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7961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1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Word文件下载.docx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瓶子树”主要分布在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4.“瓶子树”储水的时期为

A.4月-9月B.6月-9月

C.7月-8月D.10月——次年3月

5.影响“瓶子树”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候

C.洋流D.海陆位置

【答案】3.B4.D5.B

3.分析材料可知:

“瓶子树”分布区降水季节差异显著,干湿分明,应为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

图中甲处属热带雨林气候,乙处属热带草原气候;

丙处属热带沙漠气候,丁处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B正确,A、C、D错误。

4.“瓶子树”储水时期为应为当地的雨季;

热带草原气候区的雨季应为所在半球的夏季,由上一小题可知,“瓶子树”分布在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故D正确,A、B、C错误。

5.分析材料可知“瓶子树”的独特题型是为了适应当地降水分配不均匀的气候特征,故B正确。

(浙江省温州市求知中学2018-2019学年月考)读“南美洲局部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6.图示沿海地区的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温带草原带

7.图示地区冬季多雨的原因是(  )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B.受赤道低压控制

C.受盛行西风影响D.受东南信风影响

8.图示地区火山喷发对周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有(  )

①降水量大增,气候趋于暖湿

②山顶冰川大量融化,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③大量岩浆喷出,山地平均海拔升高

④大量火山灰沉降,土壤肥力提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6.A7.C8.B

6.读图分析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美洲大陆的西岸30°

S-40°

S之间,常年受盛行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形成的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故答案选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对应亚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

温带落叶阔叶林对应的为温带季风气候,C错误;

温带草原带对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D错误。

7.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气候特征温和多雨,C正确;

该地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少雨,A错误;

该地纬度较高,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影响不到,BD错误。

8.本题主要考查火山喷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火山喷发会导致大气凝结核在短时间内增多,增加大气的降水,但是不会改变气候,①错误;

火山喷发。

炙热的岩浆会导致冰川融化,地表径流增大,从而引发洪涝灾害,②正确;

大量岩浆喷出,经冷却凝固,从而在山顶形成岩浆岩,导致山地平均海拔升高,③正确;

大量火山灰沉降,而火山灰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从而使得土壤肥力提高,④正确。

因此②③④正确,故答案选B项。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期中)等高活篱笆是指在坡面上大致沿等高线种植的窄条状植物带。

篱笆之间的土地常用来种植作物,作物与篱笆构成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称篱笆间作,是农林复合业的一种形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该农林复合系统在三峡库区使用后,能够

①减少径流总量②削减径流峰值③减少河流泥沙含量④降低径流速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0.若干年后,该农林复合系统能影响篱间地的

A.作物类型B.坡度大小C.气候变化D.土壤类型

【答案】9.D10.B

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植被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在坡面上种植植被具有增加下渗、阻挡坡面径流、延缓径流及防止土壤流失等方面的效果,故在三峡库区所进行的等高活篱笆技术试验在防止土壤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径流速度、延缓径流、削减径流峰值及控制土壤流失、减少河流泥沙含量等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②③④对;

但不会减少径流总量,①错,故D项正确。

10.由上题分析可知,篱笆带具有延缓径流及减少侵蚀量的效果,在坡面上沿等高线种植的篱笆带密闭以后,可起到削减径流量,延缓产流过程,增加土壤水分入渗,并可拦截径流中大部分的土粒。

由于篱笆带阻挡了各因素造成的土壤沿坡面下移,使篱间地的坡度不断降低,对坡地持续生产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故农林复合系统能影响篱间地的坡度大小,使篱间地的坡度不断降低,B项正确。

(陕西省西安市2019届高三质量检测)10年被认为是刺槐林生长的速生点。

下图为我国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不同林龄刺槐林以及对照荒草地土壤水分垂直剖面变化图(图中数据为各样地不同监侧点同一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量的平均值)。

11.图示不同林龄的刺槐林土壤水分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趋势是

A.逐渐增加B.逐渐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

12.50-220cm土层,10年刺槐林土壤水分含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耗水量大B.生长旺盛,需水量多

C.气候干旱,降水量稀少D.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11.C12.B

11.读图可知,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大,不同林龄的刺槐林的土壤水分含量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C正确。

12.由材料可知,10年是刺槐林生长的速生点,因此相对15年和20年刺槐林,10年刺槐林生长旺盛,消耗土壤水分多,所以50-220cm土层10年刺槐林土壤水分含量较小。

B正确。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9届模拟)天岳幕阜山主峰位于湖南省平江县境内,峰峦延绵湘鄂赣三省,最高峰海拔1596米,这里分布着大面积的草山草坡(见下图),是南方10亿亩草山草坡的一部分。

湖南省地处亚热带;

生物群落演替规律是:

石山—苔藓地衣—草本—灌丛—针叶林—落叶林—常绿林。

13.天岳幕阜山出现草山草坡属于

A.纬度地带性的表现B.经度地带性的表现

C.垂直地带性的表现D.非地带性的表现

14.常绿林取代落叶林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A.水分B.光照C.热量D.土壤

15.南方草山草坡的保护与开发,适宜的做法是

A.大力发展畜牧业B.植树造林发展林业

C.适度发展旅游业D.侧重发展种植业

【答案】13.D14.B15.C

13.山地出现草山草坡说明不是水平地带性的表现,排除AB。

天岳幕阜山海拔1500米左右,按山地垂直地带性的分布,山顶主要是阔叶林,不会出现草山草坡,C错误。

山顶出现草坡,是非地带性的表现,D正确。

14.常绿林外貌终年常绿,落叶林以冬季落叶树种为主,所以冬季落叶林中光照充足,逐渐出现常绿树种。

常绿林取代落叶林是因为当地的光照条件发生改变,光照终年充足,能满足常绿林生长,B正确。

区域环境中的水分、热量和土壤条件,在短期内不会改变,排除ACD。

故选B。

15.南方草山草坡主要分布在山地或山顶,山地不适宜发展种植业,D错误。

山地出现草坡,说明气候条件不适宜森林生长,不宜发展林业,B错误。

另外,草山草坡分布区不宜大力发展畜牧业,会造成草地退化,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A错误;

草山草坡可适当开发旅游业,C正确。

(安徽省蚌埠市2019届高三质量检查)新西兰是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岛国。

境内7%以上是山地和丘陵。

新西兰松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岸地带(下图),该松木引进新西兰后,异乎寻常的生长良好,新西兰松耐贫瘠,可大量种植在不适合集约农业利用的贫瘠土地上。

16.新西兰松在美国原产地难以深入北美内陆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干热,冬季寒冷漫长B.受沿岸海流形成雾的影响

C.海岸山脉海拔高,地形崎岖D.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充足

17.新西兰的民居一般采用木结构。

这是由于

A.新西兰森林资源丰富B.发展旅游产业的需要

C.民居建筑的历史文化传统D.木结构利于减轻地震危害

18.目前我国开始尝试引种新西兰松。

下列省份较适合新西兰松生长的是

A.河北山西陕西B.四川云南湖北

C.新疆宁夏内蒙古D.吉林辽宁黑龙江

【答案】16.C17.D18.B

16.新西兰松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岸地带,结合图示信息,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多高山地形,阻挡了新西兰松向内陆地区的蔓延,C正确;

加利福尼亚州纬度较低,冬季寒冷漫长错误;

气候、大雾和西风都不影响新西兰松向内陆的深入,A、B、D错误。

选C。

17.新西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民居采用木结构利于减轻地震危害。

故选D。

18.新西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适合新西兰松的快速生长,我国四川、云南和湖北等南方的省份气候温暖湿润,较适合新西兰松的生长。

(江西省大余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北部库赛湖的地理位置及该湖泊中M点的湖底沉积物剖面。

19.图中M点的湖底粗颗粒沉积物形成的地质作用及季节分别是

A.风力作用,春季B.流水作用,夏季

C.海浪作用,秋季D.冰川作用,冬季

20.近些年连续观测发现,湖底粗颗粒沉积层的厚度逐渐变薄,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A.青藏高原风力减小B.入湖水量逐渐增加

C.全球变暖,气温上升D.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答案】19.A20.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及人类活动对湖泊沉积物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只要掌握区域环境特征即可正确作答,总体难度一般。

19.读图,结合经纬度及地理事物的分布来看,图示区域库赛湖位于青藏高原,冬季温度低、风力强劲,风力搬运作用使大量的陆地砂砾在冰面沉积,春季气温回升,湖泊解冻,冰面上的粗颗粒物质沉积到湖底形成粗颗粒沉积层;

夏季流水搬运的粗颗粒泥沙在湖泊边缘沉积,细颗粒泥沙在湖泊中心沉积;

冰川前沿不可能进入湖泊中心形成冰川沉积。

故选A。

20.可知,粗颗粒沉积层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湖底粗颗粒沉积层的厚度逐渐变薄,说明风力侵蚀、沉积作用减弱。

青藏高原的风力在短期内变化不大;

粗颗粒沉积层厚度变薄最可能是生态环境改善,地面植被覆盖增加,风力侵蚀作用减轻。

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

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

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图6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6分)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4分)

【答案】

(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

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

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

受冰雪融水补给;

补给大于蒸发。

(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

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

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解析】以里海的演化过程为背景材料,考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问题,包括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与湖泊盐分的关系、板块边界问题等内容。

(1)山脉隆起导致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要分别从山脉对地貌、气候及水文的变化进行分析。

