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8282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docx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

巅峰对话

——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

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欢迎各位百忙之中莅临本次“论剑”中原——首届城市综合体发展论坛,我是本次论坛的主持人文慧,这个百花争艳、万物向荣的季节里,非常荣幸与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相约中原共同探讨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和壮大之策。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改革,中原经济在国家的大力关怀下稳步健康的成长,已上升到发展中原经济区战略高度。

当然更需要一些商家、知名企业的共同努力,来打造重塑中原形象。

   作为中国商业龙头企业万达集团,义不容辞,奋勇给力,强势进驻郑州二七区,近来二七区好讯频出:

新二七商圈规划出台;1月11日,郑州二七万达奠基;3月29日,二七运河新区规划出台,数十个大项目落户运河新区为打造郑州都市区核心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和机遇。

   然而在目前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城市综合体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机遇?

将给带来哪些实质利好?

为此,郑州二七万达广场携手大河报举办了本次论坛。

   同时,此次论坛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及媒体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我们主办方向大家隆重介绍参与此次论坛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获得国家级、院级奖励、曾获得“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吕政先生;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宋向清先生;

   河南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先生;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刘社女士;

   郑州二七万达广场营销副总王伟先生;

   大河楼市资深记者曾邦华:

   同时还有我们的特邀嘉宾:

   中国经营报河南分社社长董召武;

   还有各大媒体,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有请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代表郑州二七万达广场营销副总王伟先生致辞!

   王伟:

尊敬的吕政博士、宋向清秘书长,在座的各位媒体界的同仁,在此我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诚挚的问候和热烈的欢迎!

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原经济区定将划界,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继珠三角、京津塘、长三角三大传统经济区之后的又一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将成为全国迅速发展的焦点,随着商业重镇二七CBD以及运河新区蓝图的铺展,一场变革城市传统发展轨迹新经济运动即将盛放。

2011年万达广场落户郑州二七区,这是万达集团继中原万达广场之后又一升级力作,郑州二七万达广场凭借23年商业地产成功开发经验,打造了最新城市综合体。

万达广场就是城市中心,在全国50多个城市已经得到见证,郑州二七万达广场集合大型商业中心、城市商业街区、精装SOHO、商务酒店等六大业态组合,齐全配套,全方位满足市民消费需求,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全面带动区域发展和升值,将极大提升二七区的商业氛围和居住品质。

同时,在目前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的市场经济背景下,越来越人的目光聚焦房地产行业,房地产成为一块投资的沃土,郑州二七万达广场全新城市综合体二七区金十字中心之上,展现出无限便利性和投资价值,必将成为投资置业首选。

   今天在此各位专家齐聚于此,让我们一起畅想郑州这座城市和万达广场的巅峰对话,最后再次感谢大家参加此次论坛,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主持人:

谢谢王总精彩的致辞!

刚才在致辞当中提到我们目前的经济现状就是通货膨胀、人民币在不断升值,就此系列问题我们接下来有请吕政博士为我们带来专题演讲,大家掌声有请!

  吕政:

尊敬的王总,尊敬的各位专家和新闻界的朋友们,非常高兴应邀参加万达集团公司在郑州的这样一个论坛,此前跟我沟通的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讲一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问题、房地产问题以及中原经济区的发展问题,我想围绕这个主题讲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为什么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三个问题是今年以来的经济增长情况,第四个是怎么样抑制通货膨胀,第五是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第六是关于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如何认识问题。

   首先看中国经济还会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但是经济增长速度和“十一五”相比,可能会有所回落。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是“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平均每年增长7%,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的报告是今年8%,但是今年第一季度已经增长了9.7%,仍然远远超出规划和超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所制订的“十二五”规划经济增长目标除了有六个省市提出来8%-10%,其他25个省市都在10%以上。

其中有9个省市提出来要在“十二五”期间翻一番,平均每年增长15%,这和中央提出来的规划目标差距比较大,各个地区仍然是以追求GDP的高速增长作为“十二五”的主线。

我们首先看到中国经济还能够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原因第一中国要干的事情还很多,工业化、城镇化没有完成,中国的经济或者全世界经济首先取决于大势,这个大的趋势仍然是快增长,作为一个微观的投资公司,总得来看最终还会实现预期效益,或者它建的房子一定能卖掉。

这是中国城镇化还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二是中国人民GDP去年也才4400美元,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这种增长空间决定了中国不会出现所谓拉美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就是拉美国家70年代、80年代一度出现高增长,但是三十年停滞不前。

