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培训教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90799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经理培训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项目经理培训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项目经理培训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项目经理培训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项目经理培训教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项目经理培训教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项目经理培训教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项目经理培训教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项目经理培训教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项目经理培训教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项目经理培训教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项目经理培训教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项目经理培训教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项目经理培训教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项目经理培训教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项目经理培训教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项目经理培训教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项目经理培训教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经理培训教材.doc

《项目经理培训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经理培训教材.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项目经理培训教材.doc

第一章安全生产概述

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安全生产,一个永恒的话题。

生产安全,事关大局,其责任重于泰山。

如何确保安全生产,重在做好基层工作,实在抓好基础管理。

而基层工作着重在于生产现场管理。

据有关资料显示,各种安全事故大多发生在生产现场,我们施工行业也是如此。

因此,强化生产现场的施工安全管理,则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减少和杜绝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史,人类在对自然界的认识过程中,不断地受到环境条件的威胁,从而本能地要对这些威胁进行预防和斗争。

人们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发展,而变得复杂起来。

这是因为,凡是在生产中能够提高生产力水平的那些生产工具,它同时也带来更多更复杂的危险因素,因此,对这些危险因素的了解认识和预防,也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研究课题。

第一节安全工程

一、安全工程的基本内容

安全工程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对事故发生、发展机理的认识,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在工业规划、设计、建设、生产直到废弃的整个过程中,实施预测、分析、评价其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生活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消除和控制危隐患,防止事故扩大,尽量减少事故损失,创造一种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

安全工程可分为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两个方面。

二、安全管理

1.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

⑴建立健全安全监督机构。

安全监督机构的建立健全是安全工程的基本任务之一。

只有健全的安全监督监察机构,才能确保有序地制定、实施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⑵建立健全、贯彻执行安全法律、法规。

国家通过立法程序和行政手段制定安全法律、规和相关标准等,明确了各类人员和机构的责任、权利。

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具有强制性,能有效地保障公民的安全健康利益和人民财产的安全。

⑶建立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责任制。

在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运用符合现代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在计划、设计、施工、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实施科学安全的管理。

2.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

各单位应该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安全管理人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员工总人数在300人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应设立专职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⑵安全责任制。

建立健全各类人员、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责任制,制定安全责任目标,确立安全责任制得以落实的保障制度,为安全责任制落实提供必要的资源。

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安全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生产和生活安全的保障。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包括:

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奖惩制度、事故追踪整改制度、特种作业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爆破物品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等。

⑷安全规划与计划。

为了使安全工作可持续发展,要制定安全规划和安全工作计划。

对于施工现场,就应该在项目组建之初进行安全规划,制定项目安全规划和分年度、月度的安全工作计划。

⑸安全培训教育。

通过安全培训教育,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人员培训教育制育,做好安全培训教育。

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包括:

新员工的岗前三级教育与考核,转岗、复岗员工的岗前培训与考核,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员工的定期培训等。

⑹安全档案管理。

安全档案管理也是安全管理的内容之一。

安全档案应该进行分类,实施分类管理。

需要管理的安全档案有:

工伤事故档案,安全教育档案,特种设备档案,安全检查记录和各类安全文件,违章、事故隐患及整改的记录等。

三、安全技术

现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易发生的安全事故

坍塌事故:

建筑物、构造物、堆置物、土石方等因设计、堆置、摆放或施工不合理而发生倒塌造成伤害的事故

(基坑作业(包括隧道开挖)、模板安装与拆除)

倾覆事故:

(脚手架(满堂支架)安拆、高墩钢筋排架、塔吊安拆作业)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触电事故

环境污染事故

高空坠落事故

火灾事故

起重伤害

施工中挖断水、电、通信光缆、煤气管道(包括铁路的三电电缆)

食物中毒、传染疾病

压力容器爆炸

涉及营业线施工的行车安全事故

涉及隧道施工的还有:

