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7500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docx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docx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通用7篇)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篇1

无意间发现了这本书,刚开始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它的销量排名第一,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看了下去,不得不由衷地说一句:

真的很值!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详细列举了诸多真实事例和生活场景,细心地为成人揭示了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法,从“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等一系列与孩子沟通的问题开始,一一讲解了与孩子顺畅交流。

并且书中,还为读者设计了很多小练习,在边读边思考的过程中再去书中慢慢寻找答案。

他也会创设一些问题让读者自己设身处地地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当你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如果你是孩子你会怎么办?

来一步步疏导读者的思绪,帮助读者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在“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中,其基本观点是孩子的情绪与其行为有直接的联系,孩子情绪好,自然会通情达理,并且更可能积极学习。

而我们大人常常犯的错误是忽略孩子的感受,不倾听孩子的感受,甚至否定孩子的感受。

日子久了,父母和孩子的隔阂越来越大,孩子也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管了!

书中还以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小场景为主线,通过对比教育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如:

场景一:

孩子:

老师说要取消我们的表演。

她真讨厌!

家长:

你们彩排了很多次了!

你说得对。

她就是够讨厌的!

对话结束。

场景二:

相反,从下面的对话方式中,可以看出:

如果接纳孩子的感受,就能让孩子积极地思考问题。

孩子:

老师说要取消我们的表演。

她真讨厌!

家长:

那你一定很失望。

你期待了那么长时间!

孩子:

是啊,就因为裁判的时候,有几个同学捣乱。

那也是他们的错啊!

家长:

(安静地听)

孩子:

而且大家都不知道自己该演什么。

老师很生气。

家长:

原来是这样啊。

孩子:

她说如果我们好好演,就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最好还是再复习一次我那部分。

总结:

所有年龄段的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都不在乎别人是否同意,需要的只是有人能理解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

当孩子的情绪郁闷时,如果直接问孩子:

“你为什么会觉得那样?

”有什么错吗?

有点孩子能够告诉我们为什么他们惊恐、生气、不开心。

但多数情况下,“为什么”只会给他们增加难题。

因为这需要他们基于原有的难过心情,分析原因,然后总结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生气或难过。

也有点时候,孩子不敢说出他们的理由,因为他们担心在大人眼里,他们说出的理由不够充分。

当孩子难过的时候,我们说“看起来你好像很难过。

”对孩子会很有帮助。

孩子更容易和一个接纳他们感受到成人沟通,而不是逼着他们作出解释。

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虽说是一本亲子类的书籍,但对于我们幼儿园教师也十分受益,他能够拉近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更加亲近孩子。

借用书中的一句话“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将他们养育成人是一个极富挑战性、极易让人筋疲力尽的过程,仅仅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情况下还需要我们充满智慧和耐力。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篇2

对基础差、习惯不良的学生,我会有种怜惜。

他们也想学习好、头脑聪明、人见人爱,可是学习上却比别人慢一拍;他们也想及时完成作业,不打架、不惹大人生气,可是总是管不住自己的身体和头脑。

病症表现在孩子身上,病根实际在家长身上。

想到这些家长,我脑海里浮现最多的就是一张张焦急、无奈、恨铁不成钢的面孔。

交流时,往往我还没说几句,家长们就迫不及待的如祥林嫂般唠叨孩子的不是,最后以老师,您使劲打结束。

遇到这样的,我就推荐他们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

这本书内容非常具体,基本上是生活中的一个个小场景组成的,通过正反两种互动方法的对比,让家长懂得如何做、怎样说才是有效的。

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语言说出来,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家长要了解,孩子说一些话时,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什么样的话会伤害激怒孩子,什么样的话能让孩子有安全感平静下来。

例如对于一些爱发脾气的孩子,对家长提到了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全神贯注地倾听。

2、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说出他们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用这样的方法孩子会得到安慰与理解,沟通更容易进行。

书中有小练习,可以训练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等。

现实中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会忍不住掺杂发泄的情绪,想到哪,说到哪,自己痛快了再说。

与后进生家长交流时,我总是一再强调:

回家不要打骂孩子,关心孩子心情,多花些时间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辅导孩子时,一定要控制情绪,如果觉的要发火了,赶紧走出去,缓和情绪。

书中多次提到要关注孩子的感受,从孩子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感觉,去体验家长用不同态度说的一些话,对孩子心理感受的影响。

孩子虽小,但他们是有喜怒哀乐、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的人。

只有真正地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与他们交流,才能真正做到尊重。

我觉得这本书本质上是一本人际交往的书,其中很多的理念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家长与孩子之间,适用于与所有人之间的交流。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篇3