包括马来西亚在过去除了四小龙之外,在亚洲也是经济增长很快,但后来又慢了,这就叫中等收入陷阱,它完全依靠外国资本的输入,但中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认为从4400美元到2020年达到8000美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仍然是大趋势,还会保持较快的增长。

   第三个是国内需求市场巨大,尤其是“十二五”进一步强调扩大内需,又要依靠内需拉动国内经济增长,这个需求扩大的趋势仍然是令人乐观的。

   第四个是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增长的过程。

   第五个是“十二五”期间将会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包括教育、卫生、文化以及第三产业等等,它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新的动力。

   第六个关于积累率问题,中国虽然鼓励消费,但是仍然保持较高的储蓄率,投资率也在36%-40%,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能够保持在20%-25%甚至更高,今年第一季度宏观调控在提高贷款利率的情况下增长仍然是接近25%,所以中国未来十年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仍然在8%左右。

   第七点是在国际分工体系中间,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还会保持,虽然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但是印度、越南这些国家的工资也在涨,尤其是越南这些年通货膨胀,印度的工资涨幅比中国的工资涨幅还要快,中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还会存在,而且是这种工业分工体系的完整性、基础设施条件比印度、越南更欠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更具有优势。

虽然劳动力成本上升,我们也不必担心。

   再一个是中国的科技进步这些年来投入很大,按照科技部的分析,在“十二五”期间也开始进入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发展的时期。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可能不一定完全感觉到,实际上你要比较中国既发挥了市场机制的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作用,同时又保持了政府对经济运行过程的宏观调控,这样从而为中国的快速增长提供了体制保证,所以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仍然是有生命力,这决定了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持续快速增长。

这样一个大的趋势也就决定每个地区、每个企业只要决策得当,经营有方,它一定会取得成功。

    

   第二个方面,要看到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中国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们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逼出来的,我有时候简单地概括美国人太贪婪、欧洲人太懒惰、中国人太辛苦,这是一种发展格局和模式,美国人太贪婪是没有生产这么多东西,要消费这么多东西,就表现为巨额的财政斥资、巨额的贸易斥资和老百姓的信用透支,欧洲人太懒惰又不想干活,还想过高质量的生活,高税收、高福利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很难持续下去,所以欧洲为什么出现债务危机,这就说明它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有问题。

中国人太辛苦就是中国经济增长这么快,但是老百姓得到的实惠和幸福感并不一致,这就说明我们的发展方式有问题,我们这么多钱投到哪儿去了,感觉不到得到这么多幸福和快速增长,这就是说中国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既高速,又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这就是要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也就是说必须要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的突出矛盾。

这种矛盾我概括为五个方面,一个是资源供给矛盾日益突出,因为中国的消费结构在发生变化,由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解决温饱问题,开始转向解决住房问题、行路问题和基础设施的完善问题,这样需求结构的变化带来生产结构的变化,中国最近这20年是走了一条重化工业的高速发展路子,重工业的比重已经占到70%,轻纺工业只占30%,就是这种重化工业的增长必然加快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中国钢材消费的水泥、有色金属等等,都占世界一半以上。

这种消费结构又与资源禀赋的供给产生了矛盾,我们可以依赖进口,去年12月底与前年12月底相比,所有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少的在30%以上,多的要达到超过一倍,像原油的价格最近已经接近了105美元一桶,矿石的价格前几年连续50%、70%,去年又上涨了30%,今年一季度也在上涨。

再加上土地和水资源等等,这些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决定了中国必须要寻找一个新的发展方式,能够减少资源消耗来支撑我们的快速增长。

   第二是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

虽然河南是劳动力输出大省,真要在一些地方招工,钱少照样招不到人,这种上升必不可免。

第一是计划生育政策使劳动力成本在减少,第二是各种消费费用在上升,培养下一代的教育费用也在上升,这种情况下不涨工资肯定不可能,工资给不到位就不来干活。

现在还有些地方即使打零工,就在家乡打零工就可以了,要是干20天活也可以挣到很多钱,这决定了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不可避免的。

第三个是一般制造业生产能力供大于求,现在地方政府也好、企业也好干什么?