冒顶片帮、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

其他还有车辆伤害、淹溺、灼烫、锅炉爆炸、中毒和窒息等

对应这些危险和有害因素,归纳为一般安全技术和特种作业安全技术:

施工安全技术、高处作业安全技术、交通安全技术、防止火灾与爆炸安全技术、锅炉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起重与机械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等。

四、安全生产的管理体制

体制——关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国家现行安全生产的管理体制是:

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

(一)企业负责

1、明确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企业法人代表必须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2、“管生产必须管安全”是一贯坚持的原则,管项目也要管安全,项目经理对项目的安全管理责无旁贷,“五同时”。

3、单位要建立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的有机统一。

层层签订安全生产包保责任状,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级领导,每一个工点、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职工。

做到奖罚严明,决不姑息迁就。

4、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得不到保证,将被逐出建筑市场。

目前,国家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其主要目的就是把住安全生产入门关。

(二)行业管理

1、建设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制订和完善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明确安全技术要求,并督促落实。

2、在企业资质管理中把安全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对安全状况不好的企业,在资质年检中分别作出降级甚至吊销资质的处理。

3、把企业安全状况作为审核其投标资格的重要内容予以明确规定,工程承发包也要把安全指标作为重要内容写进合同书。

4、加大监理的职责,监理人员在审核施工方案和进行质量监督时,要严格监督检查是否有严密的安全措施。

三、国家监察

1、国家和地方安全监察部门,综合采取行政、经济以至法律手段,加强劳动安全的监督管理,适时组织安全监督检查。

2、把安全状况列为考核企业、考察干部业绩的重要内容。

四、群众监督

1、工会等群众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2、教育职工遵章守纪,建立群众监督网络,履行群众监检职责,使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企业规章制度落实到基层班组和每一个工作岗位。

在生产一线设置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员

五、劳动者遵章守纪

1、严肃“两纪一化”:

劳动纪律、作业纪律、作业标准化

1)安全大检查中查纪律、查隐患,对标准、抓落实。

2)抓纪律:

教育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

3)强化职工技术培训,确保在岗人员100%达到应知应会,特别是非正常情况下作业的应变能力;特种作业人员100%做到持证上岗;

4)开展班组双达标活动,建立自检互检机制,提高作业标准兑现率。

2、抓好安全基础的整顿:

(领导作风、职工两纪、民工队伍、规章制度、完善安全防护设施为重点。

整风、肃纪、建制、达标为手段。

3、建立班组岗位自检、互检体系及制改机制,抓好班前预想、班中联控、班后总结,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标准化作业安全控制体系。

安全管理机制是实现施工安全“有序可控,基本稳定”的重要保证。

第三节企业安全管理机制

机制:

指系统为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选择而在内部建立的机构,具有联络选择的功能。

它包括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

如汽车,动力机制:

汽油——热能——机械能,约束机制:

方向盘系统、制动系统。

安全管理机制的内涵可以界定为:

以施工安全为目的,以安全规章制度为标准,通过运用目标决策、岗位责任、信息传递、考核评价、控制激励等手段,达到合理配置安全要素,正确导向安全行为,使安全生产的多项要求在全员、全天候、全过程中得到有效落实。

一、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在施工安全中,尤其在安全基础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1、安全管理机制是搞好内容建设的重要一环。

人员素质、设备质量、管理机制三大要素构成了安全基础建设内实体系的重要支柱。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在这个体系中,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力量,设备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条件,管理机制是安全生产的保证措施。

没有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不管是对人还是对物都形不成约束力,所以提高和改善也就无从说起。

2、安全管理机制是巩固安全基础建设成果的内在要求。

要巩固住全集团上下经过奋战所取得的成果,靠人治不行,靠自然保持也不牢靠,只有靠能够长久起作用的安全管理机制,“成也机制,败也机制”应该成为人们的共识。

3、安全管理机制是实现安全走向良性循环的可靠保证。

多年来我们采取的许多保安全的措施,对保持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安全形势的相对稳定起到很好的作用。

