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1234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级心理诊断解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个保密原则重要性

1.尊重求助者的自主性

2.体现心理咨询师的诚信

3.避免对求助者造成伤害

4.使求助者获得安全感

5.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向来访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3点

1)确保求助者了解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如何进行、心理咨询解决什么问题等内容

2)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3)咨询是一个过程,有些问题不是一次两次的交谈就能解决的。

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

咨询能否能否得到最好的效果取决于咨询师与来访者双方的努力

5点注意事项

1.避免紧张情绪

2.语言表达:

语速适中、避免方言、必要时可重复、用到

专业术语时需解释

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

4.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

5.注意仪态,不应吸烟,做多余“下意识”动作等

历年真题解析

单选:

1.心理咨询室的面积一般以()平方米左右为宜。

(A)6(B)10(C)15(D)20

【答案】B

2.配备心理咨询室的设备时应遵循的最重要原则是()。

(A)尽量齐备(B)设施要先进(C)尽量简单(D)无干扰作用

【答案】D

【解析】心理咨询室的设置配备原则是:

一切配备都应该服务于咨询,即所有的设备都是心理咨询所必需的,而不能起干扰作用。

3.心理咨询师初诊接待时的工作主要是()。

(A)提供释放压抑的空间(B)体贴关怀

(C)协助求助者自我成长(D)积极关注

【答案】A

【解析】初诊接待中,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主要不在于解决求助者的困扰,而在于提供一个让求助者释放压抑的空间。

多选:

4.需要心理咨询师保密的内容包括()。

(A)双方的权利和义务(B)咨询中求助者所暴露的内容

(C)心理咨询最终效果(D)咨询中与求助者的接触过程

【答案】BD

多选:

5.初诊接待时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应该是(  )。

(A)平和   (B)共情  (C)诚恳   (D)认同

【答案】AC

6.对确立咨询关系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

(A)第一印象(B)声明权利

(C)承诺保密(D)心理测验

【解析】初诊接待时,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十分重要,第一印象对于建立良好关系十分关键。

7.初诊接待中的语言表达应注意()。

(A)语速适中(B)不用术语

(C)语速缓慢(D)不可重复

【答案】A

包括: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观察到的疑点

(3)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当有一个以上的会谈目标时,应分清主次,逐一进行

【解析】初诊接待的语言表达需注意语速适中、避免方言、必要时可重复、用到专业术语时需解释。

知识点2:

摄入性会谈相关内容

表2:

摄入性会谈相关内容

摄入性会谈的工作程序

1.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2.确定提问方式

3.倾听

4.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

5.对会谈内容进行归类

6.结束会谈(再次重申保密原则)

4个控制会谈内容

情感反射和情感反应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意思

的方法

这一部分会在三级咨询技能的参与性技术中重点提到。

1.释义(内容反应):

反馈求助者所言中的重要部分

2.中断:

会谈时暂时休止

3.情感反射:

咨询师有意识地刺激一下求助者,使会谈转向某类问题。

初次会谈中慎用

4.引导:

由目前话题引向另一个

5个会谈法的种类

1.摄入性会谈:

了解求助者的客观背景资料、咨询动机等

2.鉴别性会谈法:

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措施

3.治疗性会谈:

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它除了要注意会谈法的原则,还要遵循心理治疗的法则。

4.咨询性会谈:

职业选择、家庭关系问题、婚姻恋爱中的问题、子女教育培养问题等而进行会谈。

5.应急性或危机性会谈:

对求助者发生意外时,如遭到强奸、想自杀等所进行的咨询。

选择会谈内容的

3个原则

1.可接受;

2.有效;

3.积极

6个不恰当的提问方式

1.“为什么……”的问题(不良暗示性)

2.多重选择性问题(信息限制)

3.多重问题(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4.修饰性反问(会谈陷入僵局)

5.责备性问题(引起心理防卫)

6.解释性问题(妨碍自我探索)

不恰当提问方式的6种消极作用

1.造成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

5.求助者可因为处在被“审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

6.提问过多可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注意事项

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

5.在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1.在摄入性会谈时使用修饰性反问容易使()。

(A)求助者产生依赖(B)会谈陷入僵局

(C)心理咨询师失态(D)会谈次数增加

【解析】修饰性反问并不是问题,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他将谈话内容引向抽象,对求助者毫无益处。

“你认为考研对你的压力很大,但其他人同样也有压力,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想考研呢?

