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0345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4.在p-v图及T-s图上画出空气的n=1.2的膨胀过程1-2和n=1.6的压缩过程1-3,

并确定过程1-2和1-3中功和热量的正负号及初终态热力学能的大小。

1-2过程功为正,热量为负,初态热力学能大于终态热力学能

1-3过程功伟负,热量为正,初态热力学能小于终态热力学能

5.在T-s图上画出下面两各热力过程:

1)k=1.4的空气,多变压缩过程n=1.325;

2)n=0.92的吸热过程。

5.画出单级活塞式压缩机将空气由相同初态,分别经定温压缩、定熵压缩和多变

压缩过程达到相同的终态压力的p-v,T-s图,并说明其耗功量的大小关系。

wsww

nT

7.定性画出内燃机三种理想循环的pv、Ts图。

混合加热:

p

T4

4

3

3

22

55

11

vs

定容加热:

T

23

24

1

1Vs

定压加热:

pT

2

4

14

1

6.在T-s图上画出采用再热的郎肯循环循环图,并定性说明再热循环对循环热效

率的影响。

.答:

如果附加部分的效率高,则再热循环效率会提高,中间压力p提高,会使t

提高,但此时对干度x2的改善较小。

7.画出蒸汽压缩制冷系统的T-s图,并说明各个过程是在哪个设备中完成的。

答:

1-2过程,压气机中完成;

2-3过程,冷凝器中完成;

3-4过程,节流阀中

完成;

4-1过程,蒸发器中完成。

三、简答题:

1.绝热刚性容器用隔板分成A、B相同的两部分,

12

A侧充满空气,B侧为真空,分析突然抽掉隔板

后气体的状态参数(热力学能、焓、熵)如何变

化?

2.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

3.绝热过程是定熵过程吗?

多变过程是任意过程吗?

4.如图所示的电加热装置,容器中盛有空气,并设有电阻丝,试问取什么为系

统,系统与外界交换的是热量;

取什么为系统,系统与外界交换的是电功;

取什

么为系统,系统与外界没有任何能量交换。

5.热量与功有什么相同的特征,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8.答:

热量和功都是能量传递的度量,它们都是过程量。

只有在能量传递过程中

才有所谓的功和热量,没有能量的传递过程也就没有功和热量。

区别:

功是有规则的宏观运动能量的传递,在做功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能量形

态的变化,热量则是大量微观粒子杂乱热运动的能量的传递,传热过程中不出现

能量形态的转化。

功转化成热量是无条件的,而热转变成功是有条件的。

6.为什么T-s图上过同一点的气体的定容线要比定压线陡一些?

9.答:

在定容线上

dTT

dsC

V

,而在定压线上

P

7.工质在压力p1下被吸入气缸,可逆压缩至p2(p1<p2),然后排出气缸,试在

p-v图上表示出此工作过程的膨胀功和技术功,并说明技术功和膨胀功之间的

关系。

7答:

其1-2-3-4-1为技术功wt

1-2-5-6-1为膨胀功w

Δ(pv)=δw-δwt

8.对于闭口系统,引起系统熵变的因素有哪些?

开口系统呢?

8答:

闭口系统,由于没有物质的流动,引起熵变的主要因素为传热引起的熵流,

以及不可逆过程而产生的熵产。

对于开口系,除了熵产和熵流之外还有因为物质

流动所引起的熵的变化

9.是否一切熵增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可逆过程的熵增必须为零?

9答:

不是一切熵增过程都是自发过程,例如气体的不可逆绝热压缩过程,过程

中气体的熵增大,但是这个过程不是自发过程。

可逆过称的熵增不一定为零,可

逆过程的熵产为零,但熵流不一定就业为零。

例如可逆定温吸热过程的熵增就大

于零。

10.气体在喷管中流动,欲使超音速气流加速,应采用什么形式的喷管?

为什么?