但长期困扰我们的是,许多措施,包括一些很有效的措施,往往奏效于一时,时过境迁就不灵了。

客观地看,安全管理的确有很大的难度,需要控制的时空太大了,一时一事,一个环节失控,就可能前功尽弃。

有设备“疏而不漏”的天网,天网就是安全管理的机制。

人们常说,安全在于管理,而管理的关键在于机制。

要想实现安全生产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就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的科学管理机制。

科学的安全管理机制不是作用于某个时间和空间,而是作用于施工生产的所有环节、所有人员、一切方面,成为保证安全生产稳步推进的治本之策。

二、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应包含的主要内容(共七个子机制)

1、干部安全负责制机制。

具体内容为以下六项:

①一是以发挥各级干部作用,强调管好各自负责的层次,落实分层管理为目的的安全逐级负责制。

②二是按照干部的不同责任,以强化全方位、全因素管理为目的的安全分工负责制。

③三是为了突出重点和薄弱环节,以把住关键设备、关键部门、关键作业为目的的安全包保责任制。

④四是按照《技规》和其他规章的要求,以保证设备日常处于良好状态为目的的设备定期检查制。

⑤五是以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为目的的干部考核奖惩制。

⑥六是以落实作业控制为主要目的干部“五定三章”制度。

这个制度是干部安全负责机制的重点,实行定时间、定地点、定项目、定数量、定标准的全方位控制,突出解决作业现场控制和干部责任到位这一安全的要害问题。

2、班组安全自控机制:

标准化班组——核心标准化岗位——重点标准化现场——突破口

这个机制主要是通过强化对班组长的控制、班组职工素质控制、班组标准(制度)控制、班组考核、班组激励的一体化管理,建立一套包括生产组织、安全质量程序控制、设备保养、质量管理、综合管理、思想政治工作、职工民主管理以及班组小立法等班组工作标准,运用班组自控率的高低以及职工违章违纪事件控制情况来评价班组安全自控能力。

3、安全培训保障机制。

这个机制主要是规定建立完善各级教育管理机制。

培训教育要实行“五个统一”(领导、规划、实施、管理、考评),把提高职工个人队伍素质纳入本单位发展规划、领导干部任期责任、年度方针目标管理和内部经济责任制。

4、设备质量保障机制。

可以归纳为:

①“两清”——管内所有设备的底数清;每一项设备的修、管、用标准和质量状态清。

②“三控”——抢修作业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控制;材料、配件的把关控制;不良设备的重点控制。

③“四项制度”——分层管理制、包保责任制、巡控联控制、设备创优竞赛评比制。

以上“两清”是基础,“三控”是关键,“四项制度”是保证。

5、施工规章制度管理机制,它包括依据标准和规定开展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现场管理。

采用相应措施和运用灵活手段,使安全管理制度、标准、规范、全面地在施工现场得以落实,将“标准”“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化”为工程建设的具体实践。

6、安全分析预测机制。

这个机制是有预见地组织领导安全生产,控制隐患引发事故,使安全处于“有序受控、基本稳定”的状态,①安全形势分析预测会议,②定期不定期。

进行现实问题分析,通过分析弄清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潜在的历史规律分析、条件变化分析等。

通过分析,弄清产生问题和潜在的诱发因素。

依据分析出来的问题拿出具体对策,有预见地控制住事故隐患。

7、考核激励机制。

一方面是对干部的安全考核激励。

另一方面用工、分配、奖惩上的考核激励。

三、不断完善和强化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其有效运行

1、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管理原理,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激发确保安全生产的自觉行为。

在管理中确立“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根本,充分激励、调动和发挥每一位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极大的促进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

我集团近年来员工队伍在年龄、文化等结构上的变化,青年人比例增大,平均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员工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也随之不断上升,这就要求建立一种以满足人的正常需要为前提,注重激励人的内在行为动机,引发人的自觉行为的激励机制。