”修饰性反问常常会使会谈陷入僵局。

2.在摄入性会谈中,当会谈目标中有一个以上内容时,心理咨询师应该()。

(A)分清主次(B)只处理最主要问题

(C)寻求督导(D)分别处理依次提问

【答案】AD

3.摄入性会谈中由于某种特殊原因,需要录音或录像,必须()。

(A)征得督导师同意(B)符合求助者的利益

(C)征得求助者同意(D)符合咨询进程需要

【答案】C

【解析】在咨询中,除非得到求助者同意,一般情况下,不能做详细笔录,更不能录音和录像。

4.摄入性会谈的工作程序包括(  )。

(A)倾听  (B)确定会谈的内容和范围  

(C)分析  (D)控制会谈的内容与方向

【答案】ABD

5.摄入性谈话中不恰当的提问所带来的消极作用包括(  )。

(A)求助者容易形成依赖  (B)拖延咨询时间

(C)求助者容易产生防卫  (D)造成责任转移

【答案】ACD

6.咨询师将求助者谈话的实质性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在咨询活动中称之为(  )。

(A)概括(B)总结(C)归纳(D)释义

【解析】释义也称为内容反应

7.心理咨询师在会谈时使用修饰性反问的弊端是容易使()。

【解析】这类问题实际上并不构成问题,因为它不需要回答也无法回答,常常使会谈陷入僵局。

如“您知道,一个人怎么能发现真理呢?

8.会谈时的注意事项包括()。

(A)态度中性(B)应做绝对性的结论

(C)态度谦和(D)结束语要诚恳客气

【解析】注意在会谈时,咨询师态度没有谦和一说,大家做题目的时候不要想当然。

会谈后不可以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9.对谈话法的种类描述正确的是()。

(A)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测验的种类的谈话是鉴别性谈话

(B)通过谈话了解病史和其他状况的谈话是摄入性谈话

(C)针对精神变态和行为异常的谈话是治疗性谈话

(D)内容涉及健康人某些问题的谈话是咨询性谈话

【解析】治疗性会谈是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会谈,精神变态和行为异常不在此范围内。

知识点3:

正确使用心理测验的相关内容

表3:

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的使用情况:

1.选择测评量表应有针对性。

2.为寻找心理问题的原因而使用量表,比如,使用社会再适应量表(SRRA),以便查找两年以来是否有重大生活事件发生;

为了探索求助者行为的倾向性而使用16PF,等等。

3.为评估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而使用量表,比如,SCL-90、SAS、SDS、MMPI等。

乱用心理测验的8种情况

1.目的不明确、依据不充分地随意使用。

2.单纯依据心理测验结果,不与临床表现相对照,片面地给出诊断和制定矫治措施。

3.未查明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可靠性(信度、效度)以及常模的时限便在临床上使用。

4.在诊断目的以外使用心理测验。

5.不按心理测验的程序要求和操作规定实施心理测验。

6.超出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功能,主观地对数据和结果进行解释。

7.使用盗版软件实施心理测验。

8.将直接翻译而未经修订的测验工具用于临床。

2种“地毯式轰炸”方式

1.在不理解各种心理测验本身独有的功能,对临床表现尚未形成印象时,便将各种测验工具一齐实施,以求从中寻求可能的临床线索,这种抛弃摄入性会谈法、调查法和观察法,只依靠测验法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2.只为了经济效益而大量地、目的性不强地使用心理测验,是职业道德所不允许的。

知识点4:

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

表4:

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

搜集求助者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状态

精神

状态

1.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

2.情绪、情感表现

3.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等)

4.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

身体

状态

1.有无躯体异常感觉

2.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

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

1.工作动机和考勤状态

2.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

对临床资料的解释

1.建立因果关系

2.抓住偏离正常的行为

3.抓住突出的问题

验证资料可靠性的途径

1.补充提问

2.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

3.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

给临床资料赋予意义

1.就事论事

2.相关分析,分析与事实相关的因素。

3.分析迹象,就是把事实作为一种结果,而进一步去寻找原因。

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因素

1.暗示

2.早期印象

3.求助者的处境和人格特点

1.心理测验的正确使用要求()。

(A)咨询师决定是否实施测验时无需求助者同意

(B)必要时不必征得上级咨询师的同意即可实施

(C)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来选择适当的测验题目

(D)不必说明进行测验和选择某测量手段的原因

【答案】C

2.使用心理测验时把握正确的是()。

(A)使用心理测验的目的不一定只为诊断(B)为深入了解对方应尽量多做心理测验

(C)有时依据心理测验结果可以给出诊断(D)任何情况下都应按操作规定实施测验

【答案】D

【解析】不能在诊断目的以外使用心理测验。

做心理测验必须目的明确,不可以无目的的多做。

心理测验结果只是起到参考辅助作用,不可依据结果做诊断。

3.解释临床资料的先决条件是()。

(A)资料的可靠性(B)心理咨询师恰当的理念

(C)咨询关系良好(D)心理咨询师丰富的经验

【解析】资料的可靠性是解释资料的先决条件。

验证临床资料可靠性的办法:

