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课文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2495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亡羊补牢课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亡羊补牢课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亡羊补牢课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亡羊补牢课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亡羊补牢课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亡羊补牢课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亡羊补牢课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亡羊补牢课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亡羊补牢课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亡羊补牢课文教案.docx

《亡羊补牢课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亡羊补牢课文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亡羊补牢课文教案.docx

亡羊补牢课文教案

亡羊补牢课文教案

【篇一:

《亡羊补牢》教案设计】

《亡羊补牢》教案设计

甸沙关学校:

赖成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本课重点词语,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读地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教学重点:

1、对“亡”“牢”“亡羊补牢”意思的理解。

2、理解寓言包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画导入,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图,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羊、羊圈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呀?

师讲解:

古时候人们把这种养牲口的圈就叫牢。

2、古时候围绕着羊和牢还发生过一个故事呢,这个故事的名儿就是一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说:

亡羊补牢,师板书:

亡羊补牢)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寓言故事,请大家齐读课题。

4、释题。

亡:

丢失。

牢:

羊圈。

二、读通课文,解决字词。

1、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解决字词。

请看大屏幕,老师把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请到了上面,谁能来读一读。

亡羊补牢街坊羊圈窟窿叼走劝告后悔(针对学生的情况老师适时引导)

①多音字和轻声字。

②理解“街坊”和“窟窿”的意思。

谁知道街坊的意思?

窟窿呢?

(“窟窿”都是穴宝盖,与洞穴有关,并指导写法。

三、深入学习,理解寓意。

1、默读课文,思考:

养羊人丢了几次羊?

为什么会丢?

(丢了两次羊,因为羊圈破了。

2、学习第1~4自然段。

(1)小组合作探究:

找出养羊人两次丢羊的原因,在文中画出相应语句。

(2)全班交流:

a、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b、谁能用上“因为......所以......”来说说第一次丢养的事?

c、句式练习:

出示填空:

小文今天没来上学,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小文生病了,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那么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什么呢?

(不听街坊的劝告。

指名读街坊和养羊人的对话。

(大屏幕出示)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出示句子:

他说: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指导朗读。

当养羊人满不在乎的时候,我们的街坊怎么说?

当养羊人毫不着急的时候,我们的街坊怎么说?

当养羊人“亡”了一只羊后还不去“补牢”的时候,我们的街坊怎么说?

e、养羊人的这种想法对吗?

为什么?

(养羊人的想法不对。

因为他不修羊圈,羊还会再丢。

他只想到已经丢的羊回不来了,却没有想到还会再丢羊。

同学们分析得对,养羊人没有认真分析丢羊的原因,考虑问题不全面。

f、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是什么呢?

谁愿意读第四自然段?

“又”是什么意思?

(“又”说明这一次丢羊的过程和第一次一样。

小结:

由此可见,不听劝告,不及时纠正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

重来。

同学们,这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学习,如:

做作业,如果做错了,一定要好好分析原因,及时改正错误,下次不再错。

前四个自然段应该怎样概括呢?

如果让你用课题的一部分来概括,你应该用哪两个字呢?

(板书:

亡羊)

3、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画出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的想法。

(2)、理解句子,出示: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后悔”是什么意思?

说明什么?

出示句式变换: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3)、养羊人现在修羊圈晚不晚?

为什么?

(4)、课文中哪一句话说明现在修羊圈不晚?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5)出示课文插图。

请你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图上的内容。

(因为养羊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赶快修补好了羊圈。

(6)、养羊人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再也”一词说明什么?

(强调从此以后他的羊一直没有丢过。

)小结:

这就是养羊人的闪光点,他虽然发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但是,当一旦发现错误后,他能及时地去改正。

四、深入理解,揭示寓意。

1、想一想:

在丢羊、修羊圈这些事中,养羊人做错了什么?

又做对了什么?

2、你读了这个故事,懂得了什么?

(一个人有错,只要及时纠正、补救,就还不算晚。

五、课后拓展。

你在学习上和生活中也遇见过类似“亡羊补牢”这样的事吧?

