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7475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9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倍数和因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5÷

3=515是3和5的倍数;

3和5是15的因数。

15是3的5倍,也可以说:

15能被3整除

说一说7÷

1=76÷

6=1

2、归纳一下:

具有什么特点的算式才能说是整除?

(小结:

被除数和除数都是不为零的自然数,商也是自然数而且没有余数)

师:

在整除的算式中,可用字母a和b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可以表述为:

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

3、请你再确认一下能整除的算式,并且再举例说明什么是整除。

4、10÷

4=2.536÷

0.6=60为什么不是整除的算式?

这样的算式我们说它们除尽了。

画集合图表示:

5、练习:

找出黑板上能整除的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在学生叙述时强调因数和倍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60÷

58÷

115÷

28÷

81÷

8200÷

10

(三)总结:

有倍数和因数关系的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三、巩固练习

(1)写出100以内8的倍数。

(2)计算并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24÷

6=72÷

8=9÷

9=100÷

25=

25×

3=14×

6=20×

9=

(3)P2练一练2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设计:

1、下面各组数中,有因数和倍数关系的有哪些?

16和2140和2045和15

33和64和247.2和8

2、写出100以内6的全部倍数。

板书设计:

4=20(元)20是4的倍数;

15÷

3=515能被3整除15是3的倍数

3是15的因数

课后小结:

第2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认识奇数和偶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类推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灵活运用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判断。

学生分析:

2、5的倍数的特征比较简单,学生有能力总结出来,要放手让学生去研究,发现特征。

实物投影及课件

一、铺垫孕伏:

1.我们已经掌握了因数、倍数的意义,下面这几个数,谁是2的倍数?

谁是5的倍数?

投影出示:

82676948723410

18634562055558

2.导入:

你们通过笔算都能判断出哪个数是2的倍数,哪个数是5的倍数。

想不想不用笔算就判断出一个数是2或5的倍数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2、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

2、5的倍数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1、教学5的倍数的特征:

(l)实物投影出示:

观察5的倍数(即能被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在下表中找出5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书中的表)

(2)引导学生总结: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能被5整除)(板书)

(3)小组内反馈练习:

大家检验具有这种特征的数是不是能被5整除。

汇报检验结果。

2、教学2的倍数的特征。

(l)新课导人:

写出20以内(包括20)2的倍数(学生回答并说求法)

(2)实物投影出示:

学生观察并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3)引导学生明确:

右边的数是左边的数的倍数,都能被2整除。

右边的数个位上是0、2、4、6、8。

教师引导总结: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板书)

(4)反馈练习

①引导学生检验一下是不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并汇报检验结果。

102、718、900、96、34

②引导学生举例:

说说能被2整除的数,其它学生判断。

3、教学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数不是2的倍数?

(个位上不是从0、2、4、6、8的数)也就是个位上是什么样的数?

(l、3、5、7、9、)这样的数真的不能被2整除吗?

(同桌一人举例,一人判断,交换练习)

引导学生总结后板书: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2、4、6、8、10…是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l、3、5、7、9…是奇数。

(2)学生举例:

说明奇数、偶数。

(3)判断:

0是不是偶数?

(学生讨论)

总结:

因为0能被2整除,所以也是偶数。

4、判断:

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

哪些是5的倍数?

60、75、106、130、521、89、98

引导学生思考:

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呢?

(60、130)

汇报结果:

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讨论: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引导总结: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三、巩固发展:

(课件出示)

(1)下列数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说明理由。

52、77、124、501、3170、4296、6003

(2)按要求将下面的数分类:

47、75、96、100、135、246、369、718、900

①2的倍数:

②5的倍数:

③2和5的倍数:

①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②能被2除尽的数都是偶数。

③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4)填空:

①能被2整除的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

②能被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

(5)选择题:

(各小组接力赛,最后评出优胜组)

①()的数是偶数。

A.能被2除尽。

B.能被2整除。

C.个位上是0、2、4、6、8

②任何奇数加1后()。

A.一定能被2整除。

B.不能被2整除。

C.无法判断。

③一个奇数相邻的两个数()

A.都是奇数。

B.都是偶数。

C.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

④任何一个自然数都能被5()

A.整除。

B.除尽。

C.除不尽。

⑤三个偶数的和()

A.一定是偶数。

B.可能是偶数。

C.可能是奇数。

(6)食品店里运来105个小面包,如果把它们每2个装一袋里,能正好装完吗?

如果把它们每5个装一袋里,能正好装完吗?

(不计算直接回答)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5的倍数的特征是今后学习通分、约分、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希望同学们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第5页练一练

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

(能被2整除的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

第3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

1.使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解答简单的相关问题。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3.渗透数学中常用的筛选法和排除法。

经实验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理解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这节课的内容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主要因为学生找规律时会受2、5的倍数的特征的影响,思维受到局限,教师要适时引导。

一、引入:

请一位同学任意说四位数;

这个数是2或5的倍数吗?

