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及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2600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知识及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基础知识及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基础知识及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基础知识及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基础知识及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基础知识及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基础知识及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基础知识及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基础知识及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基础知识及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基础知识及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基础知识及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基础知识及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基础知识及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基础知识及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基础知识及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知识及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

《基础知识及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知识及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础知识及文言文复习学案.docx

基础知识及文言文复习学案

基础知识及文言文复习学案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

①元(xiāo)②(yú)越 ③习以为(cháng) ④明眸善(lài)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

一侧枕河石栏把时光留转诉说给你,两眼沿路古井将几多风雨深蕴其中。

俯身探视苔痕青绿的井口,你会平添感概:

两千年了,历尽苍桑,它依然清澈无比!

抬首凝望墙影斑驳的老宅,你会顿生暇想:

喇叭声响,爆竹连天,一顶花轿抬进巷来……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

①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论语》)

②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孟子》)

③,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

④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⑤天街小雨润如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⑥几处早莺争暖树,。

(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⑦蓬山此去无多路,.(李商隐《无题》)

⑧,月有阴晴阳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4.名著阅读。

(5分)

①《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迷路后,急切希望有人来救他们,但后来汤姆见到了人,却吓得动弹不得,这是为什么?

②《水浒传》中,林冲是被谁陷害刺配沧州的?

这人又派谁收买了押送林冲的公差?

当公差在野猪林想要打死林冲的时候,又是谁救下了林冲?

5.下面是某位主持人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几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3分)

夏季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做好饮食卫生工作是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

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从事肠道疾病研究多年,在国内医学界小有名气的王健教授,他将用生动的案例告诉大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做法并非没有问题,只要及时纠正,才能获得健康。

①文中有一处重复累赘,应删去“”一词。

②文中有一处语言不得体,应将””改为“”。

③文中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改为“”。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9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2分)

A.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B.又何间焉

其间千二百里(《三峡》)

C.小大之狱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D.忠之属也

召令徒属(《陈涉世家》)

7.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

(2分)

A.何以战?

B.何陋之有?

(《陋室铭》)

C.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D.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8.“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

9.这段文字中,曹刿和鲁庄公讨论的中心话题是什么?

曹刿对此表明了怎样的观点?

请都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

“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

“我非不知。

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菱:

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肉可以吃。

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或曰:

“食菱须去壳。

②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遒劲(jìn)取缔(dì)阴霾(mái)前踞后恭(jù)

B、纤细(xiān)隔阂(hé)提防(tí)消声匿迹(xiāo)

C、伎俩(liǎ)荒谬(miào)娇奢(shē)一拍即合(hé)

D、贮蓄(zhù)斑斓(lán)赃物(zāng)称心如意(chèn)

2.请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8分)

①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②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④《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了社会发展规律,暗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

,。

3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宽容,并不是让你毫无原则地一味退让。

宽容是对那些可宽容的人或事而言的,宽容的核心是爱。

宽容不是去对付,去虚与委蛇,而是以心对心去包容,去化解,去让这个越发世故、物化和势利的①(粗糙粗俗)世界变得②(温润温暖)一些。

而不是什么都要你死我活,什么都要剑拔弩张,什么都要斤斤计较,什么都要勾心斗角。

要相信,用宽容所付出的爱,总有一天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得到回报。

宽容,是我们自己一幅健康的心电图;宽容是。

(1)文中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2分)

①②

(2)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

(3)仿照原句,再仿写一个句子。

(2分)

4.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骆驼祥子》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虎妞,……不给仆人饭吃的衍太太、诈骗祥子的孙侦探等等。

B、《简·爱》的主人公简爱是个孤女,在桑菲尔德贵族庄园做家庭教师,并且赢得了庄园主人的好感,他们婚后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C、《名人传》中的主人公遭遇都非常坎坷,如托尔斯泰面对的是整个贵族上流社会,但他却被教会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开除了教籍。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如武松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但最后还是被逼上了梁山。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10分)

中新网消息:

教育部语用司日前在全国七个省(市)进行的有关语文学习特别是汉字书写水平的调查显示,接受问卷调查的3000多名教师中有60%的人认为现在学生的书写水平下降或者是明显下降。

(1)给这则材料拟写一个标题,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不超过l5个字。

(3分)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6到第9题(10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6、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2分)

①负者歌于途负:

②杂然前陈者陈:

③觥筹交错觥:

④山肴野蔌蔌: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为妙绝往来而不绝者

B.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择其善者而从之

C.太守谓谁权谓吕蒙曰

D.树林阴翳达于汉阴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4分)

①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译文: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

9、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菜畦(wā)酝酿(niànɡ)亢奋(kànɡ)忍俊不禁(jīn)

B.迸溅(bènɡ)澄清(chénɡ)畸形(jī)惟妙惟肖(xiāo)

C.琐屑(xiè)地壳(ké)萌发(ménɡ)中流砥柱(dǐ)

