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信息化及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认定办法试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2202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信息化及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认定办法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省信息化及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认定办法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省信息化及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认定办法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西省信息化及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认定办法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西省信息化及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认定办法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江西省信息化及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认定办法试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江西省信息化及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认定办法试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江西省信息化及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认定办法试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江西省信息化及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认定办法试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江西省信息化及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认定办法试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江西省信息化及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认定办法试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江西省信息化及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认定办法试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江西省信息化及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认定办法试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江西省信息化及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认定办法试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信息化及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认定办法试行.docx

《江西省信息化及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认定办法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信息化及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认定办法试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信息化及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认定办法试行.docx

江西省信息化及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认定办法试行

江西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

认定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推进全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和协调,推进企业两化融合进程,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壮大做强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提高我省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工信委”)负责全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的认定管理工作,各设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工信委”)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的推荐工作。

第二章认定条件

第三条申请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的基本条件:

(一)凡在江西省境内注册并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的工业企业或生产性服务企业,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好的经营业绩,在省内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是行业的龙头企业、重点骨干企业,销售收入年增长高于行业平均增长水平,并在同行业中具有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

(二)企业重视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行首席信息官(CIO)制度,信息化管理机构健全,拥有稳定的信息化管理团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能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企业具有利用信息技术从事研发、生产、管理能力和较强的信息化建设持续投入能力。

企业信息化投入占固定资产投入比重逐年上升。

(四)企业信息系统以实际应用为核心,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需求,信息化系统完善、运营状态好,实施成效显著,企业建立了有效的信息系统管理和应用制度,在本地区、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具有示范和推广效应。

第四条申请两化融合示范的企业应具有下列特征:

信息技术在产品和装备中的应用、信息化完全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企业通过连续、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产品、装备的提档升级,并形成综合的企业研发团队;企业通过不断优化业务流程,逐步建立覆盖全部业务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较好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并形成稳定的信息化管理团队。

第三章示范内容

第五条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的示范内容:

(一)生产制造示范企业

1、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实现自主设计并制造的工业产品和装备,具有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功能;

2、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信息技术进行研发;生产装备具有数字化、智能化功能,建立实现企业生产的精细化、管控一体化的信息化系统,生产过程基本实现自动化、信息化控制;

3、建立覆盖业务管理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4、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精准的物流管理;

5、建立营销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链上企业之间的产品设计、技术服务、销售等方面的协同,实现电子商务应用。

 

上述方面均可成为生产制造企业两化融合示范的独立选项或集成应用选项。

(二)生产性服务业示范企业

1、为行业企业提供生产、经营精细化管理服务的第三方信息化平台;

2、以供应链和物流为服务特征的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在生产、经营活动和物流管理中需要的相关信息服务第三方信息化平台;

3、以电子商务服务为特征的为企业提供综合电子商务服务的第三方信息化平台;

4、以综合咨询为服务特征的为企业提供所需产品设计、配套、外包或培训等信息化专业咨询服务的第三方信息化平台等,并提供有效的生产性服务。

上述方面均可成为生产性服务企业两化融合示范的独立或集成应用选项。

第六条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应及时总结经验,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接待相关企业学习观摩、技术推介等两化融合示范推广活动。

第四章认定程序

第七条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按属地原则上报。

第八条认定程序

(一)申报。

企业对照本办法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自我评价,自愿申报。

各市工信委根据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标准(试行)受理属地企业的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包括:

1.江西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申报书(附件1);

2.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3.经审计的上两年度财务报表复印件;

4.其他有关资质或证明材料。

(二)初审。

各市工信委根据认定标准,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初审。

初审符合条件的,由市工信委签署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

(三)上报。

各市工信委将初审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材料排序汇总后上报省工信委。

(四)评审。

由省工信委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省工信委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市上报、通过形式审查的企业申报材料进行专家评审,必要时将组织专家进行答辩和到企业实地考察;省工信委综合专家意见后提出候选名单。

(五)认定。

由省工信委将候选的企业名单在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网站上公示七天,公示期满后,经审核无疑义的企业由省工信委认定为江西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授予“江西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称号,发文公布、颁发牌匾,并在省级媒体及网站公告。

全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的认定管理工作接受驻省工信委纪检组监察室的监督。

第九条申请受理。

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常年受理申请,每年10月集中办理一次。

第五章跟踪服务

第十条对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实行动态管理。

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要持续推进自身两化融合建设,及时向所在市工信委报送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和企业两化融合年度工作总结,接受定期考评。

第十一条对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优先推荐申报各级两化融合专项资金。

对定期考评不合格的企业,一次告诫限期整改,二次考评不合格的则取消其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资格,并予以公告。

