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题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8852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史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史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史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史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史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史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史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史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史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史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史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史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史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史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中国古代史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题库.docx

《中国古代史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题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史题库.docx

中国古代史题库

一、填空(10分,10小题,2009年

上册4个,下册6个)

1、P38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的转折点,故商朝又称为殷朝。

2、P41青铜铸造业是商代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到商代后期达到高峰。

3、P57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授民授疆土。

4、P65西周的手工业和商业,基本上由官府经营管理,这叫做“工商食官”。

5、P69共和元年(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6、P74金文是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即青铜器铭文,又称钟鼎文。

7、P133《孙子兵法》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古的兵书。

8、P160黄老学派在社会政治思想上以道家的“无为而治”为体,调和儒法,用天道无为、顺乎自然的思想解释法治的主张,并把道家的贵柔同儒家的惠民思想糅合起来,提倡仁义与德政。

9、P242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为理论前提,建立了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家思想体系。

10、P317淝水之战是十六国东晋时期南北两个政权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统一战争。

二、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从9题中选做6题。

1、P85弭兵之会

2、P117合纵连横

3、P148-149焚书坑儒

4、P169郡国并行制

5、P210、P246谶纬

6、P274九品中正制

7、P310-311侨置、土断

8、P382-384玄学

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共4题。

从4题中选做3题。

1、P105-106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P121-123秦国一统六国的原因

3、P154分析楚汉之争中刘邦、项羽成败的原因

4、P359-36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四、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共2题。

从2题中选做1题。

1、P129-133论述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四大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P173-182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下册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军机处、尚书房、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安史之乱、陈桥兵变、辽朝五京、四大汗国、宋元五大理学家

二、简答:

1、简评周世宗改革

2、简述郑和下西洋

3、简述明太祖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4、回答南明政权的建立者、时间、地点

5、简述“三藩之乱”

6、简述明末资本主义萌芽

三、论述

1、论述王安石变法(原因、内容、性质、意义、评价)

2、评价唐太宗李世民其人

3、评价武则天其人

P382-388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玄学、反玄学思想,道教、佛教传播与反佛斗争)。

P278-281试论诸葛亮治蜀。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钟鼎文、2、共和元年(前841年)3、董仲舒、4、淝水之战、5、门下省、6、澶渊之盟7、上京8、朱熹9、一条鞭法10、耿精忠

二、名词解释(八选六,每题5分,共30分)

1、合纵连横:

“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就是几个弱国联合起来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这个强国或是秦,亦或是齐,战国后期则专指秦。

(2分)“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就是以一个大国为中心(后期也主要指秦),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联合一些弱国去进攻另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他国的目的。

(2分)张仪是“连横”政策的倡导者,公孙衍是“合纵”政策的推行者。

(1分)

2、焚书坑儒:

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在咸阳宫宴会上提出分封同姓王以为屏藩的建议,丞相李斯将其同社会舆论对秦政的批评联系起来,因此请求秦始皇将除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秦国史书之外的《诗》、《书》、百家语一概焚毁,消灭私学,秦始皇采纳了李斯建议。

(3分)次年,为秦始皇寻求仙药的方士侯生、卢生相邀逃亡,并散布诽谤之言。

秦始皇震怒之下派人追查讯问,方士儒生转相告发,诛连咸阳城内460人,均被坑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

(2分)

3、九品中正制:

为了更好贯彻“唯才是举”这一用人政策,曹丕称帝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创立“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

其具体办法是在州郡设立“中正”,由中央“贤有识鉴”的官员按照籍贯所在地予以兼任。

(2分)中正负责考察本地使人,根据他们的家世、德行和才能,定为九等(即九品):

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并写出评语(即行状),上报中央。

中央有关部门选任官吏时,主要依据中正对士人评定的品第,授予相应的官职。

这个办法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选任官吏的重要制度。

(3分)

4、玄学:

魏晋时期,士人把道家的《老子》、《庄子》和儒家的《周易》奉为经典,称之为“三玄”,玄学因此而得名。

“玄”有虚无玄远、高深莫测之意,玄学就是以道家的唯心主义思想去解释儒家的《周易》而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

(2分)玄学的最早代表人物是曹魏正始年间的何晏和王弼,二人提出“贵无”学说,提倡“道法自然”、“政治无为”。

正始以后,出现了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反名教的玄学家。

西晋时期,玄学代表人物是向秀和向秀。

魏晋玄学给两汉以来僵化了的儒家哲学带了新的解释,使唯心论的哲学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但玄学作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也强烈地反映出魏晋时期门阀世族的腐朽性,因此玄学的流行对社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3分)

