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装工程观感质量施工提示100条之46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1090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安装工程观感质量施工提示100条之46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建筑安装工程观感质量施工提示100条之46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建筑安装工程观感质量施工提示100条之46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建筑安装工程观感质量施工提示100条之46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建筑安装工程观感质量施工提示100条之46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建筑安装工程观感质量施工提示100条之46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建筑安装工程观感质量施工提示100条之46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建筑安装工程观感质量施工提示100条之46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建筑安装工程观感质量施工提示100条之46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建筑安装工程观感质量施工提示100条之46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建筑安装工程观感质量施工提示100条之46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建筑安装工程观感质量施工提示100条之46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建筑安装工程观感质量施工提示100条之46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建筑安装工程观感质量施工提示100条之46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建筑安装工程观感质量施工提示100条之46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建筑安装工程观感质量施工提示100条之46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安装工程观感质量施工提示100条之46条Word文件下载.docx

《建筑安装工程观感质量施工提示100条之46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安装工程观感质量施工提示100条之46条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安装工程观感质量施工提示100条之46条Word文件下载.docx

3、外墙水刷石墙面,应无脱层、空鼓和裂缝等缺陷。

同一墙面所用的色调砂浆应一次将水泥和颜料干拌均匀,并于纸袋中储存,石子也应按设计要求的规格和颜色一次配料。

水刷石抹灰的表面应石粒清晰,分布均匀,紧密平整,色泽一致,无掉料粒和接槎痕迹。

4、花饰的品种、规格、图案和安装方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花饰安装必须牢固、无裂缝、翘曲和缺楞掉角等缺陷。

花饰表面和安装花饰的基层应洁净,花饰接缝应严密吻合。

5、玻璃幕墙材料的品种、规格、色彩和幕墙上下边及侧边封口、变形缝的处理,防雷体系等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

明框幕墙框料应横平竖直,缝宽应均匀。

整幅幕墙玻璃的色泽应基本均匀,不应有析碱、发霉和镀膜脱落等现象。

装饰压板表面应平整、不应有肉眼可察觉的变形、波纹或局部压砸等缺陷。

幕墙隐蔽节点的遮封装修应整齐美观。

幕墙不得渗漏,幕墙变形时不得发出噪音。

金属、石材幕墙外观应具有整体的安全感;

外露框应横平竖直,造型应符合设计要求;

胶缝应横平竖直,表面应光滑无污染;

铝合金板应无脱模现象,颜色应均匀,在离幕墙墙面3m处观察,其色差同色板对照最多相差一级;

石材颜色应均匀,色差应同样板相符,石材之原石应取于同一矿脉,花纹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

沉降缝、伸缩缝、防震缝的处理,应保持外观效果的一致性,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金属板材表面应平整,在离幕墙3m处观察,不应有肉眼可察觉的变形、波纹或局部压砸等缺陷;

石材表面不得有凹洞、破碎、裂缝、疤痕。

6、外窗盘(台)向窗洞两边伸出的长度应一致,且宜做成比窗盘面高10~15㎜的挡水凸肩。

窗盘应粉出6%以上的排水坡。

对木窗和钢窗,不得将抹灰粉到窗框下槛口以上,必须从下口座进2~3㎜,抽出20㎜左右的圆弧。

见图6-1。

7、外装饰施工前,应保证门窗框的垂直度。

门窗框与墙的交接处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分层填嵌密实并与埋件或采取其他可靠措施固定牢固。

门窗框的两边和上口应留出粉口。

8、室外墙面的分格条(缝),必须用嵌条子施工,宜采用20㎜×

5㎜两边倒斜口的嵌条。

粉刷后的分格缝应做到楞角整齐,横平竖直,交接处平顺,深浅宽窄一致,灰缝颜色一致,无丢缝。

9、当焊接、切割、喷砂等作业可能损伤饰面板(砖)、玻璃等时,应采取措施予以保护。

严禁焊接等火花溅到饰面板(砖)及玻璃上,而影响观感质量。

10、外墙面横竖线角的内容为:

