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8823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浙江卷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理科综合试题

1.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

B.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易化扩散

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转运

D.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

2.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将为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连续细胞系的细胞大多具有二倍体核型

B.某些癌细胞在合适条件下能逆转为正常细胞

C.由多个祖细胞培养形成的细胞群为一个克隆

D.未经克隆化培养的细胞系细胞具有相同的性状

4.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5.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

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

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6.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

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

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

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测量到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

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检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

X

Y

W

Z

T

9.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薄荷醇酯()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B.乙醛和丙烯醛()不是同系物,学科网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

C.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1H-NMR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1H-NMR来鉴别

11.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

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

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Ni(OH)2+M=NiOOH+MH

已知:

6NiOOH+NH3+H2O+OH-=6Ni(OH)2+N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iMH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NiOOH+H2O+e-=Ni(OH)2+OH-

B.充电过程中OH-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

C.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H2O+M+e-=MH+OH-,H2O中的H被M还原

D.NiMH电池中可以用KOH溶液、氨水等作为电解质溶液

12.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

25℃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

Cl2(g)

Cl2(aq)K1=10-1.2

Cl2(aq)+H2O

HClO+H++Cl-K2=10-3.4

HClO

H++ClO-Ka=?

其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Cl2(g)+H2O

2H++ClO-+Cl-K=10-10.9

B.在氯处理水体系中,c(HClO)+c(ClO-)=c(H+)-c(OH-)

C.用氯处理饮用水时,pH=7.5时杀菌效果比pH=6.5时差

D.氯处理饮用水时,学科网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

13.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

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

Na+、NH4+、Mg2+、Al3+、SO42-、NO3-、Cl-。

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的实验:

已知:

3NO3-+8Al+5OH-+2H2O

3NH3+8AlO2-

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试样中肯定存在NH4+、Mg2+、SO42-和NO3-

B.试样中一定不含Al3+

C.试样中可能存在Na+、Cl-

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Cl和MgSO4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波的振幅与波源无关

B.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C.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与其运动方向相反

D.动摩擦因数的数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无关

15.

如图所示为远距离交流输电的简化电路图。

发电厂的输出电压是U,用等效总电阻是r的两条输电线输电,输电线路中的电流是I1,其末端间的电压为U1。

在输电线与用户间连有一想想变压器,流入用户端的电流是I2。

A.用户端的电压为I1U1/I2

B.输电线上的电压降为U

C.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I12r

D.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I1U

16.长期以来“卡戎星(Charon)”被认为是冥王星唯一的卫星,它的公转轨道半径r1=19600km,公转周期T1=6.39天。

2006年3月,天文学家新发现两颗冥王星的小卫星,其中一颗的公转轨道半径r2=48000km,则它的公转周期T2最接近于

A.15天B.25天

C.35天D.45天

17.一位游客在千岛湖边欲乘游船,当日风浪很大,游船上下浮动。

可把游艇浮动简化成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振幅为20cm,周期为3.0s。

当船上升到最高点时,甲板刚好与码头地面平齐。

地面与甲板的高度差不超过10cm时,游客能舒服地登船。

在一个周期内,游客能舒服地登船的时间是

A.0.5sB.0.75s

C.1.0sD.1.5s

18.关于下列光学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蓝光的传播速度比红光快

B.光从空气向射入玻璃时可能发生全反射

C.在岸边观察前方水中的一条鱼,鱼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要深

D.

分别用蓝光和红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用红光时得到的条纹间距更宽

1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绝缘斜面,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

一根轻抚绝缘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系有一个带电小球A,细线与斜面平行。

小球A的质量为m、电量为q。

小球A的右侧固定放置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B,两球心的高度相同、间距为d。

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两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

小球A静止在斜面上,则

A.小球A与B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B.当

时,细线上的拉力为0

C.当

时,细线上的拉力为0

D.当

时,斜面对小球A的支持力为0

20.

如图1所示,两根光滑平行导轨水平放置,间距为L,其间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垂直于导轨水平对称放置一根均匀金属棒。

从t=0时刻起,棒上有如图2所示的持续交流电流I,周期为T,最大值为Im,图1中I所示方向为电流正方向。

则金属棒

A.一直向右移动

B.速度随时间周期性变化

C.受到的安培力随时间周期性变化

D.

受到的安培力在一个周期内做正功

21.(10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1

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钩码数

1

2

3

4

LA/cm

15.71

19.71

23.66

27.76

LB/cm

29.96

35.76

41.51

47.36

(1)某次测量如图2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_____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表1。

用表1数据计算弹簧1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N/m(重力加速度g=10m/s2)。

由表1数据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2的劲度系数。

22.(10分)小明对2B铅笔芯的导电性能感兴趣,于是用伏安法测量其电阻值。

(1)图1是部分连接好的实物电路图,请用电流表外接法完成接线并在图1中画出。

(2)小明用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分别测量了一段2B铅笔芯的伏安特性,并将得到的电流、电压数据描到U-I图上,如图2所示。

在图中,由电流表外接法得到的数据点是用_______(填“О”或“Х”)表示的。

(3)请你选择一组数据点,在图2上用作图法作图,并求出这段铅笔芯的电阻为______Ω。

 

23.

