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实践教学大纲及实验实训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88846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土栽培实践教学大纲及实验实训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无土栽培实践教学大纲及实验实训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无土栽培实践教学大纲及实验实训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无土栽培实践教学大纲及实验实训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无土栽培实践教学大纲及实验实训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无土栽培实践教学大纲及实验实训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无土栽培实践教学大纲及实验实训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无土栽培实践教学大纲及实验实训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土栽培实践教学大纲及实验实训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

《无土栽培实践教学大纲及实验实训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土栽培实践教学大纲及实验实训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土栽培实践教学大纲及实验实训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

⑴实验室实验20%,24学时⑵校外基地生产参观15%,6学时⑶看录象教学5%,2学时四、试验方式和要求:

实验室理论性实习与生产实践、实训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与现场生产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掌握无土栽培的基本方法技术。

选演6做示五、附:

实验、实训指导书

实验一营养液的配制技术

一、目的和要求

营养液管理是无土栽培的关键性技术,营养液配制则是基础。

本实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常用营养液的配制方法。

二、材料与用具:

1.材料以日本园试通用配方为例,准备下列大量和微量元素化合物。

(1)大量元素化合物。

Ca(N03)・4H20、KNO3、__4、MgS04・7H2O。

(2)微量元素化合物。

Na2Fe―EDTA、H3BO3、MnS04・4H20、ZnS04・7H20、CUS04・5H20、(NH4)6M07024・4H20。

2.用具电子天平(感量0.01g)、烧杯(100ml、200ml各1个)、容量瓶(1000m1)、玻璃棒、贮液瓶(3个1000ml棕色瓶),记号笔、标签纸、贮液池(桶)等。

三、方法和步骤

1.母液(浓缩液)种类分成A、B、C三个母液,A液包括Ca(N03)2・4H20和KNQ,浓缩200倍;

B液包括__4和Mg804・7H20,浓缩200倍;

C液包括Na2Fe―EDTA和各微量元素,浓缩1000倍。

2.计算各母液化合物用量按园试配方要求配制1000ml母液,经计算各化合物用量为:

①A液:

Ca(NO3)2・4H2022年9.00g,__.80g。

②B液:

__430.60g,MgSO4・7H2098.60g。

③C液:

Na2Fe-EDTA20.0g,H3BO32.86g,MnS04・4H202.13g,ZnS04・7H200.22g,CuS04・5H200.08g,(NH4)6M07024・4H200.02g,Na2Fe-TDTA也可用FeS04・7H20和Na2―EDTA自制代替。

方法是按1000倍母液取

FeS04・7H2022年.9g与Na2EDTA18.6g混容即可。

3.母液的配制按上述计算结果,准确称取各化合物用量,按A、B、C种类分别溶解,并定容至1000ml,然后装入棕色瓶,并贴上标签,注明A、B、C母液。

4.工作营养液的配制用上述母液配制50L的工作营养液。

分别量取A母液和B母液各0.25l,C母液0.05L,在加入各母液的过程中,务必防止出现沉淀。

方法如下:

①在贮液池内先放人相当于预配工作营养液体积40%的水量,即20L水,再将量好的A母液倒人其中。

②将量好的B母液慢慢倒入其中,并不断加水稀释,至达到总水量的80%为止。

③将C母液按量加入其中,然后加足水量并不断搅拌。

四、作业与思考题

1.作业完成实验报告,详细记录营养液配制过程。

2.思考题・营养液配制过程中,如果用NH4+N代替一半的NO3--N,应如何进行替换。

实验二常见固体基质物理性状的测定

一、目的和要求。

固体基质的使用在无土栽培生产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固体基质加营养液栽培具有性能稳定、设备简单、投资较少、管理较易等优点。

基质的种类较多,根据作物的生育要求选配基质,首先必须了解各种基质的不同理化性质。

本实验要求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常见固体基质的物理性状(容重,比重,大、小孔隙度等)的测定方法。