外露柱的阴、阳角,窗台,窗脚、旋侧面、腰线、阳台、分户板、遮阳板、出水管、晒衣架等。

其质量应达到头角方正、顺直,无明显缺角缺楞缺陷,上下层基本垂直,水平方向基本顺直。

11、室外散水、明沟和台阶与墙面接触部位应留变形缝。

散水纵向每6m左右范围内亦应留变形缝,缝宽为10~20㎜(缝深为基层和面层混凝土厚度之和),并均用沥青或油膏嵌缝。

散水外边缘应顺直,楞角整齐,散水面应有向外的坡度。

12、阳台、雨棚、窗台、压顶、腰线等突出建筑物部位必须做滴水槽(线)。

无遮阳板的窗天盘应做滴水槽。

滴水线应顺直,滴水槽深度和宽度均不小于10㎜,槽的楞角应整齐,深浅宽窄应一致,颜色一致,无丢缝。

13、水落管应安装牢固,承插口边距离墙面不应小于20㎜,每节水落管至少应设一个管箍,管箍锚入墙内的圆钢不得小于10㎜,锚入深度不得小于120㎜,严禁用木楔固定。

对管径大于75㎜的铸铁水落管,应每5m左右自下而上增设φ10抱杆固定,以保证施工和垂直承载的安全,且加固件必须进行防锈刷漆(颜色与管身相同)处理。

现浇沿沟必须埋设落水头子,水落管必须上设水斗。

水落管的排水口距散水坡的高度为100~200㎜,下设135º

的弯头。

对设管井的水落管,其管道应深入窨井内,并加盖板,且盖板与窨井口和管道应基本吻合。

14、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的缝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彻底分开,上下宽度基本一致。

盖缝板应固定牢固,上下顺直,缝盖型式应符合不同变形要求,能保证使用功能。

盖缝板面与外墙面应齐平或凹进墙面1~2㎜。

15、底层围墙与楼层墙面交接处,宜设置沉降缝,内嵌沥青木丝板,并用油膏嵌面。

油膏面宜凹入墙面10㎜左右。

建筑物周围2m以内的雨水、污水窨井的盖座边线及一切可见设施的边线应平行于建筑物或道路走向,凡成排的设施应顺直。

16、屋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檐沟和天沟的找平层做好后,应进行泼水试验,当确认无积水后,方可施工面层。

檐沟和天沟内不应有超过5㎜深的积水。

17、凡有梁通过檐沟和天沟的屋面工程,穿过梁的预留管孔位置应考虑檐沟和天沟找玻要求,应在设计图纸上注明反梁过水孔的孔底标高,不允许在梁内形成积水槽。

留置的过水孔高度不应小于150㎜,宽度不应小于250㎜,当采用预埋管做过水孔时,管径不得小于75㎜。

18、屋面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网的保护层厚度应采用垫块控制。

施工时禁止踩踏钢筋和采用边浇捣混凝土边拉起钢筋网的操作方法。

19、卷材防水屋面的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立墙、天窗墙、变形缝、烟囱等)连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水落口、天沟、檐沟、屋脊等)均应做成圆弧。

圆弧半径,对沥青防水卷材为100~150㎜;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为50㎜;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为20㎜。

20、对保温屋面,当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上部时,宜在保温层上做保护层;

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下部时,应在保温层下做找平层。

封闭式保温层的含水率应相当于该材料在当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平衡含水率;

即当采用有机胶结材料(憎水性胶结材料)时,最大含水率不得超过5%;

采用无机胶结材料(水硬性胶结材料)时,最大含水率不得超过20%。

当采用水泥膨胀蛭石及水泥膨胀珍珠岩作屋面保温层时,应做排气道。

排气道应纵横贯通,并应于大气连通的排气孔相通。

排气道间距宜为6m,纵横设置,在保温层中预留槽作排气道时,其宽度一般为20~40㎜,在保温层中埋置打孔细管(塑料管或镀锌管)作排气道时,管径为φ25㎜。

排气孔的数量宜为36㎡屋面面积设置1个。

排气口应埋设排气管,排气管应设置在结构层上,穿过保温层的管壁应设排气孔。

排气出口构造如图20-1、图20-2。

21、铺设屋面防水卷材析找平层宜设分格缝,缝宽宜为20㎜,并嵌填密封材料。

分格缝应留设在板端缝处,其纵横的最大间距不宜大于6m。

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的附加层宜空铺,空铺宽度应为200㎜。

天沟、檐沟卷材收头应固定密封。

详见图21-1、图21-2。

22、高低跨内排水天沟与立墙交接处应采取适应变形的密封处理,详见图22-1。

23、卷材防水屋面的泛水防水构造为:

当墙体为砖墙时,卷材收头可直接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压应做防水处理。

也可在砖墙下留凹槽,将截齐的卷材端部压入预留凹槽内,并用压条或垫片钉压固定,最大钉距不得大于900㎜,然后用密封材料将凹槽嵌填封严。

凹槽距屋面找平层最低高度不应小于250㎜,凹槽上部的墙体亦应做防水处理。

还可采取传统的在墙上设挑眉砖的做法。

当墙体为混凝土时,卷材收头可采用金属压条或铝合金凹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固。

也可采取传统的在墙上设混凝土挑檐作滴水的做法。

详见图23-1至图23-3。

24、伸出屋面管道周围的找平层应做成圆锥台,管道与找平层间应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箍紧,并用密封材料封严,详见图24-1。

25、屋面垂直出入口防水层收头应压在混凝土压顶圈下,详见图25-1。

屋面水平出入口收头应压在混凝土踏步下,防水层的泛水应设护墙,详见图25-2。

26、刚性防水屋面的刚性防水层与山墙、女儿墙以及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均应做柔性密封处理。

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与基层间宜设置隔离层,隔离层可采用纸筋灰、麻刀灰、低强度等级砂浆,干铺卷材等材料。

刚性防水层应设置分格缝,分格缝应设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并应与板缝对齐。

分格缝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m,当距离大于6m时,应建议设计单位对防水层采取抵抗温度应力的加强措施。

分格缝宽度宜为20~40㎜,分格缝中应嵌填密封材料,上部铺贴防水卷材,详见图26-1、图26-2。

27、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与天沟、檐沟的交接处应留凹槽,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

也可采取传统的在天沟、檐沟上挑沿作滴水的做法。

详见图27-1。

28、刚性防水层与山墙、女儿墙交接处应留宽度为30㎜的缝隙,并应用密封材料嵌填,泛水应铺设卷材附加层。

泛水的收头做法为:

在墙内留凹槽,将裁齐的卷材端部压入预留凹槽内,并用压条或垫片钉压固定,最大钉距不应大于900㎜;

