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教案8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1652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教育教案8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教案8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教案8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教案8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教案8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教案8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教案8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教案8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教案8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教案8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教案8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教育教案8Word格式.docx

《安全教育教案8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教育教案8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教育教案8Word格式.docx

禁止采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以及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包括病死牲畜肉)。

(2)注意食品的贮藏卫生,防止尘土、昆虫、鼠类等动物及其他不洁物污染食品。

(3)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4)食堂从业人员有皮肤溃破、外伤、感染、腹泻症状等不要带病加工食品。

(5)食堂从业人员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

(6)加工食品的工具、容器等要做到生熟分开。

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7)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烧熟熟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

(8)蜡样芽孢杆菌在15oC以下不繁殖,剩饭剩菜应低温保藏。

该菌污染的食品一般无腐败变质的异味,不易被察觉,因此,剩饭剩菜一定要在餐前彻底高温加热。

(9)带奶油的糕点及其他奶制品要低温保藏。

(10)储存食品要在5oC以下。

若做到避光、断氧,效果更佳。

生、熟食品分开储存。

二、化学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化学物质,如鼠药、农药、亚硝酸盐等,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

毒鼠强中毒:

又名没鼠命、四二四、三步倒、闻到死。

毒鼠强毒性极大,对人致死量5—12毫克。

一般在误食10-30分钟后出现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口唇麻木、酒醉感。

重度中毒表现突然晕倒,癫痫样大发作,发作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意识丧失。

亚硝酸盐中毒:

俗称“工业用盐”。

摄入亚硝酸盐0.2-0.5克就可以引起食物中毒,3克可导致死亡。

发病急,中毒表现为口唇、舌尖、指尖青紫等缺氧症状,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

自觉症状有头晕、头痛、无力、心率快等。

(1)严禁将有害化学物与食品一处放置。

鼠药、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要标签明显,存放在专门场所并上锁。

(2)不随便使用来源不明的食品或容器。

(3)蔬菜粗加工时以食品洗涤剂(洗节精)溶液浸泡30分钟再冲净,烹调前再经烫泡1分钟,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农药(或从市场上购回的蔬菜要用清水短时间浸泡、反复冲洗。

一般要洗三遍,温水效果更好)。

(4)水果宜洗净后削皮食用。

(5)手接触化学物后要彻底洗手。

(6)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避免误作食盐或碱面食用。

(7)苦井水勿用于煮粥,尤其勿存放过夜。

(8)食堂应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

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

厨房、食品加工间和仓库要经常上锁,防止坏人投毒。

三、有毒动植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动植物或摄入因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除去有毒成分的动植物食物引起的中毒。

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因动植物种类而异。

近几年学校常见的集体有毒动植物中毒有四季豆中毒、生豆浆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等。

因学生误食有毒动植物导致的中毒有河豚鱼中毒、毒蕈中毒、蓖麻籽中毒、马桑果中毒等。

1、四季豆中毒

未熟四季豆含有的皂贰和植物血凝素可对人体造成危害,如进食未烧透的四季豆可导致中毒。

一般在进食未烧透的四季豆后1-5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恶心、呕吐、胸闷、心慌、出冷汗、手脚发冷、四肢麻木、畏寒等,一般病程短,恢复快,预后良好。

烹调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

2、生豆浆中毒

生大豆中含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进入机体后抑制体内胰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

进食后0.5-1小时出现症状。

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和腹泻等。

一般无须治疗,很快可以自愈。

将豆浆彻底煮开后饮用。

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

3、发芽马铃薯中毒

马铃薯发芽或部分变绿时,其中的龙葵碱大量增加,烹调时又未能去除或破坏掉龙葵碱,食后发生中毒。

尤其是春末夏初季节多发。

一般在进食后10分钟至数小时出现症状。

先有咽喉抓痒感及灼烧感,上腹部灼烧感或疼痛,其后出现胃肠炎症状,剧烈呕吐、腹泻。

此外,还可出现头晕、头痛、轻度意识障碍、呼吸困难。

重者可因心脏衰竭、呼吸中枢麻痹死亡。

马铃薯应低温贮藏,避免阳光照射,防止生芽;

不吃生芽过多、黑绿色皮的马铃薯;

