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Ⅱ》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8724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原理Ⅱ》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统计学原理Ⅱ》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统计学原理Ⅱ》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统计学原理Ⅱ》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统计学原理Ⅱ》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统计学原理Ⅱ》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统计学原理Ⅱ》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统计学原理Ⅱ》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统计学原理Ⅱ》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统计学原理Ⅱ》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统计学原理Ⅱ》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统计学原理Ⅱ》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统计学原理Ⅱ》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统计学原理Ⅱ》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统计学原理Ⅱ》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统计学原理Ⅱ》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原理Ⅱ》课程教学大纲.docx

《《统计学原理Ⅱ》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原理Ⅱ》课程教学大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计学原理Ⅱ》课程教学大纲.docx

《统计学原理Ⅱ》课程教学大纲

《统计学原理Ⅱ》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

48学分:

3

理论学时:

42实验学时:

6

适用专业:

经济、管理类各专业课程代码:

0301000

先开课程:

高等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

大纲执笔人:

王坚大纲审定人:

王宝海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属于数量方法论科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它在传统统计理论与方法和现代统计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于统计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的方法论科学。

作为经济管理重要工具之一,在经济管理学科各专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学习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后继课程和进行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提供数量分析方法,另一方面也为了进一步学习专业统计和计量经济课程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是:

(1)学生了解统计在社会经济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基本内容。

(2)使学生在掌握统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很容易地理解其他课程中的一些数量分析方法,并能独立地完成有关资料、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述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在经济学、管理学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

(1)比较系统、熟练得掌握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能够结合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对反映经济活动各方面的统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指导经济活动,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服务。

二、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导论(2学时)

第一节统计和统计学

1.什么是统计

2.什么是统计学

3.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统计学的分科

1.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2.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第三节统计数据及其类型

1.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数据

2.观测数据和试验数据

3.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第四节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

1.总体和样本

2.参数和统计量

3.变量

重点:

掌握统计的性质和特点,以及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

难点:

基本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建议:

本章概述了统计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可以列举一些统计分析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热情。

思考题

1.什么是统计?

统计学?

2.怎样理解统计学和统计数据的关系?

3.统计学的发展是沿着哪两条线索展开的?

4.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5.举例说明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4学时)

第一节统计数据的来源

1.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2.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第二节调查方案设计

1.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设计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4.方案设计中的其他问题

第三节调查问卷设计

1.问卷的基本结构

2.提问项目的设计

3.回答项目的设计

4.问题设计的顺序

第四节统计数据的质量

1.统计数据的误差

2.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

重点:

掌握几种常用的调查方式和调查问卷的设计。

难点:

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与重点调查之区别。

教学方法建议:

本章是关于统计调查的通论,书中的内容较易掌握,但实际实施较难,可结合某一经济问题,组织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统计调查方案,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抽样调查可只讲概念,其具体内容可在第五章中讲述。

思考题:

1.简述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

2.统计数据收集的具体收集方法有哪些?

3.调查方案包括哪几个部分组成?

4.什么是问卷?

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5.简述统计数据误差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4学时)

第一节数据的预处理

1.数据审核

2.数据筛选

3.数据排序

第二节分类和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1.分类数据的整理与图示

2.顺序数据的整理与图示

第三节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1.数据分组

2.数值型数据的图示

第四节统计表

1.统计表的构成

2.统计表的设计

重点:

重点熟练掌握统计数据整理与显示的基本方法。

难点:

组距分组以及茎叶图、雷达图的制作。

教学方法建议:

组距数列编制中,组距、组数不易确定,教授时不应仅仅罗列出一般性原则,而应结合具体实例,对确定方法具体讲解。

对于实践性很强的数据整理与显示,要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上机实践操作,加深印象和熟练程度。

思考题:

1.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2.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和图示方法各有哪些?

3.数值型数据的分组方法有哪些?

简述组距分组的步骤。

4.制作统计表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6学时)

第一节集中趋势的测度

1.分类数据:

众数

2.顺序数据:

中位数和分为数

3.数值型数据:

均值

4.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比较

第二节离散程度的测度

1.分类数据:

异众比率

2.顺序数据:

四分位差

3.数值型数据:

方差和标准差

4.相对位置的测度:

标准分数

5.相对离散程度:

离散系数

第三节偏态与峰度的测度

1.偏态及其测度

2.峰度及其测度

重点:

掌握数据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适用场合。

教学方法建议:

本章内容从数学的角度来讲,比较容易,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其中的统计思想,公式为何那样构造,而不是机械的记忆。

建议增加一些具体的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思考题:

1.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侧度?

