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复习《浮力》选择题专题基础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7203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科学复习《浮力》选择题专题基础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科学复习《浮力》选择题专题基础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科学复习《浮力》选择题专题基础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科学复习《浮力》选择题专题基础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科学复习《浮力》选择题专题基础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考科学复习《浮力》选择题专题基础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考科学复习《浮力》选择题专题基础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考科学复习《浮力》选择题专题基础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考科学复习《浮力》选择题专题基础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考科学复习《浮力》选择题专题基础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考科学复习《浮力》选择题专题基础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考科学复习《浮力》选择题专题基础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考科学复习《浮力》选择题专题基础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考科学复习《浮力》选择题专题基础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考科学复习《浮力》选择题专题基础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考科学复习《浮力》选择题专题基础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考科学复习《浮力》选择题专题基础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考科学复习《浮力》选择题专题基础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科学复习《浮力》选择题专题基础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考科学复习《浮力》选择题专题基础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科学复习《浮力》选择题专题基础版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科学复习《浮力》选择题专题基础版Word文档格式.docx

A.物体体积 

 

B.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

C.物体的密度 

D.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6.甲、乙两只密度计,放在水中静止时,正好甲密度计与水面相平刻度处以上的其它刻线被磨损,而乙密度计与水面相平刻度处以下的其它刻线被磨损,如图所示.现在要测定浓盐水的密度,应选用(  )

A.甲密度计

B.乙密度计

C.甲、乙均可

D.甲、乙均不可

7.如图所示,一个重为0.2N的小球被线拉住而浸没在液体中,如果它受的浮力是1.8N,则线对球的拉力是(  )

A.1.8N

B.1.6N

C.0.2N

D.0N

8.我国的航母正按计划进行各项科研试验和训练。

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瓦良格”号训练时的图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航载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

B.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强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小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

C.舰载飞机离开航母飞行时,是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与航母联系的

D.飞机在起飞过程中,惯性将消失

9.如图,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雪碧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若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观察到乒乓球上浮起来.此实验说明了(  )

A.大气存在压强

B.连通器原理

C.浮力产生的原因

D.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10.如图所示,完全是依靠空气的浮力而升空的物体是

11.平常我们吃熟鸡蛋时,发现被蛋白包围的蛋黄是圆球形的,那么生鸡蛋的蛋黄形状是否也是球形的呢?

为探究这个问题,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些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取一只鸡蛋磕破倒入玻璃茶杯中从正面观察蛋黄形状,然后多次重复实验,得出结论

B.先在玻璃茶杯中放半杯蛋清,然后一次取多只鸡蛋磕破倒入杯中,从上面观察各只蛋黄形状,得出结论

C.先在玻璃茶杯中放半杯蛋清,再取一只鸡蛋磕破倒入杯中,从正面观察蛋黄形状,然后多次重复得出结论

D.先在玻璃茶杯中放半杯蛋清,再取一只鸡蛋磕破倒入杯中,从上面观察蛋黄形状,然后多次重复得出结论

12.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在划龙舟比赛活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龙舟船底做成流线型,是为了增大水的阻力

B.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时,龙舟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C.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这是因为龙舟受到水向前的推力作用

13.如图所示,我省某高校研制的水下机器人在海面下作业,若它继续下潜,在此过程中(  )

A.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C.所受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D.所受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14.小明同学用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薄塑料袋装满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后,将其浸没在水中,那么他看到的弹簧测力计读数(  )

A.小于袋中水的重B.等于袋中水的重C.大于袋中水的重D.等于零

15.小明在课外活动中用三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小船内放入不同重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

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只小船受到的浮力相等

B.三只小船底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C.小船所装物体越重,受到的浮力越大

D.小船所装物体越轻,受到的浮力越大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珠穆朗玛峰顶的大气压强比安庆市地面的大气压强大

B、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

C、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从路中的树叶旁驶过时,树叶将飞向道路的两旁

D、游泳的人由河边浅水处走向深水处时,脚感觉越来越痛,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小

17.将体积相同的木块和石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木块上浮、石块下沉,平衡后,两物体所受的浮力

A.石块大B.木块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

18.一般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里,会发生变化的是:

A.船的重力B.船受到的浮力

C.船排开液体的重力D.船排开液体的体积

19.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阿基米德原理)”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四步实验中弹簧秤的示数F1、F2、F3、F4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F2-F3=F4-F1  B.F1=F4 F2=F3

C.F1=F2=F3=F4 D.上述结论都不正确

20.图有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悬浮在水面下1m和2m深处,由此可以判断 

A.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B.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C.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D.无法判断

21.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气,烧瓶将会(  )

A.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B.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减小

C.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D.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22..如图所示,甲、乙两台秤上各有一个容器,一个装满水而另一个未满,现各将一手指浸入水中,手指与容器壁、底均不接触。

则在手指浸入水中之后,两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甲变小,乙不变B、甲变大,乙不变