问题不在缺钱,而在找不到好的项目,找不到新的增长点,除了资源性产品开采以外,绝大多数的制造业都是供大于求的。

第三个是社会责任成本上升,在现阶段不是企业要做慈善事业,而是强制性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点是按照标准生产合格产品不制假售假,不坑害消费者,如果不承担这个社会责任,有些企业就面临灭顶之灾,像三鹿奶粉就是这样,最近河南双汇遇到的问题对它不说是毁灭性的,也是巨大的严重打击。

第二个社会责任是谁污染、谁治理,这也是社会文明的客观要求,主要表现在要提高环保治理标准,甚至进一步改革环境保护由收费变为收税,变成强制性的。

第三个是利润最大化是有条件的,你赚钱让利益相关者也过得下去,这叫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是利润最大化的绝对化。

像这种社会责任必须要承担的是强制性的,最终都要企业花钱,这是企业面临的新的环境条件的变化。

第五个是国际贸易条件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的国际市场并不是想我们能够出口多少就一定能够出口多少,而是要受到国际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二是人民币升值,尤其最近这一年来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在加快,最近已经升到了6.5元对一美元,这种趋势还会持续下去;三是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发达国家有增加而无就业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除了关税壁垒以外,还有其他非关税壁垒,这样也会制约中国的出口,中国的对外贸易出口也不可能像过去平均每年增长20%-30%那种井喷式的增长,这样作为一个阶段也会结束。

这种变化就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的条件和环境变了,以及进入了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阶段,低成本的优势也在逐步减弱,在这种情况下逼迫中国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向什么方向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向和任务概括起来是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从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为主转向在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平稳协调和较快发展,地方政府的观念能不能变一变,即使8%持续十年那也相当可观了,7.2到2020年真正实实在在地翻一番,那在全世界仍然是最快的。

速度降下来,政府要求的是财政税收,老百姓要求的是就业的增长,如果速度降下来,能不能把附加值率提高,现在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只有26.5%,73.5%都是转移的物化劳动消耗,如果我们转移一个物化劳动消耗,全国就要增加1600到1800亿一年,从10%降到8%,税收照样能够增加,这一点我们觉得地方政府仍然放不下,仍然还是把追求GDP的增长放在第一位。

   第二从主要依靠高强度的资源消耗转向资源节约利用,中国没有这么多资源,没有这么多土地,没有这么多水,我又要想赶快地发展起来,那出路只有是降低资源消耗强度。

日本人是消耗了七亿吨标准煤,它的GDP去年和中国一样,或者说中国刚刚超过它。

德国消耗了6亿吨标准煤,我们在前年也刚刚超过德国的出口总量,人家用了相对很少而生产出来了产品增加值和中国相当,中国还有增长空间。

   第三是在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基础上逐年提高工资和劳动力水平,也就是说要调节分配模式,要利益均沾,利润最大化也要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第四个是从规模布局分散向规模生产,该大的就要大,小的就要淘汰。

比如小电厂发一度电消耗将近400克标准煤,300万千瓦和600万千瓦以上的电厂发一度电要消耗320克标准煤。

所以必须要调整这种结构,在资源密集型行业实现规模经济。

   第五个从依靠买技术转向依靠自主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我们的技术来源并不是真正的科技大国,70%以上是靠买的,虽然我们现在每年发表的论文居世界第二位,但是我们的发明专利真正能转化为产业和生产能力的技术比例仍然很低,这种转变必须要强调增强创新能力。

   第六个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以低端制造为主转向不断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

   第七个要推进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

这是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方面,关于今年的经济增长问题。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国家确定的目标是8%,而第一季度实际上已经达到9.7%,肯定今年实现8%是没问题的,9%也没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在20%以上,原来已经开工的项目需要继续投入。

二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也开始显现,三是出口没有出现转折性变化,我们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出口增长仍然是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长速度,四是企业效益在2010年大幅度提高,去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3万亿,增长了49%,39个行业中有38个行业利润同比都有增长,这样为今年的企业扩大再生产和企业的自筹资金奠定了资金基础。

五是“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调整投资方向和优化投资结构,开辟了新的投资领域,这种新的投资领域包括新农村建设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一个新的重点,再一个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国家的投入也会加大,三是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也会进一步加大力度,六是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和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的积极性在提高。

   从今年第一季度的情况看,GDP增长9.7%仍然保持了去年下半年以来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都是保持和去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另外房地产方面,今年的房地产虽然过去三个月要分两个时段来看,1、2月增长很快,3、4月份增长放缓,从全国来看,全国房地产投资8846亿元,其中住宅投资增长了37.4%,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增长了14.9%,另外就是房地产调控的效果已经开始出现,房地产的投资性需求得到了明显的遏制,购买两套房或者三套房以上的投机性需求明显下降。

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开始回落,所以上个星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房地产成交量出现萎缩,第二句话要继续坚持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不动摇,如果过热了要收紧,如果萎缩了会不会放开呢?

