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91319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县林业局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范文可编辑版Word格式.docx

主要树种以桉树、杉木为主,适当发展旱冬瓜、西南桦,每年按2万亩推进。

⑶、大力发展各类省级特色经济林5万亩。

其中:

草果

5万亩,石斛0.5万亩,紫胶寄主树2万亩。

⑷、加大封山育林进程,规划封育面积10万亩。

⑸、实施好退耕还林及成果巩固项目。

规划发展荒山造林5万亩,成果巩固5万亩,补植补造5万亩,技能培训1万人,新建沼气池2500口。

⑹、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由县、乡、村三级构成的森林防火体系,规划建造村级防火了解台40座,森林防火通道50公里。

⑺、森林病虫害防治监测体系。

建立5个乡级森林病虫害防治监测点。

⑻、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由县、乡、村三级构成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加强林业推广站的建设。

⑼、林产品加工体系建设。

茶叶中型精深加工厂一座;

八角中型加工厂一座;

橡胶中型粗加工厂一座;

紫胶加工厂一座;

木材加工厂一座;

竹木器小型精加工厂一座。

1.4项目总投资绿春县“十二五”期间林业事业发展总投入46648万元。

⑴新建林业产业项目基地规划投资43243万元。

其中,云南核桃基地投资预算350

5万元,油茶基地投资预算6240万元,桉树基地投资预算249

4.5万元,杉木基地投资预算2738万元,紫胶基地投资预算83

5.5万元,石斛基地投资预算26258万元,草果基地投资预算117

4.5万元,

⑵退耕还林及成果巩固项目投资1925万元(含封山育林)。

其中,荒山造林投入500万元,成果巩固投入600万元,补植补造投入250万元,技能培训投入200万元,新建沼气池投入375万元。

⑶林业基础设施建设1280万元。

其中,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50万元,森林病虫害防治监测体系投入50万元,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建设投入180万元。

page林产业加工投资200万元。

1.5项目效益预计建设目标实现后,绿春县林业种植业年产值将新增1

9.192亿元。

经济效益明显,同时还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二章规划编制依据本规划依据下列文件进行编制:

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⑵、《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⑶、《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7月⑷、《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们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山区综合开发的实施意见》(红发〔〕7号)⑸、《红河州“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红河州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规划》、《红河州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9月⑺、《中国林业与生态建设状况公报》1月⑻、《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⑼、《造林调查规划设计规程》⑽、云南省地方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db53062-⑾、《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二次复查成果》⑿、《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12月⒀、《绿春县志》10月第三章绿春县的基本情况

3.1行政隶属绿春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西南部,十分接近北回归线。

东、北分别与本州元阳、金平及红河县接壤,西北倚思茅市墨江县,西南隔李仙江与普洱市江城县相望,东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毗邻,绿春县隶属云南省红河州,全县辖8乡1镇,81个村委会,6个社区,735个村民小组,769个自然村。

3.2历史沿革从西汉至唐初,先后隶属益州郡,牂牁郡、兴古郡、梁水郡、濮部、和蛮部;

唐代南诏时期分属通海都督和蛮部和银生节度威远睑;

宋代大理国时期分属秀山郡和威楚府;

元代分属元江路、和泥路;

明代大都分属元江土知府,钮兀御夷长官和临安府的纳楼、瓦渣、溪处土司及者米掌寨;

民国时分属元江、墨江、石屏、建水及金平等县;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1954年,分属墨江、红河、元阳、金平等县。

1955年4月,设立六村办事处(临时县级机构),驻治于大兴镇。

1958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以六村办事处所辖区域设绿春县。

绿春县原名“六村”,其含义指县城周边有六个哈尼族村寨,现县名是1958年建县时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依据县境内青山绿水、四季如春的特点亲自确定的。

绿春县情可以用“边、山、少、穷、战”五个字来概括。

即“边”:

区位相对偏僻边远,建县时由元阳、金平、红河、墨江等县的相邻地带划归组成;

“山”:

全县国土面积3096km

2,全是山区,无一块足一平方公里的平地。

县境内最高海拔2637m,最低海拔320m。

年均气温1

6.6℃,年均降雨量2400㎜;

“少”:

全县21万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达9

8.2%,其中哈尼族人口占8

8.2%,是云南省乃至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份之一,世居民族有哈尼、彝、瑶、傣、拉祜、汉六种;

“穷”:

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重点扶持县,按国务院确定的新标准(年人均纯收入1198元),全县尚有贫困人口1

4.1253万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战”:

中越自卫还击作战时处于战争前沿,全县人民做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同时错过了许多发展机遇,是战区恢复建设县。

3.3自然概况

3.