使用补充提问验证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方面的资料是否可靠;

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

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

4.对求助者个人成长史资料的整理不包括()。

(A)就业有没有挫折(B)情绪体验的描述(C)朋友的状况如何(D)最喜欢读的书籍

第二节初步诊断

知识点5:

初步诊断的步骤

表5:

初步诊断的步骤

确定关键点

1.填写收集到的全部临床资料

(1)由不同途径收集临床资料

途径:

主诉、家属报告、摄入性会谈、临床观察、心理测验、作品分析

(2)资料纵向比较,验证可靠性

(3)临床症状与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横向比较)

2.按先后次序,列出临床表现,再列出收集到的各类与临床表现有关的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

3.找到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关键点内涵:

(1)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

(2)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

程序:

1.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进行衡量。

2.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系统评估。

3.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初步区分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确定求助者问题是否属于工作范围

1.根据正常与异常三原则判断:

主客观世界内在统一性原则、精神活动协调一致性原则、个性相对稳定性原则

2.对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

3.确定工作范围

(1)明确胜任力

(2)对象:

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部分神经症性问题

(3)对精神病性问题,心理咨询师只能进行有条件的辅助性工作

(4)慎重对待出现神经症性问题的求助者和能够确诊为神经症的求助者

进行诊断

提出心理评估

报告

1.临床资料的核实(一般使用调查法)

2.评估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

3.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的分析

知识点6:

判断精神问题的四种方法

表6:

判断精神问题的四种方法

据三原则

判断

1.主客观世界内在统一性

2.精神活动协调一致性

3.人格相对稳定性

典型症状

精神分裂症有幻觉和妄想等典型症状

有无自知力判断

1.自知力,是指求助者能否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及对自己的异常怎么解释

2.精神病患者没有自知力

3.神经症患者很痛苦,有自知力

求医行为

分为主动求医与被动求医,

知识点7:

心理问题诊断

表7:

心理问题诊断

类型

工作程序

一般心理问题

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做基础。

2.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

3.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

4.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5.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6.形成初步诊断。

严重心理问题

2.根据区分正常语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

3.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生性问题相鉴别

4.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

6.形成初步诊断

知识点8:

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别

表8:

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别

内心冲突

由现实事件引起,有道德色彩,思维合乎逻辑,人格无明显异常

痛苦程度

不良情绪不太强烈

不良情绪强烈

持续时间

持续1个月或间断2个月以下

2—6个月

泛化程度

未泛化,仅限于最初事件

泛化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社会功能

轻、中度受损

中、重度受损

1.收集求助者临床资料的途径包括()。

(A)家属报告(B)临床观察(C)心理测验(D)作品分析

【答案】ABCD

【解析】收集求助者临床资料的途径包括主诉、家属报告、摄入性会谈、临床观察、心理测验、作品分析等。

2.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初步诊断中,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的是求助者的()。

(A)精神分裂症家族史(B)内心冲突的性质

(C)各种神经症家族史(D)内心冲突的原因

2.提出心理评估报告时,需要对临床资料进行核实,一般使用的方法是()。

(A)个案法(B)测验法

(C)实验法(D)调查法

【解析】临床资料的核实一般使用调查法(访问求助者的父母、朋友、同事,等等)。

3.确定健康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时,心理咨询师首先要()。

(A)明确自己的胜任力(B)完成鉴别诊断

(C)对临床症状进行量化(D)做出初步诊断

【解析】确定健康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时,第一要明确自己的胜任力。

明确自己的胜任力,是对求助者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4.心理诊断是()。

(A)获取各种临床资料的过程(B)全面心理评估

(C)心理治疗之前的决策过程(D)临床资料分析

【解析】心理诊断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它应该是心理治疗前的决策过程,并随着求助者的心理状态的变化而变化,这个决策过程要不断变化。

5.收集求助者临床资料的途径包括()。

6.心理咨询师若要对确诊为神经症的求助者进行心理治疗,应该()。

(A)分析求助者心理冲突的类型及其特点

(B)接受相关培训并获得相应的治疗资质

(C)必要时寻求相关会诊或转介相关专家

(D)使用神经症简易评定法分析问题性质

【答案】BC

【解析】心理咨询师只有获得相关资质后才能对确诊为神经症的求助者进行心理治疗。

由于某些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视神经症的伴发症状,必要时应及时寻求相关医学机构的会诊或转诊。

案例一

一般资料:

求助者,男性,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

该求助者是独生子,很聪明,但从小贪玩。

中考时升重点高中差几分,家长做主花钱让他到外地一所管理很严的寄宿学校上学。

上了一年多,感觉实在受不了,要求家长想办法把他转回到本市。

家长开始不同意,后经不住他死缠硬磨,就给他办了转学。

入校报到时,教导主任对他说,我们这个学校和你那所学校差不多,要求也很严格。

你的头发就不符合要求,先去理发,然后上一个月试试看吧。

该求助者认为国内的学没法上了,打算出国。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该求助者的父亲是单位领导,工作忙,和求助者沟通少,但家里的人事他做主,父亲同意其出国。

其母亲为外贸公司会计,不同意其出国。

父母感情好。

7.本案例中,求助者遭遇的负性生活事件包括()。

(A)从小贪玩(B)在外地上学(C)中考成绩不理想(D)新学校要求高

【答案】BCD

【解析】中考成绩不理想,在外地上学,新学校要求高都属于生活事件,且是负性的,给求助者造成不良影响,“从小贪玩”是求助者自己的一种行为模式,不属于生活负性事件。

8.根据以上案例介绍,符合实际情况的说法包括()。

(A)父母亲过多包办(B)父母意见不一致

(C)求助者内心冲突严重(D)可以诊断为适应障碍

【答案】ABC

【解析】父母为求助者多次转学,属于过多包办;

父亲同意其出国,而母亲不同意其出国,父母意见不一致;

本案例中求助者主要是因为教导主任的话所导致的内心冲突,不够适应障碍的诊断标准。

9.本案例的实际情况是,求助者的母亲先来进行了咨询,她要求不要让其子知道。

心理咨询师表示理解,但建议她告诉儿子曾经电话联系过,以免弄巧成拙。

你认为咨询恳法师的建议()

(A)不尊重家长的意见(B)不符合保密原则

(C)比较自然(D)属于保密例外

【解析】如果求助者同意将保密信息透露给他人,则在保密例外之列。

心理咨询师曾就有关问题询问求助者的妈妈。

他妈妈说,教导主任说如果一个月不适应就只能滚蛋了,当时像是开玩笑说的。

当时儿子的头发染成了褐色,鬓角也很长,回来后到理发馆修改了,虽然不是很情愿,但基本符合要求了。

从你那里咨询回来说你挺讲理,愿意再和你谈。

10.从以上介绍得到的有关信息及意义包括()。

(A)孩子问题的形成是多原因的(B)收集到的材料具有真实性

(C)了解了求助者对咨询的反应(D)咨询师使用了积极关注的方法

【答案】ABC

【解析】教导主任是否说了“滚蛋”之类的话,是需要验证的,故此从其母亲处验证了这一事件的真实性。

教导主任说话确实有失误之处,故此孩子问题的形成有外因和内因。

“从你那里咨询回来说你挺讲理,愿意再和你谈。

”这是求助者对心理咨询的反应。

11.对该求助者心理状况的判断是()。

(A)一般心理问题(B)严重心理问题

(C)了解求助者对咨询师的反应(D)精神病性问题

【答案】A

【解析】求助者心理问题产生是源于教导主任的一句话,心理问题的时间短,没有泛化,社会功能受损,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12.本案例咨询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A)母子间的沟通问题(B)考虑是否先不出国

(C)求助者的学习动机(D)先去上理科补习班

【解析】“母子间的沟通问题”在案例中没有明显提到,“考虑是否先不出国”,“先去上理科补习班”都属于具体的建议,不是咨询师首先要解决的。

咨询师要解决的主要是心理问题,如“求助者的学习动机”。

案例二

下午6点,心理咨询师正准备下班,来了一位年轻女士,要求咨询。

咨询师告诉她,咨询是要预约的,请她改日再来。

她说,那不行,今天无论多晚,都必须要为她咨询。

口气坚定,不容商量。

又说她担负重要的任务,时间很紧,还戏谑地说,不就是晚吃会儿饭嘛,晚一会吃饭有利于身体健康,减减肥么。

心理咨询师观察到该女士二十多岁,衣着打扮正常,朴素,没化妆,表情令人难以捉摸。

咨询师请她入座后问她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她没有回答,然后自言自语地说:

这个地方五年前我来过,你可真有本事,中秋节会吃粽子,耽误时间了,地铁是动车出事故,你能把抑郁症治成精神分裂症,就这样,别哆嗦,开药吧。

以下是双方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

你想开什么药?

该女士:

维思通。

为什么要吃维思通?

他们说这个对我有用。

他们是谁啊?

别装糊涂了,就是精神病院的那些所谓专家们。

你找他们看过?

还住过院呢。

那为什么不继续找他们?

我就不是他们说的那个病,我是心理问题,你不是心理专家吗?

13.该女士的行为特点包括()。

(A)强人所难(B)随心所欲(C)有病乱求医(D)语言夸张

【解析】求助者下午6点才来到咨询室且不预约,说明其随心所欲的行为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