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2295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临汾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西省临汾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西省临汾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西省临汾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西省临汾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山西省临汾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山西省临汾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山西省临汾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山西省临汾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山西省临汾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山西省临汾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山西省临汾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山西省临汾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山西省临汾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山西省临汾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山西省临汾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山西省临汾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山西省临汾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临汾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山西省临汾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临汾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临汾一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6.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不虚传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这场“商业革命”最本质的现象是 

A.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B.出现了工商业市镇

C.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D.海外贸易空前发达

7.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西城市认为:

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

而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

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

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

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如盐铁官营)。

以下作为上述材料的研究主题不合适的是

A.中国封建主义专制集权体制和西方民主体制的比较

B.中世纪西方的城市化进程快于中国之现象分析

C.中国官营手工商业和西方城市商业发展的对比

D.人治和法制观念下的中西城市面貌

8.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文中认为:

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意义更大。

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

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近代以来,西方对中国的经济冲击最主要体现在

A.中国的大门已完全打开B.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C.传统的经济结构遭到冲击D.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9.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材料说明

A.罗马法对近代西方的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B.工业革命后的英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力推私法的进一步发展

C.随着工商业的发展,罗马法已经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D.罗马法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得以在近代继续推广

10.“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约四倍……(在这场运动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

”材料所述的这场运动

A.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B.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C.引起了欧洲阶级关系的变动D.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1.意大利评论界长期以来一直把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相提并论,称之为《人曲》。

这是因为它

A.提倡人的自由,认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B.激烈攻击基督教教义,体现了人性的尊严

C.宣扬“幸福在人间”的人文主义观点,提倡“人性”

D.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12.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历史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

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

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13.马克思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普选权在此以前一直被滥用,或者被当作议会批准神圣国家政权的工具,或者被当作统治阶级手中的玩物,只是让人民每隔几年行使一次,来选举议会制下的阶级统治的工具;

而现在,普选权已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

……选举它们的行政的和创制法律的公职人员。

”这里马克思肯定了

A.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B.巴黎公社的选举制度

C.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D.1832年英国的议会改革

14.在“公车上书”中,对于议员,康有为主张“因用汉制,名日议郎”。

议院人事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君主手中,“可行者,酌用;

不可行者,置之”,而且当选的议郎也要由皇帝来批准。

议院的议郎应由那些“博古今、通中外、明政体、方正直言之士”来充当,广大人民则一律被排斥在这个“议院”圣地之外。

由此可见,康有为

A.主张强化君主专制制度B.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C.主张引进西方民主制度D.极力糅台中西方政治制度

15.庄秋水在《武昌三日:

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

“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

……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

”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B.武昌首义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D.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16.有学者认为,“地方主义不为国家效劳,还在面临外来威胁时造成了地区间的争夺,使得国家衰落。

……改变这种困境的是1937年后日本的全面入侵。

民族主义被赋予了一种具体而又明确的内涵。

”该学者试图提出的主要观点是

A.地方主义是造成国家衰落的主要原因B.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地区间对抗

C.全民族抗战促进了中央与地方的整合D.近代民族主义的观念开始形成

17.下面统计表整理自姜涛与卞修跃所著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之初步估计》,该统计表说明

A.抗战以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为主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C.日本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D.中国战场抗击了绝大多数的日军

18.“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饿,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从而延长国内战争。

”为了结束这种状况,苏维埃俄国

A.给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B.按国家规定价格收购农民的余粮

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实行固定粮食税,允许粮食自由贸易

19.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但苏联的经济建设却取得巨大成就。

这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苏联 

A.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B.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C.与西方国家处于敌对状态D.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20.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

“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②苏联“斯大林模式”③美国罗斯福新政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1.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

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A.政府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B.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

C.开创了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先河D.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

22.保罗·

约翰逊在《现代:

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

“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

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

”这场“求变之风”兴起的直接背景是

A.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的广泛传播B.苏联和东欧的经济陷入困境

C.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D.西欧建立了政治和经济联盟

23.有学者认为:

“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

……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

”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D.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24.19世纪初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的理性,应由“实业家”等有产者承担社会改造的任务,建立一种“人人参加劳动,人人平等地拿取自己报酬”的新社会。

据此可知,圣西门思想的重要缺陷是

A.尚未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B.缺乏与资本主义社会斗争的勇气

C.缺乏社会主义理想蓝图的构建D.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不够彻底

25.“运用不断翻新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从各个角度和各个侧面,表现出一种更高意义的真实,内心的真实,从而反映出世界的荒诞,人生的虚无和生存的荒谬。

”具有这一创作风格的文学作品

A.表达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B.通过发掘人类感情世界反对封建制度

C.典型再现社会风貌并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D.表现了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精神危机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6题,满分5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其中第26题和第27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8题—第31题为选做题,共4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多答无效。

26.(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洛克提出,为防止国王暴政的发生,必须对国家权力实行分立,立法权由人民选举的议会行使,行政权和外交权由国王行使,而且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国王必须受议会制定法律的约束。