我可以知道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你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请同学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授:

1、实验1

材料:

三个数字卡片。

(1)由组成一个三位数123,是3的倍数吗?

();

(2)由还能组成哪些三位数?

(3)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吗?

要求:

(1)四人一组讨论并计算,完成实验。

(2)教师巡视。

(3)每组的代表发言,集体订正。

(4)提问:

这6个数都是3的倍数,我们通过个位可以判断吗?

(5)小结:

说明3的倍数与它个位上的数无关,而用数字卡组成六个三位数,可以看得出来,这六个数的数字相同,数字位置不同,说明与数字的位置无关。

2、实验2

(1)由组成一个三位数235,是3的倍数吗?

()。

(3)指名发言,集体订正。

这6个数都不是3的倍数,说明什么?

无论怎样摆,所得的3位数都不是3的倍数,进一步证明3的倍数不由个位数决定,也与数字的位置无关,而进一步猜测是由各个数字和决定的。

(板书:

数字的和)

3、实验三:

从0~9中任取2个或3个数字,组成两位数或三位数,试一试这些数是不是3的倍数。

4、讨论:

把是3的倍数的数挑出来,看看它们有哪些特征?

(给学生充分时间)

5、板书归纳: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即能被3整除)

三、.巩固练习

(1)下面那些数是3的倍数?

18、35、315、291、192、1200、6030、8400、7065、1234、70002、57、1336、215803。

(2)(难点)在填上一个数字,使组成的数是3的倍数。

2133676681

总结一下所填数字有什么关系?

(3)补充内容:

其实道理很简单,例如102中,100除以3余1,十位的0除以3余0,个位的2除以3余2,我们把余数1、0、2三个数加起来,正好等于3,是3的倍数。

(4)从0、3、5、6中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满足下面的条件:

a:

是3的倍数;

b:

同时是2和3的倍数;

c:

同时是3和5的倍数;

d:

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们还有哪些想法?

五、布置作业:

第7页练习

3的倍数的特征

1231+2+3=66是3的倍数

123132231213312321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第4课时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1、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并能够熟练应用。

2、培养学生有序思维方法和习惯。

3、提高学生归纳整理能力。

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在找一个数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如何做得不重不漏。

学生在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主要是总结出不重不漏的方法。

但是要对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的关系弄清楚是比较困难的。

一、复习巩固: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整除、因数和倍数的概念、2、3和5倍数的特征。

2、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5=9072÷

9=824×

2=4840÷

10=4

3、判断对错:

①6是倍数,3是因数。

()

②1.4÷

0.2=7中,1.4是0.2的倍数,0.2是1.4的因数。

()

③21能整除7。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

在下面的方格内画一画,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实物投影)

12的因数有:

1、2、3、4、6、12

2、试着找出下列各数的因数:

591824

(自己先找,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电脑显示)

5的因数:

1、5;

9的因数:

1、3、9;

18的因数:

1、2、3、6、9、18;

24的因数:

1、2、3、4、6、8、12、24。

3、想一想,有什么方法找因数可以不重不漏、又快又准确。

(学生发言后板书:

一对一对的找)

用这种方法找出60的因数。

你通过找因数发现了什么规律?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5、在20以内的自然数中,哪些有因数2?

哪些有因数5?

6、找2和5的倍数。

(一起找然后总结规律)

(板书)2的倍数:

2、4、6、8、10、12、…

5的倍数:

5、10、15、20、25、30…

一定要从数的1倍开始找。

(×

1、×

2、×

3……)

(学生总结师板书)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7、在3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3的倍数、7的倍数。

三、巩固练习:

1、找15、16、25、30的因数;

找100以内11、12、15、17的倍数。

2、判断对错:

12是因数。

()

21是任何自然数的因数。

③24÷

6=4,6和4都是24的因数。

④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它的因数。

2、36=1×

()=2×

()=()×

36的全部因数:

3、P9练一练

你能说一说怎样不重不漏的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吗?

练习册

因数和倍数

因数:

一对一对(有限)倍数:

×

2……(无限)

最小:

1最小:

本身

最大:

本身最大:

第5课时质数与合数

1.使学生能准确的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并能和前边所学概念进行区别。

2.能根据质数与合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合数还是质数,会把自然数按照这个标准分类。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涵,激发学生兴趣。

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由于质数与合数是根据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的多少来分类的,可能有一部分学生理解、掌握都有困难,教学中多给学生时间进行体验、感悟。

一、铺垫孕伏

用12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三种长方形:

12×

1、6×

2、3×

4

用2、3、…、11个小正方形分别可以拼成几种长方形?

完成下表:

小正方形个数(n)

拼成长方形种数

N的因数

2

3

5

6

7

8

9

11

12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归纳:

(l)观察表中各数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

结合发现,将2至12各数分为两类,说一说这两类数分别有什么特点?

