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一板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与诸子登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7823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一板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与诸子登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一板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与诸子登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一板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与诸子登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一板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与诸子登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一板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与诸子登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一板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与诸子登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一板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与诸子登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一板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与诸子登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一板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与诸子登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一板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与诸子登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一板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与诸子登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一板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与诸子登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一板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与诸子登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一板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与诸子登岘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一板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与诸子登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一板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与诸子登岘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 第一板块 望月怀远 送魏万之京 与诸子登岘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二第一板块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与诸子登岘含答案

盛唐诗,是唐代诗歌乃至整个古代诗歌的巅峰。

唐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空前繁荣,国力极度强大,但政治、经济的危机已开始显露。

唐诗也在这个时期发展到了繁荣的顶峰,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盛唐时期。

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的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很高的诗人,他们可以按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分为两派:

一派是较多地写山水田园闲适生活的山水田园诗人;一派是较多地写边塞征戍生活的边塞诗人。

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是孟浩然和王维。

这类诗人用开阔的胸怀,深细敏感的审美嗅觉,来描绘山水风景的优美壮丽,歌咏田园生活的闲适静谧,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盛唐时期社会的安定、农民的安居乐业和时代精神的开朗乐观。

高適和岑参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他们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得历史都热血沸腾。

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虽然都没有提出各自的创作主张,但在创作实践上俨然是两个不同的流派。

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从题材到诗体,都各有特色,各有专长。

综上所述,盛唐诗歌的风骨主要包括:

1.诗人们能从观察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

2.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

3.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彩。

盛唐诗歌的声律完备主要是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

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

(杜甫是典型代表。

)古体与律诗的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绝句的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的标志。

1.了解孟浩然、王维的生平及山水田园诗的创作特色。

了解高適、岑参的生平及边塞诗的创作风格。

2.体悟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的思想情感,并分析产生这种思想的社会根源。

3.加强诵读,体会律诗、绝句的押韵和节奏。

4.通过对诗歌内容、思想感情的分析理解,体会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1.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在诵读中体会诗的节奏和韵律,如《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与诸子登岘山》《燕歌行》等。

2.通过各种途径积累诗歌中的常见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从而疏通自己写作的活水源头,如月(《望月怀远》)、游子(《送魏万之京》等意象。

3.鉴赏分析和诵读结合进行。

初读阶段以诵读为主,成诵以后,要通过鉴赏分析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主旨,从而深入诗歌的意境,如《山居秋暝》。

第一板块

对应学生用书P9

一、字音识记

1.不堪(kān)     2.魏颢(hào)

3.砧声(zhēn)4.蹉跎(cuō)(tuó)

5.岘山(xiàn)6.秋暝(mínɡ)

7.竹喧(xuān)8.浣女(huàn)

二、词语释义

1.海上生明月:

升起

2.情人怨遥夜:

远隔天涯的夜晚

3.竟夕起相思:

通宵

4.披衣觉露滋:

谓夜已深,露水已下;滋,沾润之意

5.不堪盈手赠:

不堪:

不能;盈手:

满手

6.还寝梦佳期:

相会之期

7.朝闻游子唱离歌:

即“骊歌”,古人告别时唱“骊驹”,为离别之歌

8.御苑砧声向晚多:

向,接近。

这里有捣衣声搅乱乡愁之意

9.莫见长安行乐处:

可供游赏作乐的地方

10.江山留胜迹:

名胜古迹

11.随意春芳歇:

春天的芳菲已消歇

三、名句背诵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3.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4.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对应学生用书P10

望月怀远

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他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

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

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

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遒劲,运用比兴,寄托讽喻,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有《曲江集》传世。

二、相关背景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

诗人张九龄在这样一个月夜想起了哪位“情人”,我们不得而知。

全诗以明月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所怀之人彻夜不寐的思念情感。

三、内容提要

“望月”是描摹物色,“怀远”是抒发意兴。

“望月怀远”是中国古代诗歌典型的美学意境之一,其情思渗透在诗中,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澄清柔美,婉约深长。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作。

诗歌从“天涯共此时”的明月到“不堪盈手赠”的月光,以明月为媒介,寄托了诗人对远人的思念。

四、写法借鉴

1.构思巧妙,情景相生

诗中通过描绘人物的动作和细节传达情思。

全文紧紧围绕“望月”展开,从望月写到怀人,从灭烛写到披衣,从室内写到室外,又从室外回到室内,从月升写到月沉,从相思写到入梦。

由景入情,情景相生。

2.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诗人将主观情思融入客观的景物描写之中,而又使客观景物之中包含了诗人的主观意志,从而成为了人化的自然。

全诗从“望”“怀”着眼,把“月”和“远”作为抒情对象。

所以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把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写得那么深厚,诗的情意是那么缠绵而不见感伤。

重点揣摩

1.《望月怀远》中“海上生明月”之“生”字,历来为炼字经典,你认为“生”字用得好在哪里?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从无到有的过程。