洛克的以上主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政治制度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摘引自《洛克的政治思想》

材料二孟德斯鸠认为,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掌握在一个机关手中的话,国家将落到暴政下面。

如果在一个机构中同时集中司法权扣行政权,那么也将同样流于专制。

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集中于一个机构,法官同样不会遵守法律,因为法律是自己制定的。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

材料三

表31787年制宪会议关于立法问题的争论(节选)

主张

争议项目

弗吉尼亚州代表

新泽西州代表

立法机构

由两个部门组成

只有一个部门

立法权

来自人民

来自各州

立法原则

立法有多数同意即可通过

少数票数反对即可阻止立法

立法权力范围

立法机构可以为全国性的事务立法

立法机构只能为有限的事务立法

立法机构可以否定所有州的法律

立法机构可授权行政机构强制服从法律

注:

弗吉尼亚州占美国总人口的20%,新泽西州占美国总人口的5%

——据威廉·

本内特《美国通史》

材料四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摘录:

第一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⑴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洛克与孟德斯鸠政治主张的异同点。

(8分)

 

⑵依据材料三,分析上述争论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哪两大矛盾?

(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争论在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达成妥协的。

(4分)

⑶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1871年德国宪法的认识。

(6分)

27.高考改革成为当今社会热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陆续设有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等。

同文馆开始只招收10名学生,后扩大到100多名。

1904年,政府规定“中学堂以上必勤学洋文”;

大学堂“必深通洋文”,译学馆“以储交涉之才”。

1912~191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教育中的外国语以英语为主;

外国语要旨在通解外国普通语言文字,具备运用目标语之能力,增进相关目标语知识。

193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英语教育目标是“练习运用切于日常生活之浅近英语”“增加其研究外国事物之兴趣”等。

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63年,教育部规定英语学习的目标是“初步掌握英语这个工具,具有初步阅读英语书籍的能力。

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78年,《北京日报》刊出文章,号召“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

1999年,英语水平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开始挂钩,“英语热”向社会蔓延。

问题,以“英语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为题,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进行论述。

如“英语学习人群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

英语教育目标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

英语教育地位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等等,可在其中任选一个角度作答。

要求:

充分使用材料;

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逻辑清晰。

(15分)

2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民国建立之后,中国货币制度混乱,货币种类繁多,铜币贬值,地方钞券滥发无度。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世界市场白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内通货紧缩,货物滞销。

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施“废两改元”,统一币制,确立银本位,但辅币、纸币仍未统一。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币制改革:

自本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

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

并规定其他发行银行原有流通市面的钞票,逐渐以中央钞票换回,凡手中持有的银币或生银应到指定银行兑换;

确立法币外汇本位制,改革后的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

到1936年底,法币的国币地位得以确立。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作用。

(9分)

29.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且瑞士为行使直接民权底国家,法国则为间接民权国家。

全世界中行使直接底民权,以瑞士为第一,民权发达已臻极则,国内底政治及民族底结合与美国大致相同,真是我们一极好底先例……我们抱三民主义的革命党,又与各国的革命党不同……查美国既离英国独立,完全是为民权主义,不是民族主义。

法国大革命却又是抱民权主义合民生主义的。

他们两国的民权革命业已成功,但法国的民生主义却是失败,所以他们两国目前完全是要讲民生主义了。

美、法底民族、民权两个主义可称成功,而社会问题没有解决,亦就在此伏着个革命底导火线。

回头再看我们中国底现状,又是一个什么样子?

我们党人革命数十年,只可说达到半个民族主义。

他人底民族、民权均达目的,我们则尚须在民族主义上做功夫,这个即是与美、法不同之点。

又如俄国底劳农政府,或日苏维埃政府,乃注重民生主义,而无民族主义的意味;

至民权一层,乃其附属品而已。

此亦与吾人不同。

——孙中山:

《三民主义大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孙中山对美、法民主政治的看法及其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借鉴。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民族主义、民生主义的关系。

30.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

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他们要求结束“冷战”。

现在这种愿望已经如此强烈,以致一切国家的政府都不得不加以考虑了……自然财富、人们的劳动、科学的进步,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被用来准备战争。

军事开支不断地降低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阻碍经济发展。

在扩大贸易联系的道路上存在的障碍损害着普遍繁荣。

国家主权和各民族自决权由于国家的内政经常受到干涉遭到了破坏。

由于存在新旧军事条约以及在外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和驻扎军队,使得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遭受着威胁。

有人正企图利用“冷战”来为殖民统治辩护。

他们正使用武力,在某些地区甚至用战争来蹂躏各国人民独立的权利。

——《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委员会莫斯科会议关于永远结束冷战的声明》(1959年)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

