 指针对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套规范的处理流程,包括目的、制度、责任人员、方法和流程等,对流程涉及的相关人员的角色和责任有明确的定义。

自评报告撰写参考格式要求附后,正文篇幅原则上应控制在200页(A4纸)内。

 

工程教育认证

自评报告

 

<可以插入学校的logo>

专业名称:

专业负责人: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所在学校(公章):

学校负责人(签字):

_______

提交日期:

 

申请学校承诺书

我校**专业于**年*月提交自评报告及附件材料,依据认证工作有关要求,特做承诺如下:

1.严格依据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标准、程序和各项规定开展认证,遵守认证工作的各项纪律要求;

2.所提交的自评报告及附件材料都是真实、准确、完整的,所附制度文件均已得到严格执行;

3.不拜访专家、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及相关人员,不邀请专家到学校访问、讲学,不私自邀请专家辅导认证工作;

4.不向专业类认证委员会或专家赠送礼品和礼金,或变相发放补贴,不与认证专家发生任何不合规的经济往来;

5.不从事任何其它有违认证公正性的活动。

学校负责人签字:

学校公章

年月日

0 背景信息

认证专业

信息

专业名称

所在学校

所在学院

授予学位

学制

院系网址

认证联系人

信息

姓名

电子邮件

电话

手机

通信地址

(邮编)

本专业所在学校的简介(限200字左右):

内容应包括:

学校的历史沿革,归属关系,学科布局,本科专业数量,各类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专任教师规模等。

本专业发展沿革简述(限600字左右):

 内容应包括:

专业的历史沿革;专业学制和学位、办学地点、目前在校生数、年招生规模;专业师资队伍概况;专业依托学科的情况和基本办学条件。

本专业以前参加认证的情况。

(如果不是第一次认证,提供开始认证的年份以及最近一次认证的时间,描述上次专业认证后的持续改进情况,并在附件中提供上次的认证报告。

1 学生

1.1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

(1)需要说明的情况:

Ø简要说明学校招生工作的要求和工作流程(提供相关制度的索引)。

重点说明专业为吸引优秀生源,提高生源质量,按照学校的要求,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采取的招生宣传措施。

Ø本专业近三年的生源状况(仅需提供主要生源地的生源情况,包括专业录取人数、录取生源的志愿率和学校、专业录取分数线),大类招生的专业应分别说明入学和专业分流的情况。

Ø简要分析近三年的生源状态、变化情况和主要原因。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Ø招生相关制度文件

Ø专业招生宣传材料

Ø面向新生奖学金、助学金的相关文件,以及本专业学生获得情况

1.2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

(1)需要说明的情况:

Ø简要说明专业开展立德树人教育,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的主要制度、责任机构和责任人(列表说明即可)。

Ø开展学习指导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效果。

重点说明专业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学风,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明确课程学习与毕业要求达成的关系;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明确课程目标,掌握学习方法,自查学习效果等。

Ø简述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执行情况。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Ø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制度文件

Ø列表说明各项指导活动清单,各项指导活动的过程记录文档(附件中提供文档索引)

Ø对各项活动开展情况的检查和监督记录(附件中提供文档索引)

1.3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形成性评价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

(1)需要说明的情况:

Ø简述本专业对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管理规定。

Ø简述为保证学生按时毕业,专业对学生在校期间课业完成情况的跟踪、评估和预警的制度和措施,以及任课教师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开展形成性评价的情况。

Ø简述专业对学业有困难学生采取的帮扶措施和取得的效果。

Ø近三年的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Ø专业对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管理规定

Ø专业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跟踪评估的相关文件和规程

Ø专业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和学业帮扶的有关资料和数据(附件中提供材料索引)

1.4 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认定过程,认可转专业、转学学生的原有学分。

(1)需要说明的情况:

Ø学校和专业对转专业、转学学生学分认定的相关文件(列出文件名文件号即可)。

Ø专业对转入学生原有学分的认定依据、认定流程和负责人,重点说明判定学分等效性的主要依据(如果既有制度文件已有明确规定,直接说明,并引述即可)。

Ø提供近三年转入本专业学生情况(包括转入学生和原专业清单),以及原有学分认定的实例。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Ø转学转专业的相关制度文件

Ø近三年转入学生原有学分认定的过程资料(附件中提供资料索引)

2 培养目标

2.1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

(1)需要说明的情况:

Ø学校的使命和人才培养定位(说明出自哪一版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Ø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原文(说明培养目标出自认证期内哪级学生使用的培养方案)。

Ø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一致性。

Ø培养目标向学生、教师和社会公开的渠道。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Ø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相关文件

Ø列出认证期内使用的各版培养方案

Ø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修订论证报告,包括与专业相关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调研分析报告及其调研数据的原始记录

2.2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1)需要说明的情况:

Ø专业定期开展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和修订的相关规定(提供文件名和文件号即可),简要描述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及评价结果的形成过程。

