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1162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度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B.①使细胞数目增加,②可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改变

C.①表示细胞分裂,②表示细胞分化

D.人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有关

7.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

这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  )

A.水、有机物B.水、无机盐C.水、蛋白质D.水、维生素

8.用开水烫番茄,可以撕下一层皮,这层皮和里面的果肉分别属于()

A.保护组织、营养组织B.上皮组织、营养组织

C.表皮组织、果肉组织D.果皮组织、果肉组织

9.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不可以()

A.增加空气湿度,形成降雨B.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C.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D.促进根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10.如图所示,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实验开始时阀门是关闭的.过一段时间后,往瓶内注入清水,并打开阀门,使瓶内气体进入装有石灰水的试管中。

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加入清水是为了溶解萌发的种子所产生的气体

B.将种子换成煮熟的种子,实验结果一样

C.将澄清石灰水换成蒸馏水,实验结果一样

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11.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分别是(  )

A.导管和筛管B.筛管和导管C.都是导管D.都是筛管

12.人体的基本组织不包括(  )

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神经组织D.输导组织

13.为提高大树移裁的成话率,园林工人会给一些刚移栽的树木输液(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输液时的针头必须插入到树干的(  )

A.树皮B.木质部C.韧皮部D.形成层

14.种子最主要的结构是胚,在菜豆种子中,胚由哪些组成()

A.胚芽、胚轴、胚根B.胚芽、胚轴、胚根、胚乳

C.胚芽、胚轴、胚根、子叶D.胚芽、胚轴、胚根、胚乳、子叶

15.每年春天植物都会长出许多枝条,枝条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A.叶B.花C.芽D.胚

16.下列关于西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

B.整个西瓜是由子房发育来的

C.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

D.西瓜里的所有种子是由一个胚珠发育来的

17.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的是()

A.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B.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C.对草原实施轮封,轮牧并控制载蓄量D.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贺卡”

18.我国的珍稀特有树种中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的是(  )

A.水杉B.银杉C.珙桐D.桫椤

19.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任务是(  )

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

20.动植物细胞里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壁D.液泡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判断题

21.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都是以细胞作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22.观察、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实验都是科学探究的方法。

(  )

23.大脑属于器官。

24.所有的生物都能够进行新陈代谢。

25.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26.植物体内先进行光合作用,后进行呼吸作用。

()

27.伸长区的细胞比分生区的细胞体积变大,变长,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28.在我国的主要植被类型中,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的是草原。

29.造成植物“烧苗”的原因是一次施肥过多使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

30.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水。

三、连线题

31.将植物名称与日常所利用的器官用线连起来。

四、实验探究题

32.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取四个烧杯分别贴上1、2、3、4号标签,在各烧杯内放入适量的泥土,分别种上20粒干燥,同品种的玉米种子.在有光条件下,各实验变量及一周后种子的萌发情况如下表:

(1)要想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应选择_____号和_____号进行对照。

(2)2号和4号做对照,探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选择1号和2号做对照,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甲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

请分析回答: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_________作用。

(3)图乙中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________。

脱色后绿色的部分变成___色,这是因为叶片中的___溶解到酒精中去了。

(4)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变蓝的是图甲叶片中_________部分,由此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____。

(5)图甲白色部分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填空题

34.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成的玻片标本必须是______而________的。

35.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为________器官,花、果实、种子为________器官,各器官中的导管和筛管都属于________组织。

36.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_____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都是_____。

六、综合题

37.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_____图。

(2)在光学显微镜下,细胞中有一层结构看不清楚,能控制物质的进出,这层结构是_____(填字母)叫_____。

(3)细胞的控制中心是_____(填字母),名称是__________。

(4)用刀切鲜橙时,流出的黄色汁液主要来自图中结构_____(填字母),名称是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反映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影响,A不符合题意。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意思是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B符合题意。

C.“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的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

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反映非生物因素阳光对生物影响,C不符合题意。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意思是随着季节更替,气温、日照相应变化,叶片中的主要色素成分也发生变化。

到了秋天,气温降低,光照减少,对花青素的形成有利,枫树等红叶树种的叶片细胞液此时呈酸性,叶片便呈现红色,反映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D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①蝴蝶、③黑木耳④猪笼草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⑤智能机器人②流星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所以D符合题意。

理解生物的特征。

3.A

此题是关于部分生物学家的生平事迹的选择题,思考解答。

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生物遗传规律;

达尔文进化论的奠基人,出版了《物种起源》,A错误;

哈维英国的生理学家,是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首次阐明了血液循环的原理,B正确;

林奈用“双名法”对植物进行分类,为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C正确;

沃森与克里克对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的研究,发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D正确。

关键是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

多积累相关的知识。

即可正确解答。

4.C

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A.“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错误。

B.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应设置明亮潮湿和阴暗潮湿作对照,而不是设置明亮干燥和阴暗潮湿作对照,错误。