D.嫌恶(wù)阔绰(chuò)招徕(lái)销声匿迹(nì)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

A.油光可鉴胭脂褪尽险象叠生水波鳞鳞

B.引经据典人迹罕至天翻地覆相形见绌

C.英雄气慨鸡毛掸子原弛蜡象锲而不舍

D.津津有味仙露琼桨眼花缭乱怨天忧人

3.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

A.这部电视剧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势如破竹,解放军乘胜追击,最终解放海南岛的故事。

B.我们走到红军当年干革命的前线阵地、抗日报国的指挥前沿,身临其境地感受了那些革命志士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如何奋不顾身抛头颅洒热血的。

C.妈妈想起临别时安安呕心沥血的哭喊,凄惨的哀求:

“妈妈——安安也要——进城去——买书——”

D.良妃娘娘刚走进辛者库,众奴便向良妃娘娘请安。

良妃娘娘对众奴说:

“都起来吧,不要因为本宫的到来而打扰了你们的天伦之乐。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许多人对新疆的周围环境有着十分深厚的兴趣,到了周末都想出去走走。

B.日本停止滨冈核电站4号机组运转,目的是防止地震和海啸不再引发重大核安全事故。

C.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发表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主旨演讲。

D.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包括食品用加工助剂、胶母糖基础剂和食品用香料等2314个品种。

5.选出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2分)

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

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鸦鸦的一团人。

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

天是晴的。

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摘自季羡林《登黄山记》)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①④③②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②①③

6.选出下列作品、人物、性格特点搭配正确的一项。

(2分)

选项

作品

人物

性格特点

A

《西游记》

红孩儿

神通广大、爱憎分明

B

《故乡》

闰土(少年)

勇敢机智、见多识广

C

《最后一课》

若瑟夫

天真幼稚、热爱祖国

D

《格列佛游记》

阿廖沙

懂事能干、憧憬未来

7.古诗文名句默写。

(6分)

⑴▲,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⑵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⑶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宋·李清照《武陵春》

⑷《<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的句子是“▲,▲”。

8.综合性学习。

(6分)

火灾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主要灾害,成为仅次于旱灾、水灾的第三大灾害。

我市某校九

(1)班组织以“预防火灾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邀请你参加。

活动一:

看图示,练疏散(2分)

请根据下面安全疏散示意图,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九年级的最佳疏散线路(不超过40字)。

活动二:

编节目,作宣传(2分)

三句半是我国民间的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曲艺,一般要求押韵,诙谐搞笑。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仿照前后句子样式,补写其中一节。

材料:

楼内失火逃生时不坐电梯。

穿过烟雾逃生时,应尽量用湿物裹身,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顺墙向安全出口方向疏散。

当楼梯被烈火、浓烟封闭时,可通过窗户、阳台,逃往相邻建筑物或寻找没着火的房间。

如果烟味很浓,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封门,再不能开门逃生,此时应将门缝塞严,泼水降温,信号呼救待援。

防火灾,说安全(三句半)

锣鼓一敲上台前,我们四人来表演。

说说防火安全事,宣传!

关注消防图保险,珍爱生命最为先。

千千万万得注意,当然!

万一火情到身边,沉着冷静别慌乱。

火势不大消灭掉,乐观!

▲,▲。

▲,▲!

消防事业不一般,与我与你紧相连。

时刻防火别大意,平安!

说上一段三句半,说好说赖请包涵。

祝愿人人都安全,再见!

活动三:

立公约,保安全(2分)

下面是九

(1)班的“暑期防火公约”,请你用“为了……特制定本公约”的格式,为“公约”写一个说明制定公约的目的、意义的引言。

暑期防火公约

暑假就要开始了,▲

1.不得携带火种,不准玩火。

2.小心、安全使用锅灶和液化气灶具。

3.不能乱拉、乱扯电线,不能随意拆卸电器,用完电器要及时拔掉插座。

4.发现燃气泄漏时,要关紧阀门,打开门窗,不可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5.发现火灾及时拨打119,不得逞能上前扑火。

以上几条,希望同学们严格遵守。

(1)班班委会

二О一一年六月十一日

㈡阅读甲乙两文,完成20—22题。

(8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

⑴念无与为乐者⑵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⑶相与步于中庭

21.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2分)

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⑵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2.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表。

(3分)

选文

时间

甲文

月景

闲情

乙文

更定

㈢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23—25题。

(6分)

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捕获(pǔ)    单薄(bó)    情不自禁(jìn)

B.翘首(qiáo)   脂肪(zhǐ)   追本溯源(shuò)

C.诘责(jié)    鸟瞰(kàn)    谆谆教诲(zhūn)

D.惬意(xiá)    机械(jiè)    惩恶扬善(chéng)

2.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色——变本加厉

解释:

“本”有“原来”的意思。

判断:

“本色”指原来的面貌;“变本加厉”之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B.兴致——专心致志

解释:

“致”有“实现”的意思。

判断:

“兴致”指兴趣实现了;“专心致志”指专心地去实现志向。

C.预测——变化莫测

解释:

“测”有“推测”的意思。

判断:

“预测”指预先推测;“变幻莫测”指变化多端,难以推测。

D.畅游——畅所欲言

解释:

“畅”有“尽情”的意思。

判断:

“畅游”指尽情地游览;“畅所欲言”指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

3.在下面与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分藏于大陆和台湾的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首次在台湾“合璧”展出。

这幅描绘富春江两岸秀丽景色的画作,     年代久远,     画作的墨迹已有些暗淡,    丝毫掩盖不住它内在的神韵。

A.因为   所以   但是             B.不仅   而且   但是

C.尽管   但是   所以             D.由于   而且   所以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B.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

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

C.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D.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北京日报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征文活动。

5.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又名紫禁城,         。

故宫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面积达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

故宫      ,外国是一条护城河,四周是3400米的城墙。

城墙上开有4座城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   。

①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②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

③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春天来了!

春天,从解冻的冰河中涌来,从大雁的叫声中飞来,从小草的萌发中醒来。

春天来了!

在这播种的季节里,快播吧!

播下一颗颗绿色的心,播下一个个金色的希望。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我们像春笋一样冒尖,像山花一样烂漫。

我们,从这里出发,走向夏的繁茂,秋得成熟……

A.选段中用“醒来”一词赋予小草以人德行为,生动地描写出春天草木萌发、万象更新的景象。

B.选段中运用“从……来”的排比句式,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来临时大地上五彩缤纷的景象。

C.选段中把“我们”比喻成“春笋”“山花”,集中地表达了“我们”对美好春天的期盼之情。

D.选段中反复运用感叹句“春天来了”,强烈地抒发了当春天到来时人们按捺不住的欣喜之情。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5分)

(1)孤山寺北贾亭西,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

(2)千嶂里,                        。

(范仲淹《渔家傲》)(1分)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陶渊明《桃花源记》)(1分)

(4)杜甫在《望岳》诗中抒发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2分)

8.名著阅读(3分)

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 ①          》《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 ②          (地名)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 ③           的想法。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今年来,北京市在治理道路交通拥堵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

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

根据这两则材料提供的共同信息,说出北京市治理道路交通拥堵采取的两项主要措施是什么。

综合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北京市治理道路交通拥堵的思路是什么。

(4分)

【材料一】

北京市公共交通发展状况对比表

项目

2001—2005年

2006—2010年

增长比例

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

114公里

336公里

194.7﹪

公共汽车运营车辆

18496辆

21548辆

16.5﹪

全市交通投资

1050亿元

2500亿元

138﹪

干线公路

836公里

3474公里

22.5﹪

(数据来源:

《北京市日报》2011年5月3日)

【材料二】

根据最新规划,“十二五”期间北京地铁(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从现在的336公里增加到600公里,到2015年,北京中心城区步行不到1000米就能到地铁站。

北京公交专用道路总里程也将从294公里增加到400公里,中心城区选择公交出行的比例将从2010年得40.1﹪提升到50﹪。

小客车出行比例力争从现在的35﹪左右下降到25﹪,实施小客车总量调控,保持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零增长。

(1)主要措施:

 ①                            ②                          

  

(2)思路:

                                                                

10.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进行了现场采访。

下面是对乘车引导员、交通协管员和停车管理员的采访记录。

请你说出这些记录分别说明了什么,从这些记录中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4分)

乘车引导员:

过去,公交车五六分钟来一辆,现在一二分钟来一辆,方便多了。

有的乘客说,现在坐公交车上班比开私家车还快呢,很多时候我们都坐公交车了。

交通协管员:

十字路口这地方,以前车多得都走不动,要是赶上早晚高峰,车就更多了。

尾号限行后,这里的车流量小了,车堵得也不厉害了,只要不是高峰时段,车辆可以较快地通过。

停车管理员:

以前,停车费1小时2元的时候,车多得都停不进来,排到马路上,影响了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停车费改成15分钟2元后,来停车的少了,司机停车的时间也短了,停车位也就不那么紧张了。

(1)说明:

 ①                                                             

  ②                                                              

  ③                                                             

(2)结论:

                                                                  

11.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一份研究报告,请你根据以上搜集到的材料和采访记录,将下面研究报告的题目补充完整。

(3分)

题目:

关于                                             的研究报告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第12~14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②礼义而受之。

③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为宫室之美、⑤妻妾之奉、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向⑦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⑧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①有教材不分段。

 ②有教材为“辩”。

 ③有教材为逗号。

 ④有教材为叹号。

⑤有教材为逗号。

 ⑥有教材为逗号。

 ⑦有教材为“乡”。

 ⑧有教材为冒号。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蹴尔而与之       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