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89206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docx

云南省届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理综试题

2016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2016.3.22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5页,第II卷6

至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囚。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

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

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淀粉、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C、H、0、N四种元素  B.都是由单体聚合而成的多聚体

C.合成过程都需要模板     D.都具有功能的多样性

2.在研究温度对发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时,得到右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发菜无叶绿体,但可进行光合作用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有[H]的产生和消耗

C.25℃后发菜制造的氧气量逐渐下降

D.45°C时,C02固定和C3还原仍能进行

3.右图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变异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B.该变异发生在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C.该过程导致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D.该变异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4.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约占人体体液组成的2/3

B.一个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可能不止一个

C.抽搐反应是内环境成分稳态失调所引起的

D.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时,内环境稳态可能遭到破坏

5.下列过程能双向进行的是

A.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B.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

C.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D.HIV病毒的遗传信息在DNA和RNA之间的流动

6.下列实验未用到模型方法的是

A.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

B.制作DNA双螺旋结构

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D.探究酵母菌细跑呼吸的方式

29.(11分)

某课外活动小组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得到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请回答

相关问题:

(l)酶活性是指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以    作为检测因变量的指标。

(2)上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于是活动小组又进行    (镇“对照”、“对比”

或“重复”)实验,得到与上图无显著差异的结果。

查阅资料后发现,盐酸能催化淀粉

 水解。

因此推测,该实验中淀粉可能是在    和    的作用下分解的。

pH

为3条件下的酶活性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pH为9条件下的酶

活性,原因是    

(3)在常温、常压下,与盐酸相比,淀粉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判断依据

是    

30.(9分)

良好合理的饮食习惯是人体健康的保障。

请回答下列问题:

(l)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人们在膳食选择中,应重视各类食物的合理搭配,

从而保证    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蛋白质含量丰富的熟食较生食更易消化,原

因是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    ,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2)正常人饭后,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有    和    ,前者能促进胰腺分泌

消化液,后者可降低血糖浓度。

若摄取糖类过多而体力活动过少,就会导致体内多余

的糖类    ,造成肥胖。

(3)若所吃食物过咸,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    (填“升高”或“降低”),刺激下

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    产生渴觉。

(4)某些人群的免疫系统对高蛋白食物过于敏感,会引起    ,该种免疫系统功能的

异常具有明显的    和个体差异,这类人群在饮食中应避免高蛋白膳食。

31.(9分)

从“群体”的视角来观察和研究生命系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

(l)为控制有害动物,人们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

群正常的    ,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该技术属于    (填“化

学防治”、“生物防治”或“机械防治”)。

控制虫害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

的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    ,大熊猫种群的K值会变小。

    能

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3)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适度利用生态系统,

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    ;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

相应的    和    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32.(10分)

控制某种安哥拉兔长毛(HL)和短毛(HS)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雄兔中HL对

HS为显性,雌兔中HS对HL为显性。

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l)长毛和短毛在安哥拉兔群的雄兔和雌兔中,显隐性关系刚好相反,但该相对性状的遗

传不属于伴性遗传,为什么?

(2)基因型为HLHS的雄兔的表现型是    。

现有一只长毛雌兔,所生的一窝后代中

雌兔全为短毛,则子代雌兔的基因型为    ,为什么?

(3)现用多对基因型杂合的亲本杂交,F1长毛兔与短毛兔的比例为    

39.【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请回答相关问题:

(l)离体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对营养、环境等条件的要求相对特殊,需要配制适宜的培养

基。

常用的一种培养基是    ,其制备过程为:

配制    →配制培养基→

灭菌。

(2)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是诱导花粉植株的主要影响因素。

①一般来说,花粉处于    期的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

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

②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适中时,能促进    的形成。

(3)用消毒后的花蕾剥离花药时,要尽量不损伤花药,否则接种后容易从    产生愈

伤组织。

(4)一般经过20一30d培养后,会发现花药开裂,长出愈伤组织或形成胚状体。

将愈伤组

织及时转移到    上,以便获得再生植株。

在花药培养中,特别是通过愈伤组织

形成的花粉植株,常会发生    变化。

因此还需要对培养出来的植株作进一步的

鉴定和筛选。

40.【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治疗性克隆是将患者健康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受体卵母细胞中构建成重组细胞,体