二、材料与用具。

1.材料以无土栽培中常用的一种或二种基质作试材。

2.用具比重瓶(容积50m1)、天平(感量0.lg)、温度计(±

0.1℃)、滤纸、纱布、烧杯(50m1)、量筒(50mi)、真空干燥器、真空泵等。

1、比重

(1)称取风干基质样品10g,倾入比重瓶内,另称10g样品105℃烘干、称重(G)。

(2)向装有样品的比重瓶中加入蒸馏水,至瓶内容积的一半处,然后徐徐摇动,使样品充分湿润,与水均匀混合之后放入真空干燥器中。

(3)用真空泵抽气法排除基质中的空气,抽气时间不得少于30min,停止抽气后仍需在干燥器中静置15min以上;

然后加满蒸馏水,塞好瓶塞使多余的水自瓶塞毛管中溢出,用滤纸擦干后称重(g2),同时用温度计测定瓶内的水温。

同时测定不加样品的比重瓶加水的重量(g1)。

(4)结果计算ds=G・dwt/(G+g1―g2)式中,ds为基质比重(g/em3);

dwt为t℃时蒸馏水比重(g/crn3)。

2.容重(g/cna3)将自然状态(或生产状态)下的基质放人一已知体积的容器(烧杯或量筒),后倒出称基质重,用重量除以体积。

3.总孔隙度(%)指基质中包括大小孔隙(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在内的所有孔隙的总和。

以占有基质体积的百分比表示。

总孔隙度=(1―容重/比重)×

100。

4.大小孔隙度取一已知体积(V)的容器,加满待测的风干基质称重(W1),然后加入蒸馏水放入真空干燥器用真空泵抽气30min,再加满水称重(w2)后,将容器上口用一已知重量的湿润纱布(W3)包住,把容器倒置,让容器中的水分流出,放置2h左右,直至容器中没有水分渗出为止,称重(W4)。

大孔隙(%)=(W2+W3-W4)×

100/V小孔隙(%)二(w4―W2―W3)×

100/V四、作业与思考题

1.作业完成实验报告,详细记录基质物理性状的测定过程。

每种物理性状测定三个样,计算结果。

2.思考题适于作物生长的基质物理性状应该怎样?

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对各种基质的认识提出一种复合基质的配比。

实验三常见固体基质化学性状的测定

基质的化学性质对种植在其中的植物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基质的化学组成和由此所产生的基质的化学稳定性、酸碱度、物理化学吸附能力(阳离子交换量)、缓冲能力和电导率等。

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基质常见的化学性质(pH、电导率等)测定方法。

二、材料与用具

1.材料无土栽培常用的1~2种固体基质。

2.用具pH计、玻璃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电导仪。

3.溶液pH4.01标准缓冲液0.21g在__烘过的分析纯苯二甲酸氢钾

__4,用水溶解后定容至1L)、pH6.87标准缓冲液(3.39g在50C烘过的分析纯KH2P04和3.53g分析纯无水Na2HPO4溶于水后定容至1L)、pH9.18标准缓冲液(3.80g硼砂Na2B4Q・10H20溶于水后定容至1L)、饱和CaCl2溶液。

三、方法和步骤1.pH测定

(1)把电极插入与基质浸提液pH接近的缓冲液中,校正待用。

(2)称风干基质10g于50ml烧杯中,加25ml蒸馏水后振荡5rain,再静置30min,然后用pH计测定。

2.电导率测定取风干基质10g,加入饱和CaCl2溶液25ml,振荡浸提10min,过滤,取其滤液用电导仪来测电导率(mS/cm)。

1.作业完成实验报告,详细记录基质化学性状的测定过程。

每种化学性状测定三个样,计算结果。

2.思考题谈谈基质pH对基质有效性的影响。

通常作物生长良好的pH范围是多少?

为什么?