说说你的见闻和感想。

六、总结学习方法。

1.读懂故事。

2.体会寓意。

3.联系实际谈谈感想。

七、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续写“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大胆想象写下来。

【板书设计】

【篇二:

亡羊补牢教案】

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辽宁师范大学,12级小学教育专业,30号,我叫高敏。

今天我试讲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亡羊补牢)。

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寓言在我国已经有3千多年的历史

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寓言故事当中,看看谁的收获最大。

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学了很多的寓言故事,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你们有信心吗?

那准备好,看第一张图片。

(掩耳盗铃画蛇添足坐井观天揠苗助长狐假虎威守株待兔)

2、大家一起读一下这六个寓言故事,预备齐。

同学们读的非常棒。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9《寓言两则》。

老师想问大家,大家学习了那么多的寓言故事,那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呢?

(很短很有趣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3、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老师把同学们说的总结一下。

寓是寄托、包含

的意思,言是讲道理。

寓言故事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大道理。

4、《寓言两则》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寓言,题

目叫做《亡羊补牢》。

要注意补字的左偏旁是衣补旁。

大家一起读课题,预备齐。

二、理解课题

1、你们有没有听过这个故事?

好吧,我们先来看看这篇寓言的动画,

一边看一边想,这篇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2、刚才同学们都看的都津津有味的,想读读这个故事吗?

快速的打开

你们的语文书34页,自由的朗读一下课文。

3、恩,听到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老师真高兴呀!

同学们初步的读了

课文,咱们再来看看课题。

谁知道“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

(亡:

丢失。

牢:

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刚才同学们已经读了课文,现在老师检查一下你们对字词的掌握情

况。

那位同学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的学习成果呢?

2、细心地同学会发现这些词语中有两个字要读轻声,一个是(窟窿)

窟窿是洞的意思所以是穴字头。

大家一起读窟窿,窟窿。

很好,两一个就是街坊,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大家一起读街坊,街坊。

哪位同学愿意领着大家一起读一遍呢?

3、同学们已经扫除了阅读的障碍,那么让我们一起把课文读一读,请

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亡羊补牢》讲了一件什么事?

(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不听街坊的劝告,第二天又丢了羊。

他后悔没有听街坊劝告,赶紧把羊圈修好,从此,再也没有丢羊。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些自然段讲亡羊,哪些自然段讲补牢?

2、齐读1-4自然段,思考:

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汇报出示: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教学多音字:

圈。

理解第一自然段的因果关系。

3、用“因为?

?

所以?

?

”的句式说说丢羊的事。

4、街坊是怎么劝的?

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街坊劝他说:

“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

5、从街坊的劝告可以看出什么呢?

引导评议,齐读。

6、街坊真情的劝告,可养羊人呢?

指名读,评议。

他说: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给这个句子加上“因为?

?

所以?

?

”再读一次。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学生回答后板书:

想已经丢做不修

7、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

分角色朗读。

8、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怎样?

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出示: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养,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板书:

结果又少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用两个“又”字?

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两次丢羊的过程是一样的)

(3)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什么呢?

(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五、哪部分讲补牢的?

自由读第5节,想想两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划出有关句子。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板书:

赶快堵为什么要用“赶快”?

能否去掉?

(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2)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教学双重否定句式“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板书:

后悔(3)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4)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

(要是?

?

就?

?

如果?

就?

?

)(5)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他的想法对不对?

从哪儿读出?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板书:

再没丢

六、体会寓意。

1、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2、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看看我们的周围有没有“亡羊补牢”或“亡羊不补牢”的人或事,谈谈看法。

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

(如写作业时,把头埋得低低的,老师提醒后?

?