C、甲不变,乙变大D、甲变小,乙变大

23.如图所示为一种被称作“跟屁虫”的辅助装备,是游泳安全的保护神.“跟屁虫”由一个气囊和腰带组成,两者之间由一根线连接.正常游泳时,连接线是松驰的,气囊漂浮着,跟人如影相随.在体力不支等情况下,可将气囊压入水中,防止人下沉,在此情况下

A.人的重力减小了

B.人所受的重力方向改变了

C.气囊排开水的体积变小了

D.气囊受到的浮力变大了

24.学习了浮力之后,刘明在家里进行了如下实验:

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甲、乙中分别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两杯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

A.甲杯内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B.乙杯内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C.鸡蛋在甲、乙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D.甲、乙两杯盐水对杯底压强相等

25.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漂浮在甲液体的液面上,但沉于乙液体中.利用这个信息可得

A.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

B.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甲液体的密度

D.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人在水中由深水走向浅水时,由于人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故人所受浮力减小;

因人在水中受到重力、浮力及支持力三个力,因人在竖直向上处于平衡状态,因浮力减小,重力不变,故支持力增大,所以人的脚将越来越疼.

故选D.

考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力的合成与应用.

点评:

本题中的支持力通过改变人脚的形变量,而使人感到了疼痛,关键是浮力变化的情况判断。

2.C

【解析】解:

原来小球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当向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并搅动,此时食盐密度增大,小球排开盐水的体积减小,但仍然漂浮,由于小球的重力没有变化,所以浮力也不变.

故选C.

3.A

【解析】A、飞机水平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正确;

B、潜入水中的潜水艇,其排开水的体积V排不变,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其浮力不变,和潜水的深度无关.故B错误;

C、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测得了大气压的数值,故C错误;

D、试管中水的长度不变,在倾斜的过程中,高度逐渐变小,根据公式P=ρgh可以判断出水对管底压强逐渐变小.故D错误.

故选A

4.C

由图知,甲球排开水的体积小于乙球排开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甲球受的浮力小于乙球受到的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了解与掌握,能从图中得出两个球排开水的体积的大小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5.D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知道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体积、浸没深度及物体的密度无关。

故选D。

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液体,浮力大小取决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而与受力物体的重、体积、密度无关.

6.A

浓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因此需要选择已知刻度值大于水的密度值的密度计,因此需要选择甲密度计.

故选A.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漂浮条件,利用好密度计漂浮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

注意密度计最上面的刻度值最小,最下面的刻度值最大.

7.B

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的重力加上线的拉力,

即:

故选B

浮力的利用;

力的合成。

本题考查了力的合成的应用,能对小球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本题的关键.

8.C

A.航载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始终漂浮,但重力减小,所以浮力减小,A错误;

B.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强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B错误;

C.舰载飞机离开航母飞行时,是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与航母联系的,正确;

D.惯性是一种基本的物理性质,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D错误。

故选C。

浮力;

液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电磁波的应用;

惯性。

关键是掌握好相应的知识基础,本题中所出现的现象是经常考到的内容,应熟练掌握。

9.C

开始时乒乓球受到上面液体压强和大气压的作用,下部没有液体只受大气压的作用,向上的压强小于向下的压强,向上的压力小于向下的压力,乒乓球不能上浮.当用手堵住瓶口,乒乓球下面有水,乒乓球下面也受到液体压强和大气压的作用.向上的液体压强大于向下的液体压强,乒乓球上浮,验证了浮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产生的原因.

因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和向下的压力差,所以物体排开液体时不一定受到浮力,例如在水中的桥墩,陷在泥里的腿等等.物体受到浮力一定是物体下面有液体.

10.C

(1)热气球是根据浮力和重力的关系上升的.

(2)飞机和风筝、都制成流线型,时机翼上下和风筝上下产生不同的流速,产出不同的压强,产生升力.

滑翔的鸟的翅膀的原理和机翼的原理相同。

所以选C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空气的浮力。

物体靠外力升空,有的靠燃料的推动力,有的是空气的升力,有的是在浮力作用下升空.

11.D

当液体体处于悬浮状态时,表面张力会使它的表面积尽可能缩小到最小值,以球形存在,生鸡蛋的蛋黄是悬浮在蛋清里的。

要使蛋黄悬浮,应有较多的蛋清,故排除A;

要多次观察得出蛋黄形状,因为玻璃杯的形状容易使观察物体变形,再加重力的作用容易改变原有的形状,所以应从上面观察,而不能从正面,故C排除;

一次取多只鸡蛋磕破倒入杯中,多个鸡蛋更容易破坏表面张力的作用,排除B;

故D最合理。

物理学方法.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探究方案的设计,应该明确方案的合理性.

12.C

(1)流线型的物体在运动时可以减小气体或液体的阻力.

