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期末重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2215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哲期末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马哲期末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马哲期末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马哲期末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马哲期末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马哲期末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马哲期末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马哲期末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马哲期末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马哲期末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马哲期末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马哲期末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马哲期末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马哲期末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马哲期末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马哲期末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马哲期末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哲期末重点.docx

《马哲期末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期末重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哲期末重点.docx

马哲期末重点

 

马哲期末重点

绪论

1、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印象)考选择题

①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3、马克思主义创立背景:

法、英、德工人运动;

4、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5、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即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

6、1842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7、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的发现。

8、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记)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原因:

①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常反映。

②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③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9、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

(这一点我们没有)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恩格斯总结和概括出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每年必考,选择或简答)

思维与存在问题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即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如果存在第一性,则为唯物主义……)第二,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这一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如果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则为可知论……)

2、物质的三个发展阶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会出选择题判断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例子)

3、(印象)列宁对物质概念的规定: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将唯物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即客观实在性。

5、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的理论意义(印象)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6、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必背)

7、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理解)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此点我们没有)

一是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认识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二是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8、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必背)

9、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

(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④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0、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以下两点背,若考试,则要在每个论点下论述)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11、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①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从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

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成现实的力量,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即实践才能达到。

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11、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世界统一于存在,错误)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①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

②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12、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考过选择)

联系4个特征: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背)

13、联系构成运动,运动引起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一定形式的运动都意味着一定的变化。

14、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5、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因

①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②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内容。

这两方面也正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16、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

17、对立统一规律是是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8、(背)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是因为: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9、矛盾的基本属性:

同一性、斗争性(考试会出类似以下说法体现矛盾的什么性的问题,理解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有何现象)

20、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3)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2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量变与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2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克服又保留。

23、事物的辩证发展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总体来看,事物的辩证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2、实践的定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3、实践的三个基本要素:

主体、客体和中介

实践的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实践主体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

中介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的程序和方法。

中介有两个子系统,即物质工具系统(体能放大)、语言符号工具系统(智力放大)

4、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直接现实性与人的主观认识活动区分开来。

5、实践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即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6、虚拟实践是社会物质实践的派生形式,只具有相对独立性,我们应当给予高度关注,加以合理引导。

7、为什么说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8、认识是什么?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9、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如“良知”、“良能”的观点;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某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如柏拉图宣扬的“理念世界”、“认识即回忆”的观点。

10、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也照镜子的反射活动。

缺陷:

①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认识是消极直观的反映;

②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因而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了,把活生生的认识运动凝固化了,把多方面的认识要素片面化了。

看不到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1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如何弥补其缺陷?

①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②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12、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

反映特性(也称摹写性)、创造性

13、(印象)①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②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概念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

14、(关键)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②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15、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①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②.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16、实现了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

回答是完成了,又没有完成。

为什么是“完成了”

①在由认识到实践飞跃的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实现预期的目的,即将预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在该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者大体上变为事实,那么,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就算是完成了。

②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

到了这时候,人们对于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中的认识运动就算是完成了。

为什么说“又没有完成”呢?

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不会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

17、认识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循环上升的过程,呈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18、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本质属性是客观性。

(考辨析,如有用就是真理,此说法错误,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①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常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②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通过人的思维表现出来,如经验、表象、概念、判断、知识、理论等。

真理的形式的主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真理同它所反映、认识的客观对象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我们既不能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

19、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考辨析)

①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②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由于主体认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人都拥有真理。

③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20、

(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背):

一是任何真理都必须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2)真理的相对性(背)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二是真理所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21、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①二者相互依存;

②二者相互包含,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

22、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人类认识的发展、真理的获得,正是通过谬误的不断产生和不断排除来实现的。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相互转化。

①真理与谬误是互相对立的。

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与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与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就是谬误。

②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化。

a.真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谬误。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的,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

真理是全面的,每一个原理都同其他原理处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之中。

b.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转化为真理。

2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背)

①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②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③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④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条件性。

23、价值的特征:

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24、公说公有理,说法错误,价值是有一定的评价标准的,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根本标准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

25、价值评价的三个特点~(理解不了就背)

第一,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联系;

第三,评价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26、价值评价的作用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首先,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的主观反映,作为人们对价值现象的认识,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其次,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它要求实践活动必须努力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即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

最后,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它引导实践活动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方向发展。

27、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看,此点我们没有)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即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社会存在的三个方面:

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2、物质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3、为什么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4、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按照不同层次,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在社会意识形式中,又存在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

(重点掌握)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政治法律思想包括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其在意识形态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

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要把握)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7、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8、为什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

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因素相结合而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2)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9、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

10、(必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11、为什么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只有当它为生产力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时才能够存在。

1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13、经济基础是一定阶段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国有经济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两部分构成。

意识形态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1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背)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再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最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5、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社会形态更替的特点---统一性与多样性、前进性与曲折性、顺序性与跨越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顺序性主要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

(5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16、

(1)五个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现了社会形态的统一性;

(2)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历程而言,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有些国家在一定时期由较落后的社会形态快速跃进为先进的社会形态,而有些国家则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等,体现了社会形态的多样性;

(3)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包括三方面:

首先,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其次,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最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4)一种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有时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

体现了社会形态的曲折性。

如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在俄国、中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而不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获得成功等。

17、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革命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18、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积极作用:

(1)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有不同程度地引起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A、生产方式---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使生产自动化提高,使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如微电子技术的出现与应用,智能机器;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改革。

B、生活方式---现代科技革命将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要求人们不断更新和充实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C、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变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课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2)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今时代,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出现了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趋势,科学与技术日益融为一体。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