10答:

愈使超音速气流加速,应选用渐扩管,因为超音速气流在减缩喷管中有

压缩的效应,只有在渐扩喷管中才能膨胀加速

11.简述制冷循环和热泵循环的异同点。

11答:

相同点:

原理为逆卡诺循环,将热量从低温带到高温

不同点:

热泵为产热,热为有效,制冷循环要的是冷量

12.在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定容加热理想循环及定压加热理想循环中,提

高压缩比都可使循环热效率提高,试从第二定律分析其原因。

12答: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循环热效率为

T

t1,其中T1为循环平均吸

热温度,T2为循环平均放热温度。

在这三个循环中提高压缩比,均可以提高循

环平均吸热温度,而平均放热温度要么不变,要么减小,所以均可使循环热效率

提高。

13.蒸汽动力装置采用再热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循环的热效率吗?

13.答:

不是,采用再热循环的目的是为了在提高初态压力时,不引起乏气的干

度的降低,即通过提高初态压力提高热效率,而再热循环较基本循环的热效率并

不一定提高。

10.画图分析新蒸汽参数对基本朗肯循环的热效率有和影响?

14答:

初温T1对热效率的影响:

初温由T1提高到T1a的T—s图。

初压p1和背压p2

不变,由图看到,提高初温可提高循环的平均吸热温度(由T1提高到T1a),从而提

高循环的热效率。

蒸汽初压的影响:

图为保持背压p2、初温T1不变而升高初压p1的循环T-s图。

显然,提高

p可以提高平均吸热温度T1,从而提高循环的热效率。

11.压缩蒸汽制冷循环采用节流阀代替膨胀机,压缩空气制冷循环是否也可以采

用这种方法?

15答:

不可以。

因为空气的比热容较小,且增压比增大循环制冷系数讲减小,

故每千克空气的吸热量不多,为了提高制冷能力,空气的流量就就要很大,而节

流阀不能满足大流量的要求。

16.如果选取燃气轮机装置理想循环的最佳增压比,是否意味着可获得最高的循

环热效率,为什么?

16.答:

不是,最佳增压比是针对循环净功而言,即循环净功最大。

而循环热效

t

k

率,即随增压比的增高而递增的。

17.简述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之间的区别。

17答:

干球温度:

为温度计测湿空气的实际温度

湿球温度:

是湿空气流过湿球时与湿球建立了热平衡后的温度

露点温度:

为湿空气沿等压线P=Pv降温至有液态水析出的温度

12.当湿空气的相对湿度固定不变时,湿空气的温度增高,湿空气的含湿量d、

露点温度tD、湿球温度

如何变化?

w

v

20.答:

含湿量d、露点温度tD、湿球温度

都提高。

因为s

,而温度提高

时相应的饱和压力ps提高,当相对湿度不变,水蒸气分压力提高,则露点温度,

含湿量提高。

计算题

12.1kgN2在一热力过程中从初态0.2MPa、157℃变化到0.1MPa、27℃,过程

的技术功为34.94kJ/kg,周围环境温度T0=300K;

试问过程是否为可逆过程?

程有无不可逆损失?

若有不可逆损失,不可逆损失为多少?

(视N2为定比热理

R

想气体,定压比热容Cp=1.038kJ/kg.k,气体常数g

=0.297kJ/kg.k)。

13.解:

qhwtcptwtq-100kJ/kg

取系统与环境组成孤立系,则

siso

s工质s

热源

s=

工质

Tp

2ln

cplnRg-0.1678,

T0T

=0.3333,则

ss工质s

iso=0.1654>

0所以不可逆。

IT0sgT0s49.64kJ/kg。

iso

14.将一根即m0.36kg的金属投入m9kg的水中,初始时金属棒的温度

T,1060K,水的温度295

TK,比热容分别为c0.42kJ/kgK和miwm

c0.4187kJ/kgK,试求终温Tf和金属棒、水以及它们组成的孤立系的熵变。

设容器绝热。

21.解:

由闭口系能量方程UQW,取容器内水和金属棒为热力系,绝热,

不作外功,所以Q0,W0则U0,wU0

U

m

mwcTTmcTT

wfwmmfm

94.187Tf2950.360.42Tf10600Tf298.1。

由金属棒和水组成的是孤立系,孤立系的熵变为金属棒熵变和水熵变之和,

SisoSS

mW

f

2.