全诗通过写月亮在海上升起,勾起两地相思之苦,竟夕难眠,又觉得还是只有在睡梦中才能相见,描绘了深深的怀远之情。

2.简析本诗情景交融的抒情特色。

参考答案:

本诗借月色写相思,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把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写得那么沉着,诗的情意是那么缠绵而不见感伤。

相思与月色自然地交融在一起。

3.“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一句中的“怨”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

远隔天涯的情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

这是表现诗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由望月而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过程,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观感情色彩。

这一“怨”字包孕着深沉的相思之情。

送魏万之京

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李颀,生卒年不详,唐代著名诗人。

居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西)。

与王维、高適、王昌龄、崔颢、张旭等素有交往,是当时名士之一。

李颀的诗内容丰富,风格洒脱豪放,善于铺叙夸饰以写人状物,音节响亮,语言流畅,气势雄壮。

擅长写五古、七言歌行和七律,尤以赠别、边塞和描写音乐的诗篇著称。

他的边塞诗成就最大,豪迈奔放,慷慨悲凉,最著名的有《古从军行》。

二、相关背景

魏万,号王屋山人。

后改名魏颢,是李颀的晚辈朋友。

他不但与李颀情意深厚,与李白等诗人也有交往。

李白诗集中也有《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

李颀的这首诗,是为送魏万西赴长安而作。

三、内容提要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送别写出作者和魏万的深厚情谊。

首先说魏万的走,随后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然后想像魏万到京城沿途所能见到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最后勉励友人到长安后要有所作为,不要沉湎于欢娱之中。

语重心长,情深意重,催人向上。

四、写法借鉴

1.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

诗中首联叙述二人相会时间之短,魏万赴京行路之急。

颔联、颈联想像魏万到京城沿途所能见到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或在抒情中写景叙事,或在写景叙事中抒情,层次分明,尾联劝勉魏万到了长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岁月,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

这样,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谊,情调深沉悲凉,但又充满了一种昂扬奋进的力量。

2.炼句炼字,生动自然

先写“鸿雁”“云山”——感官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这就由景生情,合乎认识规律,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

同样,颈联的“关城树色”和“御苑砧声”,虽是记忆中的形象,但联系气候、时间等条件,也是有声有色,非常自然。

如“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更见推敲之功。

重点揣摩

1.分析《送魏万之京》颈联中“催寒”“向晚”的妙处。

参考答案:

“催寒”“向晚”从时间上顺延极写一日行速。

“催”“向”又表示一种急促的动作,使人深感岁月如流,时不我待。

2.《送魏万之京》尾联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

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

莫把长安当做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与诸子登岘山

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

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朓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

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

二、相关背景

《与诸子登岘山》是抒发他登临岘山时抚今思昔的感慨和不能实现抱负的悲哀的怀古诗。

“诸子”是“诸君子”的省略,意思是“几个朋友”,不可解作“几个儿子”。

岘山在今湖北襄樊市南,是一处与羊祜有关的古迹。

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

他登上岘山,想到羊祜当年的心境,想起羊祜说过“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的话,与自己的处境正相吻合。

“湮灭无闻”正是对自己遭遇的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泪下。

全诗借古抒怀,感情深沉。

三、内容提要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诗。

孟浩然在这首诗中,因有感于自己的沉沦不遇,通过对前贤的缅怀,发出了深沉的历史叹息,令人感慨不已。

四、写法借鉴

1.结构严谨,主旨明确

开头两句揭示题意,第三句的“江山”“胜迹”照应“人事”“代谢”,第四句的“我辈”“登临”照应“往来”“古今”,极为严谨,颈联写登临所见,尾联紧扣现实。

诗的前半部分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半部分描绘景物,富有形象,充满激情。

2.打破常规,平淡深远

作者在描写时先议论后写景抒发感慨,打破了传统的“触景生情”的写法,这在登临诗中是不多见的。

同时,本诗平易自然,用典贴切,用字凝练,以平淡深远见长。

重点揣摩

1.“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景物

特点

水、鱼梁、

梦泽

作者登山远望,只见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通过“落”“浅”“寒”“深”等字,描摹出景物萧条、悲凉、邈远的特点

2.试赏析“羊公碑尚在”一句中“尚”字的丰富表现力。

参考答案:

(1)“尚”字体现了作者的敬仰之情。

四百余年,朝代更替,人事变迁,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

(2)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

羊祜名垂千古,而自己至今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感伤。

3.诗歌尾联借用典故,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诗歌最后两句诗人借羊公的典故,既是对古代贤明的政治家的追悼,更是感叹自己不能像羊祜那样有一番作为,让自己的名声像岘山那样长留人间,抒发了诗人的悲伤之情。

山居秋暝

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王维(701?

