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1704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资本的报酬是()。

A、工资

B、租金

C、利息

D、利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资本的报酬。

工资是劳动力的报酬,租金是资本品的报酬,利息是货币的报酬,利润则是资本的报酬。

故本题选D项。

2、下列词语或语句可能出现在该公文里的是()。

A、来函收悉

B、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

C、特此公告

D、特呈函,盼予函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文的结束语。

该公文文种是公告,“公告”一般用“现予公告”或“特此公告”的

格式化用语作结。

“来函收悉”是指收到(信件等)并知道了其中的内容。

D项一般是“询问函”的结束

语。

B项是“请示”的结束语。

故本题选C。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所要解决的是()。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B、在全民族、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

C、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问题

D、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问题

【答案】B

【解析】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所要解决的是在全民族、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

故选B。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A、生产力总体水平落后

B、商品经济不发达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完善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健全、不成熟

【答案】ABCD

【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①生产力落后是最基本的特征;②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③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④科技教育文化落后;⑤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⑥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⑦各方面的体制还不完善;⑧努力建设精神文明;⑨同世界先进水平有差距。

5、下面公文写作中,语句符合规范的是()。

A、该厂全体职工同心协力,奋发图强,在上半年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就创造出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00%

的奇迹

B、我们一定要采取措施,尽可能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目前有关部门已对该报作出停刊整顿,并责令其主要负责人深刻检查等纪律处分的处理

D、—艘在巴拿马注册的名为“协友”货轮9月9日1时30分在斯里兰卡东部亭可马里突然遭到泰米尔“猛

虎”组织袭击而出事,5名船员失踪

【答案】A

【解析】B项,删去“和浪费”,不能说节省浪费。

C项删去“的处理”,“作出……纪律处分”已经是完整的句

子。

D项“9月9日”前面缺少年份,时间模糊。

故选A。

6、()功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产生强大的内聚力。

A、组织

B、协调

C、沟通

D、控制

【答案】C

【解析】沟通功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产生强大的内聚力。

故选C。

7、公孙龙“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答案】B

【解析】公孙龙说:

“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

命色者非命青工也,故日白马非马。

”意思是说,“白”是指马的颜色,“马”是指马的形体。

“白”是用来称呼马的颜色的,不能称呼马的形体,因此,“白”与“马”两个概念合在一起所包含的意思就不是“马”了。

这一命题注意到了具体与抽象、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问题,但是割裂了二者的关系。

故选B。

8、小辉想除去卫生间瓷砖上的铁锈痕迹,在用清水洗涤之前,她从家中选择了一种最合适的物质对铁锈进行处理,这种物质是()。

A、食盐水

B、汽油

C、米酒

D、白醋

【答案】D

【解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溶于酸,白醋是一种酸性物质,因此D项正确。

氧化铁与食盐水、汽油和米酒不相溶。

9、从广义上讲,决策就是()。

A、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实施的行动计划

B、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作的行为设计及其抉择

C、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形成的思维模式

D、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完成的工作任务

【答案】B

【解析】从广义上讲,决策就是做出决定,即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作的行为设计及其抉择。

10、亨利•福特曾说过:

“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

”有人说,如果真这样,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了。

材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A、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产品开发不需要考虑市场要求

C、产品开发要利用人们的求异心理

D、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会引导生产

【答案】A

【解析】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者的需要就是动力,A项正确,当选。

产品开发必须面向市场,才能实现其价值,B项错误。

题干反映的不是求异心理,C项错误。

题干强调的是生产,而不是消费的反作用。

D项错误。

因此A项当选。

11、从公文行文关系的划分来看,下列行政公文中不能作为平行文的是()。

A、通知

B、公告

C、通报

D、纪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

平行文:

指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的发文,主要是函,也包括一些通知,纪要、函。

下行文:

指上级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的发文,如命令、指令、意见,决定、决议、布告、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等。

本题中公告属于下行文,不能用作平行文,故本题选择B选项。

12、古人信奉“五德终始说”,认为朝代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对应,朝代更替源于五行相克。

周朝尚红色、属火,那么秦朝尚黑色、属()。

A、金

B、木

C、水

D、土

【答案】C

【解析】五行相克的次序是: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周属火,秦克周,根据五行相克“水克火”,故秦承水德,因此C项正确。

13、下列俗语描述的现象与经济学名词对应错误的是()。

A、覆水难收——机会成本

B、一山不容二虎——完全垄断

C、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边际效用递减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负外部效应