3.1地理位置地处云南省南部边境,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南部。

位于东经101°

48′~102°

39′,北纬22°

33′~23°

08′。

东临元阳、金平两县,南与越南毗邻,西南与江城县接壤,北与红河县相连,西北椅墨江县,西南隔李仙江与江城县相望,东南与越南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毗邻,国境线长153㎞。

县境东西最大横距3

7.5㎞,南北最大纵距60㎞,总面积3096km

2,距省会昆明456㎞,距自治州首府蒙自220㎞,距河口边境口岸312㎞,距金水河边境口岸132km,省道s214公路穿越县城。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连山雄居县境中部,神奇秀丽,常年山雾弥漫,云蔚霞起,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3.2地质地貌绿春县地形中部高,四周低,山脉大致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是云南省典型的山区县。

除深切的“v”行谷,悬崖绝壁、瀑布、活冲沟等年幼期地形景观外,最主要的是沿线各分水岭和主要河流两岸广泛发育的古夷平面和台地,故河流深切,沟壑纵横,峰恋叠嶂,支离破碎为主要的地貌特征。

坡面长,坡度大,山地坡度大部分在25°

以上,按坡度级别分为:

(平坡5~10°

)面积占0.2%;

缓坡(11~15°

)面积占0.9%;

斜坡(16~25°

)面积占2

4.7%;

陡坡(26~35°

)面积占5

5.9%;

险坡(46°

以上)面积占1

8.3%。

因阵雨强度大(年均2400㎜),冲刷力强(地表径流7

8.4%),岩石主要为板岩、页岩、砾岩还有少量石灰石,成土母质为坡积母质、残积母质、冲刷母质三大类。

3.3河流水系县境内均属于红河水系,可分为7条河流小区,主要河流有李仙江、小黑江、牛孔河、腾条河及其支流,大部分河流注入李仙江后直接流出国境,河流落差大,一般在0.5~5%,上游更为陡峭,水流湍急,弯曲、洪枯季变动幅度大,干旱季除李仙江外,皆可步行。

雨季河水暴涨暴落,严重冲刷两岸农田,水土流失非常突出,危害极大。

雨季(5月至翌年10月)径流量占年径量的80.5%。

这些河流均为常年河,流向不一,洪枯变幅大,落差也大,径流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

5.1%。

3.4气候绿春县由于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复杂多变的立体气候类型,最高海拔(黄连山主峰)2637m,最低海拔(小黑江与李仙江交汇处)320.2m,相对高差231

6.8m.气候属于云南省西部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型,是云南省典型的湿热区之一。

由于海拔高差悬殊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全境从低到高包含了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6种气候类型。

县城海拔1640m,年平均气温1

6.9℃,最高年平均气温1

7.8℃,最低年平均气温1

6.5℃。

最高月均温20.1℃(6月份),极端最高温为3

1.4℃。

最低月均温1

1.3℃(12月份),极端最低温为-

1.2℃。

气温一般由4月份上升到18℃以上,9月份逐渐下降到18℃以下。

年均日照数为208

9.9小时,日照率为48%。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

6~12月湿度大,均为80%以上,1~5月湿度较小,一般在80㎜以下。

县境属云南省四个多雨区之一的滇南多雨区。

年平均降雨量2400㎜,年降雨日数153~215天,每年11月至来年4月为干季,5月至10月为雨季,以6~8月雨日最集中,月平均在24至29天,占年总降雨日数的40%至47%。

连续降雨日数最长60天,连续降雨量最多为76

5.6㎜。

全年无霜期340天。

3.5土壤根据绿春县土壤普查结果表明,境内有砖红壤、赤红壤、黄壤、黄棕壤等七个土类、九个亚类、二十个土属、二十七个土种。

全县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土壤分布的规律是:

海拔800m以下为砖红壤;

800~1100m之间为赤红壤;

1100~1600m之间为红壤;

1600~1900m之间为黄壤;

1900m以上为黄棕壤。

3.4绿春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概况

4.1自然资源丰富绿春县一带是云南省水热条件最优越的热区之一,开发利用潜力很大。

一是土地资源丰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67人,有海拔1000m以下的热区面积100多万亩。

全县森林面积258万亩,林业用地29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1%以上。

二是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120万千瓦以上,现已引资50亿开发80万千瓦。

县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李仙江、小黑江、勐曼河等。

水能蕴藏量达16

7.69万千瓦,水电开发潜力很大。

三是矿产资源,县境内有丰富的金、铜、砷、铅、锌、铁等矿产资源,属哀牢山成矿带,成矿条件较好。

蕴藏着金、银、铜、铁、锰等10种金属矿和砷、煤、水晶石、花岗石等多种非金属矿。

已初步探明的牛波金矿、龙土金矿和大马尖山铅砷矿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现正在清理、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大勘探和开采力度。

四是生物资源,绿春县是云南省乃至全国典型的动植物基因库,有数十种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有中国、越南、老挝三国自然保护区相连的被称为国际“绿海三角洲”的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达97万亩。

保护区良好的光热和水气资源,对动植物的生长繁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风光神奇秀丽,常年山雾弥漫,云蔚霞起,使人赏心悦目,留连忘返。

大风丫口溶洞和神秘鸟会等迷人的自然景观以及哈尼梯田景观,古朴、神奇的民风民俗都具有很大的旅游观光开发潜力。

有列为国家

一、

二、三类重点保护动物长臂猿、老虎、金丝猴、马鹿、绿孔雀等20多种珍稀动物。

绿春县已知树种140余科960余种,有珍稀植物桫椤、东京龙脑香、多毛坡垒、绿春苏铁、长蕊木兰及近千种中草药。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是绿春县的最大财富。

全县累计发展绿色产业100余万亩,人均突破5亩。

4.2人文、旅游资源

4.

1旅游资源宋壁石林溶洞群宋壁石林溶洞群落位于绿春县大水沟乡境内,在群山层峦之巅屹立的一块块大青石,似百年古木,万年青藤。

有的尖峰破天,有的沟壑通洞府,当地人亦称为“石林”。

山顶有一年一度的百鸟聚会,凡每年农历八月间夜晚,这一带秋雨朦朦,雾气腾腾,百鸟从四面八方飞聚山顶,一声声鸟鸣刺破长空,神秘莫测,令人称奇。

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县境中部,海拔2637m,属哀牢山南延支脉,与老挝丰沙里自然保护区相连,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绿色三角洲之一。

山中景色优美,形如流云、声似雷鸣的瀑布及山水交映、茫茫林海、云雾缭绕的一幅幅迷人的景观令人留连忘返。

李仙江热带雨林李仙江在绿春境内流程达96㎞,顺江而下,江水时而水平如镜,时而水流湍急,两岸山水石林相映生辉,热带雨林尽收眼帘。

随着戈兰滩、土卡河两座中级电站的建成,将形成湖光山色常青、波光涟漪的热带雨林游览库区景致,是欣赏江岸自然风光、江上激情漂流、航游出国之旅和享受异国风情的好地方。

2人文资源绿春是哈尼族最集中的家园,是哈尼标准语音所在地,是哈尼原始宗教文化圣地,原生态的哈尼服饰、饮食、传统习俗保存良好,民风纯朴,可挖掘的文化旅游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原生态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发展潜力大。

3.5绿春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0700万元,同比增长1

3%,第一产业完成32440万元,同比增长

7.0%,第二产业完成29035万元,同比增长1

5.1%,第三产业完成29225万元,同比增长1

完成财政总收入11107万元,同比增长3

9%,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181万元,同比增长1

8.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25556万元,同比增长

3.3%;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万元,同比增长1

5.2%;

实现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7245元,同比增长2

6.3%;