5、租庸调制:

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计丁征收赋役。

其制:

每丁每年纳“租”粟2石,随乡所出,输“调”绢(或绫、絁)2丈,绵3两;若输布,则2丈五尺,麻3斤。

每年服徭役20日;不应役者,则按每日三尺绢折纳,叫做“输庸”。

(4分)凡加役15天免调,加役30天租调俱免,额外加役最多不得超过30天。

此制度下,农民负担比前代有所减轻。

(1分)

6、安史之乱:

755年,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安禄山、部将平卢兵马使史思明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率15万兵马南下进攻关中。

次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随后入潼关,陷长安。

757年,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

,叛军内部出现分裂。

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夺其余部,自称大燕皇帝。

761年,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

763年,史朝义兵败穷蹙自杀。

(3分)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至此结束。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2分)

7、四大汗国:

成吉思汗把西征占领的广大地区作为封地分封给他的三个儿子,作为世系领地。

长子术赤封于钦察、花剌子模及康里国故地,称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建都萨莱。

次子察合台封于西辽和畏吾儿故地,称察合台汗国,建都阿力麻里。

三子窝阔台封于乃蛮故地,称窝阔台汗国,建都叶穆尔。

(3分)1253年旭烈兀西征后,留居帖必力思,建立了伊儿汗国。

除蒙古之外的四大汗国地跨欧亚大陆,幅贵辽阔,与蒙古汗国及后来的元朝保持着藩属关系。

因缺少共同的经济基础和密切的联系,逐渐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与汗国中央的关系日见疏远。

(2分)

8、军机处:

雍正七年(1729年),为了紧急处理西北军务,清廷于隆宗门内设军机房,后改称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的满汉大臣共同组成。

入值官员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上行走等。

军机大臣的职责只是供传述缮撰,完全根据皇帝旨意办事,是皇帝处理政务的机要工作班子。

(3分)军机处一开始仅是临时性机构,后来发展为凌驾于内阁和“国议”之上的总揽军政大权的最高权威机关。

军机处的设立,取代了南书房,使内阁职权进一步缩小,更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国家一切政务均由皇帝一人独断朝纲,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彻底建立。

(2分)

三、简答题(四选三,每题10分,共30分)

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秦孝公时期,商鞅于前356年(或说前359年)和前350年两次主持变法,(1分)变法内容如下:

(1)、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4)、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5)、燔烧诗书,申明法令。

(6)、实行什伍连坐法,设县制。

(7)、革除戎狄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商鞅变法比较彻底,是使秦国兵强国富的重要原因,奠定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基础。

((8分)

2、分析楚汉之争中刘邦、项羽成败的原因。

(1)刘邦顺应秦王朝以来的统一形势,加之善于纳谏,知人善任,又有富饶的关中为根据地,终于由弱变强,击败项羽这一秦末最大的割据势力。

(5分)

(2)项羽复仇心理太强,对秦始皇创建的大一统局面缺少正确认识,刚愎残暴,烧夷掳掠,失去民心,又缺乏智谋,不能用人,遂由强转弱,被刘邦打败。

(5分)

3、简述明太祖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废除地方权力过于集中的中书省,分其权于新设的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合称“三司”。

(2)、在中央设立通政使司,长官称通政使,负责“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削夺丞相“关白”之权。

废除了中书省,罢丞相,权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相权和皇权合而为一。

(3)、分大都督府为前、后、左、中、右五军都督府,规定五军都督府有掌兵之权,而无调兵之权;兵部有调兵之权,无统兵之权。

(5分)(4)、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等官,作为全国最高监察机构。

(5)、重视法制建设方面,颁布了《大明律》、《大诰》等律例。

(6)、政治上的专制集权也贯穿到科举、教育和文化领域。

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7)、实行特务政治,设立军事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合称厂卫。

(5分)

4、简述郑和下西洋

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国内的安定及造船、航海技术的提高,为远洋贸易提供了可能。

明朝国立强盛,统治者“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并“宣德化而柔远”。

永乐、宣德年间出现了郑和下“西洋”这一举世闻名的远洋航行。

1405年,郑和率领船队从苏州刘家港出发开始首次出使西洋,到1433年结束。

(5分)前后共出使7次,历时近30年,到达亚非几十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之大,航程之远,在当时世界航海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推动了华侨向南洋的移动。

但郑和下西洋,旨在表现东方专制君主与天朝大国的威严气势,主要出于政治目的,经济上的得失考虑不多。

(5分)

四、论述题(二选一,30分)