国家现在还是坚持宏观调控政策。

再一个是保障房和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加大,这样也会增加一般商品住房的供给,也会对房地产的价格走势产生较大的影响。

   第四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一季度是增长了16.3%,如果从增幅来看,和去年相比仍然是降温的,这说明刺激国内需求也是不稳定的,或者说国内的消费需求增长总是在15%左右波动。

   第五是今年一季度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5%其中3月份达到了5.4%,这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的压力或者通货膨胀的预期仍然存在,所以现在宏观调控的着重点又放在如何抑制和控制通货膨胀。

这是关于今年从需求的角度看。

今年一季度的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了7.3%,其中上涨最快的是采掘工业的产品价值,包括矿石、煤炭、石油和有色金属上涨更快,但消费类的价格特别是耐用消费品的价格是下降的,一般日用消费品的价格是4.3%,所以对今年的价格上涨,也不是太严重,当然经济增长在9点多的情况下,物价上涨5%也没什么可怕的。

但是如果不抑制的话也可能是5%、6%,所以不能放松对通货膨胀的警惕。

   第四个方面,着重讲一下怎么样来控制通货膨胀。

当前的通货膨胀上涨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输入性的通货膨胀加大了成本上涨的压力,特别是国际市场上的原油、铁矿石、粮食、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传导,中国成品油价格97号涨到八块多,一方面有国际油价的传导作用,还有三大石油巨头的垄断,约束机制不强,这种约束机制和最近刚刚曝光的广东石油公司的天价买茅台酒,说明国有垄断企业的成本都摊到汽油成本里面去了。

当然国际粮食价格去年上涨了50%,中国去年粮价只上涨了不到10%,应当说中国的粮价和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二是农业基础薄弱,增加农民的收入压力比较大。

现在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最终必然要传导到农产品的价格上涨。

   三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成本上升,房地产价格高起,物流成本高,这也是成本推动型导致物价上涨。

   四是前两年国内的货币发行过多,货币流动性过剩。

   怎么样抑制通货膨胀?

现在能够采取的措施,首先是发展生产,增加供给,特别是保障基本农产品和主要生产资料的供应,特别是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毫不放松地抓农业,支持优势产业生产棉料、油料和粮食,从宏观调控政策一定会控制河南省基本农田的占用,一定要保证河南这个产粮大省,确保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性的地位,所以发展生产首先要保证粮食稳定增产。

二是控制信贷规模,化解流动性过剩的矛盾,最近连续提高存贷款利率,就是要控制贷款规模。

同时要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

另外是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密切监控跨境资本流动,防范热钱流入。

一个是中国目前的利率要高于发达国家,二是热钱流入,中国内地的房地产仍然是一个高利率的行业,所以在这些领域仍然要防止外资热钱进入。

三是要发挥工业产品供大于求、粮食库存充裕、外汇储备较多的有利条件,消除通货膨胀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四是把握好政府管理商品服务价格的调整时机,要想不管制的话,好多商品都希望调价,所以政府需要调控商品价格。

五是严肃查处恶意炒作、哄抬价格上涨等不法行为。

六是加强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畅通鲜活产品的流通通道。

这个绿色通道从生产力布局上是不合理的,为什么要把南方的菜运到北方?

而不在北方建立生产基地?

这是不合理的,与其这样,为什么不在围绕北京的河北、天津等地方建立生产基地?

我曾经看过河北两个地方,一个是唐山的很多小铁矿富裕了少数人,而唐山有些地方发展蔬菜大棚,一亩地平均纯收入在一万二,一家多数在十亩地,按纯收入达到十二万,这是一个富民的政策,又解决了京津塘的蔬菜问题,运输距离又比较短,而让铁矿石老板开铁矿只是富裕了少数人。

所以这种机制也是涉及到怎么把握社会价值,代表什么人的利益问题。

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现在尤其要控制流通成本,中国的物流成本总费用占到GDP的18%,是发达国家的两倍,尤其农副产品价格的流通费用提高,这是导致这个城市蔬菜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原因。

