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9200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安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安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安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安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安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河南省安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河南省安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河南省安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河南省安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河南省安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河南省安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河南省安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安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doc

《河南省安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安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安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doc

河南省安阳市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二)

时间:

100分钟  满分:

100分

题序

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2011·福州]在长江流域的某原始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七千年的稻谷和稻壳。

据此推断,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

C.炎帝部落D.黄帝部落

2.[2011·邵阳]2011年,新国家博物馆把国宝“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

该国宝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3.“臣请史官,非秦记(秦国的史书)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掌握),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处死刑),以古非今者族(灭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以上记述的史实发生于(  )

A.秦朝B.汉朝

C.明朝D.清朝

4.[2011·安徽]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

A.开元通宝B.刀形币C.秦圆形方孔钱D.交子

5.[2011·泰安]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其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排斥异己C.平定叛乱D.发展经济

6.“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以上诗句中的“千里长河”指的是(  )

A.黄河B.长江

C.淮河D.大运河

7.[2011·丽水]温总理说:

“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下列政治家思想一致的是()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知彼知己,百战不殆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8.[2011·梅州]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B.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C.创立了科举制D.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9.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  )

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B.手工技术水平空前提高

C.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D.手工作坊大量增加

10.[2011·莱芜]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

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11.[2011·海南]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和重要方法之一。

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统一B.政权并立C.三国鼎立D.和平共处

12.[2011·莆田]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在宋代的是()

A.在南方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米饭

B.在四川经商时携带纸币

C.一边喝茶一边看吴承恩的《西游记》

D.驾驶配备指南针的船去海上捕鱼

13.[2011·呼和浩特]《南京条约》规定: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此项规定主要破坏了中国的()

A.司法主权 B.贸易主权

C.关税主权 D.海关主权

14.“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造之器。

”鉴于这种认识,在中国掀起了(  )

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15.[2011·潍坊]2010年5月17—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疆地区的重视。

清朝时,认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毅然率军从沙俄手中收复新疆的将领是()

A.左宗棠B.李鸿章C.林则徐D.谭嗣同

16.[2011·东营]图片承载着历史。

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虎门销烟圆明园遗迹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的宝座上日军在旅顺的暴行

ABCD

17.[2011·聊城]“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

”材料所述的“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

18.“有北京大学等十三校,学生三千余名,手持白旗,陆续到天安门前齐集,议定列队游行。

先至东交民巷西口,经使馆巡捕拦阻,遂至交通总长曹汝霖住宅,持砖乱掷,执木殴人,兵警拦阻,均置不理……经当场拿获滋事学生多名,由厅预审,送交法庭讯办等语……”以上叙述的史实是(  )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D.“四五运动”

19.[2011·潍坊]《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其中为井冈山设计的宣传推介语是: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认为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红军三大主力在此会师

B.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20.[2011·苏州]图片是形象的史料。

下列图片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如果要找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你会选择的图片是()

A.“一大”会址B.南昌起义C.井冈山会师D.遵义会议

21.[2011·达州]下图中的建筑物位于沈阳北郊柳条湖地区,它记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与该建筑物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勿忘国耻

A.七七事变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D.南京大屠杀

22.“八路军对日军发起了战争中最大规模的攻势。

这时,成熟的玉米、高粱形成的‘青纱帐’遮着了人们的视野,它为突袭战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

”《剑桥中华民国史》中所说的这次“战争中最大规模的攻势”指的是(  )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

C.血战台儿庄D.百团大战

23.[2010·铜仁]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

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

下列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

A.《开启思想大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B.《我眼中的西安事变》

C.《鸦片战争的烽烟》

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24.[2011·江西]小芳同学在笔记中写到:

“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

”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A.西藏解放B.抗美援朝C.香港回归D.澳门回归

25.[2011·聊城]下表为1950年、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

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26.[2011·龙东]今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你知道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吗()

A.实行土地改革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集中力量发展轻工业 D.进行三大改造

27.[2011·福州]“每个生产队办一个食堂,社员家里不开伙,铁锅铜勺都献出去大炼钢铁,只管到时候到食堂打饭打菜。

”这种现象发生在()

A.抗日战争时期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28.[2011·六盘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顺利召开,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BCD

29.[2011·梅州]下图反映了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不断增长的变化情况。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全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

A.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逐步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兴起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实行

30.[2011·清远]2011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日,60年来西藏经济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西藏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②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快改革开放的力度③宗教信仰的废除④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1.[2011·黄石]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A.海洋B.沙漠C.高山D.河流

32.“这是一个同亚历山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几年以后,这位伟人、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

”这位“伟人”是(  )

A.克伦威尔B.罗伯斯庇尔

C.拿破仑D.希特勒

33.“全部近代历史上没有别的事件更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为人类的进步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或造成更剧烈的苦难和不满。

”以上叙述的是(  )