生芽较少的马铃薯应彻底挖去芽的芽眼,并将芽眼周围的皮削掉一部分。

这种马铃薯不易炒吃,应煮、炖、红烧吃。

烹调时加醋,可加速破坏龙葵碱。

4、河豚鱼中毒

河豚鱼的某些脏器及组织中均含河豚毒素,其毒性稳定,经炒煮、盐淹和日晒等均不能被破坏。

误食后10分钟至3小时出现症状。

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瘫痪,呼吸衰竭等。

死亡率高。

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

5、毒蕈(有毒蘑菇)中毒

我国有可食蕈300余种,毒蕈80多种,其中含剧毒素的有10多种。

常因误食而中毒,夏秋阴雨季节多发。

一般在误食后0.5-6小时出现症状。

胃肠炎型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程短,预后良好;

神经精神型中毒主要症状有幻觉、狂笑、手舞足蹈、行动不稳等,也可有多汗、流涎、脉缓、瞳孔缩小等,病程短,无后遗症;

溶血型中毒发病3-4天出现黄疸、血尿、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死亡率高。

加强宣教,防止误食。

6、蓖麻籽中毒

蓖麻籽含蓖麻毒素、蓖麻碱和蓖麻血凝素3种毒素,以蓖麻毒素毒性最强,1mg蓖麻毒素或160mg蓖麻碱可致成人死亡,儿童生食1-2粒蓖麻籽可致死,成人生食3-12粒可导致严重中毒或死亡。

食用蓖麻籽的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出血,严重的可出现脱水、休克、昏迷、抽风和黄疸,如救治不及时,2-3天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麻痹。

目前对蓖麻毒素无特效解毒药物。

蓖麻籽无论生熟都不能食用。

但由于蓖麻籽外观漂亮饱满,易被儿童误食。

7、马桑果

马桑果,又名毒空木、马鞍子、黑果果、扶桑等。

马桑果有毒,其有毒成分为马桑内酯、吐丁内酯等。

误食后0.5-3小时出现头痛、头昏、胸闷、恶心、呕吐、腹痛等,常可自行恢复。

严重者遍身发麻、心跳变慢、血压上升、瞳孔缩小、呼吸增快、反射增强,常突然惊叫一声,随即昏倒,接着出现阵发性抽搐。

严重者可于多次反复发作性惊厥后终于呼吸停止。

一次服大量者可由于迷走神经中枢过度兴奋而致心搏骤停。

因外形似桑椹,所以常被当作桑椹而误食,许多小孩特别是农村的小孩在外玩耍时因采食而引起中毒。

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食

上学路上的安全

1.行走的安全常识

每位同学必须牢记如下行走安全常识:

指挥灯信号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

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

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灯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

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

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

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

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

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

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

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

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

(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想麻痹。

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2.骑车安全

(1)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

这是交通规则规定的。

(2)不打伞骑车。

(3)不脱手骑车。

(4)不骑车带人。

(5)不骑"

病"

车。

(6)不骑快车。

(7)不与机动车抢道。

(8)不平行骑车。

最后还要注意,在恶劣的天气如雷雨、台风、下雪、或积雪未化、道路结冰等情况下,也不要骑车。

3.乘车安全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

(5)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女生人身安全常识 

1、女生集体宿舍如何注意安全?

(1)经常进行安全检查。

如发现门窗损坏,及时报告学校有关部门修理。

(2)就寝前要关好门窗,在天热时也不例外。

防止犯罪分子趁自己熟睡时作案。

(3)夜间上厕所,要格外小心。

如厕所照明设备损坏,应带上手电筒,上厕所前应仔细查看一下。

(4)中午或夜间如有人敲门,要问清是谁再开门。

如发现有人想捅门、撬门进来,室内同学要大声呼救,并做好齐心协力反抗的准备。

(5)周末或节假日,其他同学回家或外出,你最好不要独自一人住宿。

回宿舍就寝时,要留心门窗是否敞开,防止有犯罪分子潜伏伺机作案,如遇异常情况,可请一、二位同学同时去,以确保安全。

(6) 

无论一人或多人在宿舍,当犯罪分子来侵害时,你都要保持冷静的态度,做好临危不惧,遇事而不乱。

一方面呼救,一方面同犯罪分子作坚决斗争。

2、女生夜间行路如何注意安全?

