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人行道枕梁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8404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人行道枕梁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桥梁人行道枕梁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桥梁人行道枕梁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桥梁人行道枕梁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桥梁人行道枕梁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桥梁人行道枕梁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桥梁人行道枕梁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桥梁人行道枕梁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桥梁人行道枕梁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桥梁人行道枕梁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人行道枕梁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

《桥梁人行道枕梁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人行道枕梁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梁人行道枕梁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

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质量符合现行水泥标准。

2.砂、石子:

根据结构尺寸、钢筋密度、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确定石子粒径、砂子细度。

砂、石质量符合现行标准。

3.水:

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4.外加剂: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是否采用外加剂。

外加剂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上使用。

5.掺合料: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是否采用掺合料,质量符合现行标准。

6.钢筋网:

钢筋网的级别、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质量符合现行标准。

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无锈蚀和油污。

必要时做化学分析。

7.模板:

模板已经根据施工图纸要求进行制作及安装,确保施工质量

(三)施工器具

1.混凝土机具:

振动棒、塑料布等。

2.钢筋机具:

切断机、扳手、电焊机、卷扬机、撬棍等。

3.机械:

汽车吊、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泵车等。

4、模板机具:

电锯等

二、质量要求

(一)钢筋工程

1.钢筋原材料及钢筋加工工程

质量要求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规定。

A、钢筋、机械连接器、焊条等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B、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平直,表面不得有裂皮和油污。

C、受力钢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焊接和机械接头质量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D、钢筋安装时,必须保证设计要求的钢筋根数。

E、受力钢筋应平直,表面不得有裂纹及其他损伤。

表1-1

2.钢筋网工程实测项目质量要求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规定。

(二)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2.混凝土施工

表1-4

三、工艺流程

四、上坝河桥人行道枕梁操作工艺

1、钢筋加工及绑扎:

钢筋采用φ10、φ16钢筋。

1)钢筋的绑扎、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2)弯钩朝向正确,绑扎接头,按规定取试件,其机械性能试验结果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3)用1级钢或冷拔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数量、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对焊接头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接头弯折不大于4°

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

电弧焊接头,焊缝表面平整,无凹陷,无焊熘,接头处无裂纹、气孔、夹渣及咬边。

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

钢筋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3㎜。

焊缝厚度不大于0.05d,宽不小于0.1d,长不小于0.5d。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7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骨架的宽度±

5尺量检查

2骨架的长度±

10尺量检查

3间距±

10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

受力钢筋排距±

5取其最大值

4箍筋、构造筋间距±

20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焊接预埋件中心线位移5

水平高差+3,—0尺量检查

6受力筋保护±

2、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混凝土施工:

钢筋网绑扎锚固完毕后,在混凝土标高带上安装好可调高程的钢管滑杆振捣梁,用铝合金大杠尺以滑杠为基准控制好混凝土高程。

测量人员对中线位置,模板及标高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即可浇注混凝土。

混凝土施工前需先将桥面板洒水润湿。

预拌混凝土罐车运至施工段,泵车压入,人工将混凝土均匀摊平,严禁扬锹摊铺。

振捣采用振捣梁上的平板式振捣器辅以插入式振捣器均匀振捣密实。

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控制在10~12cm范围。

最后用木抹子3遍找平,于混凝土初凝前20分钟左右铁抹子赶光压实成活,拉毛至规范及设计要求深度,喷洒养生剂,覆膜养生。

混凝土拌和物运至浇筑地点时,应检查其工作性,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

检查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时,应在搅拌机的卸料过程中,从卸料流的1/4至3/4之间部位,采取试样,进行试验,其检测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

2.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

3.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

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

4.用搅拌运输车运输已拌成的混凝土时,途中应以2~4r/min的慢速进行搅动,混凝土的装载量约为搅拌筒几何容量的2/3。

4、混凝土养生:

塑料膜等保水材料严密覆盖并压紧。

防止风裂。

每天洒水4遍,养生7天。

五、成品保护

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承台顶面按控制标高准确抹平,拉毛后迅速覆盖、养生。

2.当气温低于5度时,不得再进行桥面铺装工程施工。

3.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为7天,每天洒水次数可根据空气的湿度、温度等情况确定,以能保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