第十二条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若发生企业更名、合并、分立、重组等变更情况的,须在变更后一个月内向属地市级工信委办理变更或重新认定手续。

申请企业如提供虚假材料,一经查实,其认定资格相应取消,且两年内不得再申请认定。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省工信委负责解释,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1

项目编号:

江西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

申报书

申报单位:

地址及邮编:

单位负责人:

单位传真:

联系人及电话:

填报日期: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制

填 写 说 明

一、申报书内容应实事求是,表述明确,填写完整。

二、封面中“项目编号”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信息化推进处填写。

三、申报书统一使用A4纸,并打印装订,一式2份,同时提供电子文档。

四、申报书及相关资料应经所在市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后报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信息化推进处。

一、企业基本情况

地址

邮编

注册地

法定代表人

国籍

电话及传真

注册时间

注册资金

(万元)

其中外资(含港澳台)比例(%)

经济类型

□国有独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他企业)

□国有控股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他企业)

□非国有控股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他企业)

股权结构

股东名称(前三位)

股东性质

(外资、内资)

股权比例

(%)

实际控制人姓名(名称)

获得国家、部委相应的试点情况

企业主营

业务范围

主营业务

2009年销售收入(万元)

行业发展指数情况

企业信

用等级

年末从业

人员数

研究开发人员数

上市情况

□上海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海外上市  □尚未上市

质量体系、CMMI等认证情况

主持或参与制定技术标准数

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示范工作的综述

 二、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指标

项目

指标

自评 

选择项目类型

1、产品、装备类,2、内部资源管理类,3、供应链管理类,4、信息技术服务类。

(可单选或多选)

一、产品、装备类

企业近三年累计销售收入(万元)

近三年含信息技术的产品、装备等总销售收入(万元)

信息技术在产品、装备等中的价值量(%)

年均研发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比重(%)

信息技术应用研发占研发投入的比重(%)

企业研发人员数量(人)

信息技术应用研发人员数量(人)

25

信息技术应用设备和软件采购量(万元)

8000

二、内部资源管理类

企业信息化系统(ERP、MES等)建设情况(有、无,有注明)

建立了以ERP、PLM、DMS、MES为核心的应用系统

信息化系统的来源:

外购、自主开发(注明信息化系统提供方及系统名称)

ERP:

OracleEBS(外购);

PLM:

西门子TeamCenter(外购);

DMS:

NEC(外购);

MES:

江西易往(外购);

企业门户:

南昌三行(外购)

信息化系统投入资金(万元)

8800

信息化系统投入占企业管理投入的比重(%)

信息化系统覆盖企业管理的程度(功能模块数量)(1、研发和生产衔接,2、产供销,3、业财,4、进销存,5、其它注明)

1、2、3、4、5(车辆销售、三包索赔和客户服务)

信息化系统应用后企业流动资金的运转周期变化(与应用信息系统前比较)(前    天,现     天)

信息化系统应用后企业库存变化(与信息化系统应用前比较)(原     万元,现   万元)

1、自动化生产线,2、半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原值占总生产线原值百分比(%)

4

100%

企业生产数据实时介入信息化系统(自动化)(1、是,2、否)

1

企业生产数据以输入方式定时输入信息化系统(1、是,2、否)

1

有无企业信息中心(IT)部门(1、有,2、无)

1

企业信息中心(IT)部门人数(人)

30

企业信息中心(IT)部门人数占企业管理人员的比重(%)

2%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是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1、全部,2、部分,3、没有)

1

三、供应链管理类

企业的生产部件供应商、企业的产品用户之间是否用信息系统连接(1、部分,2、大部分,3、全部)

1

企业的外协、外购的部件供应商与企业产品设计能否协同(1、是,2、否)

1

企业产品数据中是否包括外协、外购方提供的部件数据(1、是,2、否)

1

企业是否建立供应链信息化平台(1、是,2、否)

1

企业供应链信息化平台所服务的商家数量

400

供应链信息化平台能否开展电子商务业务(1、是,2、否)

1

企业供应链信息化平台有无专业机构负责或专人负责(1、有,2、无)

1

四、生产性服务业

企业拟开展服务的项目(注明)

企业已开展服务的项目(注明)

企业注册资本(万元)

企业员工数量(人)

企业成立时间

企业投资(股份结构)组成

企业人员结构(专业      人,管理     人)

企业目前服务对象的行业(1、制造业,2、服务业,3、其他)

企业服务对象的数量

近三年企业销售收入(万元)

企业研发投入(万元)

企业现有合作伙伴名称

Oracle、西门子、NEC、江西易往、南昌三行

企业拟合作伙伴名称

系统集成资质

软件开发能力资质

信息安全服务资质

申报单位签章

法人代表(签字):

                            

申报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主管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注:

有关栏目文字超出,可另附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