实验四有机基质培技术

近年来,无土栽培在我国虽然发展势头不减,但由于营养液配制的繁琐,管理的复杂以及较高的成本,制约了无土栽培的推广与普及,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而有机基质培技术是利用消毒的有机基质加上人工滴灌清水的方法,简单易行,十分符合中国的国情。

通过具体操作,了解和掌握有机基质培的原理和技术要领。

(1)已育好待移植的作物幼苗―(种类待定)。

(2)泥炭、珍珠岩、有机消毒膨化肥料。

(3)种植槽或塑料钵、简易的满灌设备.⑷花卉、蔬菜种子或插条、幼苗若干三、方法和步骤

(1)把泥炭、珍珠岩、有机消毒膨化肥料按6:

3:

1的比例充分混匀。

如泥炭、珍珠岩已使用过,按实验九的方法进行消毒。

(2)用砖、塑料泡沫板等制作种植槽。

(3)把基质填人种植槽或塑料钵中,基质厚约12~15Ccm.(4)移人幼苗,接好滴灌系统。

(5)记录作物生长情况,必要时追施速效肥;

控制滴灌速度,以槽底或钵底刚湿不漏为准。

1.作业详细记录整个有机基质培的全过程,总结有机基质培的技术要点。

2.思考题谈谈有机基质培的优缺点,如何改进?

实验五无土育苗技术

了解常用无土育苗的设施与方法,如育苗容器、育苗基质的选用、营养的供应方式等,作物种类的不同、苗龄的不同适用的育苗方法也不同。

1.基质。

泥炭、河砂等。

2.容器。

育苗穴盘、塑料钵等。

3.含一定比例的复合肥(15―15―15,N―P205―K20)或有机消毒肥料、Hoagland营养液。

4.消毒剂。

40%的甲醇溶液100倍液。

5.经催芽已萌发的植物(种类待定)种子。

6.镊子、塑料薄膜、简易滴灌设备。

1.基质的消毒有条件的可用蒸汽(80~95℃)进行消毒,现在大规模生产中常用化学药剂消毒。

消毒用的化学药剂很多,实验用40%的甲醇溶液100倍液。

将基质平铺地面(若不是干净的水泥地面,可在地面上平铺一张塑料薄膜)约10cm厚,然后用甲醇溶液将其喷湿,再铺第二层,直至处理完所有基质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封闭1~2昼夜后,将消毒基质摊开挥发直到没有甲醇的气味后方可使用(大约3~4d)。

2.基质的配制将复合肥(15―15―15,N―P205―K20)以0.25%的比例对水混入1:

1的泥炭、河砂复合基质中。

3.基质的填装将基质均匀的装入穴盘或塑料钵中,基质面比盘沿低约1cm。

4.播种将催芽后的种子用镊子小心的放大穴盘或塑料钵中,埋人基质以不见种子为好。

播好后及时浇水,浇透。

5.管理:

(1)光照。

冬春时应适当补光或加大苗距;

夏季,尤其是刚出苗时,应适当遮阳。

(2)温度。

可通过棚室内的加温装置和育苗床中铺设的电热线或遮阳网等来调节温度。

注意夜温低于日温5~10℃。

上、下限温度因作物不同,温度要求差异较大。

(3)水分。

基质含水量约15%时开始浇水,此时基质表面干燥发白。

早晨9时左右浇水为宜。

在定植前可通过控水的方法促进根系生长发达。

(4)空气湿度。

以80%左右为宜。

可用通风或喷雾的方式调节。

1.作业写出实验报告,详细记录育苗的整个过程,提出发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2.思考题与常规育苗相比,无土育苗具有哪些优势?

在推广普及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实训六校外生产实训参观一天

组织学生到校外无土栽培生产基地进行为期一天的生产实习,以期让学生了解无土栽培生产的全过程。

包括栽培的设施、设备、布局,以及常见蔬菜、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和主要病虫害防治。

实习参观后,写出实验报告或设计论文,两题任选一。

1要求学生进行生产设计,以一亩保护设施为例,进行基质栽培所需的设备及用料。

2请比较深液流水培技术、浮板毛管水培技术和营养液膜技术等三种无土栽培技术在设施建设难易程度、投资大小、适种作物、管理方便与否、可能的投资回报等方面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