【答案】A

【解析】A项,“覆水难收”比喻事情已成定局,难以挽回,反映的应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即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A项对应错误,当选。

B项,“一山不容二虎”比喻在一个地方两个强者不能相容。

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由一家企业完全控制的状态。

B项对应正确。

C项,“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指进入了摆满香草的房间,久而久之闻不到香草的香味了。

边际效用递减,效用,即满足程度是人神经的兴奋,外部给一个刺激,人的神经兴奋就有满足感(产生效用),随着同样刺激的反复进行(连续消费同一种物品的数量增加),兴奋程度就下降(边际效用递减)。

C项对应正确。

D项,“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比喻无辜被连累而遭受灾祸。

负外部效应是指未能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成本。

D项对应正确。

14、现代中医借助西医的物理检验手段,提高传统的“望→闻→问→切→处”的诊断准确性。

这样的优化属于()。

A、工期优化

B、技术优化

C、成本优化

D、流程优化

【答案】B

【解析】A项“工期优化”也称时间优化,就是当初始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大于要求工期时,通过压缩关键线路上工作的持续时间或调整工作关系,以满足工期要求的过程。

B项“技术优化”是指对一个现存的技术进行改进或升级,使其趋于完善的过程。

C项“成本优化”是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寻求质量成本总额最小。

D项“流程优化”是一项策略,通过不断发展、完善、优化业务流程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中医是现存的技术,通过借助西医的物理检验手段,对其进行了完善,提高了准确性,属于技术优化。

因此B项当选。

15、下列短语能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哲学原理的是()。

A、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答案】C

【解析】A项体现了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以及在一定条件下量的优势可弥补质的不足的观点。

B项体现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C项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的观点,可知该项正确。

D项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

16、多种鱼类背部发黑,腹部发白,其原因是()。

A、长期进化形成的保护色

B、背部比腹部接受光线多,导致色素沉淀

C、背部比腹部黏膜厚,吸收光线多

D、背部鱼鳞多,吸收光线多

【答案】A

【解析】多数鱼类背部发黑、腹部发白,此为一种长期进化而形成的保护色,因为有了这种保护色,无论从上面或下面观察,鱼类保护色使其易与自然环境混成一体,可以轻而易举地躲避水鸟或肉食性鱼类的捕食。

17、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能力过剩

B、人口增长过快

C、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本身

D、劳动力价值过高

【答案】C

【解析】相对过剩人口并不是说人口过多了,而是指相对于资本家的需要来说,而成为多余人口,其产生根

源在于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本身。

故选C。

1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上述著名诗句的作者是谁?

描写的是哪里的美景?

()

A、白居易洞庭湖

B、白居易西湖

C、苏东坡洞庭湖

D、苏东坡西湖

【答案】B

【解析】题干所列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故选B。

1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上述著名诗句的作者是谁?

描写的是哪里的美景?

()

A、白居易洞庭湖

B、白居易西湖

C、苏东坡洞庭湖

D、苏东坡西湖

【答案】B

【解析】题干所列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故选B。

20、发文登记一般采用的形式是()。

A、联单式

B、簿册式

C、卡片式

D、图表式

【答案】B

【解析】发文登记一般采用簿册式登记的形式,每年一本,便于保存,也便于查找。

多数机关采用这种方

式。

故选B。

21、下列属于批复特点的选项有那些,()。

A、针对性地答复问题

B、实践性

C、主动的请示性

D、严格的时效性

【答案】ABD

【解析】批复不具有主动的请示性,这是请示的特点。

22、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融合了()基本理论的应用性经济学科。

A、经济学

B、管理学

C、文化学

D、伦理学

【答案】ABC

【解析】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与文化学基本理论的应用性经济学科。

就学科性质而言,它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

23、公文发文机关标识应为()。

A、省水利厅文件

B、关于××省水利厅

C、××省水利厅文件

D、××水利厅复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发文机关标志。

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故答案选C。

24、在简单价值形式中,1只羊=2把石斧中()。

A、石斧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

B、羊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

C、石斧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

D、羊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

【答案】A

【解析】在此公式中,羊的价值通过斧子相对地表现出来(羊的价值不能自己表现自己),所以羊处于相对

价值形式,而石斧反映出另一种商品的(羊)的价值,成为羊的价值的表现形式,起者等价物的作用,并且

这种等价物是偶然在交换中产生的,并不是固定地充当等价物,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