3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鸦片烟流行内地,大为风俗人心之害。

节经降旨严饬稽查,而此风未经革除。

总由海口守巡员弁(官兵)卖放偷漏,以致蔓延滋甚……且止查禁海口洋船,而于民间私熬烟斤,未经议及。

嗣后如有洋船夹带鸦片进口,并奸民私种罂粟,煎熬烟膏,开设烟馆,文职地方官员及巡查委员,如能自行拿获究办,免其议处。

其有得规故纵者,仍照旧例革职。

——《上谕档(道光朝)》(1823年)

(鸦片)每岁易银至数百万两之多,非寻常偷漏可比,若不极力严禁,弊江河所终极。

死后该省通市,务当恪守定例,只准易货,毋许易银。

——《上谕档(道光朝)》(1829年)

同心合力,不分畛域,上紧查拿,毋得稍形松劲……即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吸食,不知悛改者,亦著一体查拿,分别处理。

——《上谕档(道光朝)》(1838年)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道光皇帝对鸦片问题的认识及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道光皇帝的禁烟政策。

一.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1——5CCBCC6——10ABCAC11——15CCBDB16——20CCDBB21——25BBCAD

1.【解析】选C。

据材料“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又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联系所学周代是典型的贵族政治,秦朝开始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其过程中汉初出现郡国并行,但是汉武帝“推恩令”,很快铲除,排除A项。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了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门阀士族势力大增,故选C项。

B、D不符合题意。

2.【解析】选C。

据材料“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可判断C项正确。

A、B都错在“消除了”太过绝对。

D项和题目材料关系不密切。

3.【解析】选B。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诞生的历史背景,从题干中“玄学家力求排除两汉经学桎梏”“用道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的信息分析,玄学的出现反映了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受到了冲击。

4.【解析】选C。

本题实际考查董仲舒和朱熹思想的差异。

由所学知识可知,两人的思想都成为君主专制的理论依据、都吸纳其他学派或宗教的思想、都在儒学地位确立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故A、B、D为两者的共性。

董仲舒的思想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而宋代不存在地方割据问题,故C为两者的差异。

5.【解析】选C。

根据所学可知,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

黄宗羲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

本题选C项,即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6.【解析】选A。

解题时注意题干材料中“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这一关键信息,其反映的是宋代“商业革命”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城市职能的变化。

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是其重要表现。

工商业市镇早在宋代以前就出现了,B应予排除。

据此可知,选A。

7.【解析】选B。

中国较早建立较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表现出对城市较强的控制,西方则表现出民主自治的传统。

D项可从题干中获得;

中国抑商下官营手工业发达和西方城市自治下的市民手工业发达,可从题干中获得,所以ACD都可作为研究主题,故C项符合题意。

8.【解析】选C。

据材料结合所学,“三个时期”都和中国半殖民地化有关,而从“西方对中国的经济冲击”的角度去看,答案应该选C。

A、B、D都错在绝对化了。

9.【解析】选A。

考点:

罗马法。

C项说法过于绝对,罗马法是奴隶社会时期的法律,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所以D不正确,题干阐述的是罗马法对近代西方法制建设的影响,而不是要突出英国是否重视法律,所以B项也不正确,因而选A

10.【解析】选C。

据材料“物价上升了约四倍”“获利最大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可知引起欧洲阶级关系的变动,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价格革命”,可知选C。

A、D时间在19世纪中期,B项属于“商业革命”的影响。

11.【解析】选C。

文艺复兴。

A项为宗教改革中的思想,可以排除;

文艺复兴反对教会的腐败和精神独裁但并不反对基督教教义,B项错误;

D项为启蒙运动的影响,可以排除;

《十日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主张发展人的个性,C项正确。

12.【解析】选C。

工业革命。

根据题干提供的时间信息“1820年和“结尾的简短一章”分析,这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应该出现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前期。

A项出现于15—16世纪,B项出现于16—18世纪中期,D项确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均与题干时间条件不符,排除A、B、D。

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1820年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与题干要求的时间段相符。

故选C项。

13.【解析】选B。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A、C、D三项均属于“统治阶级手中的玩物”,故排除。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故属于“普选权已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所以本题选B。

14.【解析】选D。

根据材料信息“议郎”“议院人事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君主手中”“当选的议郎也要由皇帝来批准”“广大人民则一律被排斥在这个‘议院’圣地之外”可知,康有为主张在维护君主专制的前提下采取形式上的西方民主政治,D项符合题意。

15.【解析】选B。

本题考查武昌起义爆发的背景。

由材料信息可知,参与革命的士兵,并非完全是接受了革命思想,更多的是由于害怕满族统治者对汉族人进行屠杀,因此投入革命,由此可见,武昌起义是具有较强的偶然性的。

16.【解析】选C。

据材料中“1937年后日本的全面入侵,民族主义被赋予了一种具体而又明确的内涵。

”可知民族危机使地方主义暂时搁置,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所以C正确。

近代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外来侵略,A错误。

B内容与题干材料相反。

D错在“开始”。

17.【解析】选C。

从国统区军队和平民的伤亡人数可知,日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故C正确。

由材料中的数据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