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8335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中心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技术中心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技术中心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技术中心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技术中心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技术中心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技术中心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技术中心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技术中心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技术中心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技术中心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技术中心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技术中心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中心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docx

《技术中心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中心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技术中心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docx

技术中心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修订

总监办

审核

签发

2.2.1跟随性项目研发管理流程:

…………………………………………………………………………

2.2.2创新项目研发管理流程:

…………………………………………………………………………….

一、目的:

规范公司产品研发流程,提高老品改良及新品开发的成功率,确保产品特色风味长期、持续稳定,并通过风味测试、风味验证,持续改进和提升产品风味。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四川白家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三、执行部门:

四川白家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生产营运中心、质量中心、产品品牌中心、财务中心、线上事业部、线下事业部、外贸部。

四、内容:

1、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定义:

是指技术中心各研究室根据公司《产品立项报告》之需求或自主提出研发项目,对老产品改良、新产品研发等工作进行项目管理,确定具体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小组成员组建、项目实施方案、进度、工作目标等,提报《研发立项报告》,并依据报告之内容开展项目管理工作。

2、产品研发项目管理操作流程:

2.1老品改良流程:

2.1.1研发项目讨论:

技术中心根据市场需求或公司下达的产品改良要求后,根据改良内容,召集对应研究室进行讨论,明确研发项目负责人、项目小组成员、产品改良方向、研发目标成本,评估改良对包装、成本之影响,根据市场或公司要求,结合包材消耗进度等情况,确定老品改良的目标。

2.1.2项目小组组建:

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需要,组建项目小组,老品改良项目可以由项目负责人独自承担,也可根据需要进行人员配置,项目小组成员对该项目上市6个月内的食品安全、质量保障、风味稳定、销量采集承担责任,并享受项目提成。

2.1.3研发项目立项报告:

项目负责人根据2.1.1和2.1.2之决议,形成书面的《研发项目立项报告》,并附产品品牌中心的《产品立项报告》,经研究室负责人、技术中心总监、产品品牌中心总监会签后,报公司总裁审批,由总监办加签财务中心和总裁室备案,项目小组开展研发工作。

如确因工艺、技术、包材消耗周期限制等原因,不能在要求时间内完成研发项目的,须在《研发项目立项报告》中予以说明。

2.1.3.1项目费用申报:

项目负责人根据研发计划,评估项目所需费用,分别为市调费用(指样品购买、餐饮试吃、出差考察等实验前市场调研相关费用)、小试费用(指小试原料、器具等费用)、中试费用(指车间中试所需的原料、包材、器具、人工等费用)及检测费用(指根据研发需要,对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测所产生的费用,不包含营养成分检测和第三方的定期检测)。

2.1.3.2研发进度拟订:

项目负责人根据2.1.3之进度要求拟订研发计划,确定小试、中试、量产及项目结案的时间节点,并按此进行考核。

2.1.4市场调研:

项目小组根据研发需要,对线上、线下、餐饮等渠道开展对应的市场调研工作,研究消费者需求、市场需求,以提高研发工作精准度及工作效率。

2.1.4.1竞品采购:

项目小组成员根据研发需要进行竞品采购,由总监办负责签收,并在《竞品品尝记录表》上对竞品品名、购买时间、数量、渠道、价格及竞品相关信息进行登记。

购买人组织内部品尝后,将品尝结果补充于《竞品品尝记录表》。

2.1.4.2餐饮渠道试吃:

项目小组成员根据研发需要,对餐饮市场相关餐馆、菜品进行搜索,如有试吃需求的,在试吃完后两个工作日内填写《餐饮菜品品尝报告》,经研究室负责人、技术中心总监签批后方可报销费用。

2.1.4.3出差:

项目小组根据研发工作安排,需要出差外地进行实地考察的,按《考勤管理制度》中关于出差的相关规定办理手续,其中涉及到竞品购买、餐饮菜品试吃的,分别按2.1.5.1和2.1.5.2之规定执行。

2.1.5产品小试:

研发人员根据产品改良需求,在实验室进行配方的验证,并组织内部员工进行品评,合格后由技术中心总监办组织测试并出具报告。

配方小试过程中,研发人员须先自行评估新原料的安全性,与总监办、计划物供部、车间等相关部门沟通原料的采购便利性、生产便利性,并综合评估、使用新原料。

同时须测试产品成本,原则上须在目标成本范围内进行研发工作,如确因产品风味需要,成本超出目标范围的,须在产品小组内进行确认后执行。

2.1.5.1内部测试:

由技术中心总监办组织测试(其他办公区由所在区域产品主管组织测试),测试样本为30个(业务系统必须参与内部测试,由其办公地点所在的测试人员负责组织测试),研发人员负责测试样品准备、问卷设计及现场的测试准备工作(非龙泉办公区的测试,由各办公区测试组织者负责现场测试工作,但须在样品收到后两个工作日内完成测试及问卷收集工作,测试样品超过2个/天的,时间按2个/天顺延)。

测试完成后两个工作日内出具测试报告,报告中应包含测试样品目标成本的达成情况,经技术中心总监、产品品牌中心总监会签后报总裁签批确定配方是否通过,是否需要进行外部测试。

如产品还需要调整的,技术中心根据签批意见调整后组织技术中心、产品品牌中心、业务部门品评合格后送总裁品评;如确定配方通过且不需要进行外部测试的,由技术中心准备样品送总裁品评。

2.1.5.2外部测试:

如经公司签批需要进行外部测试的,由产品品牌中心拟订测试方案,报公司签批后执行。

测试报告经技术中心总监、产品品牌中心总监会签后报总裁审批。

如签批结果还需要对产品进行调整的,按签批意见调整;如签批意见显示合格的,由技术中心准备样品送总裁品评。

2.1.5.3总裁、合作方品评:

技术中心根据内、外部测试签批意见,准备样品和品评表送总裁或合作方品评,根据总裁签批意见对进行产品调整或配方签批相关工作。

因产品进度需求,总裁及合作方品评时限为收到样品三天内,如超过三天未品尝的,视为同意配方,并承担同意配方相对应的责任。

2.1.5.4《食品安全评估报告》:

产品配方确定前,由项目负责人召集技术中心全员及质量中心相关人员进行食品安全评估,并拟订评估报告,经参与人员会签后,对技术成熟,无风险的,报技术中心总监签批执行;对有风险的,报公司总裁决策。

2.1.5.5《原辅料评估报告》:

小试完成十天内,由项目负责人梳理产品涉及的新增原料标准,发至计划物供部进行原料的采购相关工作,计划物供部在十天内完成原料采购相关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比价、资质收集、合同签订等工作)。

如新原料采购存在问题的,计划物供部在一周内将问题及解决办法反馈至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召集评估后进行调整。

在配方确定前,项目负责人召集计划物供部经理及采购员、质量中心原辅料检验员、质量中心总监进行原辅料合规性、安全性、可行性进行评估,明确产品涉及的重要风味物资,并对新增原料标准进行培训,经参与人员会签后,全员评估通过的,报技术中心总监签批执行;对有争议,不能达成一致的,报公司总裁决策。

培训使用表单《原辅料评估及培训表》。

2.1.6产品包装:

2.1.6.1技术中心粉面制品及包材研究室做为产品研发项目小组成员,根据产品设计及立项之要求,负责对包装材质、尺寸进行评估,并出具材质、尺寸通知,经业务系统、产品品牌中心、生产营运中心会签后,报总裁签批后执行。

2.1.6.2老产品改良中涉及包材改良的,由小组对应责任人开展打样、试机、评估、验证等工作,并出具相关通知。

2.1.6.3如产品改良只涉及配方调整,并且配方的调整不涉及包材材质、尺寸调整的,包材研究室在稿件签批时对材质、尺寸相关内容进行检查、复核即可,不再单独打样、试机。

2.1.7营养成分送检:

总裁品评通过产品配方后,由项目负责人根据配方调整的内容,协同质量中心对是否需要送检营养成分进行初步评估。

如评估意见一致的,按评估意见执行;如评估意见不一致的,由技术中心总监办报总裁裁决。

对需要送检营养成分的,由技术中心对应的产品研发责任人准备样品,质量中心安排送检,并在十天内提交检测数据至技术中心总监办。

2.1.8中试:

技术中心研发人员根据产品改良的内容,在总裁品鉴后十天内,提报《中试方案》并在中试车间进行小批量生产,以验证原料、配方、工艺的可行性。

如只涉及简单的配料占比调整,不涉及工艺调整或配方的重大调整,在项目小组内进行评估不再进行中试,报技术中心总监签批后执行。

如涉及配方的重大调整或工艺、技术的调整,则须进行中试,并进行安全培养实验。

中试完成后,由总监办组织公司内部员工针对中试产品和小试产品进行对比品评,参与人数为7至11人的单人次,采用对比品评法,产品整体风味相似度大于90%视为合格;验证后相似度低于90%的,由项目负责人查找原因,进行整改。

2.1.9配方及工艺文件:

产品经过中试后(需要进行安全培养的,在安全培养完成后),对存在问题的,由研发人员进行相关调整、再次中试。

中试合格后十天内,研发人员形成配方及工艺文件,签批附件包含:

实验纪录表单、测试报告、总裁品评表(签批意见中明确直接通过配方的,不附此表单)、中试产品对比品评表,经公司签批后执行。

2.1.10老品改良工作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召集技术中心、生产营运中心、产品品牌中心、对应业务系统,对改良后的产品配方或包材导入工作进行评估,确定导入进度。

经讨论不涉及包装改版的,由项目负责人根据评估决议出具书面通知,经公司签批后执行。

如涉及包装改版工作的,由项目负责人出具《包装改版建议书》,由产品品牌中心按《包装签批制作管理制度》执行。

2.1.11老品改良效果评估及验证工作:

2.1.11.1老品改良首次批量生产的产品,须与中试产品进行一次对比测试,批量产品与中试产品接受度差异率10%以内的,视为合格。

如差异率超过10%,须查找原因,如存在履职不到位、工艺配方执行不到位造成的,由责任人承担经济损失并追加行政处罚。

2.1.11.2反馈信息收集:

自老品改良导入次月起至6个月内,项目负责人应每月对新配方的消费者、经销商、业务团队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对新老配方的销量变化情况进行采集、分析,填报《产品市场反馈信息记录表》。

2.1.11.3产品验证工作:

自老品改良导入当月起至6个月内,项目负责人应每月对该产品成品进行整体品质验证,并填报《产品品质验证及纠偏记录表》。

每季度组织一次与老配方留样产品的对比验证测试,并出具测试报告。

2.1.12结案:

研发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完成后六个月后,对研发项目进行结案,结案素材应包括:

《研发项目立项报告》、《产品市场反馈信息记录表》、《产品品质验证及纠偏纪录表》,对改良目标及结果进行评估,经业务系统负责人、产品品牌中心会签后报公司总裁签批执行。

2.1.13快速改良流程:

经评估改良不涉及包装改版或按原定改良进度、在库存包材消耗完之前不能完成产品改良的,可以启动快速改良流程。

由技术中心项目负责人根据改良目标进行小试,组织项目小组成员、各研究室负责人、总监办、产品品牌中心产品主管、品牌组长、总监、对应业务系统负责人、兼职产品主管品尝(原则上以上人员全部品尝,如因出差等原因三天内不在成都区域办公的,须保证各系统至少有一人参与品尝),同意配方的人次为:

≥(品尝人数-1)的,即视为该配方测试通过,送陈总品尝确定后开展配方签批及导入工作。

2.2新项目管理流程:

2.2.1跟随产品项目管理流程:

2.2.1.1立项:

根据市场需求,对于跟随性产品,在产品立项时须明确主要竞争对手,制定与竞品的差异化目标,后期的产品开发过程中,以此竞争对手之产品做对比测试。

2.2.1.2小试及测试:

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目标开展研发工作,自接到产品品牌中心立项报告之日起两周内通过产品口味及包装材质、尺寸确认。

测试时根据产品基础指标、与竞品的差异化指标、整体接受度三类指标拟定测试问卷(测试报告中须包含测试样品的成本目标达成情况),测试合格标准为:

基础指标和整体接受度等于或优于竞品、差异化指标优于竞品。

2.2.1.3中试:

项目负责人根据竞品工艺、供应商工艺及自产工艺对产品生产工艺进行评估后,开展中试生产,中试生产之物料经检验合格,可用于成品中。

2.2.1.4供应商资格审查:

经确定的跟随性产品供应商,在保证资质齐全、产品上市销售周期大于保质期未出现批量质量事故前提下,质量中心在十天内进行快速审查出具审核报告后,计划物供部快速进行开发。

2.2.1.5配方及工艺文件签批:

项目负责人完成中试后,拟订产品配方及工艺文件,报公司签批执行。

2.2.1.6跟随性产品研发阶段小结:

跟随性产品完成中试后三天内,由项目负责人整理该产品需要在包装上标示的信息,收集该产品涉及到的原料、包装、半成品、成品各环节的关键信息,即原料和包装的阶梯采购价格、最低起订量、采购周期、半成品生产周期、成品生产周期、产品成本及内交价、首批订单的全流程周期(即业务部门下单至成品交货周期),分别形成《XX产品基础信息表》和《XX产品结构表》,提交至产品品牌中心(产品主管、品牌组长、总监)、对应业务系统(业务系统负责人、产品主管)、生产营运中心(计划物供部经理、工厂厂长)、质量中心(化验室负责人、法规主管)。

2.2.1.7首批成品生产:

产品品牌中心收到技术中心项目负责人发起的《产品基础信息表》和《产品结构表》后,根据业务系统需求及首批订单的全流程周期,开展上市前的准备工作,提报《产品上市申请表》(具体执行以《产品上市管理实施细则为准》),确定首批成品生产数量及需求时间。

生产营运中心计划物供部根据上市申请之内容进行原料、半成品及成品的采购、生产等工作。

首批成品生产时,项目负责人须现场指导,对现场生产操作人员、车间管理人员、质量中心品控人员进行培训,并填报《新产品首次生产记录表》。

生产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将首件成品交与发起产品策划的业务系统进行上市前的拍照、样品发放等工作,费用由技术中心承担。

超出一件的需求,或非产品策划系统的需求,由需求人在库房开单领取。

2.2.1.8跟随性新产品市场反馈及验证工作

2.2.1.8.1新产品首次批量生产的产品,须与中试产品进行一次对比测试,批量产品与中试产品接受度差异率10%以内的,视为合格。

如差异率超过10%,须查找原因,如存在履职不到位、工艺配方执行不到位造成的,由责任人承担经济损失并追加行政处罚。

2.2.1.8.2反馈信息收集:

自新产品上市次月起至6个月内,项目负责人应每月对产品的消费者、经销商、业务团队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对销量变化情况进行采集、分析(跟随产品的销量采集应包括竞品),填报《产品市场反馈信息记录表》。

2.2.1.8.3产品验证工作:

自新产品上市当月起至6个月内,项目负责人应每月对该产品成品进行整体品质验证,并填报《产品品质验证及纠偏记录表》。

每两月组织一次产品的对比验证测试(与中试产品和与目标竞品的对比交替进行),并出具测试报告。

2.2.1.9结案:

研发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完成后六个月后,对研发项目进行结案,结案素材应包括:

《研发项目立项报告》、《产品市场反馈信息记录表》、《产品品质验证及纠偏纪录表》,对项目进行评估,经业务系统负责人、产品品牌中心会签后报公司总裁签批执行。

2.2.2创新产品项目管理流程:

2.2.2.1研发项目讨论:

总监办收到产品品牌中心的《立项报告》后,根据改良内容,召集对应研究室进行讨论,明确研发项目负责人、产品研发方向、研发目标成本、时间进度要求等内容。

2.2.2.2项目小组组建:

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需要,组建项目小组,新产品研发项目原则上不能由一人承担,项目负责人根据产品需要进行人员配置,项目小组成员对该项目上市6个月内的食品安全、质量保障、风味稳定、销量采集承担责任,并享受项目提成。

2.2.2.3产品上市进度控制:

技术中心总监办根据产品品牌中心之《立项报告》确定的上市时间,拟订《产品上市进度表》,如总体进度在《立项报告》确定的上市时间内的,经进度涉及的责任人会签,报技术中心总监、产品品牌中心总监签批后执行。

如确因工艺、设备及其他不可抗力限制,无法在《立项报告》确定的上市时间内完成相关工作的,须注明原因及可确定的上市时间,经进度涉及的责任人会签后,报公司总裁签批后执行。