C.在进行“植物的蒸腾失水”实验中,在试管内的水面上滴少量植物油,目的是防止试管内水分蒸发对实验造成干扰,正确。

D.“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错误。

C。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5.D

(1)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调节镜筒,能够使所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

目镜倍数。

(3)显微镜成倒立的像,上下左右都倒,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因此物像的移动方向与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

(4)显微镜的镜头要用专门的擦镜纸擦拭。

A、镜头污染要用干净的专用擦镜纸擦拭,A错误。

B、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要将物像从视野的右下方移到正中央,装片的移动方向应该是右下方,B错误。

C、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C错误。

D、显微镜各结构中可以升降镜筒的结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找到要观察的物像。

此时物像不清晰,应转动细准焦螺旋,较小幅度升降镜筒,可以使物像更清晰,D正确。

D。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其功能。

6.B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A.②过程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组织,A正确。

B.①表示的是细胞分裂,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②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进行,因此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

C.图中①过程只是细胞数目增多,没有形态、结构的变化,因此①表示的是细胞分裂;

②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因此②表示细胞分化,C正确。

D.人体由小长大依靠细胞的分裂、生长和细胞的分化,D正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的特点。

7.B

绿色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与无机盐供植物生命活动需要,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能对植物进行无土栽培。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

所以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

此题考查的是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农谚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

8.A

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等,被撕下的番茄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果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属于营养组织,A正确。

9.C

蒸腾作用指的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蒸腾作用有重要的意义。

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来的水,99%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被蒸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可以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

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

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蒸腾作用不能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只能促进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

故C符合题意。

要注重知识的应用,学以致用是近几年考试的一个重点。

10.D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瓶中是萌发的种子,实验开始时阀门是关闭的,萌发的种子将消耗瓶中的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过一段时间后,往瓶子里注入清水,打开阀门,是瓶子内的二氧化碳会进入试管,所以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

A.用烧杯往漏斗中倒水,是为了将瓶中气体挤入试管中,A错误。

B.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实验结果不一样,B错误。

CD.发育成熟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开始萌发,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只有种子不断地进行呼吸,得到能量,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储存在种子内的有机物开始分解,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二氧化碳的特性。

将澄清石灰水换成蒸馏水,不能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C错误、D正确。

本题要明确是萌发的种子才具有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

11.A

植物体有两种输导管道--导管与筛管。

导管位于植物体茎内的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向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

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

而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

A正确。

分清植物体中两种运输物质的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功能及区别。

12.D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体的基本组织。

解答时可以从人体的基本组织种类方面来切入。

人体的组织是根据分布和特点来划分的,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4种组织;

植物的组织是根据功能来划分的,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因此。

输导组织属于植物的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是属于人体的基本组织。

选项D符合题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人体的基本组织。

13.B

【解析】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

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

植物体就是靠根、茎、叶的导管把水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

所以,给一些刚移栽的树木输液(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为提高树的成活率,输液管的针头必须插入到树干的导管。

14.C

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主要由种皮、胚构成,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它将来发育成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

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它将来发育成植物的幼体,菜豆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种子的结构。

15.C

枝芽是枝条的雏形。

叶(枝)芽的结构,如图:

据此解答。

由叶芽的结构可知:

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

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

幼叶将来发育成叶;

芽轴将来发育成茎;

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

所以万千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来的。

16.D

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A.西瓜皮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来的,A正确。

B.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整个西瓜是由子房发育来的,B正确。

C.受精卵发育成胚,因此,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C正确。

D.一个胚珠只能发育成一粒种子,因此,西瓜里的种子是由多个胚珠发育来的,而不是“所有种子是由一个胚珠发育来的”,D错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

17.D

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绿色的“能量转化器”、自动的“空气净化器”、天然的“蓄水池”。

从19世纪后半叶起,随着工厂、汽车、飞机、轮船等迅速增多,人类大量使用燃料,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加,已经出现超出生物圈自动调节能力的趋势。

所以要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要寻求国际合作,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纸张等;

对草原实施轮封、轮牧并控制载畜量也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根据概念理解记忆。

18.B

银杉是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据此解答。

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植物,银杉是松科的常绿乔木,主干高大通直,挺拔秀丽,枝叶茂密,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B正确。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各选项中植物的特点、价值意义以及称号。

19.D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先天不足,生态脆弱,受到人为破坏以后,原始植被很难恢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

目前水土流失与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不但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危及全国环境建设。

根据题干信息,“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两项措施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中的森林和草原,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故选D。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我国西部地区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生态环境的改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0.A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动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只有线粒体。

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

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

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叶绿体为植物细胞所特有。

因此动植物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A。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21.正确

试题分析:

植物体和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不管是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都是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

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

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可见不论单细胞和多细胞生物,它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考点: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2.正确

此题考查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

提出问题后,用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要有计划、要耐心;

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

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2)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

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一般步骤:

发现并提出问题;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实施实验并记录;

分析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3)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4)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

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

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

①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图表)和音像等;

②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