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本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91479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本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本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本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本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本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本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本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本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本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本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本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本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本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本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本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本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本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本科)》17年12月作业考核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矿物是()。

A氧

B硅

C二氧化硅

D硅酸盐

52分

根据物质组成的特点,沉积岩一般分为()。

A碎屑岩类、化学岩类、生物岩类

B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

C粘土岩类、化学岩类、生物化学岩类

D碎屑岩类、生物化学岩类、粘土岩类

62分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逆地形的形成是由于()。

A凹陷

B隆起

C差异侵蚀

D沉积

72分

地垒多形成块状山地,下面当中的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江西庐山

C唐古拉山

D太行山

82分

牛轭湖的形成是什么地质作用造成的()?

A河流地质作用

B湖泊地质作用

C海洋地质作用

D风的地质作用

92分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应具有()。

A集水的地形,丰富的松散固体破碎物质,短时间内的大量来水。

B暴雨,松散堆积物。

C陡峻的地形,巨厚的岩土体,长时间的稳定降雨。

D平缓的地形,薄层松散岩土体,降雨及地下泉水丰富。

102分

容易产生悬挂毛细水的土层剖面是()。

A上细下粗

B上粗下细

C均质土

D粘性土

112分

包气带水包括()。

A承压水

B潜水

C土壤水

D裂隙水

122分

达西定律对下列条件适用的是()。

A层流、稳定流

B层流、非稳定流

C层流、稳定流和非稳定流

D层流、紊流

132分

属于地下水资源特点的是()。

A稳定性

B不可再生性

C系统性

D不可调节性

142分

次生结构面的常见代表是()。

A冷缩节理,层理,片理

B张节理,剪节理,断层

C风化裂隙,爆破裂隙,卸荷裂隙,溶蚀裂隙

D不整合接触界面

152分

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应选用()。

A1:

5000~1:

50000

B1:

2000~1:

10000

C1:

500~1:

2000

D1:

200~1:

1000

二、多选题共15题,30分

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的是()。

A康拉德面

B莫霍面

C古登堡面

D莱曼面

E地表面

地球的外部可以分为三个圈层即()。

A大气圈

B水圈

C地壳

D生物圈

矿物的鉴定主要是运用()来鉴定的。

A矿物的形态

B矿物的物理力学性质

C矿物所处环境

D矿物所含杂质

属于固态矿物的是()。

A硫化氢

B自然汞

C氟石

D蛋白石

E石油

属于褶皱构造的是()。

A喜马拉雅山

B唐古拉山

C天山

D泰山

属于内动力地质作用的是()。

A地壳运动

B岩浆活动

C火山喷发

D沉积及成岩作用

河流的地质作用分为()。

A侵蚀作用

B搬运作用

C沉积作用

D冲刷作用

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有()。

A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

B岩层产状和气候条件

C地形地貌

D可溶性岩石的形成年代

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分为()。

A包气带水

C承压水

D孔隙水

E裂隙水

岩石遇水膨胀,是因为()。

A岩石吸水后充填了岩石的孔隙

B岩石吸水后水进入矿物的结晶格架使矿物变大

C岩石吸水后增加了颗粒结合水膜的厚度

D岩石吸水后矿物质点间联接力减弱

泥化夹层的形成条件()。

A物质基础

B构造作用

C地下水作用

D地表水侵蚀

影响岩石蠕变的主要因素()。

A应力

B温度

C加载速率

D湿度

现场荷载试验法确定坝基岩体承载力的内容包括()。

A岩体原位测试

B测出弹性模量

C变形模量

D泊松比

下列关于冻土表述正确的是()。

A是地面温度低于摄氏零度形成的

B是地下温度低于摄氏零度形成的

C是地下岩,土中水被冻结成冰后形成的

D我国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和高纬度地区

围岩稳定是指一定时间内,在一定的地应力和工程作用下岩体不产生破坏和失稳,其判断依据是()。

A围岩抗压强度

B抗拉强度

C抗剪强度

D抗弯强度

三、判断题共10题,20分

导水断层带可以起到贮水空间、集水廊道与导水通道的作用。

A对

B错

当地下水位埋深较深时,利用污水进行灌溉,如果灌溉水下渗不到潜水面,那么污灌对地下水不会造成污染。

题可利用RQD判断岩石的完整程度。

结构面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结构面和次生结构面两类。

通过剪应力——剪位移曲线的分析,岩体的剪切破坏有脆性破坏和塑性破坏两种类型。

全断面开挖一般适用于围岩稳定、无塌方和掉石的地区。

水库永久渗漏中以岩溶管道系统的透水性最为强烈,渗漏最为严重。

地裂缝以水平拉张和错动为主,其次为相对差异沉降。

地质图的地层图例,如果放在图的下方,应按照自左至右,由新到老的顺序排列。

岩土工程勘察中,某岩土指标的标准值是指该岩土指标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四、简答题共2题,20分

110分

简述工程地质学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方面的作用和任务。

勘察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选点、规划、设计及施工提供工程地质资料,作为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依据。

(3分)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论证、评价并选定最优的建筑地点或线路方案。

(3分)预测在工程修建时及建成后的工程管理运行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防治不良的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

工程地质学及水文地质学是从地质学发展起来的两门新兴学科。

工程地质学主要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水文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学科。

这两门学科都是以地质学为基础,而且互相关联、相互渗透,并各有特色。

下面分别简要介绍一下它们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方面的作用和任务。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如工农业的供水、灌溉、防洪、发电、航运、林业、渔业、畜牧业、旅游业及改善环境等。

工程地质在修建水工建筑物当中的作用和任务如下:

1:

勘察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选点、规划、设计及施工提供工程地质资料,作为工程的依据。

2: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论证、评价并选定最优的建筑地点或线路方案。

3:

预测在工程修建时及建成后的工程管理运行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防治不良的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

生产实践证明:

工程地质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已不仅仅是完成为建筑物的修建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而且贯穿在整个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运行的全部过程之中。

工程地质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关系着工程建筑的安全可靠性、技术可能性及经济合理性。

历史经验表明:

工程建筑,特别是水工建筑,不怕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也不怕工程地质问题繁多,就怕对工程地质条件的勘察研究不重视和不充分,这样会给工程建筑带来严重的后果。

我国从2015年以来,由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工程地质工作,因此,直接由于地质问题而产生的垮坝事故极为罕见。

然而,由于对工程地质条件研究不够,或对工程地质问题处理不当,因而造成的水库或坝基漏水、水库淤积及边岸滑塌、隧洞坍方等工程事故还是屡见不鲜。

水文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以下要素:

1.地下水的形成、埋藏、分布、运动以及循环转化的规律。

2.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成分,以及水质的变化规律。

3.解决合理开发、利用、管理地下水资源,以及有效地消除地下水的危害等实际问题。

水文地质工作,不仅要配合上述工程地质工作,提供有关水文地质条件方面的资料,而且还要在农田灌溉、抗旱、防涝、治碱,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等方面,起先决和主导作用。

当前已输入0个字符,您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

210分

简述泥石流形成的过程。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砂、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

泥石流按其物质成分可分为3类:

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

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粘度大、呈稠泥状的叫泥流;

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称之水石流.

泥石流按其物质状态可分为二类:

一是粘性泥石流,含大量粘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

粘性大,固体物质占40-60%,最高达80%.其中的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亦短,破坏力大.二是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粘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积物在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停积后似“石海”.

以上分类是我国最常见的两种分类.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泥石流的成因分类有:

水川型泥石流,降雨型泥石流;

按泥石流流域大小分类有:

大型泥石流,中型泥石流和小型泥石流;

按泥石流发展阶段分类有:

发展期泥石流,旺盛期泥石流和衰退期泥石流等等.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

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

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1).地形地貌条件:

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

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

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

(2).松散物质来源条件:

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

另外、岩层结构松散、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的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

一些人类工程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石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

(3).水源条件:

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水雪融水和水库(池)溃决水体等形式.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