俗话说:

一句话能把人说跳,一句话能把人说笑。

说明说话是一门艺术,非常重要。

但同时,你说话的态度和这些话本身一样重要。

在园中我们要和幼儿交流,和家长交流,和同伴交流良好的沟通可以让我们之间的合作事半功倍,反之会产生不小的误会。

因此我选择了一本关于成人与幼儿交流沟通的书,作为暑期学习的内容。

读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并结合工作这几个月以来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倾听幼儿的心声。

学会倾听,学会了解、体会幼儿的感受,让幼儿诉说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

试想当你难受或者有一件想要和好朋友分享的事情时,没有人愿意听你说阻止了你的话语权,那该是多么的郁闷,多么的难受。

孩子们亦是如此,肯定孩子的情绪,对他们的情绪予以正确的鼓励。

这样,孩子们才能集中精神面对后面的事情。

二、学会交流沟通。

知道了要倾听幼儿的心声,我们要如何说呢!

这一点书中写的十分好,他对于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指出了明确的要求:

1、全神贯注的倾听;

2、用正面的语句回应幼儿“恩”、“哦”“这样啊”;

3、说出他们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经常会碰到小朋友扔玩具的情况,都有可能是因为生气,可能因为习惯了,也可能是在探索玩具。

碰到这种这种情况,作为教师我们应及时制止,但不是疾声厉色。

可以先描述孩子的状态,你在扔积木,你为什么要扔积木呢,然后再告诉幼儿你这样做不到,为什么不对。

即使是同样的话,用不同的语气说,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所以老师要把鼓励、关心、批评等用在不一样的地方。

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要面临很多挑战,这些方面都需要老师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与孩子交流关键是要用心,并将掌握的技巧积极运用到现实生活。

交流无疑是了解孩子陪伴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方法,对孩子来讲蹲下来倾听他们的心声是最重要的。

最后,这本书指引我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更好地和自己的孩子沟通,在工作中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篇4

“老师,我妈妈不知道今天我要留在学校办板报,能借您的电话用一下吗?

”“老师,我和芳芳把咱们班的图书弄丢了,我们打算共同买一本赔偿给班级,您看可以吗?

”每当我听到孩子们用这样的方式和我交流时,我都会在心里为他们的独立能力暗暗惊叹,没有人告诉他们,可他们在面临问题时总会通过思考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在这些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出色的懂得如何去教育他们的父母。

拿自己的童年和他们相比,我只能自惭形秽,因为,我从小就是在父母过度的保护中长大的,听到了太多“不被允许”的要求。

还清楚地记得,每次到邻居家借东西,妈妈都会一字一句教我到邻居家该怎么说,并要我在家对她演习一番,直到符合要求了才会让我去借,回来后还要我将借东西的过程再重复一遍。

现在看来,妈妈当时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觉得我年龄太小,不会说话,担心我办不成事情,可她不知道,她这样的“保护”带给我的最终影响是我极其惧怕人际交往,害怕自己说错话,有时候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去说。

在我长到很大的时候也是如此,甚至看到亲戚到我家,我也会快速地跑到屋里去,害怕和人家对话。

当然,今天重提往事,绝没有埋怨妈妈的意思,毕竟在那个年代,在我当时生活的环境里,家庭教育至多达到让孩子“吃饱穿暖好上学”的层次。

所以,当我读完由美国成人与儿童交流沟通问题专家阿戴尔费伯和伊莱恩梅兹立希合著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时,我马上想到要将此书推荐给我的家长和身边的朋友们。

这本书解决的绝不仅仅是沟通问题,透过书中所罗列的一系列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看到的是作者独到的教育见解。

就拿本书的“如何鼓励孩子独立自主”一个章节来说吧,作者教育孩子的观点就旗帜鲜明:

“为人父母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帮助孩子从我们身边分离出去,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而有朝一日,他们能够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傲立于世。

”试问一下自己吧,有多少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后有这样的高瞻远瞩?

我们常常是恨不得将孩子时刻拴在我们身边,代替他做所有的事情。

我的一个同事,孩子才出生没多久,就开始计划为孩子存钱,以备将来上学、结婚之用了。

上班路上,经过来来往往送孩子上学的父母身边,听到最多的就是“上课要认真听讲”、“下课记得喝水”、“上体育课不要脱了衣服”“放学后赶紧回家,不要在路上玩儿”之类的交代和叮嘱。

我们什么时候思考过:

如果有一天孩子不在我们身边,遇到问题他该怎么办?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在了,孩子该怎么办?

许多父母可能都会说,能操一天心是一天吧!