各责任人须按照签批的进度表之要求完成所负责的工作,凡有延误的,须至少提前一周提报延迟申请,经技术中心总监办、技术中心总监、产品品牌中心产品策划主管、品牌小组组长、产品品牌中心总监会签后,报公司总裁签批同意方可,否则按《督办管理制度》之规定进行相应处罚,如对整体进度有延误的,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2.2.2.4研发立项报告:

项目负责人根据2.2.1和2.2.2之决议,结合产品品牌中心之《立项报告》确定的上市时间形成书面的《产品研发立项报告》,并附产品品牌中心的《立项报告》,经研究室负责人、总监办经理、技术中心总监、产品品牌中心总监会签后,报公司总裁审批,由总监办加签财务中心和总裁室备案,项目小组开展研发工作。

如确因工艺、设备等其他不可抗力限制,无法在《产品立项报告》确定的上市时间内完成相关工作的,须注明原因及可确定的上市时间,经进度涉及的责任人会签后,报公司总裁签批后执行。

2.2.2.4.1研发费用申报:

项目负责人根据研发计划,评估项目所需费用,分别为市调费用(指样品购买、餐饮试吃、出差考察等实验前市场调研相关费用)、小试费用(指小试原料、器具、测试样品等费用)、中试费用(指车间中试所需的原料、包材、器具、人工等费用)及检测费用(指根据研发需要,对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测所产生的费用,不包含营养成分检测和第三方的定期检测)。

2.2.2.4.2研发进度拟订:

项目负责人根据2.1.3之进度要求拟订研发计划,确定小试、中试、量产及项目结案的时间节点,并按此进行考核。

2.2.2.5市场调研:

项目小组根据研发需要,对线上、线下、餐饮等渠道开展对应的市场调研工作,研究消费者需求、市场需求,以提高研发工作精准度及工作效率。

2.2.2.5.1竞品采购:

项目小组成员根据研发需要进行竞品采购,由总监办负责签收,并在《竞品品尝记录表》上对竞品品名、购买时间、数量、渠道、价格及竞品相关信息进行登记。

购买人组织内部品尝后,将品尝结果补充于《竞品品尝记录表》。

2.2.2.5.2餐饮渠道试吃:

项目小组成员根据研发需要,对餐饮市场相关餐馆、菜品进行搜索,如有试吃需求的,在“技术中心工作汇报群”内提出申请,明确试吃目的、餐饮门店、试吃菜品、试吃参与人员、预计费用等信息,经技术中心总监同意后,安排外出试吃。

试吃完后,在两个工作日内填写《餐饮菜品品尝报告》。

2.2.2.5.3出差:

项目小组根据研发工作安排,需要出差外地进行实地考察的,按《考勤管理制度》中关于出差的相关规定办理手续,其中涉及到竞品购买、餐饮菜品试吃的,分别按2.1.5.1和2.1.5.2之规定执行。

2.2.2.6产品小试:

研发人员根据产品研发需求,在实验室进行配方的验证,填写《研发实验原始记录表》,并在内部进行品评,合格后由技术中心总监办组织测试并出具报告。

配方小试过程中,研发人员须先自行评估新原料的安全性,与总监办、计划物供部、车间等相关部门沟通原料的采购便利性、生产便利性,并综合评估、使用新原料。

研发人员须在目标成本范围内进行配方研发,如确因产品风味要求,增加成本能使产品风味体验感大幅增加的,参与试吃和测试的样品成本上浮不超过10%。

2.2.2.6.1内部测试:

由技术中心总监办组织测试(华润办公区由产品品牌中心组织测试),测试样本为30个(业务系统必须参与内部测试,由其办公地点所在的测试人员负责组织测试),研发人员负责测试样品准备、问卷设计及现场的测试准备工作(非龙泉办公区的测试,由各办公区测试组织者负责现场测试工作,但须在样品收到后两个工作日内完成测试及问卷收集工作,测试样品超过2个/天的,时间按2个/人顺延)。

测试完成后两个工作日内出具测试报告(测试报告中须包含测试样品的成本目标达成情况),经技术中心总监、产品品牌中心总监会签后报总裁签批确定配方是否通过,是否需要进行外部测试。

如产品还需要调整的,技术中心根据签批意见调整后组织技术中心、产品品牌中心、业务部门品评合格后送总裁品评;如确定配方通过且不需要进行外部测试的,由技术中心准备样品送总裁品评。

