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7811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教材四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认“盐.屹.昂.顿.鼎.沸”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潮.据.堤.阔.笼”等15个字.正确读写“笼罩.屹立.若隐若现.山崩地裂.齐头并进.漫天卷地.横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会认“盐.屹.”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潮.据”等15个字.正确读写“笼罩.屹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教学难点

1.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含义.

2.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吟诵古诗,引入情境

 1.同学们,宋代潘阆写的《酒泉子.长忆观潮》中,这样写道: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钱塘江观潮.

2.课件出示:

钱塘江大潮,并引导学生体会“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各是什么意思.

二.自主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之间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做到把字音读准确.

3.课件出示会认生字,指名读.

“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

 字音难点:

“崩”在本课读(bēng),避免读成(pēng),“震”“霎”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2)书写“潮.据.堤.阔.笼.罩.盼.滚.顿.逐.渐.犹.崩.震.余”

易错字指导:

“堤”的偏旁是提土旁,“震”的上半部不要错写成“雨”.“罩”的上半部是“四”不要错写成“日”.  

4.理解词义.

天下奇观:

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横卧:

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

人声鼎沸:

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若隐若现:

若,好像,仿佛.隐:

藏起来,看不见.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余波:

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

水天相接:

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

横贯:

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浩浩荡荡:

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山崩地裂:

“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漫天卷地:

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风号浪吼:

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5.朗读全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自主默读,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用铅笔做批注.

四.展示资料,理清顺序

  1.同学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各个小组展示交流,想想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作天下奇观?

  2.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五.理解课文.

学习第1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

2.说说这一段说了什么意思.

生:

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也是这篇文章的总起段.

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这一段.

2.思考:

观潮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习第3~5自然段.

1.让学生认真默读课文3~5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

可以边读边画出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2.学生边默读,边做批注.

3.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全班汇报交流.

5.课件出示,并体会以下的内容: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

“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重点体会:

人声鼎沸风平浪静

  ②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重点体会:

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描写了浪潮的形态.引入范仲淹的诗句: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③比较体会句子.

  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教师引导:

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

 小结:

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

思考:

大潮过后还能成为奇观吗?

生:

当然得成为奇观,因为潮过后,还是漫天涓滴.封号狼吼,还是很壮观.

六.扮演导游,拓展延伸

  教师:

为让更多的天下人领略钱江潮的“天下奇观”,请大家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介绍给更多的人.

小组讨论介绍的顺序.要点.组织语言的方法.组长汇报,教师相机点拨,适时评价学生.

  小结:

刚才介绍太精彩了,相信定会有更多的人去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认识大千世界,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板书设计

观潮

教学反思:

 

2走月亮

教学目标

1.学会认“鹅.卵.俗.跃.穗”5个生字,正确书写“牵.鹅.卵”等1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背诵课文第4段.

3.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4.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培养善于积累生活中写作材料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认“鹅.卵.俗.跃.穗”5个生字,正确书写“牵.鹅.卵”等1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背诵课文第4段.

教学难点

1.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2.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培养善于积累生活中写作材料的习惯.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

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

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

走月亮)

二.学习生字词

  1.教师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分段检查(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

  4.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5.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

  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鹅卵石.风俗.跃出.稻穗穗:

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huì”;

6.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

出示会写字:

牵鹅卵哦填庄稼俗跃葡萄,重点指导生字:

鹅:

“鹅”“哦”都是单韵母音节,有相同部件“我”;

卵:

“卵”和“卯”是形近字,不要读成“mǎo”;葡萄:

在词语中“táo”读轻声;填:

读二声,不要读成一声;跃:

“跃”和“跨”是形近字,不要读成“kuà”;“哦.填.稼.俗.跃”都属于“左窄右宽”;“牵.葡.萄”它们都是上下结构的字,都是上小下大;“庄”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笔顺.“鹅.卵”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右要匀称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

  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描述了“我”和阿妈在秋天的夜晚走月亮的情形.

  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四.品读课文

  师:

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学生可能谈到秋天月夜的美好.

  第二自然段:

秋天“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

  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  

第四自然段: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月光下的溪水清澈美丽,“我”和阿妈欣赏到清澈美丽的溪水,闻到了溪水中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看到倒映在溪水里的月亮,看到了鹅卵石间的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和倒映在小水塘里的数不清的月亮.秋风轻拂,无数个小水塘中的无数个小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荡.

  第六.七自然段:

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耳闻秋虫唱歌和夜鸟拍打翅膀的声音,嗅到了野花的香气和果园里成熟了的果子的香气,目睹了沿途的美景和空中美丽的月亮及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就像到了仙境一样.