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七、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

(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

自己读读,作为成语,怎样理解它的意思。

板书设计:

9、寓言两则

想法已经丢后悔

亡羊补牢做法不补赶快堵(未为迟也)结果又少再没丢

【篇三:

小学语文《亡羊补牢》教案】

《亡羊补牢》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之亡羊补牢》

他说: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译文;《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于是赶快动手吧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资料;《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历史资料的整理。

它先按国家来分类,在一国之中。

再按照事件的先后加以编排、其中所记的事情。

都没有具体年代。

各篇之间也互不连贯。

书中所记载的时代。

上自战国初期,下自秦朝统一六国。

反应了当时的政治、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面貌。

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盘缠、硬要”:

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一)理解“寓言”的意思

寓言:

“寓”,寄托;“言”讲道理。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体裁,常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1、可以说说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守株待兔》《拔苗助长》

2、也可以说说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它以很简单的故事寄托生活真理,往往有很明显的教育意义。

(二)揭题解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亡羊补牢》。

2、你知道每个字的意思了吗?

查字典理解“亡”和“牢”的字意。

引导理解题意。

亡;丢掉;牢;这里指羊圈

二、初读感知

1、自学课文:

读准字音,想想课文哪些句子写“亡羊”,哪些句子写“补牢”?

2、交流:

课文讲那个牧羊人丢了几次羊?

●找出第一次发现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

板书:

发现

指导:

读准多音字“圈”,范写“窿”提示第11笔,“叼”的最后一笔是什么?

●找出第二次发现又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

板书:

发现

再次书写“窟窿”和“叼”

3、找出牧羊人“补牢”的句子。

板书:

赶快没丢过

4、讲故事大意:

用上“发现……发现……赶快没丢过……”

三、体会寓意

(一)、抓“劝”切入,初知寓意

1、牧羊人第一次丢了羊,邻居曾经怎样劝他?

找出句子,理解“街坊”。

2、“劝”和“说”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劝”指发现别人的问题,让别人改正)

3、练读对话。

如果说第一次丢羊是个意外,那么第二次是什么原因?

4、看图说话,看到牧羊人使劲地修补羊圈,这回街坊们在说什么?

(如果……幸亏……)

5、小结:

牧羊人不听劝告,继续丢羊,听了劝告,不再丢羊。

可见,做错了事听听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是多么重要。

(二)、抓“劝”展开,理解寓意

1、教师用白话讲《战国策》庄辛劝告楚襄王的故事。

《亡羊补牢》的故事最早来源于古时候的一个“劝告”故事。

战国的时候,有个叫庄辛的大臣发现楚王整天不理朝政,东游西荡的。

庄辛很担心,对楚王说:

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楚国必将灭亡。

楚王不听,结果5个月以后,秦国兵打进来了,楚王吓得没了办法,连忙请庄辛出主意,庄辛说了很多话,其中一句就是: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理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的意思

听了故事,你说楚王丢羊了吗?

那么庄辛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亡羊”其实指?

——有了错误“补牢”呢?

——及时补救未为迟也——还不算迟

楚王听了庄辛的话,立即改正了错误,终于是使楚国免遭了这次灾难。

(三)、顺“劝”回归,学讲故事

1、一个小小故事的改变了楚王,改变了楚国的命运,可见这个故事多么有意义,你们愿意把它讲下来吗?

2、你想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为什么?

(讲给有缺点必须改正的人听,讲给自己听,多想想自己的缺点,争取改正。

四:

作业

1、抄写生字

2、讲故事

教学设想与反思: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学习寓言的一个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对故事内容的学习懂得寓言所包含的寓意,从而给学生一些做人的启示。

因此,教学中必须考虑寓言的特点以及学习寓言的方法。

由于寓言的题目往往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因此本课教学从解题入手梳理课文,从而避免了在内容上打转,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习字、读文,拓展运用,这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工作。

寓意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不能直白的告知。

因此,本课教学,以“劝”为切入口,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深切的感悟,将学习文本与追本溯源,学习语言与生活运用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故事所告诉我们道理,并自觉地将它运用到生活中,最终根植于自己的心灵世界。

35分钟来来去匆匆,还应留出时间让学生又动笔写字的事件。

(1)先让学生弄懂寓言故事的内容。

(2)启发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简要地说说寓意。

学生弄懂了寓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