然后用密封材料将凹槽嵌填封严。

凹槽距屋面防水层最低高度不应小于250㎜,凹槽上部墙体亦应做防水处理。

卷材铺贴在刚性防水层面上的宽度不应小于250㎜,且边缘应顺直。

也可采取传统的在砖墙上设挑眉砖的做法,及混凝土墙上设挑檐作滴水的做法。

详见图28-1。

29、刚性防水层与变形缝两侧墙体交接处应留宽度为30㎜的缝隙,并应用密封材料嵌填,泛水处应铺设卷材或涂膜附加层。

变形缝中应填充泡沫塑料或沥青麻丝,其上填放衬垫材料,并应用卷材封盖,顶部应加混凝土盖板或金属盖板,详见图29-1。

30、伸出屋面管道与刚性防水层交接处应留设缝隙,用密封材料嵌填,并应加设柔性防水附加层,收头处应固定密封,详见图30-1。

31、屋面天沟内雨水横向落水口,宜用平面铸铁篦子,竖向落水口宜用半球形铸铁篦子,不宜用铅丝球代替。

高低跨屋面水落管的排水口距低屋面的高度应为100~200㎜,下设135º

弯头,出水口处并设挡水板(槽)。

32、架空隔热板的规格宜为500㎜×

500㎜×

30㎜,侧边宜做成45º

斜面,板间缝隙应嵌实,上口宜做成低于板面3㎜左右的凹缝,凹缝应纵横通顺,缝的宽窄深浅应一致。

架空板的边缘应顺直,支座平面不应小于120㎜×

120㎜,禁止用竖砖砌筑,架空隔热层高度宜为100~300㎜(按设计要求),架空板的边缘支座宜粉刷。

架空板与女儿墙和立墙的距离不宜小于250㎜,也不应过大。

详见图32-1。

33、关于瓦屋面的有关问题。

(1)必须重视瓦屋面与基层的固定。

对于平瓦屋面,在大风和地震地区,以及坡度超过30º

的屋面,必须用镀锌铁丝或其他可靠的材料将瓦与挂瓦条扎牢。

对于混凝土瓦屋面,在大风和地震地区,应根据不同的屋面坡度,按设计提出的可靠措施使瓦与屋面基层固定牢固。

(2)采用装饰瓦的屋面,其装饰瓦下应设置防水层。

一般不应将现浇结构层作为防水层。

(3)瓦屋面的泛水防水材料,一般可采用0.7㎜厚镀锌钢板或1㎜厚铅板,也可采用设计提出的其他可靠材料。

板材收可在砖墙上设挑眉砖或在混凝土墙上设挑檐的做法,板材收头应压入挑眉砖或挑檐下固定、密封。

挑眉砖及挑檐距瓦屋面的高度,当瓦长向与墙平行时,不应小于250㎜;

与墙垂直时,不应小于150㎜。

板材铺贴在瓦屋面上的宽度,当瓦长向与墙平行时,不应小于250㎜;

板材下应铺设水泥石灰麻刀砂浆。

34、卷材屋面的整体保护层和板块保护层分格缝的设置位置为:

与女儿墙交接处,与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间和屋面水箱墙的交接处,与管道、透气孔的交接处及建筑物开间的轴线处。

分格缝的间距不宜大于6m。

如设计同意,宜做成细石混凝土板块保护层。

35、当设计未明确时,女儿墙、沿沟顶面应粉出向内的排水坡(一般可为6%的排水坡)。

如外墙为板(砖)材料饰面时,女儿墙、沿沟顶面应压上半块以上板(砖),且板(砖)宜切削成45º

36、对屋面进行浇水实验,浇水时,应对整个屋面全面地、不间断地同时浇水2h以上,以无渗漏、不积水为合格。

如无条件做浇水实验者,必须做好不少于一次连续下雨2h以上的观察记录,以无渗漏为合格。

上述实验或观察,施工单位均应邀请建设单位代表参加,经检查合格后,双方在试验或观察记录上签字。

37、罩面板安装必须牢固,无脱层、翘曲、折裂、缺角掉楞等缺陷,表面应平整、洁净、颜色一致,无污染、反锈、麻点和捶印。

罩面板的接缝应宽窄一致、整齐;

罩面板的压条应宽窄一致、平直、接缝严密。

38、粉刷用的石灰膏应用块状生石灰淋制,淋制时必须用孔径不大于3㎜×

3㎜的筛过滤,并贮存在沉淀池中,熟化时间,常温下一般不少于15d,用于罩面时,不应少于30d。

抹杰用石灰膏也可用磨细生石灰粉代替,其细度应通过4900孔/㎝2筛。

用于罩面时,熟化时间不应小于3d。

内装饰施工前,应保证门窗框的垂直度,门窗框周边的缝隙应用水泥砂浆嵌固牢实。

石灰砂浆抹灰的门窗洞口应用1:

3水泥砂浆做明护角,护角高度不应低于2m。

抹灰面表面应光滑,接槎平整,线角顺直,清晰。

室内及阳台窗的窗台面面层,不应用混合砂浆或纸筋灰抹面。

水泥砂浆不得粉在水泥混合砂浆等软粉刷层上。

39、墙面刷浆时,应对踢脚线、台度、地面等进行成品保护,以便保持成品本色。

水泥楼地面、台度、踢脚线等不宜采用套浆处理。

凡经套浆处理的楼地面、台度、踢脚线的房间,质量检查人员应严格检查空鼓裂缝问题。

40、面层采用瓷砖者,瓷砖的异形配件砖应齐全,且不家错缝(骑缝)粘贴,小于40㎜的小条瓷砖宜禁用,水电管器件周围应套割吻合,不应出现超过5㎜以上的缝隙。

异形配件砖如图40-1。

41、楼梯间是行人上下必经之路,属公共场所,应注意楼梯间墙面、斜板下抹灰及休息平台处装饰线角的处理。

为避免楼梯上的污水污染板底,宜在栏杆扶手一侧的踏步斜板下做30~40㎜宽滴水线;