 2.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

  第三自然段:

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

  第四自然段:

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

  第七自然段:

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

  第七自然段:

“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

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3.也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即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进行指导.

 五.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谈感受

1.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

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2.你有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

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六.整体回顾

  1.《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伴随着音乐,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2.让我们尝试着背诵全文.

 七.小练笔

说到亲情,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小路上,妈妈伸展双臂迎接蹒跚学步的幼儿;风雨中,爸爸手持雨伞呵护着放学归来的孩子;月夜下,奶奶教小孙孙数天上的星星……

    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

    这伴随生命每一刻的亲情,你感受到了吗?

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写在小本本上.

板书设计

走月亮

教学反思:

 

3现代诗二首

教学目标

1.学会认“巢.苇.罗”等6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感受童年快乐的活和美好的愿望.

3.朗读诗歌,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4.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感受童年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学难点

反复朗读诗歌,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图片导入,引起学生思索——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

归纳学生发言,引出所讲题目《秋晚的江上》.

二.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注意语速.语气.语调)强调字音---一巢(cháo)

2.学生齐诵读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感受诗歌内涵.

(1)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流利.

(2)指名朗读,尝试着读出诗的节奏.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

归鸟.夕阳.芦苇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

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

3.读这首诗,讨论诗意.

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这情景好比一幅画,但在画面上的事物是动的,而不是静的.作者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小组讨论说一说,你方法看到了什么?

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

4.欣赏《花牛歌》.这是一首赞美儿童的诗,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

出示《花牛歌》.

5.读这首诗,讨论诗意.

诗人描写了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也表现了归巢的鸟儿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对现实的抗争.

6.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花牛在草地里睡觉.)

三.小结:

秋晚的江上黄昏时的景色是美丽的,而《花牛歌》描写了作者童年时的乐趣.

板书设计

晚秋的江上:

归鸟斜阳芦苇—美景花牛歌:

睡觉有趣

教学反思:

 

4繁星

教学目标

1.学会认“眛.坠.怀”3个生字.

2.能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理解其看繁星的感受,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用联想和想像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4.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自然,培养其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认“眛.坠.怀”3个生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自然,培养其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星星是夜晚的精灵,在无边的夜空,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你爱看天上的繁星吗?

每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星时,你的心情如何?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文坛巨匠——巴金对繁星的观察和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媒体出示)

  萤(萤火虫)荧(荧光屏)莹(晶莹)

  模 mó模型.楷模

    mú模样.模具

2.查字典理解词语(多媒体出示)

   摇摇欲坠:

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半明半昧——昧:

昏暗.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东西).

   3.分小节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体验作者情感

  1.默读课文,完成填空.(多媒体出示)

时间地点看到的感受的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为什么三次看星空情况和感受会不同?

  (明确:

之所以不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第一次“望着星天……母亲的怀里似的.”母亲的怀抱总给人以温馨的,表达了依恋之情.

  第二次“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和我谈话一样.”表达了与星之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

  第三次“我望着那许多……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写出了海上望星的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的感受,以及与星的知心之情.)

  3.看着满天的繁星,“我”获得了怎样的乐趣?

根据句式练习说话.

  (媒体出示)看着满天的繁星,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之所以让我们愿意一读再读,是因为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并读一读,品一品吗?

四.小结课文,复习词语

   1.请你写出几个描写星空的词语.(多媒体出示)

   例:

星群密布

   (   )  (   )  (   )

   2.复习词语:

(多媒体出示)

   纳凉 星群密布 静寂 半明半昧 摇摇欲坠 梦幻

五.总结仿写,拓展作业.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寻找虚写景物的句子.

   

(2)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后进行赏析,并按要求写作.

   (3)大组交流汇报自己所写的句子.

板书设计

繁星

热爱大自然

  从前  家乡 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

向往美好生活

  三年前 南京 仿佛和朋友对话

  如今  海上 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人类的一些破坏环境的做法,同时学会在与他人意见分歧时,正确与人沟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能充分意识到环保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人都应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环保卫士.

3.讨论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环保小建议,并带动周围的人一起落实到行动中.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人类的一些破坏环境的做法,同时学会在与他人意见分歧时,正确与人沟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能充分意识到环保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人都应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环保卫士.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观山,看海,听雨,赏花……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这些都让我们心旷神怡.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环境里.可是,只要大家稍稍留心,就不难发现人类的许多行为正破坏着我们的生活环境.

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树与筷子

师:

同学们,听完这则新闻,能否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想法?

师:

我们与环境密不可分.(教师板书:

我们与环境)

二.明确要求.

1.读一读:

理解口语交际内容及要求

读课本中的文字,借助文字,明确今天的口语交际内容.

2.自读完成后小组内组长检查任务完成情况;明确具体话题,小组长要做好记录.