-761),字摩诘,人称“诗佛”,太原祁州(今山西祁县)人,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并称“王孟”。

其诗清新秀雅,似浅实深,似淡实腴。

他精通音律,擅长绘画,常熔诗情、禅理、画意于一炉,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

二、相关背景

王维青年时期,由于当时政治比较清明,曾创作过一些豪迈俊爽的诗篇。

后来奸相李林甫当权,排斥异己,诗人几经贬谪,越发礼佛参禅,对仕途产生了厌恶情绪,于是退居山林,亦官亦隐,“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这首《山居秋暝》就是表现诗人山居隐逸的乐趣的。

三、内容提要

“山居”是山中居所,可以看出这是隐士的住所。

“秋暝”是秋天的傍晚。

题目给人一种神秘而又美好的感觉。

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里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四、写法借鉴

1.使用白描,简约生动

首联点出季节时令。

雨后山中空气清爽,让人感到秋意渐生。

颔联写山中月下景色。

月光照在松树上,光影流连在树枝之间,泉水淙淙地流,水清石见。

颈联从听觉和视觉方面写傍晚时的人物,竹林喧闹,推想是浣女归来,这是诗人耳中所闻,渔船顺流而下,莲花为之摇动,这是诗人眼中所见。

尾联表达了诗人愿意留在山中的感情,暗含归隐之意。

2.动静相衬,视听结合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照”和“流”,给人幽静的感觉,月照无声,泉流有响,动静相衬。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视听结合,充满画意,表现出诗人对物态的体察极其精微。

这几句对景色的描写充分显示出诗人的心境是从容而淡泊的。

重点揣摩

1.结合“空”字,分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出了什么样的意境。

参考答案:

“空”字是空旷、宁静的意思。

空旷、宁静的山里刚刚下了一阵雨,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营造了一个清新、幽静的环境氛围。

2.赏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

参考答案:

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

上句侧重写空中,下句侧重写地上,各个景物非常协调,组成了一个立体感很强的完整画面。

3.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正常词序是什么?

这两句诗主要写人们的活动,意在表达什么?

参考答案:

正常词序应是“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作者用这两句诗写出了一幅祥和安乐的生活图景,用以寄托自己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

4.说说尾联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尾联巧用典故,反用其意,意在表达诗人自己欲远离尘世归隐山林,不再回到纷纷扰扰的官场中去的强烈愿望。

体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对应学生用书P109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胜迹(jì)     鱼梁(liánɡ)

衣襟(jīn)砧声(zhān)

B.不堪(kān)秋暝(mínɡ)

浣女(huàn)竹喧(xuān)

C.岘山(xiàn)秀颀(qí)

盈手(yínɡ)竟夕(jìnɡ)

D.御苑(yuàn)捕鱼之梁(bǔ)

诵读(dú)炼句(liàn)

解析:

选A A项,“砧”读zhēn。

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情人怨遥夜(远隔天涯的夜晚)

竟夕起相思(通宵)

B.不堪盈手赠(不能)

竹喧归浣女(竹林中笑语喧哗)

C.王孙自可留(贵族子弟)

莲动下渔舟(渔船)

D.人事有代谢(更替变化)

我辈复登临(我们)

解析:

选C C项,王孙,这里指作者自己。

3.填写在下面横线上的有关“月”的名称,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初月 ②凉月 ③晓月 ④明月 ⑤新月

甲 寻章摘句老雕虫,________当帘挂玉弓。

乙 晴云如擘絮,________似磨镰。

丙 ________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丁 ________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戊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________共潮生。

A.③⑤④①②B.③⑤②①④

C.④③②①⑤D.②①④⑤③

解析:

选B 结合语境推断。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2)人事有代谢,________________。

(3)海上生明月,________________。

(4)灭烛怜光满,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云山况是客中过。

(6)莫见长安行乐处,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

(8)水落鱼梁浅,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明月松间照 

(2)往来成古今 (3)天涯共此时 (4)披衣觉露滋 (5)鸿雁不堪愁里听 (6)空令岁月易蹉跎 (7)竹喧归浣女 (8)天寒梦泽深

二、拓展阅读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鹿 柴①

王 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②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 ①鹿柴:

柴,读zhài,地名,在作者隐居地辋川。

②返景:

傍晚的斜阳。

(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首诗主要写了鹿柴附近山中的景色,突出表现的是空寂和幽暗。

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悠闲生活的追求。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即一、二句用有声衬无声,突出空寂;三、四句用有光衬无光,突出幽暗。

6.阅读下面这首诗,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的后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

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的第三句写的是在江上远望,旷野无垠,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低,景色苍苍茫茫,借以渲染愁绪。

第四句写近景,看见江中月影,倍感亲切,这一句有反衬意味,通过只有“月近人”,暗示没有人近人,深化了孤独愁苦之情。

三、语言表达

7.将下面的四个句子整合成一个单句。

有效信息不能减少,字数可增减。

孟浩然是与王维齐名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

他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

他的诗歌以山水诗居多。

其中往往在抒写孤高的情怀中夹杂着失意的情绪。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并与王维齐名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孟浩然在他抒写孤高情怀的山水诗中往往夹杂着失意的情绪。

8.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

要求:

①想像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解答此题,一要认真阅读诗句,明确诗句中所写的对象,竹林、洗衣少女;二要展开联想和想像,想像诗句中描写的一群少女洗衣归来经过竹林的情景。

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

(示例)洗完衣服的少女们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地打闹着归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