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90711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doc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doc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1.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

 

谷类食物是我国居民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类最好的基础食物,也是最经济的能量来源。

以谷类为主的膳食既可提供充足的能量,又可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有益。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0克~400克的谷类食物。

 

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蔬菜、水果和薯类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罹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克~500克,水果200克~400克。

 

食物可以分为谷类(米、面、杂粮等)和薯类,动物性食物(肉、禽、鱼、奶、蛋等),豆类和坚果(大豆、其他干豆类、花生、核桃等),蔬菜、水果,纯能量食物(动植物油、淀粉、糖、酒等)等五类。

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每种食物都至少可提供一种营养物质,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

多种食物组成的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2.经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奶类食品营养成分齐全,营养组成比例适宜,容易消化吸收,是膳食钙质的极好来源。

儿童青少年饮奶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骨骼健康,从而推迟其成年后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中老年人饮奶可以减少其骨质丢失,有利于骨健康。

建议每人每天饮奶300克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对于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倾向者应选择减脂、低脂、脱脂奶及其制品。

 

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且含有磷脂、低聚糖,以及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人体需要的植物化学物质。

适当多吃大豆及其制品可以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也可防止过多消费肉类带来的不利影响。

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克~50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

 

3.膳食要清淡少盐。

食用油和食盐摄入过多是我国城乡居民共同存在的膳食问题。

盐的摄入量过高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

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脂肪摄入过多可以增加患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

应养成吃清淡少盐膳食的习惯,即膳食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摄食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腌制食物。

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克;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包括酱油、酱菜、酱中的含盐量)。

 4.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体重是否正常可用体质指数(BMI)来判断。

成人的正常体重是指体质指数在18.5 kg/m2~23.9 kg/m2之间。

 

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肿瘤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进食量和运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运动消耗能量。

如果进食量过大而运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增加体重,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

体重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易患多种疾病,缩短寿命。

所以,应保持进食量和运动量的平衡,使摄入的各种食物所提供的能量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又不造成体内能量过剩,使体重维持在适宜范围。

 5.生病后要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按照医嘱用药。

 

生病后要及时就诊,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这样既可以减少疾病危害,还可以节约看病的花费。

 

在疾病治疗、康复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要遵从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按照医生的要求调配饮食、确定活动量、改善自己的行为。

不要乱求医使用几个方案同时治疗,更不能凭一知半解、道听途说自行买药治疗。

 6.不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指不规范地使用、不必要的情况下使用、超时超量使用或用量不足或疗程不足等。

滥用抗生素容易引发致病微生物的耐药性,导致抗生素逐渐失去原有的功效,起不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滥用某些抗生素还可能导致耳聋(特别是儿童)和人体内菌群失调等,严重时还可能威胁生命。

 

抗生素是处方药,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42.饭菜要做熟;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

 

饭菜要烧熟煮透再吃。

吃冰箱里的剩饭菜,应重新彻底加热再吃。

碗筷等餐具应经常煮沸消毒。

 

生的蔬菜、水果可能沾染致病菌、寄生虫卵、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生吃前,应浸泡10分钟,再用干净的水彻底洗净。

 7.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

在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把生、熟食品分开,例如用切过生食品的刀再切熟食品,用盛过生食品的容器再盛放熟食品,熟食品就可能被生食品上的细菌、寄生虫卵等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生熟食品要分开放置和加工,避免生熟食品直接或间接接触。

 8.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食品保质期,指在食品标签上标注的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品质)的期限。

在此期限内,食品质量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中的规定。

 

任何食品都有储藏期限。

储存时间过长或者储存不当就会受污染或者变质。

受污染或者变质的食品不能食用。

食物在冰箱里放久了,也会变质;用冰箱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熟食品要加盖储存。

 

不要吃过期食物。

不要吃标识上没有确切生产厂家名称、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