从地貌看,由于山脉隆起,使得里海与地中海分离,成为湖泊。

从气候看,该地处于西风带内,但是由于大高加索等山脉隆起,阻挡西风从地中海带来湿润气流,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陆性特征明显,蒸发量加剧,湖泊逐渐向内陆湖演化。

从水文看,山脉隆起使得注入湖泊的河流减少,盐度增加,湖泊面积变小。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主要从补给与蒸发角度分析。

由于位于末次冰期的晚期,此时气温略有升高,冰雪融化量增加,但由于气温总体较低,蒸发量小,所以补给大于蒸发量,所以盐度低,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3)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主要结合补给类型变化进行分析。

由材料可知,“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也就是说,里海的补给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转变为以河流补给为主,而河流为内流河,盐分只进不出,逐渐积累,加之地形隆起,气候更加干旱,蒸发加剧,使得含盐量升高,演变为咸水湖。

(4)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要参考里海的形成结合板块构造进行分析。

里海成为湖泊就是由于地处板块消亡边界,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北移形成的,如果继续北移,黑海和地中海也会演化为湖泊。

2.(2019年天津卷·

节选)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吉林省珲春市(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

图们江流域的森林曾被大量砍伐。

近年来由于保护措施得当,使流域内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

(3)森林植被的恢复,会使图们江在俄、朝两国交界处河段的水文特征发生哪些变化?

(3)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含沙量减少。

(3)本题通过吉林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为背景,分析区域内河流的水文特征变化等知识点。

该题属于特征描述类题,关键词“植被的恢复”,解题方向“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一般从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位、水能等进行分析。

结合材料有森林植被的恢复,影响到的一般是流量水位和含沙量,从这两个角度组织答案:

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3.(2018·

天津文综)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下图)及产生的影响。

1.对上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2.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答案】1.D 2.D

【解析】第1题,图中所示地区主要淡水资源种类为冰川,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消融并形成地表径流而逐渐消失,只有少量湖泊水体在地势低洼处存留,故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D正确。

由于该区域淡水资源总量减少,即使全球气候变暖且蒸发能力增强,年蒸发量也处于减少状态。

A错误。

该地河湖的主要补给水体为冰川融水,由于冰川水体已经基本消融殆尽,故图中河湖水量不会持续稳定增加。

B错误。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区域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生物种类也会发生变化。

C错误。

第2题,潮汐是海水周期性上涨和回落的一种自然现象,洋流是海水大规模的水平运动现象,两者都不能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故不能作为主要依据。

D符合题意。

沿海地区的海拔低则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范围就广,反之就少。

A不符合题意。

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大则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范围就广,反之就少。

B不符合题意。

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大则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范围就广,反之就少。

C不符合题意。

4.(2018·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答案】1.D 2.D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由两幅景观图片可知,该地区因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明显,冰川融水随河流外流,导致该地区地表淡水资源总量不断减少,D项正确;

水域面积的变化和气温的改变,均会影响蒸发量,A项错误;

河湖水量早期随冰川融水的增多而增加,但后期随着冰川面积的减少,冰川融水补给量减少,河湖水量也会减少,B项错误;

水资源、气候及地表状况的改变,会导致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相应改变,C项错误。

第2题,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的依据,可以理解为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明显影响;

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不会因海平面升降变化而受影响,D项正确;

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的海拔会相应降低,A项错误;

海平面上升是因为海水热膨胀和极冰融化,故两者均可以作为海平面上升的依据,B、C项错误。

5.(2017·

全国卷Ⅲ)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

图3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图3

7.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

8.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

向移动

【答案】7.D 

8.C 

9.A

7.结合图例可以判断,8月份,在长江口附近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则说明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递增,故选D。

8.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长江口附近8月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密度逐渐增大,由于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能力强,所以流水携带的泥沙到河口地区沉积,泥沙中的营养盐类物质丰富,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故选C.

9.与夏季相比,冬季海水水温低,浮游植物总数相对减少,河流径流量降低,携带泥沙能力降低,流速减慢,河口地区泥沙淤积量少,所以总体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总量减少。

因泥沙量变小,河口处水没夏季那么混浊,故密度高值向陆地方向移动,故选A。

6.(2017·

全国文综Ⅲ)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

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

据此完成6~8题。

6.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A.递减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D.递增

7.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

8.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答案】6.D 7.C 8.A

【解析】第6题,由图可知,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递增,故选D。

第7题,由材料可知,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由于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强,所以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沉积,泥沙中营养盐类物质丰富,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造成浮游植物密度大,故选C。

第8题,与夏季相比,冬季河流径流量、水温较低,光照较少,故浮游植物总数量减少;

径流量减少,河流携沙能力减弱,使营养盐类丰富区位置偏西,浮游植物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故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