(1)保持警惕。

如果在校园内行走,要走灯光明亮、来往行人较多的大道。

对于路边黑暗处要有戒备,最好结伴而行,不要单独行走。

如果走校外陌生道路,要选择有路灯和行人较多的路线。

(2)陌生男人问路,不要带路。

向陌生男人问路,不要让对方带路。

(3)不要穿过分暴露的衣衫和裙子,防止产生性诱惑,不要穿行动不便的高跟鞋。

(4)不要搭乘陌生人的机动车、人力车或自行车,防止落入坏人的圈套。

(5)遇到不怀好意的男人挑逗,要及时斥责,表现出自己应有的自信与刚强。

如果碰上坏人,首先要高声呼救,即使四周无人,切莫紧张,要保持冷静,利用随身携带的物品,或就地取材进行有效反抗,还可采取周旋,拖延时间的办法等待救援。

(6)一旦不幸受侵害,不要丧失信心。

要振作精神,鼓起勇气同犯罪分子做斗争。

要尽量记住犯罪分子的外貌特征。

如身高、相貌、体型、口音、服饰以及特殊标记等等。

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并提供证据和线索,协助公安部门侦查破案。

火灾逃生自救九大要诀 

  第一诀:

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生命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害羞及顾及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拿走贵重物品上。

第二诀:

简易防护,不可缺少。

家中、公司、酒家应备有防烟面罩,最简易方法也可用毛巾、口罩蒙鼻,用水浇身,匍匐前进。

因为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逃离是避免烟气吸入的最佳方法。

第三诀:

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

也可用身边的绳索、床单、窗帘、衣服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紧拴在窗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第四诀:

当机立断,快速撤离。

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相互拥挤、乱冲乱撞。

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

当火势不大时,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逃到天台、阳台处。

第五诀:

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或扶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第六诀:

大火袭来,固守待援。

大火袭来,假如用手摸到房门已感发烫,此时开门,火焰和浓烟将扑来,这时,可采取关紧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防止烟火渗入,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第七诀:

火已烧身,切匆惊跑。

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第八诀:

发出信号,寻求救援。

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外发送求救信号,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第九诀:

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无论是居家,还是到酒店、商场、歌厅时,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当大火燃起、浓烟密布时,便可以摸清道路,尽快逃离现场。

灭火的基本方法 

  一般说来,起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主要指含氧气的空气、氧化剂等)和点燃源,并且三者要相互作用。

灭火就是根据起火物质燃烧的状态和方式,采取一定的措施以破坏燃烧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从而使燃烧停止。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四种:

  一、冷却灭火法 

  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

用水扑救火灾,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冷却灭火。

除忌水物质外,一般物质起火,都可以用水来冷却灭火。

火场上,除用冷却法直接灭火外,还经常使用水冷却尚未燃烧的可燃物,防止其达到燃点而着火;

还可用水冷却建筑构件、生产装置或容器等,以防止其受热变形或爆炸。

  二、隔离灭火法 

  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隔离或者疏散开,从而使燃烧物停止。

采取隔离法灭活的具体措施有很多种,如将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物质转移到安全地点;

关闭设备或管道上的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

排除生产装置、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液体;

阻拦疏散易燃可燃或扩散的可燃气体;

拆除与货源相毗邻的易燃建筑结构,造成组织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

  三、窒息灭火法 

  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氧含量,使燃烧物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扑救封闭式的空间、生产设备装置及容器内的装置。

火场上用窒息法灭火时,可采用湿麻袋、湿棉被、砂土、泡沫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

用水蒸气、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冲入燃烧区域;

利用建筑物上原有的门窗以及生产储运设备上的部件来封闭燃烧区,阻止新鲜空气进入。

此外,在无法采取其他补救方法而条件又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水淹没(灌注)的方法进行补救。

  四、抑制灭火法 

  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中止链反应而使燃烧反应停止。

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和1211、1301等卤代烷灭火剂。

灭火时,一定要将足够数量的灭火剂准确的喷射在燃烧区内,使灭火剂参与和阻断燃烧反应,否则将起不到组织燃烧的作用。

同时还要采取必要的冷却降温措施,以防复燃。

  在火场上采取那种灭火方法,应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燃烧的特点和货场的具体情况,以及灭火器材装备的性能进行选择。

三、防止触电事故 

 ①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不能接近、触摸电源和电器。

 ②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擦拭电器外壳,更不能在电线上晾衣服或悬挂物体,或将电线直接挂在铁钉上。

 ③发现绝层损坏的电线、灯头、开头、插座要及时报告,请电工检修,切勿乱动。

电工对消除以上安全隐患要及时不得推脱。

 ④学生不得在配电房、变压器周围逗留,更不能攀爬变压器,不得把其他物体抛向变压器及配电房内,不得乱动电气设备。

 ⑤万一遇有电气设施引起的火灾,要迅速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

 ⑥发现有人触电时,要先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再采取其它抢救措施。

 ⑦学校每学期要对所有电气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