完成农民人均纯收入1866元,同比增长1

5.3%。

第四章绿春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4.1林业产业发展现状绿春县总国土面积465万亩,其中:

林业用地面积290万亩,非林业用地面积175万亩。

根据12月红河州林业调查规划队森林资料统计数据,在林业用地面积中:

有林地面积258万亩,灌木林地面积66万亩,人工未成林造林地0.46万亩,无林地1

7.7万亩。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0.1%。

近几年来,绿春县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设等契机,立足县情,依托资源优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绿色产业富县”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的各项工作,并始终坚持把林业产业培植作为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的切入点和“德政工程”、“富民工程”来抓。

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举全县之力,动千家万户,大规模培植林业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九五”期间的41%提高到现在的60.1%。

初步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

截止,全县完成人工造林面积7

5.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

6.4万亩,封山育林累计完成56万亩。

在人工造林面积中,橡胶36万亩,茶叶16万亩,八角14万亩,草果17万亩,紫胶3万亩,核桃

5万亩,木姜子、胡椒、石斛、竹子等经济林1

8万亩,促进了“一乡一产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

1.1经济林生产现状

1.

1.1橡胶橡胶是绿春县的一大重要产业,在绿春县种植、栽培的历吏悠久,从1958年开始引种到现在已有50年的历吏。

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突出生态调结构”的林业发展思路和“绿色产业富县”的目标指引下,全县上下结合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设等契机,大力培植橡胶产业,使橡胶产业得到空前的发展,截止底,全县累计发展橡胶产业面积达3

6.4万亩,其中:

国有(红冉橡胶有限责任公司)橡胶面积1

1.1万亩,民营橡胶面积2

5.3万亩。

橡胶投产面积

4.8万亩,占总面积的1

3.2%,尚未投产面积3

1.6万亩,占总面积的8

6.8%。

年产量189

9.9万t,年产值1709

6.93万元。

1.2茶叶回顾绿春茶叶发展历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建设茶园到茶园的荒芜,已历经了几起几落,直到全州茶叶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在绿春县召开后,县委、县政府把茶叶产业纳入“绿色产业富县”战略目标的重要产业项目,确定把茶叶产业加以培植,进行了规划,出台了政策,制定了措施,加大了投入,使绿春茶叶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末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25万亩,茶叶产量达5000t,茶叶产值由的3000万元增加到的7500万元,增长67%,茶农人均增收625元;

全县拥有各级各类茶叶技术人员50多人,长期从事茶叶生产经营人员7000人,茶叶受益农户达1户,80000多人,分别占全县农户总数和总人口的3

7.2%、4

5.7%;

全县现有茶叶初(精)制加工厂64个,拥有各类初(精)制加工机械224台,年生产总设备能力达10000t。

到产量404

9.3t,年产值202

4.65万元。

同时,茶叶种植科技水平有了较大突破,无性系良种种植大面积推广,玛玉茶、绿春绿茶、绿和茶、龙山春剑、蓝碧等茶叶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在全国的茶叶博览会上屡次获奖。

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也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茶叶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1.3八角、油茶起,绿春县开始抓八角产业的发展,截止种植面积将达25万亩,并且部份八角已郁闭成效,可进行八角叶油的加工。

到年产量2

8.6t,年产值1

7.16万元。

经调查结果表明,绿春县曾在70年代未、80年代初定植栽培过油茶,主要栽植树在海拔1200~1800m之间立地条件优越的村办茶厂周围,呈块状零星种植,地貌分布情况为中山地段。

主要种植目的是提炼后的油作为揉茶机等茶叶加工设施、设备的润滑剂,据有群众说,油茶在绿春县的单株产量特高(具体的单产和亩产都未测定过,所以数据不详),但由于当时种植面积少,没有形成规模,加之,加工等条件落后,油茶利用率特低,多年失管理粗放,导致自然死亡或人为更新,目前,境内油茶资源的分布稀少。

1.4竹产业绿春县工业发展滞后,但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再加之各族群众有四旁种竹,编制农具自用和出售的习惯,同时生产的竹笋既可鲜食又能加工成笋干或腌制成品出售,只需进行简单培训即能以户为单位小作坊零散加工,然后化零为整进入市场。