故选A。

25、()是未成熟细胞,具有再生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功能,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

A、干细胞

B、红细胞

C、白细胞

D、细胞核

【答案】A

【解析】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

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

干细

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

胞”。

故选A。

26、“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B、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

C、对立与统一的原理

D、内外因关系原理

【答案】B

【解析】“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说明要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要着眼于整体。

故选B。

27、多种鱼类背部发黑,腹部发白,其原因是()。

A、长期进化形成的保护色

B、背部比腹部接受光线多,导致色素沉淀

C、背部比腹部黏膜厚,吸收光线多

D、背部鱼鳞多,吸收光线多

【答案】A

【解析】多数鱼类背部发黑、腹部发白,此为一种长期进化而形成的保护色,因为有了这种保护色,无论从上面或下面观察,鱼类保护色使其易与自然环境混成一体,可以轻而易举地躲避水鸟或肉食性鱼类的捕食。

28、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

A、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决定价值

C、无必然联系

D、价值就是价格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

由于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着双向制约的关系,供求变化会引起价格波动,商品生产者又会根据价格的涨落及时调整投资方向和生产规模,使供求达到动态平衡,从而使价格以价值为轴心上下波动。

故本题选择A。

29、程序性决策被称为()。

A、开关式决策和重复性决策

B、例行决策、常规决策和定型化决策

C、旋钮式决策和开关决策

D、战略决策和旋钮决策

【答案】B

【解析】程序性决策也叫例行决策、常规决策和定型化决策或重复性决策。

30、小兰在10月的某日早晨搭车去某地,发现当日大雾,沿途稍远的树木、道路看不清,接近城镇时,雾越来越小,经过城镇,基本无雾,再行,雾越来越大,形成了“田野有雾、城镇无雾”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于()。

A、城镇上空尘埃稀少

B、地球近年升温

C、温室气体排放过多

D、城镇气温较高,形成热岛

【答案】D

【解析】雾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田野清晨温度较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雾,城市有热岛效应,温度相对较高,雾现象不明显。

其实除了城镇气温较高,形成热岛的原因之外,另一个原因是田野中有大量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ᄺ볘⑟滄⏌滄⏌䢠⑜庐᧾䢠⑜魤ᄭ

31、公文的正文逻辑结构可分三部分,()是正文的中心部分。

A、分析问题

B、解决问题

C、提出问题

D、介绍经过

【答案】A

【解析】公文的内在结构有一条基本规律,这就是: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部分中分析问题是公文最重要的部分,是公文的重点。

故选A。

32、从公文行文关系的划分来看,下列行政公文中不能作为平行文的是()。

A、通知

B、公告

C、通报

D、纪要

【答案】B

【解析】平行文:

指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的发文,主要是函,也包括一些通知,纪要、函。

下行

文:

指上级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的发文,如命令、指令、意见,决定、决议、布告、公告、通告、通知、通

报、批复等。

本题中公告属于下行文,不能用作平行文。

故选B。

33、将决策概念带到互助、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层面上的是()。

A、西蒙和林德布罗姆

B、亚里士多德

C、阿利森和拉斯维尔

D、伊斯顿和拉斯维尔

【答案】D

【解析】伊斯顿和拉斯维尔将决策概念带到互助、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层面上;西蒙从理性、非理性的心理层面考察决策;林德布罗姆又加上了渐进主义的解释;阿利森将决策附着于官僚体系及其政治运作的模式。

34、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一种社会发展运动。

可持续发展,包含()、持续性、协调性、()原则。

其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A、统一性科学性

B、公平性共同牲

C、自然性合作性

D、统一性公平性

【答案】B

【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一种社会发展运动。

可持续发展,包含公平性、持续性、协调性、共同性原则。

其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故选B。

35、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

A、静态平衡系统

B、动态平衡系统

C、平衡态平衡系统

D、固态平衡系统

【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即由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动态平衡系统。

故选B。

36、能够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是()。

A、朴素唯物论

B、庸俗唯物论

C、机械唯物论

D、辩证唯物论

【答案】D

【解析】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理论基础。

朴素唯物论试图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庸俗唯物论混淆物质和意识的严格界限,取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机械唯物论认为世界上物质的变化在根本上只有位置和数量的变化,所以,虽然它们都承认世界是物质的,但是都没有彻底认识到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多样性,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因此本题答案为D。