另外是我们现在城市建设为了整齐,为了美观,为了清洁,把好多摊贩网点都取缔了,到了超市或者好一点的房子摊位费就很高,蔬菜价格必然要上去。

北京有一个地方免费提供蔬菜销售的地方,房子就一、二十平方米,它的价格比旁边的社区至少偏移30%-40%,所以政府可以在一些社区建立一些免费的蔬菜销售网点和场所,减轻蔬菜的流通和摊位费,实际上这些事情并不难,而是我们的执政理念问题。

第五是关于中原经济区的发展问题。

关于中原经济区,这次“十二五”规划把它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以及长株潭、皖江开发带并列作为区域经济政策的扶持和重点支持发展的地区,到底中原经济区的外延和内涵是什么,现在并不是很明确。

中原是什么含义?

是河南省,还是包括河南省以外的地方。

还有中原经济区的产业定位是什么?

它的经济结构特色是什么,这也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当然,就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它的优势是交通便利,它是最中心地带。

第二它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不一样,这个地方的煤炭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煤炭的运输距离比它们要短很多,能源的运输成本要低得多,这是其他区域不可比的。

三是劳动力供给充裕,这个一方面要看到河南省人口太多,同时又可以转化为优势,劳动力的供给是其他省市很难比拟的,为什么富士康要搬到郑州来?

它也看重了这个地方的劳动力供给充足。

第四是农业资料成本低。

第五是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商贸体系,这种体系从能源到机械加工制造,到汽车以及轻纺、食品加工、IT产业都有一个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商贸物流。

第六是出现了一大批河南籍的民营企业家,出现了销售额度过百亿的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富有活力。

这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怎么样来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发展?

我们认为需要有这样几个思路,一是要正确处理中原城市群的相互关系,由于行政管理体制和财税体制的原因,中国城市间的经济关系被分割,并导致结构趋同,而相互的联系很少,就像北京和天津,它们之间没什么联系,除了北京有一个很大的河北贫困带,北京和天津没有什么分工和联系,而且大家相互竞争,都在竞相招商引资,实际上是一种竞争的关系。

在中原城市群也同样是这样,到底郑州的定位是什么,郑州周边的这些地级市定位是什么,要解决好从省这个层次有一个大的战略考虑。

这样就需要统筹规划,对郑州以及郑州周边的地级市以及县域经济三个层次的发展方向和结构选择做出科学的决策。

郑州作为区域性和全国性中心城市,既要发挥核心区的作用,我认为它的核心区重点应该放在第三产业,至于说现有的工业可以调整,可以做强,但是在郑州如果再盲目扩大工业规模,可能是和郑州的定位需要协调。

就像北京面临着很尴尬的局面,常住人口1900万,流动人口加在一起2400万,原来提出的是到2020年不能超过1800万,现在早就已经超过了。

所以我觉得郑州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大郑州,包括周边的县和县级市,甚至西边到巩义,还有一个小郑州,就是郑州市区这一块,要不要突破1000万人,做得很大以后这个城市的效率会下降,宜居的水平会下降,交通会变得很拥挤、混乱。

所以我认为郑州市本身不是在扩张规模,而且要提高层次,这样和其他周边的地级市,像新乡机械制造业、漯河的食品加工业等等,周边的地级市有自己的定位,所以要正确处理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关系。

   第二是必须要突出特色产业。

在市场竞争的情况下,这个特色才能获得生存的空间,只有特色才能形成规模经济,和在市场中相对垄断地位,成为竞争优势。

去年我到郑州参加一个冷冻行业论坛,有一家企业是做春卷的,当时那个老总介绍如果我再做汤圆和水饺就竞争不过三全和思念,我就进行差别化,现在它一天要出口20个集装箱的春卷,也成为一个大企业,这就是他选准了产业定位,形成了它的特色,就形成了它在这个领域的垄断地位,所以必须要有特色。

不管什么地方,不可能建立非常完整的工业体系,如果结构趋同,必然是恶性的竞争,所以差别化也能够形成城市相互之间的互补和社会分工体系。

实际上有差别才会有联系,趋同的情况下就没有什么联系,所以这种差别化和特色产业才能够有助于形成优势互补和社会化分工体系。

   第三是既要发展一般的传统商贸服务业,同时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尤其是河南既是农业大省,又是工业生产大省,又是物流大省,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应当还有广泛的天地和非常大的发展潜力,这种生产性服务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