采取“以竹代木”,大力发展竹材加工产业化的气候逐渐形成。

竹类的用途极为广泛,可用于建筑、家具、人造板、造纸、编织等领域。

其材质可塑性强,耐腐蚀、防蛀虫是目前替代木材绝好的首选材料之一。

竹子成林后还有其他树种不可替代的防护作用,它不但每年可以收获竹笋创收外,还可以有计划地进行间伐获取竹材,同时发挥维护生态平衡功能,兼具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

1.5其它林业产业到底:

草果产量年239

1.1万t,产值621

6.86万元;

胡椒年产量220t,产值286万元;

花椒年产量1

4.4万t,产值4

4.64万元。

1.2林产化工业

1紫胶紫胶具有绝缘,防潮,防锈,防腐,防紫外线,粘合力强,易干,易溶于酒精,涂膜光滑,强性好,耐酸,可塑性强,固色好,化学性稳定,对人畜无毒性与制激性等优质性能。

被称为胶中之“全能冠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都把紫胶列为战略物资。

特别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涂料工业、绝缘材料工业、粘合剂工业、油墨工业、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虫胶市场开始起死回生,供需矛盾突出。

紫胶生产是绿春县的一大产业,早在30多年前绿春县创办了虫胶厂,加工能力初具规模,由于原胶供应不足,加工作业不能终年生产,经济效益上不去而难以形成绿春县的支柱产业,要使工厂能正常发展,原胶的长期稳定供应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山区群众具有丰富的放养和管理经验,为充分发挥自然优势,为培育原胶生产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绿春县1975年开始经营紫胶生产至今,己有49年历史,曾几何时,紫胶生产历史辉煌,有紫胶场7个,经营面积2万余亩,培养了多树种,即:

鸡树果、马榔树、秧青、牛肋巴等天然紫胶寄主树,但是80年代,由于紫胶价格的下幅度波动,香茅油价格的大幅度提高,紫胶寄主林受到破坏并改造成香茅草地,紫胶寄主林经营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紫胶场解体。

到紫胶市场价格回升,加上政府的引导,紫胶生产开始恢复和发展,截止,在保护天然紫胶寄主林的同时,已发展紫胶寄主树人工造林

3.2万亩,部分已投产,生产紫胶320t。

现林木长势喜人,起逐年增加投产面积。

4.2林业加工企业现状

1绿春县红冉橡胶有限公司红冉橡胶有限公司下辖三个橡胶林场,即大黑山胶场、坝溜胶场、龙塘胶场,属于私营企业,主要进行橡胶生产和加工,公司经营面积12106

9亩,橡胶实种总面积94527亩,其中投产面积24095亩。

全部在岗职工人数105人。

公司有2个日产干胶分别为40t和16t的橡胶加工厂,总设计产能201X0t,实际产量320t,资产总额13868万元,资产负债率62%,营业收入570万元,收入增长率负90%,当年利税负1249万元,利税增长率负201%。

2绿春县紫胶加工厂绿春县虫胶厂厂址在城区,私有企业,主要加工紫胶,全厂现有20名工人,设计产能200t,实际产量150t,资产总额800万元,资产负债率30%,营业收入300万元,收入增长率负10%,当年利税10万元,利税增长率负3%。

3茶叶加工企业全县现有茶叶种植面积1

6.2万亩,拥有茶场(厂)34家,拥有厂房建筑面积15000㎡,各类茶叶加工机械200台,固定资产多万元,年加工能力5000多t,其中:

县外贸茶厂拥有厂房建筑面积3000㎡,拥有初制加工机械30台,精制加工机械10台,年加工能力700t,拥有固定资产500万元,茶厂注册商标为“春苑”牌绿春绿茶系列产品;

大水沟生态茶厂拥有厂房建筑面积㎡,拥有初制加工机械20台,精制加工机械8台,年加工能力500t,共有固定资产400万元,茶厂注册商标为“黄连山”云雾茶系列产品;

乡办茶场22个,拥有厂房建筑面积10000㎡,各类加工机械132台,拥有各类固定资产1100万元,所有初制茶场以生产烘青毛茶、晒青毛茶为主,无精制加工能力。

现有34家茶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