小组内进行交流,你的理解.

3.想一想:

围绕哪个话题展开讨论.

交流内容:

1.在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2.这些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3.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

三.初设情境,共同探讨

1.说一说.

a.情境一:

你和同学吃饭时,他随手拿了几双一次性木筷,多的就扔在旁边,请你劝劝他.

b.情境二:

学校门口的餐馆老板一直未停止使用一次性木筷,你打算怎样去劝阻他?

师:

谁来说一说.

2.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a.小组内交流.

b.每组请代表在全班交流.

3.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四.动手实践,从我做起.

1.师引入:

爱护环境不仅要认识到,更要会动手做.那么,我们能不能把刚才交流的内容进行梳理,选出十项保护环境简单易行的做法,制作成“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呢?

2.学生合作交流评选出“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

预设:

五.全班汇报,点评鼓励

1.在小组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各小组将意见综合起来,由代表向全班进行汇报.组内同学做补充.

2.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点等方式灵活运用.

六.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小事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可以结束地球的生命.地球是你的,也是我的,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拉起我们的手,张开我们的口,检点自己,劝诫他人,共同捍卫我们的家园.

板书设计: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反思: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教学目标

1.选取自己喜欢的好地方分享给大家,并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能够引起同学们对这个地方的向往之情.

2.能用普通话和同学们交谈,其他同学做到认真倾听.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选取自己喜欢的好地方分享给大家,并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能够引起同学们对这个地方的向往之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的社会交通便利,我们出行非常方便,那你们一定去过很多地方,有没有让你难以忘怀的地方?

比如水乡的小镇让我们赏心悦目,游乐场让我们兴奋不已,书店让我们流连忘返,住家附近的小树林是我们的快乐天堂……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

推荐一个好地方给同学们吧.(板书:

推荐一个好地方)

今天,我们来共同完成习作一:

推荐一个好地方.

二.明确目标

1.师:

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喜欢的地方也就会不同,那么怎样把你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家呢?

怎样介绍才更有条理,也让人感到你喜欢的地方很美,也让大家和你一样喜欢那个地方呢?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2页,读一读,大家一定能找到答案.

2.确定习作主题:

推荐一处自己喜欢的地方,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写同一个地方的同学,可以交流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3.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a.写作范围:

自己喜欢的一个地方.

b.通过描写这个地方与众不同之处,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因此要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来写.

4.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a.你打算推荐什么地方?

b.这个地方在哪里?

c.有什么特别之处?

三.学习示例.

1.打开课本12页,认真读一读.

推荐一个古镇.

这个古镇很美……

在那里可以了解以前人们的生活……

这个古镇有很多好吃的……

2.师:

你来说说从示例的描述中,你能找到什么规律?

生:

1.要按一定顺序写了;2.抓住特点进行描写;3.重点部分需要详写;4.要把自己对这个地方喜欢之情写出来.

三.回顾课文.

师:

回忆一下我们刚学过的课文,那篇文章是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的?

小组讨论后回答.

生:

《观潮》就是写景的文章.在文中作者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来写的.作者观察仔细,语言生动,把钱塘江大潮写得壮观神奇,让人如同身临其境.

生:

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观察》的写作顺序.

四.写作提纲

师生讨论并归纳:

1.可先写景物的总特点.介绍自己要推荐的地点.环境情况以及大致特征.(总写)

2.然后按照观察的顺序来详细写,注意语句要通顺.优美.(分写)

○1一种:

可以按照游览或观赏的顺序来描写.

○2二种:

可以选几处(两三处)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

○3三种:

可以按照方位变化来描写.

○4展开合理想象.

3.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要细致描写.

4.结尾,可写一写自己对景物的感受.(总写)(板书:

结尾感受)

五.动笔练习

1.下面,请大家按照刚才的习作要求:

写一处你去过或想去的地方,把这个地方的景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写具体.比一比,谁写的地方最吸引人.

2.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议修改.

谁愿意第一个上来,交流分享你的作文.

哪些地方写得好,你最欣赏哪里,你还想送给她什么建议.

3.修改习作.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课后同学们还可以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其他同学听,听取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的写作方法,根据文章描写想象画面,更能根据声音描写想象声音,学会在习作中运用,更好地表达.

2.学习词语的运用,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学会运用表示时间词语描述一个事物的变化.

3.体会成语的特点,学会成语的运用.

4.学会写字.在横格中写字,中心要在中线上,注意字句保持一样的距离.

5.熟读并背诵古诗《鹿柴》,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从古诗中感受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体会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教学重点

1.学会课文的写作方法,根据文章描写想象画面,更能根据声音描写想象声音,学会在习作中运用,更好地表达.

2.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