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说法,因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在自己能操心的时候多为孩子做一些事,等自己看不到了,管他如何呢!

说到底,经不起这番磨炼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在这本书中,搜集了许多父母培养孩子自主独立能力的鲜活例子,并将这些方法加以分类,让学习者便于操作。

比如第一种,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许多父母在对孩子提要求时往往会遭到孩子的反抗,因为他们已经不愿意所有的事情都完全按照父母的意志去做,有些时候还会做出一些逆反的行为,所以,父母在对孩子提要求时不妨多给一些选择。

比如,需要孩子在当天晚上练琴,你本来是想让他现在就练的,但他正在看电视,你可以征求他的意见:

“你是打算现在练琴呢?

还是在晚饭前练,或者在晚饭后?

孩子知道自己要练琴,但又不愿意放下正看着的动画片,就会给出一个自己的选择。

如果父母强硬地让孩子当即就去练琴,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种方法是不要问孩子太多的问题。

父母问题越多,孩子的`话就越少。

举个例子来说,很多父母都喜欢在孩子放学后问:

“今天在学校表现怎么样,老师表扬你了吗?

”这话看起来只是很平常的询问,却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他会感觉自己上学不仅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父母,如果自己表现不好,不仅要面对自己的失望,还要面对父母的失望。

除了不要问孩子太多问题外,父母也不应太急于回答孩子的问题,应该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先探索一下答案。

此外,要让孩子懂得,他们并不完全依赖于我们,家庭之外的世界也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总之,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他的人生是属于他自己的,没有人可以代替他决定他的人生,一切都要自己对自己负责。

如果一个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帮他树立这样的观念,就能让孩子和自己都从中解放出来。

上周给班里的孩子一次“无作业日”的机会,后来调查发现,有部分孩子合理地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时间,过得充实、快乐;部分孩子却因为一下子失去了约束而变得无所适从,一个晚上匆匆过去自己却什么也没做;还有一些孩子因为时间安排得不够合理遭到父母反对,从而引起了一场小小的家庭“内战”。

同样一件事情,孩子们却有着不同的表现,这当中,反映出的不正是父母教育方式的问题吗?

令我感兴趣的还有“把孩子从固定角色中解放出来”一个章节。

我相信有很多父母都需要更正自己的一个教育观念,那就是不要用语言去暗示自己的孩子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你总是这么软弱,难怪比人爱欺负你”、“他吃饭总是很挑,我都不知道该做什么给他吃才好”、“你就是不细心,每次作业都有错题”、“你这么倔,说什么你才肯听呢?

”等,类似的话我想不少父母一定对孩子说过。

一旦你给孩子贴上这样的标签,他就开始扮演这样的角色了。

有的父母会说,自己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可是,哪怕仅仅在心里有这样的想法,也会影响到孩子的。

比如,当孩子看到你在玩儿拼图时,想要过来和你一起玩儿,你会怎么说。

也许你会说:

“好,先看看我是怎么拼的,然后我让你试一块儿。

”也许你会说:

“小心点,别把我拼好的弄坏了。

”或者,你还会说:

“好的,拉个凳子过来,看看这块儿带云彩的拼图该摆在什么地方。

”三种不同的交谈方式会带给孩子怎样的感受呢?

在父母的眼中,他是一个反应迟钝的人,还是一个破坏力很强的人,或者是一个可爱、有能力的人呢?

这写标签不仅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感觉,还会影响他们的行为。

也许,孩子一辈子都可能扮演这个大家眼中“固定”的角色了。

一定要把孩子从那些固定角色中解放出来。

书中用提问、评论、故事、图画、提纲等形式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可行、有效的方法,如找机会向孩子展示他的新形象(你虽然很想在家玩儿电脑,但还是陪着妈妈去姥姥家,你的“让步”让妈妈很感动。

);创造机会让孩子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妈妈不在家,由你负责喂狗和遛狗好吗?

);让孩子旁听到你对他的正面评价(今天多亏儿子把锅盖扔到锅上,把火扑灭了);为孩子树立榜样(我很想去看电影,但既然答应陪你打球了,就到下周再看电影吧!