六、施工安全

1.当应用混凝土泵车时,泵车应安装稳定,牢固。

泵车未安设稳前,不得移动布料杆。

作业前应检查输送泵、电气设备是否正常、灵敏、可靠。

2.泵送前,应检查管路、管节、管卡及密封圈的完好程度,不得使用有破损、裂缝、变形和密封不合格的管件,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1)管路布置要平顺。

在高处、转角处应架设牢固,防止串动、移位。

2)管路应设专人检查,遇有变形、破裂时,应及时更换,防止崩裂。

3.泵车在运转时发现故障,应立即停机检查,不得带病作业。

4.拆卸管路接头前,应先把管内剩余压力排除干净,防止管内存有压力而引起事故。

5.作业结束采用空气清洗管道时,操作人员不得靠近管道端部。

6.施工过程中放置铁锹应扣锹,施工人员严禁穿拖鞋,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7.需要移动电缆时,应先断电源,随时注意检查电线电缆是否破损。

七、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道路和场地:

施工区内道路通畅、平坦、整洁,不乱堆放,无散落物;

构造物周围保持清洁;

场地无散落的杂物及散物;

施工废料集中堆放,及时处理。

2、班组场地清理:

班组必须做好操作后场地清理,随作随清,物尽其用。

在施工作业中,应有防止混凝土洒漏、车辆沾带泥土运行等措施。

3、周围设备存放:

施工机具、器材等集中堆放整齐。

专用管件、管卡分类分规格,集中存放。

环境保护措施:

1、消除施工污染:

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流入、耕地、农田、灌溉渠道,要采用措施处理。

工地垃圾及时运往指定地点深埋,清洗集料机具或含有沉淀油污的操作水,采用过滤的方法或沉淀池处理,使生态环境受损减到最低程度。

2、为减少噪音扰民,超标准设备要搭棚封闭和降噪。

噪音较大的工序尽量避免夜间施工。

3、设专人清扫施工现场,负责保证现场整洁及卫生工作。

八、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现浇砼桥面易出现以下一些主要质量问题:

1、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差,有多处坑凹、起拱、波浪、接缝台阶,主要由于:

①、标高带质量的影响。

标高带质量是确保混凝土桥面平整度的重要环节。

振动梁是依靠标高带的控制进行作业的,标高带本身凸凹不平,当受振动梁的瞬时冲击而变形,桥面整平就失去了基准,如呈拱形或波浪;

②、施工机具本身的影响。

振动梁变形、表面沾的灰浆清理不净和振动频率的失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刮平、补振、压实提浆功能。

振动梁和刮杠行进速度不当也会影响桥面平整度。

③、由于受施工条件的限制,采用半幅一次浇筑的方法,振动梁长期使用后,中间部位易出现下挠度,致使桥面横向平整度变差。

④、在混凝土表面拉毛时时间掌握不当,局部桥面泛砂,拉毛易破损,使表面1~2mm范围的密实度受到影响,平整度也降低。

⑤、振捣过度。

因采用泵送混凝土,塌落度较大,振捣过度易使混凝土料粒分层,下层粗骨料偏多,上层只有砂浆和小骨料,振动梁向前拖动过后,回填的混凝土稀浆多且水灰比变大,当水分蒸发后该处的强度小收缩率大,影响桥面平整度。

⑥、箱梁顶板齿板槽锚头区标高失控,造成桥面厚度不一致,导致桥面钢筋网铺设位置不准,直接影响振动梁行进,过薄或厚薄交接处平整度差;

2、混凝土表面有横向、纵向裂缝及龟裂、不规则裂缝等现象,原因如下:

①、现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收浆抹面工艺控制不严;

②、养生不及时,尤其气温高湿度小风速大的不利条件下,在混凝土凝结硬化初期,就会使混凝土表面因失水过快而出现混凝土干缩裂缝;

③、在混凝土桥面铺装中,由于铺设桥面钢筋网位置不准,造成混凝土保护层太厚而产生表层混凝土开裂;

④、箱梁顶板齿板槽锚头区标高失控,造成桥面厚度不一致,过薄或厚薄交接处将成为薄弱断面,产生混凝土收缩裂纹;

⑤、施工时箱梁顶板面干燥会吸收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分,使底部混凝土失水过快,导致开裂。

九、施工遵循《城市桥梁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技术

负责人

交底人

监理见证

接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