(16分)如图所示,装甲车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0=20m/s沿直线前进,车上机枪的枪管水平,距地面高为h=1.8m。

在车正前方竖直一块高为两米的长方形靶,其底边与地面接触。

枪口与靶距离为L时,机枪手正对靶射出第一发子弹,子弹相对于枪口的初速度为v=800m/s。

在子弹射出的同时,装甲车开始匀减速运动,行进s=90m后停下。

装甲车停下后,机枪手以相同方式射出第二发子弹。

(不计空气阻力,子弹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装甲车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当L=410m时,求第一发子弹的弹孔离地的高度,并计算靶上两个弹孔之间的距离;

(3)若靶上只有一个弹孔,求L的范围。

24.(20分)其同学设计一个发电测速装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一个半径为R=0.1m的圆形金属导轨固定在竖直平面上,一根长为R的金属棒OA,A端与导轨接触良好,O端固定在圆心处的转轴上。

转轴的左端有一个半径为r=R/3的圆盘,圆盘和金属棒能随转轴一起转动。

圆盘上绕有不可伸长的细线,下端挂着一个质量为m=0.5kg的铝块。

在金属导轨区域内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右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5T。

a点与导轨相连,b点通过电刷与O端相连。

测量a、b两点间的电势差U可算得铝块速度。

铝块由静止释放,下落h=0.3m时,测得U=0.15V。

(细线与圆盘间没有滑动国,金属棒、导轨、导线及电刷的电阻均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2)

(1)测U时,a点相接的是电压表的“正极”还是“负极”?

(2)求此时铝块的速度大小;

(3)求此下落过程中铝块机械能的损失。

 

25.(22分)离子推进器是太空飞行器常用的动力系统,某种推进器设计的简化原理如图1所示,截面半径为R的圆柱腔分为两个工作区。

I为电离区,将氙气电离获得1价正离子II为加速区,长度为L,两端加有电压,形成轴向的匀强电场。

I区产生的正离子以接近0的初速度进入II区,被加速后以速度vM从右侧喷出。

I区内有轴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在离轴线R/2处的C点持续射出一定速度范围的电子。

假设射出的电子仅在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上运动,截面如图2所示(从左向右看)。

电子的初速度方向与中心O点和C点的连线成α角(0<α<90◦)。

推进器工作时,向I区注入稀薄的氙气。

电子使氙气电离的最小速度为v0,电子在I区内不与器壁相碰且能到达的区域越大,电离效果越好。

已知离子质量为M;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

(电子碰到器壁即被吸收,不考虑电子间的碰撞)。

(1)求II区的加速电压及离子的加速度大小;

(2)为取得好的电离效果,请判断I区中的磁场方向(按图2说明是“垂直纸面向里”或“垂直纸面向外”);

(3)ɑ为90◦时,要取得好的电离效果,求射出的电子速率v的范围;

(4)要取得好的电离效果,求射出的电子最大速率vM与α的关系。

 

26.(15分)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无机矿物质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另取10.80gX在惰性气流中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6.40g固体1.请回答如下问题:

(1)画出白色沉淀1中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写出气体甲的电子式_______。

(2)X的化学式是______,在惰性气流中加热X至完全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白色沉淀2在空气中变成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4)一定条件下,学科网气体甲鱼固体1中的某种成分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写出一个可能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该反应的产物_______。

 

27.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SO2,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采用一定的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2的排放。

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脱硫效率。

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aSO4(s)+CO(g)

CaO(s)+SO2(g)+CO2(g)ΔH1=218.4kJ·mol-1(反应Ⅰ)

CaSO4(s)+4CO(g)

CaS(s)+4CO2(g)ΔH2=-175.6kJ·mol-1(反应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2)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则反应Ⅱ的Kp=(用表达式表示)。

(3)假设某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4)通过监测反应体系中气体浓度的变化判断反应Ⅰ和Ⅱ是否同时发生,理由是。

(5)图1为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CO初始体积百分数与平衡时固体产物中CaS质量百分数的关系曲线。

则降低该反应体系中SO2生成量的措施有。

A.向该反应体系中投入石灰石

B.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

C.提高CO的初始体积百分数

D.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6)恒温恒容条件下,假设反应Ⅰ和Ⅱ同时发生,且v1>v2,请在图2中画出反应体系中c(SO2)随时间t变化的总趋势图。