2.2.2.6.2外部测试:

如经公司签批需要进行外部测试的,由产品品牌中心拟订测试方案,报公司签批后执行。

测试报告经技术中心总监、产品品牌中心总监会签后报总裁审批。

如签批结果还需要对产品进行调整的,按签批意见调整;如签批意见显示合格的,由技术中心准备样品送总裁品评。

2.2.2.6.3总裁、合作方品评:

技术中心根据内、外部测试签批意见,准备样品和品评表送总裁或合作方品评,根据总裁签批意见对进行产品调整或配方签批相关工作。

因产品进度需求,总裁及合作方品评时限为收到样品三天内,如超过三天未品尝的,视为同意配方,并承担同意配方相对应的责任。

2.2.2.6.4《食品安全评估报告》:

产品配方确定前,由项目负责人召集技术中心全员及质量中心相关人员进行食品安全评估,并拟订评估报告,经参与人员会签后,对技术成熟,无风险的,报技术中心总监签批执行;对有风险的,报公司总裁决策。

2.2.2.6.5《原辅料评估报告》:

小试完成十天内,由项目负责人梳理产品涉及的新增原料标准,发至计划物供部进行原料的采购相关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比价、资质收集、合同签订等工作),如新原料采购存在问题的,计划物供部在一周内将问题及解决办法反馈至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召集评估后进行调整。

在配方确定前,项目负责人召集计划物供部经理及采购员、质量中心原辅料检验员、质量中心总监进行原辅料合规性、安全性、可行性进行评估,明确产品涉及的重要风味物资,并对新增原料标准进行培训,经参与人员会签后,全员评估通过的,报技术中心总监签批执行;对有争议,不能达成一致的,报公司总裁决策。

培训使用表单《原辅料评估及培训表》。

2.2.2.7产品包装:

2.2.2.7.1技术中心粉面制品及包材研究室做为产品研发项目小组成员,根据产品设计及立项之要求,负责对包装材质、尺寸进行评估,在车间进行现场试机,出具试机报告,合格可行后出具材质、尺寸通知,经业务系统、产品品牌中心、生产营运中心会签后,报总裁签批后执行。

2.2.2.7.2如产品研发属于老产品增加新口味、包材与原同系列产品一致的,由项目小组包材责任人员出具通知,相关部门执行。

2.2.2.8营养成分送检:

总裁品评通过产品配方后,由技术中心对应的产品研发责任人准备样品,质量中心安排送检,并在十天内提交检测数据至技术中心总监办。

2.2.2.9中试:

技术中心研发人员根据产品研发的内容,提报《中试方案》,经技术中心总监签批后在车间进行小批量生产,以验证原料、配方、工艺的可行性。

中试时应填写《中试、试生产记录表》,完成后提报《中试总结报告》。

中试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公司内部员工针对中试产品和小试产品进行对比品评并填报《产品中试对比验证记录表》,参与人数为7至11人的单人次,采用对比品评法,产品整体风味相似度大于90%视为合格;验证后相似度低于90%的,由项目负责人查找原因,进行整改。

中试须在总裁品鉴合格后十日内完成。

2.2.2.10安全培养实验:

新原料、新配方、新工艺的使用,须进行充分的食品安全、风味稳定的论证,经过评估需要对产品安全性进行实验验证的,由研发人员开展相关工作并填写《安全培养检查记录表》。

2.2.2.11配方及工艺文件:

产品经过中试后,对存在问题的,由研发人员进行相关调整、再次中试。

中试合格后,研发人员形成产品配方及生产工艺文件,在十日内完成签批并转相关部门执行。

2.2.2.12创新产品上市前准备工作:

项目负责人完成产品研发后,整理该产品需要在包装上标示的信息,收集该产品涉及到的原料、包装、半成品、成品各环节的关键信息,即原料和包装的阶梯采购价格、最低起订量、采购周期、半成品生产周期、成品生产周期、产品成本及内交价、首批订单的全流程周期(即业务部门下单至成品交货周期),分别形成《XX产品基础信息表》和《XX产品结构表》,提交至产品品牌中心(产品主管、品牌组长、总监)、对应业务系统(业务系统负责人、产品主管)、生产营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