2.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学中的地位?

3.对于比率数据为什么采用几何平均数?

4.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5.简述异众比率、四分位差、方差和标准差的适用场合。

6.标准分数有哪些用途?

7.什么情况下运用离散系数指标测度数据的离散程度?

第五章抽样与参数估计(6个学时)

第一节抽样与抽样分布

1.什么抽样推断

2.概率抽样方法

3.抽样分布

第二节参数估计的基本方法

1.估计量与估计值

2.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3.评价估计量的标准

第二节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1.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

2.正态总体且方差已知,或非正态总体方差未知、大样本

3.正态总体、方差未知、小样本

第三节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

1.大样本重复抽样时的估计方法

2.大样本不重复抽样时的估计方法

第四节样本容量的确定

1.估计总体均值时样本容量的确定

2.估计总体比例时样本容量的确定

重点:

掌握总体均值和比例的区间估计。

难点:

对抽样分布与评价估计量标准的理解。

教学方法建议:

本章内容较多,特别是涉及“数理统计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教学中应注意内容的衔接,力求避免简单的重复。

对抽样方法可作扼要的介绍,因其是统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要特别注意中心极限定理及其在抽样估计中的重要作用。

思考题:

1.解释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和整群抽样的含义。

2.什么是抽样分布?

3.样本统计量的分布与总体分布的关系是什么?

4.简述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

5.简述样本容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边际误差的关系。

第六章假设检验(4学时)

第一节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

1.原假设与备择假设

2.拒绝域和检验统计量

3.两类错误

4.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第二节大样本情形下的总体均值检验

1.单侧检验

2.双侧检验

第三节小样本情形下的总体均值检验

1.单侧检验

2.双侧检验

第四节总体比例检验

重点:

掌握如何写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难点:

对两类错误的理解。

教学方法建议:

本章单纯从假设检验的步骤来看,非常简单。

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其思想,理解假设检验的精髓——小概率原理。

思考题:

1.什么是显著性水平?

它对于假设检验决策的意义是什么?

2.理解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的含义,并归纳常见的几种建立原假设与备择假设的规则。

3.小样本情形下的总体均值检验应该构造什么检验统计量?

应用前提是什么?

4.总体比例的“大样本”概念是指什么?

检验统计量的形式怎样?

5.简述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6学时)

第一节变量间关系的度量

1.变量间的关系

2.相关关系的描述与测度

3.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检验

第二节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与预测

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2.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

3.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4.显著性检验

5.利用回归方程进行估计和预测

第三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回归方程

2.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3.显著性检验

重点:

相关系数的理解和掌握测定方法;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难点:

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分析和显著性检验。

教学方法建议:

一元线性回归是多元线性回归的基础,教学中可重点教授一元线性回归,对多元线性回归教师可以自己总结规律,让学生能看懂软件输出结果即可。

思考题:

1.解释相关关系的含义,其取值及其意义。

2.解释回归模型、回归方程、估计的回归方程的含义。

3.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有哪些假定?

4.简述参数最小二乘估计的基本原理。

5.解释总平方和、回归平方和、残差平方和的含义,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6.简述判定系数的含义和作用。

7.在回归分析中,F检验和T检验各有什么作用?

第八章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6学时)

第一节时间序列及其分解

第二节时间序列的描述性分析

1.图形描述

2.增长率分析

第三节时间序列平稳序列的平滑和预测

1.简单平均法

2.移动平均法

3.指数平滑法

第四节有趋势序列的分析与预测

1.线性趋势分析和预测

2.非线性趋势分析和预测

第五节复合型序列的分解

1.季节性分析

2.趋势分析

3.周期分析

重点:

掌握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时间序列的趋势和季节分析。

难点:

复合型时间序列分解。

教学方法建议:

本章分析方法介绍得比较多,教师要让学生搞清楚每种方法的思想至关重要。

由于本章涉及的计算问题很繁琐,如果让学生进行手工计算很费时间,可能会减弱学生的积极性,故建议安排一次上机实验,让学生通过软件分析一些具体问题。

思考题:

1.简述时间序列的各构成要素。

2.什么是年度化增长率?

它有何用途?