Ø专业最近一次的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和修订的过程和结果,包括评价时间、针对的培养目标版本、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形式、收集的评价信息、获得的评价结果,以及依据这些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的修订(用对照表的形式,列出修订前后的目标,修订的内容和依据),重点说明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修订的作用。

Ø保证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培养目标评价与修订的制度,以及在最近一次评价和修订工作中行业企业专家发挥的作用。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Ø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和修订的制度文件

Ø近3年专业开展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和修订的原始材料(附件中提供材料索引)

3 毕业要求

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可衡量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

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完全覆盖以下内容:

(1)工程知识: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

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

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需要说明的情况:

Ø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原文(注: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应出自同版培养方案)。

Ø如果制定了专业毕业要求的观测点,请一并列出观测点原文。

Ø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情况。

Ø列出专业毕业要求与12项通用标准要求的对应关系,简述其覆盖性。

Ø学生和教师了解毕业要求的渠道及认知情况。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Ø与毕业要求制订有关的文件、规定等,以及分析和制订过程的记录(附件中提供相关原始记录或文件索引)

Ø专业毕业要求公开渠道和方式的证据(网址、电子或纸质材料等)

4 持续改进

4.1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定期开展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质量评价。

建立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定期开展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

(1)需要说明的情况:

Ø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的建设情况

重点说明近年来专业围绕产出目标,在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方面所做的改进工作,并列出改进相关的文件或证据的索引。

Ø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和监控措施

可以用表格或其他方法说明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和监控措施,包括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大纲制定、课程教学、课程考核、实验、实习、设计、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见参考表格1)。

参考表格1:

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

教学环节

名 称

主要质量

要 求

质量控制

责任人

质量监控

措 施

形成的文件和

记录性档案

……

……

……

……

注:

表1中“主要质量要求”栏应简要描述质量要求,而非管理要求,并在“文件和记录性档案栏”列出该质量要求出自的文件。

Ø专业建立的面向产出的内部评价机制

包括但不限于:

“课程体系设置合理性评价机制”、“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等制度性文件(说明文件名、文件号、制定时间即可)。

(注:

上述评价机制应包含:

1)评价的责任机构、责任人和主要职责;2)评价对象和评价周期;3)评价过程(包括评价数据收集的内容、方法和来源;确认这些评价数据与评价目的相关的措施);4)评价方法5)评价结果用于持续改进的要求)。

Ø课程体系设置合理性评价机制的运行情况

最近一次课程体系设置合理性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包括评价时间、评价依据、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

Ø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的运行情况

1)简要说明专业基于课程目标和学生学习成果定期开展课程质量评价,即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的运行情况,包括该机制开始运行的时间,运行周期,近三年的运行次数,覆盖哪些类别的课程,采取的主要评价方法,证明该机制实施的相关记录和文档(说明文档名即可);

2)列出最近一次开展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课程清单(包括评价时间,评价课程的开课学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等);

3)提供2门课程(1门理论课,1门实践课)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报告(报告应包括:

评价样本的基本信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或毕业要求观测点的对应关系、评价标准、评价依据、判定达成情况的方法、评价结果分析和持续改进措施等),提供两门课程评价依据合理性的审核记录,在附件中提供评价依据的原始考核材料。

Ø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的运行情况

1)简要说明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的运行情况,包括开始运行的时间,运行的周期,近三年的运行次数、评价对象,针对不同毕业要求采用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使用要求,以及评价资料的归档情况。

2)说明最近一次开展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工作,列出每项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评价依据表(若针对毕业要求观测点开展评价,可参见表格2;若针对毕业要求开展评价,可参见表格3)。

3)以1-2项毕业要求为例,说明毕业要求的评价过程(包括评价对象、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依据及其合理性判定方法、评价结果,以及对评价结果的分析等)。

4)用图表或其他适当形式汇总本专业最近一次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

在附件中提供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归档材料。

参考表格2:

XXX届学生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依据表

专业毕业要求

观测点

用于评价的

数据来源

评价

数据

评价

方法

评价责任人

形成的记录档案

毕业要求1:

描述…

1.1描述…..

课程

….

1.2描述…..

课程

实验

……

注:

表中“评价数据来源”可包括但不限于使用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数据

参考表格3:

XX届学生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依据表

专业毕业要求

用于评价的

数据来源

评价

数据

评价

方法

评价

责任人

形成的记录档案

毕业要求1:

描述…

课程

实验

……

毕业要求2:

描述…

……

……

……

……

……

注:

表中“评价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使用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的数据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Ø课程体系设置合理性评价,以及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的制度文件

Ø教学过程质量监控过程的原始记录文档(附件中提供列表说明)

Ø近三年专业类必修课程(含专业基础、专业课)的主要评价资料,包括试题、作业题目、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报告,及其评价依据合理性审核记录等,其他用于毕业要求评价的课程考核资料、原始试卷、作业等原始文件列入文件索引

Ø近三年专业主要实践环节(实验、实习、综合设计、毕业论文等)的评价依据,包括实践环节的任务书、报告/论文的撰写要求、评分标准、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报告等