);回忆孩子的突出事例(小时候你是咱们小区第一个学会骑两轮自行车的小孩)等。

相信自己,不要低估自己这些做法对孩子一生产生的影响。

除此之外,书中还安排了“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如何引导孩子与父母合作”、“如何用其他方法取代惩罚”、“如何夸奖孩子”等专题,真正帮助父母解决了亲子沟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每项专题都大量列举父母教育孩子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的沟通方式带来的不同结果,并以图画、案例、提纲的形式给出解决方法,可读性极强,实效性极强。

在近一天的尽兴阅读之后,将此书推荐给所有的父母、教师和即将为人父母者。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篇5

在暑期中教师开展了读好书的活动,每位教师读2~3本教育教学书刊,本人也喜欢买书看书,而且很杂,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是美国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阿戴尔.费伯、伊来恩.梅兹立希的文章,共有七章,主要介绍如何教育孩子,孩子的表现,家长们的一想法和做法,提出了许多问题,例举了许多有效的教育方法,使我感受最深的是第四章,“如何鼓励孩子独立自主”,我们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教学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孩子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具有独特的个性,独特的爱好,独特的感情,独特的愿望和独特的梦想,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特、自主性的人呢?

作者的答案是肯定的:

要允许孩子为他们自己做事,允许孩子为解决他们自己问题而努力,允许孩子从他们自己的错误中学习。

说来容易做来难!

而为人父母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孩子从我们身边分离出去,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而有朝一日,他们能够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傲立于世,但现实的父母和教师并不是有效地去培养他们,而是恰恰相反。

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一个班的大部分学生,现在己经是四年级了,当时是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上体育课,有一个男生的鞋带松开了,他就叫我帮他系一下鞋带,我问全班学生谁能帮助他?

举手的人很少,引起了我的注意,课余的时候,我有意的跟孩子们拉家常,问他们谁会洗碗筷、洗菜,洗鞋子大多数孩子说不会,我想:

这些都己经被疼爱孩子的父母、奶奶、爷爷所包办了。

再说我们教师,也有这样的许多事例,让孩子们做放心不下,我想我们的父母和教师要多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去帮助他们,引导他们。

自主性:

是指人在活动当中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它表现为个体自由地、独立地支配自己言行的一种状态。

孩子的自主性最主要体现为他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自由的选择。

一、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婴儿当然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他不能永远这样生活。

有这样一位母亲,孩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送他上学还要费力地背着他走,直到离学校几十米远的地方,因为怕老师看见,才不情愿地把孩子放下来如此被母亲呵护长大的孩子,他的自主性从何谈起呢?

作为家长的,应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扩大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如鼓励他自己找朋友玩,让他在这个空间里自己当主人。

二、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不少教师、家长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动。

但如果成人完全包办了孩子的时间安排,孩子只是去执行,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永远培养不出来了。

有一位父亲,他在孩子3岁多的时候,就每天给孩子一段他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只要不出危险,孩子可以自己安排做他愿意做的事:

玩,看电视,画画,拼图,或者什么也不干无聊了,他最终还是会主动来找父母,父母就给孩子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长此以往,孩子便逐渐懂得了珍惜时间,学会了安排时间。

三、给孩子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培养孩子用拔苗助长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肯定是要失败的,但采取消极地完全“顺其自然”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遵照客观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有一位母亲看到5岁的孩子对洗碗感兴趣,就为孩子准备了一个小板凳,对孩子说:

“我知道你特别爱干活,想自己洗碗,可是水龙头太高,你够不到,妈妈给你准备了小板凳”孩子兴奋地喊着:

“谢谢妈妈!

”马上就登上小板凳高兴地学着大人的样子去洗碗了。

四、给孩子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孩子提出问题,平常的做法是立刻告诉他答案。

这样看起来简单又省事,但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不会想问题,总希望别人能提供现成答案。

这直接妨碍了孩子在智力劳动上的自主性。

有一位家长的成功经验是:

孩子问我字,虽然我认识,但我不告诉他,而是让他去查字典。

以后,再有不认识的字,他也不来问我了,而是自己去查字典。

五、给孩子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在穷困家庭的孩子,恶劣的生存环境自然就为他准备了艰苦锻炼的条件;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家长应多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让孩子去解决;孩子在生活中碰到困难,也要求他自己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应对未来的能力和意志。

六、给孩子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人的一生会遇到不少机遇,但如果不善于把握,机遇就会和你擦肩而过。

家长的任务应该是提供或指出各种机遇,启发孩子自己去抓住,培养孩子善于抓住机遇、参与公平竞争的能力。

一位小学生偶然同妈妈讲起学校要进行英语选拔赛的事情,妈妈就鼓励英语成绩不错的孩子争取参加,并告诉她,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把握住一个机会就意味着在成功的道路上迈进了一步。

在小学升初中时,这次比赛的成绩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孩子非常感激妈妈的提醒,以后很主动地在各种机会中表现自己。