建立安全生产的激励机制,除了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对人的行为加以规范外,更重要的是克服以往那种只是围绕资金、设备、产品等物的思维方式,正确引导和认真研究员工的各种需要,合理制订措施,以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对不同层次员工的承受能力及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奖罚手段。

如对较为注重物质奖励的应从工作的物质环境上给予良好的改进,使其能切实感受到企业对自己成绩的认可。

而对注重精神需要的满足的。

渴望通过委以重任、授予荣誉、选送学习深造等等通过有意义的工作实现自我价值。

2、强化和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员工队伍全面素质。

当前众多的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虽然在硬件上为施工安全提供了支持,但并不一定就能够保证安全生产,关键在于人员教育培训工作要跟上。

从职工技术等级分布情况看,发达国家的企业,高级工所占比例一般是15~20%,中级工一般是60~70%。

而在我集团具有技校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9.5%;技术工人当中,具有技校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1.9%。

这说明我们的职工队伍整体水平离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制约了安全生产乃至整个经营管理工作的发展。

德国之所以在二战后重新崛起除了科技先进外,主要靠的就是训练有素的劳动力。

但要改变教育与培训内容单一的状况,将其扩展到技能培训、职业道德培训和心理素质培训三个方面,与一线施工生产实际应用的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知识相衔接,同时努力拓宽教育中的专业面,为具备运用技能做准备。

另外要克服提干中片面追求学历和文凭的倾向,导致相当多员工对本职岗位技能和知识不感兴趣,热衷于拿一个国家承认的学历和文凭,以便改换岗位的不良倾向。

3、至关重要的在于解决落实中的不落实问题。

①要抓落实,要力戒形式主义,真正树立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

形式主义是落实的最大障碍。

这种形式主义集中表现有三:

一是名目繁杂的会议多,“上下一个调”的安排、布置多,“走马观花”的考核多,“缺内容,少特点”的评比多。

二是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只满足于把措施、安排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抓落实缺少硬手腕、真劲头,“笨”功夫,三是工作方法有失偏颇,只抓“点”不治面。

②抓落实,要深入调查研究,集中解决倾向性问题。

做为调查研究,掌握威胁安全生产的第一手材料和问题,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③抓落实,要突出重点,解决“顽症”问题。

抓安全管理,在解决不落实的问题上,必须突出重点,对干部作风和职工“两违”惯性的顽症问题,硬碰硬地集中进行解决。

如对久刹不绝的职工“两违”顽症,可推行“违章警告卡”制度,规定每人发给白、黄、红卡各一张,发生两件违章收白卡,下岗培训;发生四件违章收黄卡,给予警告处分;发生五件违章收红卡,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年终三卡齐全的则给予奖励。

使职工违反两纪,应受到什么样的处分,一目了然。

4、企业坚持安全生产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和综合治理方针。

坚决贯彻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对安全生产进行综合治理。

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企业党政工团的共同任务。

要本着“各有侧重,各司其职,互通情报,通力协作”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发挥整体组织作用。

①党组织要做好政治思想宣传教育和督促监督工作。

侧重抓教育。

主动围绕安全生产开展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形成浓浓的气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小组和党员与群众结对子。

②工会要加强安全生产的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工作。

侧重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③共青团侧重发挥青年人的突击队作用,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安全活动。

如安全知识竞赛,青工技术比武,安全监督岗等。

④企业行政领导要具体布置有关措施和指导检查工作,着重从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安全制度、标准化作业、班组建设、考核监督、队伍培训等方面逐级完善,建立健全一个包括生产、监察、保证三系统在内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

坚持以人为中心,以设备为重点,兼容考核、激励、控制的手段,实现安全管理的“三个转变”,即:

将“事故消防”的被动管理转到“预防为主”的主动管理;

将“人海战术”(人群管理)转到“人机联控”;

将重治标轻治本的急功近利管理转到标本兼治、重治本的长治久安管理。

安全机制的性质:

安全管理机制是企业运行机制中的功能,它为约束机制、安全机制与企业效益的总称;