外培养一段时间后,分离出胚胎干细胞,经定向分化形成特定的组织器官,用于治疗。

(l)应选处于    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

且对受体细胞作去核处理,目的是    

(2)体外培养时,首先应保证重组细胞处于    的环境,当重组细胞达到    

期时,可从其内细胞团中分离胚胎干细胞。

(3)若克隆过程需进行基因改造,核心步骤是构建    ,将其导入动物细胞的最有效

方法是    

(4)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    ,在体外经定向诱导分化,培育出人造组织

器官,解决目前临床上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    的问题。

2016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2016.3.22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卤可用于制作豆腐

B.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

D.制作航天服的聚醋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2H4和C3吨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g,所含碳氢键数目为aNA/7

B.标准状况下,2.24L2H35Cl中所含中子数为1.8NA

C.50mL12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D.1LO.lmol·L寸的NaHCO3溶液中HCO3-和CO32-的离子数之和为0.1NA

9.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12,其属于芳香怪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关系如下图所示。

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Z与τ形成的化合物Z2T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满足:

Y

B.氢化物的沸点不一定是:

Y>R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T

D.由X、R、Y、Z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12.己知:

Mn(s)+O2(g)=MnO2(s) △Hl

S(s)+O2(g)=SO2(g) △H2

Mn(s)+S(s)+2O2(g)=MnSO4(s) △H3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H2>0

B.△H3>△H1

13.常温下,用一定浓度的氨水滴定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土壤浸出溶液,溶液的pH变化与滴入氨水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土壤是酸性土壤

B.当溶液中c(H+)=c(OH一)时,消耗氨水的体积为9mL

C.M、N点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一定相等

D.将20mL此氨水与10mL同浓度的盐酸混合,

充分反应后存在:

c(NH4+)>c(Cl一)>c(NH3·H2O)>c(0H一)>c(H+)

26.(14分)

铝(熔点660°C)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工业上用A12O3(熔点2045℃)和冰晶石

(Na3AlF6,六氟合铝酸钠)混合熔融后电解制得。

回答下列问题:

(1)冶金工业上常用金属铝作还原剂冶炼钒、铬、锰,铝与V2O5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2)将打磨过的铝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可观察到铝熔化而不滴落,原因是

;铝是活泼金属,但打磨过的铝片投入沸水中不易

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若将铝片用饱和Hg(NO3)2溶液浸泡数分钟,取出后迅速洗净,可

制得俗称“铝汞齐”的铝汞合金。

铝汞齐露置在空气中,表面会快速生长出蓬松的白

毛(A12O3)口若将新制的铝汞齐放入水中,可迅速反应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铝汞齐的化学性质变得“活泼”的原因可能是        

(3)将0.1molL一1AlCl3溶液和10%NH4F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滴加氨水,无沉淀

析出。

则AlC13与NH4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所用试管及盛装NH4F溶液的试剂瓶均为塑料材质,原因是           

(4)饮用水中的NO3一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

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一的浓度,有研究人

员建议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3一还原为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此方法的缺点是处理后的水中生成了AlO2一,仍然可能对人

类健康产生危害,还需要对该饮用水进行一系列后续处理。

25℃时,若欲使上述处理后的水中AlO2一浓度降到1.0xl0一6mol.L一1,则应调节至

pH=,此时水中c(Al3+)=

27.(l4分)

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利用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

(l)目前工业上使用的捕碳剂有NH3和(NH4)2CO3,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则K3=(用含Kl、K2的代数式表示)。

(2)利用CO2制备乙烯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具体如下:

方法一:

CO2催化加氢合成乙烯,其反应为:

起始时按n(CO2):

n(H2)=1:

3的投料比充入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平衡

时H2和H2O的物质的量如图甲所示:

①a     0(选填“>”或“<”)。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B.其它条件不变时,若扩大容器容积,则U正减小,v逆增大

C.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不随时间改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③393K下,H2的平衡转化率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④393K下,该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按n(CO2):

n(H2)=1:

3投入CO2和H2,

则n(H2)/n(C2H4)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方法二:

用惰性电极电解强酸性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可得到乙烯,其原理如图乙所示·

⑤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⑥该装置中使用的是    (“阴”或“阳”)离子交换膜。

28.(15分)回答下列问题:

I、向FeSO4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时,析出的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

变为红褐色。

(1)Fe2+离子在水溶液中呈现的颜色是    ;Fe(OH)2转化为红褐色沉淀的化学方程

式为    

(2)有人认为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的原因是Fe(OH)2凝胶吸附了溶液中过量的Fe2+

离子。

为探究该观点的正确性,设计如下两个实验:

①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FeS04溶液,若该观点正确,应观察到的现象

是    

②己知胶体粒子的吸附能力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向盛装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

NaOH溶液,析出白色沉淀,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将此试管小心加热,若观察

到    ,则说明上述解释成立。

II、二茂铁的化学式为(C5H5)2Fe,它是一种橙黄色针状晶体,熔点173--1740C,1000C

以上显著升华,沸点249℃,不溶于水,可溶于甲醇、乙醇、乙醚和苯等有机溶剂,可作高

性能的火箭燃料添加剂。

实验室制备二茂铁的反应原理为: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及磁力搅拌装置未画出)。

(3)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KOH固体所起的作用是使环戊二烯(C5H6)脱去质子,

另一个作用是        

(4)下列有关反应开始和结束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填编号)。

a.先加热,再通冷凝水b.先通冷凝水,再加热

c.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冷凝水d.先停止通冷凝水,再停止加热

(5)反应后可用乙醚萃取、蒸馏分离得到二茂铁粗产品,若欲进一步提纯,最简单的方法是    ;若本次实验取用环戊二烯(密度为0.877g·cm-3)6.6mL其它物质足量,所得产品质量为5.0g,则产率为    (保留3位有效数字)。

36.【化学—选修2:

化学与技术】(巧分)

硝酸钱可用作化肥、军用炸药、杀虫剂、冷冻剂等,工业制取硝酸钱的工艺流程如下:

(l)合成氨气的工业设备名称是    ,设备中设置热交换器的目的是    

,合成氨的原料气必须先脱硫,目的是    

(2)吸收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生产流程看,吸收塔中需要补充空气,其原因是        

(3)生产硝酸的过程中常会产生氮的氧化物,可用如下三种方法处理:

方法一:

碱性溶液吸收法

NO+NO2+2NaOH=2NaNO2+H2O;2NO2+N2CO3=NaNO2+NaNO3+CO2

方法二:

NH3还原法

(NO也有类似

的反应)

方法三:

甲烷吸收法

(NO也有类似

的反应)

上述三种方法中,方法一的主要缺点是            

方法三和方法二相比,方法三的缺点是            

(4)工业上也可以通过电解NO制备NH4N03,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通入NH3的目的是      

②若维持电流强度为3A,电解2小时,理论上可制得NH4NO3的最大质量为g。

(已

知F=96500C·mol一l)

(5)某化肥厂用NH3制备NH4NO3。

己知:

NH3制NO的产率是94%,NO制HNO3的产

率是89%,则制HNO3所用NH3的质量占总耗NH3质量(不考虑其他损耗)的百分比

37.[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W、X、Y、Z、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

W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X、

Z元素原子基态时,核外电子均排布在3个能级上,且它们的价电子层上均有两个未成对电

子;向含有Q2+的溶液中滴加氨水,形成蓝色沉淀,再滴加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l)第一电离能YZ,电负性YZ(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写出与XZ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离子的化学式。

(3)若向含有Q2+的硫酸盐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得到深蓝色溶液后再加乙醇,有深蓝色晶

体析出,原因是 ;该深蓝色晶体中,中心

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配体为

(4)已知W、Y形成的一组二元化合物化学式为:

YW3、Y2W4、Y3W5、Y4W6……

其中,YW3分子中Y原子的杂化类型为;这组化合物的通式为

W、Y形成的化合物的种类比W、X形成的化合物的种类(填“多”或“少”)。

(5)Q单质的晶体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己知Q单质的密度是dg·cm-3,NA表示阿伏伽

德罗常数的值,Q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Q晶体中最邻近的原子核间距为    cm(用