28.(14分)葡萄糖酸钙是一种可促进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

葡萄糖酸钙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C6H12O6(葡萄糖)+Br2+H2O→C6H12O7(葡萄糖酸)+2HBr

2C6H12O7(葡萄糖酸)+CaCO3→Ca(C6H11O7)2(葡萄糖酸钙)+H2O+CO2

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物质名称

葡萄糖酸钙

葡萄糖酸

溴化钙

氯化钙

水中的溶解性

可溶于冷水

易溶于热水

可溶

易溶

易溶

乙醇中的溶解性

微溶

微溶

可溶

可溶

实验流程如下:

C6H12O6溶液

悬浊液

Ca(C6H11O7)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中溴水氧化葡萄糖时,下列装置最合适的是________。

制备葡萄糖酸钙的过程中,葡萄糖的氧化也可用其它试剂,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

A.新制Cu(OH)2悬浊液B.酸性KMnO4溶液

C.O2/葡萄糖氧化酶D.[Ag(NH3)2]OH溶液

(2)第②步充分反应后CaCO3固体需有剩余,其目的是________;本实验中不宜用CaCl2替代CaCO3,理由是________。

(3)第③步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________。

(4)第④步加入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

(5)第⑥步中,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________。

A.冷水B.热水C.乙醇D.乙醇-水混合溶液

 

29.(15分)某兴趣小组以苯和乙烯为主要原料,采用以下路线合成药物普鲁卡因:

已知:

(1)对于普鲁卡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可与浓盐酸形成盐B.不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可发生水解反应D.能形成内盐

(2)写出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________。

(3)写出B→C反应所需的试剂________。

(4)写出C+D→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羧基

②1H-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6)通常采用乙烯为原料制得环氧乙烷后与X反应合成D,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以乙烯为原料制备X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30.(14分)某种细胞分裂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细胞分

裂素浓度

(g·L-1)

叶绿素含量

(mgchl·

gFW-1)

光合速率

(μmolCO2·

m-2·s-1)

希尔反应活力

(μmolDCIPRed·

mgchl·h-1)

叶片氮含量

(%)

生物量

(g·plant-1)

0

1.58

6.52

13.55

1.83

17.65

0.5

1.82

7.82

25.66

1.94

22.95

1.0

2.34

8.64

32.26

1.98

27.44

2.0

2.15

8.15

27.54

1.96

23.56

注:

①chl—叶绿素;FW—鲜重;DCIPRed—还原型DCIP;plant—植株。

②希尔反应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

将叶绿体加入DCIP(二氯酚靛酚)溶液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气等,而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并发生颜色变化,这些变化可用仪器进行测定。

请回答:

(1)希尔反应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__________阶段的部分变化。

氧化剂DCIP既可利用于颜色反应,还可作为__________。

希尔反应活力可通过测定DCIP溶液的颜色变化得到,也可通过测定__________得到。

(2)从表中可知,施用细胞分裂素后,__________含量提高,使碳反应中相关酶的数量增加。

(3)幼苗叶片中的细胞分裂素主要有__________产生。

合理施用细胞分裂素可延迟__________,提高光合速率,使总初级生产量大于__________,从而增加植物的生物量。

31.(12分)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

取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

①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如图),观察是否屈腿。

②洗去H2SO4,再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测量该刺激与屈腿是否同时发生。

③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电刺激直接刺激腓肠肌,观察其是否收缩。

④用电刺激直接刺激上述标本的腓肠肌肌细胞,在坐骨神经上是否能测量到电位变化。

(说明:

实验条件适宜;实验中的刺激强度足够;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

请回答:

(1)设计表格,并将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结果的原因分析填入表中。

(2)为了验证屈腿反射中的反射中枢所在部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写出第⑤项实验思路。

32.(18分)利用种皮白色水稻甲(核型2n)进行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通过再生植株连续自交,分离得到种皮黑色性状稳定的后代乙(核型2n)。

甲与乙杂交得到丙,丙全部为种皮浅色(黑色变浅)。

设种皮颜色由1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且基因a控制种皮黑色。

请回答:

(1)甲的基因型是。

上述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是。

(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丙为亲本自交得到子一代的过程。

(3)在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首先对种子胚进行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通过培养获得分散均一的细胞。

然后利用酶处理细胞获得原生质体,原生质体经培养再生出,才能进行分裂,进而分化形成植株。

(4)将乙与缺少1条第7号染色体的水稻植株(核型2n-1,种皮白色)杂交获得子一代,若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则可将种皮黑色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

(5)通过建立乙植株的,从中获取种皮黑色基因,并转入玉米等作物,可得到转基因作物。

因此,转基因技术可解决传统杂交育种中亲本难以有性杂交的缺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