安全机制的社会效益——它体现保护人,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社会稳定、国家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安全机制的经济效益——安全是为了保证不发生事故,不产生事故损失,把事故所不该造成的损失保留下来,是间接的经济效益。

这种间接的效益仍然是动力机力机制所制造的直接经济效益。

所以安全管理主要是保证整个机制功能的发挥,而不增加动力功率。

安全工作成在基础,重在预防,贵在实干。

安全管理重在控制,控制的关键在机制。

必须做到“严格有序,科学有效”。

严在干部,严在过程,严在日常,严在养成,严在求实。

安全管理难在严格、贵在严格、成也在于严格。

第四节安全生产方针

一、安全生产的意义

1.政治意义—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安全规程、确定安全方针、建立安全机构和适当的经济投入来实现安全生产,具体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安全和健康的关心,具有保持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安全工作极为重视,仅今年就多次发布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通知,多次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指示、批示和在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

2.经济意义—劳动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直接创造者。

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劳动者是第一位的,只有保护好劳动者,才能最终保护好和发展好生产力。

因此,安全工作的对象是人,安全工作主要就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国家财产。

通过做好安全工作,可以避免因发生事故而使人员伤亡、生产受到影响、国家财产受到损失,同时减少企业的开支。

在当前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安全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质和等级,安全对一个企业的声誉影响也非常大,有些地区以施工企业的安全成绩决定是否继续承担任务,是否能中标,是否能拿到工程,这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3.国际意义—保证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是职工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同时可以有力地驳斥国际反华势力对我国人权状况的无端指责。

二、正确认识安全的经济效益

安全是有经济效益的,只不过由于其效益的特殊性,往往不被人们所认同,概括地说安全的效益有如下特征:

1.间接性—一般不直接体现经济收入的增加。

2.滞后性—它的经济效益只有在发生事故后才会突现出来。

3.长效性—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一旦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或氛围,将会长期收益。

4.潜在性—只在生产过程中得以体现,不生产则不存在安全效益问题。

5.多效性—它不仅能够保证人的身心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能使职工在安全的环境中得到心理的满足,从而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三、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一贯方针,也是国家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一项基本国策。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安全生产的方针加以理解:

1.“安全第一”就是要保证在组织、指挥生产的过程中,当生产中的各种要素、各个环节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安全。

2.“预防为主”就是指在实现“安全第一”的许多工作中,做好预防工作是最为主要的,因为一旦发生事故,损失将无法挽回。

3.“安全第一”是目标和方法,“预防为主”是实现目标的策略和原则。

4.要正确理解安全与危险、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质量、安全与进度的关系。

危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生产就会有危险,即危险是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我们要采取措施,使安全水平达到人们的期望值;安全与质量是密不可分的,正如前所述,产品安全和作业安全是密切相关的;安全是为生产服务的,不能把安全和生产对立起来。

良好的安全环境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有利于提高项目乃至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二章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第一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概述

一、安全生产法规的概念

法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规范。

法通过规定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调整社会关系,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根本利益。

安全生产法规是调整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同安全生产有关的各方面关系和行为的法律规范总称。

安全生产规法首先调整的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同安全生产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例如,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之间的关系,生产经营单位和为其提供技术服务的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关系;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和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等。

安全生产法规中还包括有大量的技术规范,这类技术规范也可以说是调整在生产经营活动同安全生产有关的人和自然的关系的一种规范。

它是人们为了有效、安全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根据自然规律、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而制定的,规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人的行为和物(包括环境)的状态的一种规范。

违反这些规范就会造成种种后果,不仅会危及劳动者的人身安全,而且会造成生产上的损失,甚至还会给周围社会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为了维护生产秩序和社会秩序,国家就有必要通过立法,把有关人员遵守的技术规范规定为必须遵守的法律义务。

违反此项义务就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依法受到制裁。

二、学习和贯彻安全生产法规的作用

安全生产规法对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作用。

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㈠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安全生产立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是我们党和国家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立法上的具体体现。

建国50多年来,我国颁布了许多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