(2)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力大小以及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无关,它是由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决定.当合力向上则物体上浮;

当合力向下,则物体下沉;

当合力为0,则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

(3)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是物体的一种特性,不是力.

解:

A、龙舟船底做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水的阻力,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时,龙舟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桨往后划,给了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同时也受到水向前的反作用力,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D、停止划桨后,因为物体有惯性,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并不是受到水的推力作用,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力作用的相互性;

惯性;

此题通过龙舟比赛这一盛事考查了相关的物理知识,难度不大,但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注重了物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宗旨.

13.C

题目非常基础,考查的是浮力与压强的综合应用,看学生对影响浮力和压强的因素能否灵活应用.

当它完全浸没于水中时,此时密度与排开液体体积均不变化,所以浮力大小不变,二随之不断下潜,其深度增大密度不变,所以压强逐渐变大.

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本题考查比较基础,只要学生熟练掌握浮力与压强的相关知识,分开分析,很容易得出结果.

14.D

由题知,薄塑料的质量忽略不计,体积也就不计,将其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的体积,得出排开的水重等于自身重,而F浮=G排,根据F示=G﹣F浮判断.

由题知,薄塑料的质量忽略不计,

∵将塑料袋其浸没在水中,

∴排开水的体积v排等于塑料袋内水的体积v水,

∴G排=G水,

∵F浮=G排,

∴F浮=G水,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示=G水﹣F浮=0.

阿基米德原理;

力的合成与应用;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能得出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塑料袋内水的体积是本题的关键.

15.C

已知小船漂浮,没有放入物体前,三只小船所受浮力相等,都等于自身的重力,放入物体后,小船仍然漂浮,但放入的物体重力不同,三只小船所受浮力也就不同,放入的物体越重,所受浮力越大,因为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船底面所受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三只小船始终漂浮,浮力始终等于各自的重力,放入的物体越重,自身的重力越大,所受的浮力也就越大,故A、D错误,C正确。

船上放的物体重力不同,压力也就不同。

故B错误。

此题考查的是浮力。

本题考查物体的沉浮条件和压力大小的判断,关键知道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

16.B

A、大气压强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压强越低,珠穆朗玛峰顶比永州市地面海拔高,因此气压低,所以A错误.

B、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情况属实,所以B正确.

C、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由于汽车高速行驶,所以路中间的气压低于路旁的气压,树叶受到路旁气体的压力大于路中间气体的压力,树叶将飞向道路的中间,所以C错误.

D、游泳的人由河边浅水处走向深水处时,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脚感觉的痛越来越小,所以D错误.

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连通器,浮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本题考查了:

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连通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17.A

浸没水中松开手后,木块上浮,静止时漂浮,排开水的体积小于木块的体积;

石块下沉,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

已知木块和石块的体积相同,可以得出排开水的体积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

浸没水中松开手后,木块上浮,静止时漂浮,

V排木<V木,石块下沉,V排石=V石,∵V木=V石,∴V排木<V排石,∵F浮=ρ水V排g,∴二者受到的浮力:

F木<F石。

故选A。

此题考查的是阿基米德原理。

本题要求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确定“平衡后木块浮在水面、排水体积小,石块沉入水底、排水体积大”是本题的关键。

18.D

船在河里与海里都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重力不变,所以浮力也不变;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F浮=G排,浮力不变,所以排开液体的重力也不变;

根据F浮=G排=ρ水v排g,ρ水变大,g不变,F浮不变,所以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

本题考查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定律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对有关的浮力的题进行解答。

19.A

【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F2-F3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F4-F1 是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所以符合题意,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此项正确。

20.B

【解析】甲、乙质量相同,所以重力相同,都悬浮在水中,所受浮力等于各自重力,所以浮力相同.

故选B.

21.C

吸气时,水进入烧瓶中自重增大,但v排不变,浮力不变,根据浮沉条件分析.

若从A管吸气,液体进入烧瓶内,自身重增大,但浮力不变,所以将下沉,在下沉过程中排开液体体积不变,所以浮力不变.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所处深度无关.

22.C

【解析】手指浸入水中后

甲的液面不变而乙的液面会升高

故甲的示数不变乙的示数变大

故选C

23.D

【解析】将气囊压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气囊受浮力变化情况.在体力不支等情况下,人下沉,把气囊压入水中,气囊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排开水重变大、受到水的浮力变大,防止人下沉.

24.C

(1)由图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

∵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同一只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鸡蛋的重力,故AB不正确,C正确;

(2)∵ρ液>ρ物时物体漂浮,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

∴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

∵p=ρgh,且两杯中液面相平,

∴乙杯底压强大于甲杯底压强,故D不正确.

25.B

【解析】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漂浮在甲液体的液面上,但沉于乙液体中.利用这个信息可得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因为漂浮所以无法确定该材料和甲液体密度的关系,但是它会沉于乙液体中,则密度一定比乙液体密度大)故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