A.资产阶级革命B.科学社会主义

C.民族解放运动D.工业革命

34.“进步的观念在18世纪的思想革命中是突出的。

……人类的心灵似乎从几个世纪的沉睡中觉醒过来,要去征服世界,探索生命的奥妙,并发现宇宙的全部秘密。

……哲学家们勇敢地转而抨击恼人的宗教和道德上的问题,批评国家、社会和教会,并指出通向新的人间天堂的道路。

”以上叙述的“思想革命”是(  )

A.文艺复兴运动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D.新文化运动

35.[2011·烟台]关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这三部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文献,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分别是英、法、美三国的历史文献

B.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

C.都使本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D.都是在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颁布的

36.[2011·泰安]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此后,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B.交通运输的革新

C.冶金、采矿采用新技术D.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业生产

37.[2011·清远]1921年,美国人哈默大学毕业后到俄国访问,列宁特地接见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

当时苏俄实行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经济政策D.戈尔巴乔夫经济政策

38.[2011·襄阳]《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有人说: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他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凡尔赛和约》()

A.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秩序

B.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

D.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利

39.下列“冷战”时期的宣传漫画出自(  )

A.美国B.苏联

C.英国D.日本

40.无论是雅尔塔体系,还是不见硝烟的“冷战”,都已成为历史的遗迹,从现实生活中淡出,渐去渐远,取代它的世界政治格局将是(  )

A.多极化B.全球化

C.区域联盟D.一强称霸

二、材料解析题(共34分)

41.[2011·凉山]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段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还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的政活制度。

请回答:

(1)揭开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4分)

(2)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分)

(3)材料中“旧政治制度”和“新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

(4分)

42.[2011·芜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

——《大国堀起》解说词

(1)谁领导“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反抗“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

反抗的结果如何?

(3分)

材料二“以1898年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统一和制度问题,在此后50年……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

——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2)解决美国“国内统一”问题的领导人是谁?

“国内统一”问题的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3分)

材料三“1929年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的价格跌到了最低点,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而且萧条的强烈程度和延续时问的长久都是空前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材料三中“经济萧条”指什么?

领导美国走出“经济萧条”的人是谁?

(2分)

(4)由以上三段材料,有人得出“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也有人反对,说“历史的发展是必然的,英雄人物几乎不起作用”。

你怎样看待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分)

43.[2011•滨州]自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出了很大胆的尝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

为巩固统治,“新皇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4分)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试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体现这一政策的史实一例。

(4分)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3)从材料三中,你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

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4分)

(4)概括指出三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2分)

三、实践探究题(共26分)

44.[2011·泰州]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来纪念,同学们采取了下面四种课外学史方式收集了一些资料,制成学习卡片,现邀请你共同探究。

(16分)

方式一:

看图学史

“望风而起”喻指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

(1)简述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及伟大历史功绩。

(6分)

方式二:

咏诗学史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分)

方式三:

赏乐学史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黄河大合唱》以气势磅礴的旋律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鼓舞中华儿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

(3)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动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

请你为同学们再推荐一首抗日歌曲。

(写出歌曲名称)(4分)

方式四:

识物学史新课标第一网

(4)图中的标语是“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此时集结在泰州的人民解放军正在准备什么战役?

(2分)

领会与创新

(5)除了上述四种方式,请你再举出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

(2分)

45.[2011·宿迁]星火燎原旌旗展,开天辟地功业成。

走进历史时空,品读峥嵘岁月。

(10分)

(1)请将“中国共产党风雨历程”年代标尺内容补充完整。

开天辟地生死攸关当家作主伟大转折洗雪耻辱

1921年1935年1949年1978年②

中国共产党成立①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香港回归

①(1分)②(1分)

(2)1978年,中国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

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请回答:

①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2分)

②21世纪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标志是。

(2分)

(3)回首中国共产党90年的革命和建设历程,谈谈你的感想。

(4分)

河南省安阳市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二)

参考答案:

1.A 2.B 3.A 4.C 5.A 6.D 7.D 8.D

9.A 10.A 11.B 12.C 13.C 14.A 15.A

16.D 17.B 18.B 19.B 20.D 21.B 22.D

23.D 24.A 25.A 26.B 27.C 28.A 29.D

30.B 31.D 32.C 33.D 34.C 35.B 36.D

37.B 38.B 39.B 40.A

41.

(1)议会的重新召开;攻占巴士底狱。

(2)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3)封建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42.

(1)华盛顿。

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2)林肯。

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罗斯福。

(4)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重要作用(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英雄人物的个人才能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起作用。

(任意一点或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

43.

(1)秦始皇。

郡县制。

(2)民族团结政策(或开明的民族政策)。

文成公主入藏(或西北各部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3)元朝疆域辽阔。

行省制度。

(4)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意思相近即可)

44.

(1)三民主义。

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遵义会议。

毛泽东。

(3)百团大战。

《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

(举一例即可)

(4)渡江战役。

(5)上网搜索(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

45.

(1)①遵义会议②1997年

(2)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

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或WTO)

(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革命和建设道路充满艰辛和曲折,应正视各种困难和挫折。

第1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