37、没有理性的指导,眼睛是最坏的证人,意在强调()。

A、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B、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重要

D、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重要

【答案】B

【解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不同阶段,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

识是感性认识的指导。

“理性的指导”是指理性认识,“眼睛”所见到的是感性认识。

这句话意在强调理性认识的

重要性,指出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但并不是说理性认识地位高于感性认识。

故选B。

38、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的关系是()。

A、劳务关系

B、合同关系

C、雇佣关系

D、市场关系

【答案】B

【解析】聘用合同是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确立具有人事关系性质的聘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协

议。

所以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属于聘用合同关系。

故选B。

39、资本价值构成是指()。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C、生产资料数量和劳动力数量的比例

D、由技术水平决定的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资本价值构成的概念,正确答案为A。

选项B反映的是对资本周转速度快慢产生影响

的比例关系。

C反映的是资本的技术构成。

D反映的是资本的有机构成。

故选A。

40、通报的特点是()。

A、具有典型性,选取的事例具有典型意义

B、具有教育性,起宣传教育的作用

C、具有叙述性,不加以论述

D、具有指导性,没有强制性规定

【答案】ABD

【解析】通报确实需要叙述事实,但有时也要展开论述。

4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A、生产力总体水平落后

B、商品经济不发达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完善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健全、不成熟

【答案】ABCD

【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①生产力落后是最基本的特征;②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③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④科技教育文化落后;⑤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⑥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⑦各方面的体制还不完善;⑧努力建设精神文明;⑨同世界先进水平有差距。

42、人每天都会眨眼无数次,有时是有意识的动作,有时则是“自动”进行的。

这些“自动”进行的眨眼动作的主要目的是()。

A、阻挡灰尘等异物进入眼睛

B、防止眼部肌肉僵直、疲劳

C、习惯性动作,没有什么目的

D、使眼泪均匀覆盖眼球,保持眼球湿润

【答案】D

【解析】眨眼是眼睛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眨眼的时候能使眼泪均匀覆盖眼球,保持眼球湿润,同时把眼球表面的灰尘洗掉。

故选D。

43、市场上,甲用10斤大米与乙的20斤玉米棒交换,他们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

A、它们在市场上同样需要

B、它们有等量价值

C、它们营养相等

D、它们有不同的效用

【答案】B

【解析】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10大米与20斤玉米棒可以交换说明它们是等量的价值。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44、当货币被用来偿还赊购商品和到期债务时,货币执行的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答案】C

【解析】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执行的是支付手段的职能。

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

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

故选C。

45、如果《枫桥夜泊》一诗所描写的景物是作者同一时间所见,则当晚的月应该是()。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答案】B

【解析】《枫桥夜泊》全诗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由诗中可知时间是夜半,月亮已经落了。

又知,上弦月是黄昏出,夜半落;下弦月是夜半出,早晨落。

由此可知诗句中所描写的应该是上弦月。

因此B项当选。

46、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B、经济基础可以独立存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答案】ACD

【解析】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

(2)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当某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某些局部变化时,被其决定的上层建筑也要相应地发生局部变化;而当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革,即旧经济基础被新经济基础代替时,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被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

47、上行文可采取的行文方式有()。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达行文

【答案】ABC

【解析】上行文一般采用逐级行文的方式,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多级行文和越级行文。

直达行文是下行文的一种行文方式。

4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出自()。

A、《左传》

B、《淮南子·人间训》

C、《史记》

D、《论语》

【答案】B

【解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一则寓言故事,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它是为阐述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观点服务的。

所以答案为B项。

49、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到农贸市场购买粮食、蔬菜和水果,这些物品的共同点是()。

A、都是商品

B、都具有使用价值

C、都属于劳动产品

D、都是一般等价物

【答案】ABC

【解析】我们到农贸市场购买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是人们劳动所得的,是劳动产品;购买意味着这些东西是通过交换所得,所以它们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一般等价物是能够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大小,并能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因此,本题答案为ABC。

50、下列哪一项描写的不是“秋天”()。

A.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B.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C.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D.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答案】D

【解析】A项,出自南朝诗人谢朓的《宣城郡内登望》,描写了初秋之景。

B项,出自南朝诗人范云的《别诗》,描写了西北寒秋之景。

C项,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

D项,出自盛唐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待到”和“还来”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而非描写“秋天”。

因此D项当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