踏步上宜做挡水线,宽度以出扶手立杆10㎜为宜。

楼梯面层施工完成后,宜用角铁或其他有效方法进行成品保护。

楼梯平台与外墙为涂料墙面的护墙(栏)顶面应粉出向内的排水坡(一般为6%的排水坡),洞口顶面应做滴水槽,两侧面宜做与滴水槽同宽、同深的凹槽,在护墙(栏)顶面做挡水凸肩。

如设计同意,也可在两侧面加砌(浇筑)120㎜厚砖墙(混凝土墙)后,再在两侧面做与滴水槽同宽、同深的凹槽,在护墙(栏)顶面做挡水凸肩。

对非封闭外走廊或联廊,宜在护栏一侧设地槽,走廊或联廊地面坡向地槽,槽底坡向排水管。

42、必须重视和提高预制板的灌缝质量,以克服板间出出板向裂缝的通病。

预制板下口间的缝宽不宜小于20㎜,用角铁可方木作底模,用螺栓吊杆或加立撑固定。

预制板安装完毕后,应及时灌缝,板缝应清洗干净,并刷素水泥一遍,然后用1:

2水泥砂浆灌缝约20㎜厚,后用C20细石混凝土灌缝。

为利于顶棚装饰和面层与预制板面的结合,灌缝后应严格控制施工荷载,防止荷载过于集中,以免破坏灌缝质量。

对于无法拆除底模或拆模困难的预制板缝,板以缝宽也宜为20㎜,但底模可采用一次性的廉价材料,如不能保证板缝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常温下一般养护不少于3d),则灌缝亦可待结构施工上一层时,灌注下一层结构的板缝。

凡搁置预制楼板的外墙部位,应采用不低于C15的细石混凝土整浇,不得镶半砖代替。

43、楼地面粉刷工程一般应在顶棚、墙面施工完毕后进行。

如需用先粉刷楼地面时,则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并应保证楼地面面层适宜的养护期(常温下一般不少于7d)。

严禁在已施工好的楼地面上拌和倾倒砂浆。

大理石、花岗石板材表面应平整、边缘整齐、棱角不得损坏,表面不得有陷伤、风化等缺陷,不应采用易退色的材料包装及覆盖。

在铺贴前,板材应按设计要求,根据石材的颜色、花纹、图案、纹理等进行试拼编号,品种不同的板材,不得混杂使用。

用大理石或花岗石铺设的板块楼地面,应严格控制相邻板块高差,以避免因相邻高差过大而影响使用,或因采和局部打磨而严重影响观感质量。

水磨石地面面层的颜色和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

水磨石面层的石粒应采用坚硬可磨的白云石、大理石等岩石加工而成。

石粒应洁净、无杂物,同颜料的面层应使用同一批水泥。

水泥中掺入的颜料应采用耐光、耐碱的矿物颜料,不得使用酸性颜料,同一彩色面层应使用同厂、同批颜料。

水磨石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表面应光滑,无裂纹、砂眼和磨纹。

石粒密实,显露均匀,颜色图案一致,不混色。

分格条牢固、顺直、清晰。

44、大开间楼地面面层施工时,宜在建筑物轴线位置、承重梁部分用玻璃条做分隔处理或预留宽10㎜、深15㎜的分格缝,缝内嵌填油膏。

面层为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水磨石、陶瓷锦砖面层等不同做法的楼地面,在其交接处宜用玻璃条留设变形缝。

其交接部位应设在门框的裁口位置,做到结合部位清晰、美观、面层均为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的楼地面,也宜在门框的裁口位置留设变形缝。

45、对板块楼地面工程,应对房间、厕浴间、楼梯平台、走廊、大厅等进行找方,并应根据图纸尺寸核实结构实际情况,以大面排整砖为原则,绘制施工大样。

具体做法是:

先根据板块尺寸在楼地面上弹线,然后再决定墙面不同处找平层的厚度以及地漏、隔断、洗耳恭听涤池等的位置,以免出现“破活”。

46、当设计未明确时,厕所、盥洗间、阳台、外走道等地面庆较居室、工作室等地面相对降低20㎜。

阳台落水头、厕所、盥洗间等的地漏应低于安装处排水表面5㎜。

墙四周应做成高出地面120㎜的“盘子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