(2)分组讨论后汇报。

(3)引导学生说明

有两个因数的。

只有两个因数的)

有三个因数的,有四个因数的,有六个因数的。

教师提示:

象有三个、四个、六个甚至更多的因数,我们把它们归纳为一种情况,用一句话概括有两个以上因数的。

有两个以上因数的)

2、分类

有两个因数,它们分别是:

板书:

2的因数:

l、2

3的因数:

l、3

5的因数:

l、5

7的因数:

l、7

11的因数:

l、11

有两个以上的因数,它们分别是:

4的因数:

l、2、4

6的因数:

l、2、3、6

8的因数:

l、2、4、8

l、3、9

10的因数:

l、2、5、10

12的因数:

l、2、3、4、6、12

3.观察比较发现特点:

(l)引导学生观察2、3、5、7、11的因数,发现了什么?

①学生讨论后发言

②启发学生知道:

每个数的因数都有1,每个数的因数都有它本身,即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③教师概括:

也就是每个数的因数都有1和它本身,并且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2)引导学生再观察4、6、8、9、12的因数,同2、3、5、7、11的因数相比较,它们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如有困难可做手势性提示)

①引导学生概括;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板书: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3教师明确:

根据这些数因数的个数的多少,给这些数分类,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质数和合数。

(板书课题:

质数和合数)

4.质数、合数的定义

(1)观察板书中2、3、5、7、11这组数,指出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师生概括质数的定义。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或素数)(板书)

(2)观察板书中4、6、8、9、10、12这组数,指出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师生概括台数的定义。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5、按因数个数的多少,我们把0以外的自然数进行了分类,还少谁?

引导学生说出:

1的因数是:

l(板书:

l的因数:

l)

引导学生观察:

1是质数还是合数?

①学生讨论发言。

②学生明确: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因为1只有一个因数,既不符合质数的特点,又不符合合数的特点,所以,l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l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6、按因数个数的多少给自然数分类。

(l)引导学生想:

按照能否被2整除把自然数分为奇数、偶数,那么,按照因数个数的多少,自然数又可以分为哪几类?

质数、合数、1(看板书回答)

(2)教师提示:

既然知道了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那么判断一个数是质数、合数关键是找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

关键找因数的个数,如果只有两个因数就是质数,有两个以上因数的就是合数。

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

哪些是合数?

(课件)

111416171821233139

订正,指名说你是怎么想的。

①教师要求:

回答下面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

②说出自己判断错误根据。

4强调:

熟练运用找因数的方法,这种做题法是做对题的关键。

四、巩固发展

1、填空题

(l)质数有————个因数,合数至少有————个因数。

(2)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3)————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练习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3)在自然数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4)l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在自然数1-20中

(1)奇数有————

(2)偶数有————

(3)质数有————(4)合数有————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六、作业设计:

练习册

质数和合数

只有两个因数的:

2、3、5、7、11质数

有两个以上因数的:

4、6、8、9、10、12合数

有一个因数的: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素数)。

第6课时巩固质数与合数

1、使学生在理解质数与合数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正确判断一个自然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3、提高学生比较、判断推理的能力。

质数与合数的特征。

应用质数与合数的特征解决问题。

学生虽然已了解了质数、合数的意义,但是肯定还会与奇数、偶数概念混淆,应加强区分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概念。

一、基本练习:

1、四个集合圈,把下面的数分类:

2、14、23、1、74、35、53、17、11、23、31,16、39、14、18、21

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哪些集合中有相同的数?

分类的标准不同)

二、新授:

1、实物投影出示第11页表:

从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所有的质数。

动脑筋想一想:

怎样才能找的又快又准?

方法指导:

(1)划掉1;

(2)划掉除2以外的2的倍数,因为这些数中至少有1和本身以外的因数

(3)划掉除3、5、7外所有3、5、7的倍数,如此做下去,剩下的就是质数。

在表中试着做一做,再用彩色笔将质数圈起来。

2、引导学生知道:

除了用找因数的方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还可以用查质数表的方法(出示100以内质数表)这就是100以内的质数表。

介绍100以内的质数表

(l)要求学生小声读100以内质数表。

(2)用质数表检查练习1

引导学生说出检查方法;

表中有17、11、23、31,说明是质数;

16、39、14、18、21表中没有,又不是1,说明是合数。

(3)提示:

100以内的质数我们也不常用,平时用的多的是50以内的质数,请同学们记住50以内的质数。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各题:

(1)质数都是奇数,()合数都是偶数。

(2)除了2以外的偶数都是合数。

(3)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2、填空练习:

(1)在19、29、39、77、84、91中,质数有()

(2)质数有()个因数。

(3)最小的合数是(),两位数中最大的质数是()。

(4)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最大一位数是()

四、课堂小结:

总结这两天学习的收获。

五、作业设计:

补充练习背质数表。

质数与合数

100以内质数:

2、3、5、7、11、13、17、19、23、29、31、37、

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第7课时数的奇偶性

1.使学生在认识奇数和偶数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数的奇偶性再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几个简单的性质。

2.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习兴趣。

自然数相加相、减后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