Smcln0.360.42ln=-0.1918kJ/K

mmT

1060m

298.1f

Smcln9.04.187ln=0.3939kJ/K

wwwT

295w

SisoSS=0.2021kJ/K

3.在两个恒温热源间工作的某动力循环系统,其高温热源温度=1000K低温热

源温度=300K。

循环中工质吸热过程的熵变Δs1=1.0kJ/(kgK·

),吸热量

=980kJ/kg;

工质放热过程的熵变Δs2=–1.02kJ/(kgK·

),放热量=600kJ/kg。

环境

温度=300K,试求:

(1)循环的热效率

(2)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的熵流和熵产;

(3)判断该过程能否实现。

3解:

(1)循环净功为

wqq1q2980600=380K

netnet

循环热效率为

net

380

980

=38.8%

(2)

Ⅰ、工质吸热过程

熵流为

s

1000

=0.98kJ/(kg·

K)

该过程熵变为

sss=1.0kJ/(kg·

1f1g1

则熵产为

s1s1s11.00.98=0.02kJ/(kg·

gf

Ⅱ、工质放热过程

600

300

=-2kJ/(kg·

sss=–1.02kJ/(kg·

2f2g2

s2s2s21.02

(2)=0.98kJ/(kg·

(3)由上面结果得(可任选Ⅰ、Ⅱ之一进行判断,)

Ⅰ、工质吸热过程有

,既能实现

工质放热过程有

Ⅱ、也可以用循环熵增

ss1s21.01.020.020

即还是能实现

13.p0=1.0MPa,t0=20oC的空气可逆绝热流经渐缩喷管,在喷管截面F为0.003平

方米处的气流马赫数为0.7,若背压为0.25MPa,试求F截面处空气的温度及流速,

喷管出口截面积A2及空气出口流速,空气比定压热容为cp=1004J/(kgK)。

15.解:

在截面F处,面积AF=0.003

m,由题意可逆绝热流动,得截面F处的气

流速度为:

kR

g

C,2(h0h)2C(T0T)2(T0T)

fFFPFF

k1

当地音速为:

CkRgTF

由马赫数的概念:

Ma

cT

fF

20

(1)

ck1T

F

因此

T293

T267K

k11.41

(Ma1)(0.71)

22

因此,截面F处的气流速度为:

c,cMakRTMa0.71.4287(J/kg.k)267229.3m/s

fFgF

由可逆绝热流动过程得:

k1.4

T267

Fk

PP()11()1.410.722MPa

F0

RTJkgK

287(/.)

gF3

v0.106m/kg

P0.722MPa

因此流量为:

Acmms

Ff,F

22.229.3/

q6.49kg/s

考虑出口截面参数:

p0.528p0.528MPa0.25MPa

cr0

因此,在出口处的参数为:

p2pcr0.528MPa

P0.528

2k1.4

20

TT()293()244K

P1

RTJkgKK

287(/.)244

g23

v20.133m/kg

P0.528MPa

C,22(h0h2)2C(T0T2)313.7m/s

fP

由连续性方程可知各截面流量应相等,因此

q6.49kg/s0.133m/kg

A0.0027m

c313.7m/s

f,2

5.活塞压缩机每分钟转速360转,从环境吸进21℃的空气14将之压缩到0.52

MPa输出。

设压缩过程为可逆多变过程,多变指数为1.3,压缩机容积效率ηV=0.95。

求:

(1)所需输入压缩机的功率;