含M、d、NA的代数式表示)。

Q原子在晶胞中的空间利用率为      (用含

代数式表示)。

38.【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15分)

一种联合生产树脂(X)和香料(Y)的合成路线设计如下:

已知:

①A是一种烃的含氧衍生物,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碳、氢元素质量分数之

和为82.98%b

回答下列问题:

(l)

中的官能团名称为      

(2)写出结构简式:

A      ,D      ,G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与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b.1molG最多能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时,1molY最多能消耗2molNaOH

(4)H生成Y的化学方程式为      

(5)H的分子存在顺反异构,写出H的顺式异构体结构简式      

(6)尿素

氮原子上的氢原子可以像A上的氢原子寻样与C发生加成反应,

再缩聚成高分子化合物。

写出尿素与C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线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

程式            

(7)H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如下条件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      。

①可发生银镜反应

②只含有一个环状结构且可使FeCl3溶液显紫色

③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

2:

2:

1(不考虑立体异构)。

 

2016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2016.3.22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14至17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18至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

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由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静止于半径

为R的光滑半球形碗中,弹簧水平,两球间距为R且球半径远小于碗的半径。

则弹簧

 的原长为。

  A、

     B、

  C、

   D、

15、如图甲所示,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的小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从坐标原点O开

始沿x轴正方向运动,F随物块所在位置坐标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线右半部分

为四分之一圆弧,则小物块运动到2x。

处时的动能可表示为

A、0       B、

      C、

     D、

16.如图所示,在等边三角形ABC所在平面内有一匀强电场,将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从A点

移到B点和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均做负功且数值相同,则如下四个图中,电场强

度E方向的标示正确的是

17.如图所示为超声波测速示意图。

一固定的超声波测速仪每隔1s向小汽车发出一个超声波

脉冲信号,己知第一个超声波t0=0时刻发出,遇到小汽车后返回,tl=l.0s时刻接收到反

射波同时发出第二个超声波,t2=1.9s时刻接收到第二个反射波。

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

播速度为3.4x102m/s,小汽车在这段时间的运动视为匀速运动,根据上述条件可知

A.小汽车向超声波测速仪运动,速度为17.9m/s

B.小汽车向超声波测速仪运动,速度为17.0m/s

C.小汽车背离超声波测速仪运动,速度为17.9m/s

D.小汽车背离超声波测速仪运动,速度为17.0m/s

18.2016年,我国将择机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发射“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

和“天舟货运飞船”,一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若“天宫二号”在离地面一定高度的

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宫二号”的在轨环绕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天宫二号”的在轨环绕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飞船从高轨道转移到低轨道首先要减速

D.飞船从高轨道转移到低轨道首先要加速

19.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从O点沿OA方向垂直磁场发射两个

比荷相同的带电粒子,一粒子经时间t1到达直线OC上的P点,

其速率为vl;另一粒子经时间t2到达直线OC上的Q点,其速

率为v2。

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

A.vl>v2

B.vl

C.t1

D.t1=t2

20.如图所示为著名物理学家费曼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

水平绝缘圆板可绕通过其中心的竖直光滑轴自由转

动,圆盘边缘固定着若干金属小球,在圆盘的中部

有一个导电线圈。

在线圈接通电源的瞬间发现圆板

发生了转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板上的金属小球带电

B.圆板上的金属小球不带电

C.接通线圈电源的瞬间在圆板上的金属小球所在处产生了电场

D.接通线圈电源的瞬间在圆板上的金属小球所在处只产生了磁场

21.如图所示,形状为半个正弦图线的金属导线两端与两金属小环a,b连接,两环套在光

滑长直金属杆上,导线电阻为R,其余电阻不计,a,b间距为L,导线顶部到杆的距离

为d。

在外力F作用下,导线沿杆以恒定的速度v向右运动,穿过宽度也为L的匀强磁

场区域,运动过程中导线所在平面始终与磁场垂直,两环与金属杆保持良好接触。

从导

线进入磁场到全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

A.导线中电流的最大值为

B.导线中电流的有效值为

C.外力F做的功为

D.外力F做的功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一第犯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

必须作答。

第33题一第3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6分)

如图所示,装有滴漏瓶的小车与钩码通过一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