七、给孩子冲突,让他自己去解决

和成年人一样,孩子在一起也难免有冲突。

解决冲突的过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

当孩子向老师家长诉说自己遇到的诸如人际交往之间的矛盾时,老师家长应鼓励孩子去面对它,指导孩子自己去解决,而不是回避它,更不宜动辘由家长代替孩子解决问题。

八、给孩子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

为了让孩子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必须让孩子从小既学会合作,又学会竞争。

有效的办法,就是经常在他的身边树立一个友好的竞争对手。

有一个学生学习差,某阶段在班上竟成了倒数第一名。

教师和父母一再鼓励孩子不要灰心,要敢于和别人竞争,首先是和比自己稍好一点的孩子比,只要努力,赶上他没问题。

在孩子取得胜利之后,教师和父母又启发他寻找新的竞争对手,开始新一轮暗中的较量

九、给孩子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选择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但不少教师和家长怕孩子选择错误,从来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不可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

教师、家长应主动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并告诉孩子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有一位家长带孩子去少年宫报名,家长本来的意愿是让孩子学钢琴,可是却发现她在舞蹈组门口看得出了神,于是,家长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同时也提出要求:

她对自己的选择要负责,一定要坚持一个阶段,把舞蹈学好。

十、给孩子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创造是自主性的最高层次的表现。

孩子的创造性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同样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积极引导和巧妙激发。

有一个孩子特别爱玩泥,而且能捏出一些花样来。

于是教师告诉家长,家长主动给孩子买了各种各样的泥塑和橡皮泥,对孩子说:

“你要玩就好好学、好好捏、好好练,要有新点子。

”在家长的鼓励下,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初中毕业时,已经能轻松捏出栩栩如生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并以此特长考上了工艺美术学校。

上述这些条件的创造,只是有利于发展孩子的自主性,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还要不断和孩子进行良好有益的交流,鼓励孩子,评价他的成果,提出新任务,使他的进步永不停止。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篇6

我打开看这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书时,当时就觉得自己是那么的白痴,不懂得去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和特点。

我以前一味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身上,却不知道给孩子一个好的开端。

我知道与孩子之间出现了一些问题,该怎么去解决呢?

当我看到《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后,我才知道自己与孩子的沟通上存在很多问题。

没有好的沟通方式,即使说得再好、再对孩子也不会听。

书中所列关于亲子教育的一系列不对方法和方式,几乎就是我的翻版,亏我还是幼儿园老师呢,真是惭愧啊!

如何才能与孩子有一个好的沟通呢?

如何说孩子才能听?

我们要学会倾听和认同孩子的感受,当他觉得自己被理解被接受时,那么在亲子谈话中就不会有争吵和责骂,他就会讲出许多事情,使你更好的去理解孩子,如果孩子的感觉被否定,他就会觉得你不理解他,他就对你没什么好说的,同时他也会怀疑自己的感觉是否正确。

孩子对大人的责骂、命令、说教、警告、比较等等都是很反感的。

出了事要教会孩子如何去补救,而不是一个劲的埋怨,那样于事无补,还惹得孩子烦。

什么事情做错了就说什么事情,不要把往事全部拿出来说。

鼓励孩子要独立自主,不要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好,那样他永远长不大。

平时孩子要多称赞他,当他听到这些称赞,才会更有信心向前迈,同事孩子也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书中有所列的方法和技巧,我觉得非常实用,就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用。

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和看法,如果是用欣赏的眼光去看自己的孩子,那孩子的优点就会越找越多,如果不欣赏用指责、抱怨、比较来看他,那他的缺点就越挖越多。

最艰难的是家长的改变,习以为常的语言和心态会让我们在生气的时候故态复萌,用最伤害的语言对孩子发泄自己的怨气和不满。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篇7

偶然间看到同事在翻看《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顺便我也借过来看看。

从序言介绍上了解到这是一本融合爱与沟通技巧的神奇之书,这是一本曾在美国家教类图书中累计销量第一的图书,这是一本具有神奇魅力的图书,这些评论更引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它由美国的AdeleFaber和ElaineMazlish著,两位作者都是国际有名的亲子沟通专家。

全书分为七章: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代替惩罚的方法》、《鼓励孩子自立》、《学会赞赏孩子》、《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和《融会贯通》。

细细阅读,这本书给了我一种真实并实用的感受。

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我虽未为人父母,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我确实感受到看书后的效果,一个个鲜活真实的案例,一把把与孩子良好沟通的金钥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良言一句三冬暖的神奇魅力,惊叹于语言的艺术性。

这本书就像给我走向学生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我切身感受学生的内心感受,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孩子们的世界,让我思考如何与孩子们进行有效沟通。

今年刚接手一年级,作为一年级的老师,天天和孩子打交道,文中的沟通技巧对我们也很有启发。

书中用了大量的图片来说明做老师的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