(2)余隙容积比及活塞排量。

空气作理想气体,

比热容取定值;

空气气体常数=287J/(kgK·

)、=1005J/(kgK·

)、环境大气压

pb=0.1013MPa。

5.解:

(1)由压缩机多变过程压缩功计算公式得

n11.31

np1.30.52

1.3

n

wRT[()1]0.287(27321)[()1]

cg1

n1p1.310.1013

=167.8kJ/kg

压缩机空气质量流量为

VnpVn

0.101314360

r1r

v60RT600.287(27321)60

1g1

=1.0085kJ/kg

压缩机的功率为

Pmw1.0085168.7=169.1kJ/kg

(2)由余隙容积比与容积效率的公式

VVp

c2

1[()1]

hh1

得余隙容积比

V110.95

cV

Vp0.52

h

21.3

()1()1

p0.1013

=0.02

活塞排量为

V14

V=14.74m

16.

14.空气初始状态,p1=0.1MPa,t1=20℃,经三级压缩,压力达到10MPa,设进

入各级汽缸时的空气温度相等,多变指数均为1.3,各级中间压力按压气机耗功

最小原则设计。

如果产气量为每小时200kg,求:

(1)各级排气温度及压气机的最小功率;

(2)多级改为单级,多变指数不变,求压气机耗功和排气温度。

17.解:

由题意得,压气机耗功最小原则设计情况下,各级压力比应该相等,且

i

p10MPa

43

p0.1MPa

23.

由进入各级汽缸时的空气温度相等,得

n1n11.31

21.3

23411i

TTTTTK

()n()n(27320)(4.64)417.7

各级耗功相等,因此压气机耗功等于各级耗功之和:

n1

PzP,zqw,zqRg

(1)25.8kW

ccjmcjm

单级压缩排气温度:

10MPa

3.MPa

100

TTK

()n84821

n2001.31.31

PqRgT

(1)0.287293(1100)38.4kW

cm1

n136001.311.3

7.某定容加热活塞式内燃机理想循环的p-v曲线如图所示。

设其工质为空气,

质量为1kg,已知p1=1bar,t1=25℃,ε=v1/v2=5,定容过程中加入热量q1=800kJ/kg,

空气的气体常数为Rg=0.287kJ/(kg·

K),比定容热容cv=0.718kJ/(kg·

K),等熵

指数γ=1.4。

(1)在T-s图上表示该循环;

(2)求出点2、3、4的p、v、T参

数;

(3)求循环的净功量和循环热效率。

7解:

(1)

3/kg。

(2)由状态方程:

pv=RgT,得:

v1=0.85526m

因为5

,所以v2=v1/5=0.17105m3/kg,因为1-2过程为绝热压缩,所以有:

3/kg,因为1-2过程为绝热压缩,所以有:

vPv

1522

p29.518*10,T2567.27K

ppa

vR

2g

V2=v3=0.17105m

3/kg,定容过程的吸热量q1=cv(T3-T2),

RT

g5

T2=1681.48K,p328.213*10pa

335

v1v0.85526m/kg,3-4为等熵过程,p4p2.96410pa

Pv

44

15.K

循环的放热量:

qcTTKJkg

v41420.22/2

循环的净功量:

w=q1-q2=379.78kJ/kg,

循环热效率:

0.475

8.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p-V如图所示。

已知p1=97kPa,t1=28℃,

3,压缩比ε=15,p3=6.2MPa,t4=1320℃,工质视为空气。

试计算:

(1)V1=0.084m

循环中各过程端点的压力、温度和体积;

(2)循环热效率;

(3)同温度范围的卡诺

循环热效率。

已知空气的气体常数Rg=0.287kJ/(kg·

K),比定容热容cv=0.718

kJ/(kg·

K),等熵指数γ=1.4。

34

5

有状态方程可得

pv

m0.094kg

g1

由题得1点:

pkPa

197

TK

1301

pv(Rg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