1、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大力提倡董仲舒的新儒学,设立太学和“郡国学”。

(6分)

(2)、改定官制与军制:

打破封君为相惯例;设立“中朝”;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郡国岁举孝、廉各一人;建立八校尉、期门、羽林,加强中央兵力。

(9分)

(3)、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颁布“推恩令”;削夺列侯封爵;颁布《左官律》和《附益法》;诛锄豪强;新增律例。

(8分)

(4)、调整财政经济政策:

统一货币,铸造三官钱;盐铁官营,实行酒榷;建立均输平准制度;实行“算缗”、“告缗”制度。

(7分)

2、论述王安石变法(原因、内容、性质、意义、评价)

(1)、原因:

北宋中期,出现了统治危机。

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化。

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此外,还有冗官、冗兵、冗费,使朝廷的财政负担日益严重。

宋仁宗时的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失败后,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积贫积弱局面形成。

(4分)

(2)、内容:

王安石变法主要包括理财、整军、科举学校三个方面。

理财诸法有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疫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

整军诸法有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置将法)。

科举和学校发面有制定“贡举新制”,诸科考试只保留进士科,罢明经诸科,另设明法科;进士科考试中不再考诗赋、帖经、墨义,而以考试经义、论、时务策为主;主持编成《三经新义》;扩大京师太学,实行三舍法;学习成绩优秀者可直接授官;后来又在京师设立武学、律学、医学等,培养专门人才。

(12分)

(3)、性质:

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4分)

(4)、意义:

变法办法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4分)

5、评价:

安石变法一是要实现富国强兵,二是要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的负担,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是符合实际的需求的。

但是王安石的变法不可避免的触犯到了大地主和官僚阶级的利益,让他们从自己的腰包里掏出钱财来支援国家的财政是不可行的,加上王安石变法的急于求成和用人不当加速了变法的失败。

虽然王安石变法失败了,但他的部分内容也得以保留,比如兴修水利,但总体上是一次失败的变法,司马光上台以后就完全的废除了变法。

(6分)

试卷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李悝、2、三官钱3、夷陵4、玄学5、度支6、中京7、金帐8、程颢9、永乐大典10、南书房

二、名词解释(八选六,每题5分,共30分)

1、弭兵之会:

春秋中期出现了大国并争势均力敌局面,加上各国内部矛盾激化,大国都忙于内部事务,无力再发动大战。

由于连年战争,人民也普遍厌战,要求和平。

因宋国兵灾最为严重,所以这里出现了“弭兵”(和平)运动的思想基础。

(1分)弭兵会议前后有两次:

第一次是前579年,由宋国大夫华元倡导,约合晋楚在宋定力盟约。

盟约双方约定不再交兵,如果一方受到侵害,另一方保证支援。

这次盟约仅维持三年,到前576年,到晋楚鄢陵之战,兵戎相见,第一次“弭兵”失败。

(2分)第二次是前546年,由宋大夫向戌倡导。

这次弭兵仍在宋都召开,除晋楚两大国参加外,又约请14国代表到会。

会议确认晋楚两国共作霸主,小国需向晋楚同时纳贡,小国负担因此增加一倍。

这次“弭兵”后,各大国都忙于内部纷争,无暇外顾,晋楚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

(2分)

2、盐铁之议:

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霍光以昭帝的名义,命令丞相田千秋召集60多名贤良、文学,与桑弘羊围绕盐铁专卖等内外政策进行辩论。

(2分)贤良、文学力主罢盐铁、酒榷、均输官,以示节俭,桑弘羊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答,这就是有名的盐铁之议。

(2分)议论记录由宣帝时庐江太守桓宽撰成《盐铁论》一书。

盐铁会议后,在霍光主持下,罢除“酒榷”和关内铁官,其余盐铁等政策,仍遵武帝之旧。

(1分)

3、侨置土断:

所谓侨置,就是东晋政府在大江南北流民集中地区设置以北方州、郡、县命名的地方行政机构,专门负责安抚和管理流民事宜。

因为当时北方南下的流民被称为“侨人”,所以这些专门机构叫做侨州、郡、县。

(2分)侨置政策的推行,既造成地方机构的混乱,也给户籍管理带来了困难,还影响到政府的赋税收入。

所以,东晋政府又实行“土断”政策。

(1分)土断就是对侨州郡县和侨人户籍进行整理,通过调整地方机构,解决郡县制度与行政区划的混乱现象,重新登录户籍,进一步加强对流民的管理,以便于政府统一对包括侨人在内的编户齐民征发赋税。

(2分)

4、飞钱:

飞钱又称作“便换”,是我国早期的金钱汇兑业务形式,产生于公元九十几初年。

(1分)有两种形式:

一是官办,设于京城的“进奏院”,往往代营便换。

诸道商人在京售完货物以后,可以将现款交给所属地方政府的进奏院,由该院发给两联单或“文牒”、“公据”,其一交给放款人,另一寄往本道,以备放款人回乡后凭据取款。

(2分)二是私办,大商人往往在各道或主要城市有联号或交易往来,也代营便换,以此牟利。

(2分)

5、四时捺钵:

所谓“捺钵”,是指辽朝皇帝在游猎畋渔之地所设兴帐(行宫),来源于契丹族游牧渔猎逐水草而居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

辽朝皇帝在春、夏、秋、冬四季都要到相对固定的地方去从事渔猎活动,秋冬违寒,春夏避暑。

“四时捺钵”时,契丹大小臣僚及汉人宣徽院所属官员都要随行。

其中,以夏、冬两次最为重要,皇帝和南北面官大臣讨论朝廷军政大事。

(4分)“四时捺钵”在辽圣宗时形成定制,终辽之世,相沿不改,也是辽朝政治制度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部分之一。

(1分)

6、庆历新政:

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向宋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他的改革方案,其内容包括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改革科举,发展经济,减轻剥削,加强边防等。

其中的大部分内容,由仁宗颁诏全国实行,这就是“庆历新政”。

(4分)范仲淹的改革方案以整顿吏治为中心,“新政”触犯了特权阶层的既得利益,招致了保守官僚的强烈反对,范仲淹被迫请调西北前线任职,至庆历五年,“新政”被一一废除,改革归于失败。

(1分)

7、奴儿干都司:

永乐七年(1409年),明廷升奴儿干卫为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驻奴儿干城(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东岸的特林地方)。

奴儿干都司管辖西起额嫩河,东接库页岛,北至外兴安岭,南接日本海的广大地区,建州卫亦为其属。

(4分)之后,明政府多次派人巡视,仅太监亦失哈就7次出巡,并在奴儿干都司所在地兴建永宁寺,刻石立碑,这是明朝在努尔干地区有效行使国家主权的历史见证。

(1分)

8、乾嘉学派:

即清代的考据学,又称汉学、朴学,是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等方面从事经书古义考证的一门学问。

其起源于清初,因在乾隆嘉庆两朝达于极盛,所以又称作乾嘉学派。

(2分)乾嘉学派为考据而考据的学风,始于胡渭与阎若璩。

之后,乾嘉学派分为吴、皖两大派。

前者以苏州元和人惠栋为首,主张“凡古必真,凡汉必好”,“信家法而尚古训”,泥古守旧,因而成就不大。

后者以戴震为代表,比较富于创新性,不泥于一家之言,在考证训诂上卓有成就。

(2分)鸦片战争前夕。

考据学衰落,渐为今文经学所取代。

(1分)

三、简答题(四选三,每题10分,共30分)

1、简析三国鼎立的原因:

三国鼎力局面的出现,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分)

(1)、长时期的格局混战,强弱之间彼此消长,造成魏蜀吴在军事力量上相对均衡,任何一方都无法吞灭另外两个势力而实现统一。

(2分)

(2)、“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无吴蜀这种自然环境方面的优势,给魏国进取江南带来了严重障碍,从而形成地理条件上的均衡。

(2分)(3)、北方传统发达地区逐渐失去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而南方社会的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这三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为三个政权的存在提供了物质基础。

(2分)(4)、三国的首脑人物都有雄才大略,但他们一统天下之志一再遭受挫折,便力图实现天下三分之局,并在各自辖区竞相改革,采取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措施,最终促成三国总体力量的均衡,充分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三国鼎力的出现发挥了重大作用。

(3分)

2、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孝文改制实际上是冯太后与孝文帝共同推行的,改革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始于太和八年(484年),主要是改革政治、经济制度;后一阶段从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之后进行的,着重变革拓跋鲜卑的社会生活习俗。

改革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

(1分)

(1)整顿吏治。

(2)推行均田制。

(3)实行三长制。

(4)实行定额租调制。

(5)迁都洛阳。

(6)迁都洛阳后,孝文帝在前一阶段改革的基础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措施,例如禁胡服,断北语,改籍贯,改姓氏,定姓族,提倡胡汉通婚,改管制和刑律,尊孔尊儒,兴复礼乐。

(5分)

孝文改制顺应了北魏社会的客观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所以取得了成功,并具有重大的进步作用和积极意义。