Ø近三年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报告及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原始记录文档(附件中提供索引)

4.2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定期分析。

(1)需要说明的情况:

Ø列出学校/专业建立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的文件(包括责任机构、工作周期、跟踪对象与方法、信息收集与分析要求、评价结果的利用),提供文件名、文件号、制定时间、文件索引即可,并简要说明毕业生跟踪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

Ø列出学校/专业建立的高教系统以外的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的文件(包括责任机构、评价周期、评价方法、信息收集与分析要求、评价结果的利用),提供文件名、文件号、制定时间、文件索引即可,并简要说明社会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

Ø基于上述两个机制运行获取的各类信息,最近一次对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进行的分析和结果。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Ø毕业生跟踪反馈的制度文件

Ø毕业生跟踪反馈,特别是对毕业5年左右毕业生的跟踪反馈调查表和原始记录(附件中提供原始记录索引),毕业生跟踪应有足够的覆盖面,具有统计意义。

Ø社会评价机制的制度文件

Ø各类社会评价信息的原始记录(附件中提供原始记录索引)

Ø定期分析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的相关制度文件及近三年开展分析评价的工作记录和评价报告

4.3能证明评价的结果被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

(1)需要说明的情况:

Ø保证评价的结果用于专业持续改进的制度(仅列出文件名、文件号、制定时间)。

Ø描述最近一次基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以及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的结果而开展的持续改进工作,并附过程记录和改进成效的证明材料。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Ø保证评价结果用于专业持续改进的相关制度(包括责任机构、评价结果的收集、分析、反馈渠道、持续改进的责任人,以及改进效果的跟踪措施),如已在其他制度中明确,此处可仅提供该制度文件

Ø最近一次持续改进过程的记录和改进成效的证明材料

5 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1)需要说明的情况:

Ø列出完整的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用图表或其它适当形式说明必修课程的先行后续关系。

Ø学生毕业的总学分要求,各类课程的(学时/学分)规则(如理论课每学分16学时等)。

Ø用矩阵或其他适当形式说明课程设置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可用符号表示支撑强度(不必细化到观测点),分析支撑关系布局的合理性。

Ø说明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理论/实验类、实习、综合性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重要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作用和理由(见参考表格4)。

Ø制定、审定、修订和落实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度和要求。

Ø列举理论类、实践类、毕业设计(论文)课程完整教学大纲的样例各1份。

(注:

课程大纲应包括:

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3)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4)针对每项课程目标的课程考核方式;4)针对课程目标,不同考核方式的评分标准)

Ø保证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设计的制度,最近一次课程体系修订中行业企业专家发挥的作用(包括名单、参与方式和作用)。

参考表格4核心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作用和理由

课程名称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强度(例如使用HML)

对应的课程目标

目标达成的途径

主要考核方式

课程A

毕业要求1内涵

目标1内涵

简述主要教学内容和方法

目标2内涵

毕业要求3内涵

目标3内涵

目标4内涵

目标5内涵

毕业要求9内涵

目标6内涵

课程B

……

……

……

……

……

注:

课程目标的设置应体现课程对毕业要求项的支撑强度,反映毕业要求的内涵,与课程的教学任务相匹配。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Ø学校关于培养方案(含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的制度

Ø认证期内(近三年)毕业生和在校生使用的专业培养方案

Ø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的教学大纲(其他用于毕业要求评价的课程大纲在附录中提供索引)

Ø提供所有专业类课程,包括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四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其他用于毕业要求评价的课程大纲在附录中提供索引

Ø近三届毕业生专业核心课程的任课教师和学习成绩统计表(包括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数据),其他用于毕业要求评价的所有课程考核资料在附录中提供索引

Ø近三年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设计的记录性材料(包括名单、参与方式、发挥作用)

课程体系必须包括:

5.1与本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

(1)需要说明的情况:

Ø列举本类课程及其学分/学时要求,说明学分比例达标情况,以及与专业补充标准要求的符合情况。

Ø保证学生修满本类课程的要求及措施。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Ø本类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考核资料(在附件中提供资料索引)

5.2符合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

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1)需要说明的情况:

Ø分别列举“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和“专业类”三类课程及其学分/学时要求,说明三类课程总学分比例的达标情况,以及与专业补充标准要求的符合情况。

Ø举例说明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Ø本类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考核资料和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在附件中提供资料索引)

5.3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

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1)需要说明的情况:

Ø根据专业的培养定位和专业特色,概括说明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措施。

Ø说明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总学分比例的达标情况,以及与专业补充标准要求的符合情况。

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措施和效果。

Ø专业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培养过程和学习成果的基本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这些要求和措施对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的作用。

Ø保证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考核的制度措施,最近三年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方式和发挥的作用。

参考表格5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一览表

环节名称

内容要求与教学方式

学分/(学时或周数)

考核与成绩判定方式

参考表格6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设计类实践环节

设计名称

内容与工作量要求

学分/(学时或周数)

考核与成绩判定方式

参考表格7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企业学习经历

类别

内容要求与教学方式

学分/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