3.简述平稳时间序列和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含义。

4.简述指数平滑法的基本含义。

5.简述季节指数的计算步骤。

第九章指数(4学时)

第一节指数编制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指数

2.指数的分类

3.指数编制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加权指数

1.权数的确定

2.加权综合指数

3.加权平均指数

第三节指数体系

1.总量指数与指数体系

2.指数体系的分析与应用

第四节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

1.零售价格指数

2.消费价格指数

3.生产价格指数

4.股票价格指数

重点:

掌握加权指数的编制方法,包括加权综合指数和加权平均指数。

难点:

如何应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

教学方法建议:

本章学习的关键在于加权指数的编制方法,掌握了其编制的原理和思想,其它问题的学习,如指数体系的影响因素分析就很容易理解了。

所以,教学中可以考虑多花些时间把加权指数的编制方法讲透。

思考题:

1.什么是指数?

它有哪些性质?

2.编制加权指数时,确定权数需要考虑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哪些作用?

三、考核方式和要求

本理论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法。

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

期末考试宜采用闭卷考试方式。

第二部分实验教学部分

一、说明

1、本门课程实验的性质任务、目的与要求

统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统计分析的对象是统计数据,在今天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我们每天面对都是“海量”数据,如果统计计算的工具仅仅停留在手工或计算器阶段,那是远远不够的,即使计算一个样本方差将变得异常困难,何谈其他一些更为复杂的统计分析方法。

所以,在学生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生使用一些简单的统计分析软件,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本实验部分要求学生学会使用Excel中的统计分析功能,能用此功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本门课程实验项目设置情况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

必开

选开

实验类型

基本

操作

内容提要

1

调查问卷设计(课外设计)

1

 

 

 

问卷设计的基本内容(开头、甄别、主体、背景)

2

定量数据描述统计

2

 

1、数据的筛选

2、分类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3、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4、制作规范的统计表

5、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以及偏态与峰度的测度,要求使用其测度函数。

3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1

1、传统时间序列分析。

使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移动平均分析;使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一次指数平滑分析;使用“数据分析”进行线性模型参数测定;使用LOGEST、GROWTH函数进行指数趋势方程建立与预测。

4

推断统计的计算与分析

2

1、使用CORREL函数求相关系数,使用“数据分析”工具中的相关分析;使用“数据分析”工具中的回归分析进行一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使用LOGEST函数建立指数回归方程。

使用FORECAST、TREND函数进行预测;

二、各实验项目教学要求

实验一调查问卷设计

1.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问卷设计的基本原理

2.实验原理:

问卷设计方法

3.实验设备:

计算机

4.实验步骤:

开头部分包括问候语、填写说明、问卷编号;甄别部分;主体部分包括问题和答案;背景部分

实验二定量数据描述设计

1.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Excel绘制统计图形、统计表格;掌握Excel进行基本数据测度。

2.实验原理:

定量数据描述方法

3.实验设备:

计算机

4.实验步骤:

Excel中的“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进行数据的筛选;使用“数据分析”中的“直方图”工具制作品质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的频数分布表和统计图;使用Excel中的“图表向导”画条形图、折线图、饼图、雷达图等;使用“数据分析”中的“描述统计”工具计算数据主要测度值。

实验三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1.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Excel进行传统时间分析。

2.实验原理: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3.实验设备:

计算机

4.实验步骤:

使用“数据分析”中的“移动平均”工具进行移动平均分析;使用“数据分析”中的“指数平滑”工具进行一次指数平滑分析;使用“数据分析”中的“回归”工具进行线性模型参数测定;使用“LOGEST”、“GROWTH”函数进行指数回归与预测。

实验四推断统计的计算分析

1.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Excel进行统计推断分析。

2.实验原理:

统计推断方法

3.实验设备:

计算机

4.实验步骤:

使用“数据分析”中的“相关系数”工具和统计函数中的“CORREL”函数求相关系数;使用“数据分析”中的“回归”工具进行一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使用“FORECAST”、“TREND”函数进行预测;使用统计函数中的“LOGEST”函数建立指数回归方程

三、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要求

上机操作考试与平时作业相结合

实验成绩以平时实验为主,结合以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过程、实验熟练程度评定成绩,实验成绩占该课程总成绩的20%。

第三部分建议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目

一、使用教材

1.《统计学—以EXCEL为分析工具》宋廷山葛金田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统计学原理实验指导》王宝海等编著,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内部用书

二、参考书目

[1]《统计学》贾俊平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统计学》袁卫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统计学》黄良文等,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4]《统计学》庞皓等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社会经济统计学》李朝鲜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6]《统计学》徐国强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商务与经济统计》DavidR.Anderson,DennisJ.Sweeney,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