改制极大地提高了拓跋鲜卑的文明程度,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建设。

实行改革之后,拓跋部和北魏社会无论是政治体制、经济制度,还是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都完成了封建化。

改革加速了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使各胡族由游牧经济或半农半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经济为主,实现了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封建化。

改革也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北魏国立强盛,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4分)

3、简述“澶渊之盟”内容及其影响。

1004年十二月,宋辽经反复谈判磋商,达成以下协议:

(1)宋辽维持旧疆,仍以白沟为界,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圣宗为弟,尊萧太后为叔母;

(2)北宋每年输辽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岁币;(3)双方沿边州县各守边界,两边人户不得交侵,对逃亡越界者,双方互相遣送,沿边城市只能依旧完葺,不许增筑城堡和开挖河道。

这就是宋辽关系史上的“澶渊之盟”。

(7分)

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势均力敌条件下的产物,此后宋辽形成相对稳定的南北对峙局面,和平关系持续了近百年。

和平给宋辽沿边州县带来了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经济上有所恢复和发展。

宋辽间的和平交往促进了汉族与契丹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于推动民族融合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分)

4、简述南明政权的建立者、时间、年号。

(1)1644年五月,福王朱由菘在南京称帝,建元弘光,史称南明。

次年五月,弘光政权灭亡。

(3分)

(2)1645年闰六月,唐王朱聿键称帝于福州,建元隆武。

当年八月,隆武政权灭亡。

(3分)

(3)1646年十一月,朱聿键之弟朱聿鐭于广州称帝,改元绍武。

次月,绍武政权灭亡。

(1分)

(4)1646年十一月桂王朱由榔于肇庆称帝,以次年为永历元年。

1662年,桂王被绞杀于昆明,永历政权灭亡。

(3分)

四、论述题(二选一,30分)

1、论述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四大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仁”和“礼”。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继承孔子的“仁”,发展为“王道”、“仁政”学说。

“仁政”的核心内容是明君必须“制民之产”,反对土地兼并,主张恢复井田制。

孟子的“仁政”学说以重民思想为基础,认为民心最重要,主张“王道”,反对“霸道”。

孟子主张“性善论”。

荀子在政治思想方面,主张“隆礼”,强调用礼义教化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其主张人性恶,所以其把礼与法统一起来。

“隆礼”的内容包涵礼法兼用,实际上是“礼表法里”。

“勘天”思想是荀子学说的最宝贵之处,其认为人们能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即“知天”,而利用它为自己服务,则叫“勘天”。

荀子进一步强调“知天命而用之”,强调人德主观能动性。

(8分)

(2)、墨家创始人墨子,名翟。

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天志”、“明鬼”等思想,其中,“兼爱”是其政治思想核心。

墨子是小生产者的代言人,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以至于楚、秦。

因墨家思想缺乏深厚阶级基础,其政治主张不切合事宜,故在秦汉以后衰落下去。

(8)

(3)、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思想主要从老子思想发展而来。

庄子对“道”的解释更加神秘,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非物”,是精神性的东西。

庄子把老子关系对立面转化的看法引向极端,认为无论大小、长短、贵贱、美丑、成败等一切差别都不存在,否定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走向相对主义。

庄子提出“齐是非”、“齐万物”,“齐物我”,导致“不可知论”。

(6)

(4)、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其把战国前期的法、术、势三家思想结合起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治思想体系。

所谓“法”,就是商鞅等人强调的维护封建秩序而公布于世的成文法。

所谓“术”,就是申不害强调的国君控制臣民的权术。

所谓“势”,就是慎到主张的君主要握有统治百姓的权势。

韩非以为法、术、势三者缺一不可,其中,“以法为本”,法是基础。

韩非提出“法后王”的进步历史观,主张统治者应该形势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批判复古思潮。

(8)

2、以唐、明、清为例,论述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原因、内容及影响。

(1)、理财家刘晏的理财措施虽然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之内换届了唐政府的财政困难,却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生活中的混乱。

因此,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德宗采纳杨炎的建议,颁行两税法,对赋役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两税法规定:

以大历十四年(779年)全国税收额作为新税征收的标准额分摊于各州,以后则按“量出以制入”的原则,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确定应纳税额。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簙”;“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两税“计钱而输绫绢”;商人征其收入三十分之一;两税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以六月末为限,秋税以十一月末为期。

两税法是古代税制的一大变革,其实在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崩溃以后,庄田兴起,田亩不实,人口流亡,户籍失真,唐政府财政收入困难的条件下产生的。

这种税法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并且产生了较好的结果。

两税法改变了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本的征税原则,改变过去征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