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文化产业创意园发展现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2647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的文化产业创意园发展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的文化产业创意园发展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国的文化产业创意园发展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国的文化产业创意园发展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国的文化产业创意园发展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我国的文化产业创意园发展现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我国的文化产业创意园发展现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我国的文化产业创意园发展现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我国的文化产业创意园发展现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我国的文化产业创意园发展现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的文化产业创意园发展现状.docx

《我国的文化产业创意园发展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的文化产业创意园发展现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的文化产业创意园发展现状.docx

我国的文化产业创意园发展现状

1、我国的文化产业创意园发展现状:

各城区经济争装“创意引擎”。

近年来,我国创意产业也有很大发展,尤其是香港、台湾地区,创意文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

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地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正在建立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

上海是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据统计,目前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已经占到全市GDP的7.5%。

2005年4月28日,上海市首批18家“创意产业集聚区”由市经委正式授牌,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各类设计创意企业入驻在这些园区内,集聚了1万多名创意人才,为上海开创了一个新型的充满无穷潜力的新产业。

不仅上海、还有南京等市各中心市区均依托各自人才、区位以及资源优势,争装“创意引擎”,设立各种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欲抢占创意产业发展战略高地。

上海、南京两市各区建设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情况

城市

城区

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

    海

黄浦区

利用豫园的旅游资源,成立上海市工艺品旅游纪念品设计展示交易基地

卢湾区

“8号桥”、广告湾、泰康路艺术街等综合性体验经济园区和以创意设计产业为主的创意产业基地

静安区

昌平路990号和1000号,上海市新型广告动漫影视图片产业基地

徐汇区

依托周边高校,建立“创意设计工厂”、“乐山软件园”和“虹桥软件园”等

长宁区

天山路时尚产业园,以时尚艺术、服装设计、品牌发布等为主要特色

普陀区

莫干山路50号,入驻了60多家画廊和艺术工作室,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春明文化都市园区”

杨浦区

黄浦江岸线15.5公里区域内,崛起集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软件设计等原创设计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上海滨江创意产业园

闸北区

上海多媒体谷,已吸引了飞利浦(中国)投资公司、凤凰数码科技等40余家软件设计企业入驻

    京

玄武区

投资7000万,占地100亩,建设文化产业园,并将按照WTO知识产权的要求打将其造成国内之最,还计划将板仓街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的主题文化产业街。

白下区

正在打造南京第一家“创意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下关区

在大力建设静海寺——天妃宫文化旅游街区等

资料来源: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数据中心

  动漫产业是我国各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突破口。

据专家介绍,动漫产业被称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是继IT产业后又一个经济增长点。

统计显示,2004年全球游戏、动画业相关衍生产品产值在5000亿美元以上。

在日本,动漫艺术及相关产业规模仅次于旅游业,已经成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

我国动漫产业有着每年总计200亿元的庞大市场,动漫产业无疑将成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热点话题。

为此,我国先后设立了19家国家级动画基地。

深圳、宁波、无锡、长沙等城市也纷纷以发展动漫产业为突破口来发展本地创意产业。

国内部分城市动漫产业发展状况

城市

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深圳

全国最早的动画制作基地之一,目前有相关企业有500多家,从业人员近万名,每年创造数亿元产值

上海

中国动画产业的诞生地,目前建设有静安区动漫硅谷

杭州

截至2005年7月,杭州已有动漫游戏企业51家,其中规模较大的影视动画生产制作企业23家,周边产品开发类企业15家,注册资金达3个多亿元,从业人员1万余人

宁波

市信息产业局与我国动画漫画原创基地北京电影学院达成合作意向,合力打造动漫产业基地。

设立〝国家(宁波)动漫研究中心〞,举办〝宁波亚洲动漫论坛〞

南京

全市的动漫制作企业超过10家。

2005年7月,中国最大的网络游戏运营商——盛大公司南京分公司暨全国最大的游戏测评基地落户南京,标志着南京市在游戏产业的发展跨上新台阶

资料来源: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数据中心

 政策扶持是各地发展创意产业的有利保障。

创意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更需要高端的政府服务。

大力发展创意产业是我国各地区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措施和方向,更是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赶超发达国家经济水平的良机。

因此,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保障创意产业的发展。

上海和南京两市各区政府扶持创意产业发展措施和规划

上海

    黄浦区

进一步加强孵化服务平台建设,包括建立知识产权工作站,建立设计培训中心,建立数码先进制造技术工作站等

徐汇区

以行业协会和专业院校为依托,鼓励各种形式参与创意园区建设

卢湾区

着重推进专利、商标和音像制品版权保护等工作,具体包括:

建立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以商标注册、使用为主要内容的企业诚信资料册等

南京

成立领导协调机构,建立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全市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全面指导文化产业发展

把创意产业纳入“十一五”城乡总体发展规划,在资金投入、立项、用地、税收、价格、信贷、融资、生产、进出口、社会捐助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创意产业予以扶持

重点打造六方面产业园区:

影视创意基地、传统书画艺术创意基地、民间工艺创意基地、现代艺术创意基地、网络游戏与动漫创意基地以及综合型创意产业基地

建立创意产业统计评估体系,定期发布《南京创意产业发展年度报告》等,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服务

资料来源: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数据中心

    人才是创意产业起飞的前提。

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发展我国创意产业最缺乏的,就是人才和氛围。

其中亟需两大类人才:

既通晓创意产业内容又擅长经营管理的管理者;灵感迸发、创意迭现的创作者。

而“氛围”则在于创立一套激励全民创意的机制及评判标准。

统计资料显示,在纽约,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占所有工作人口总数的12%;伦敦是14%;东京是15%。

而目前上海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还不到千分之一。

    但就国内创意产业发展而言,上海、南京、北京等地的人才资源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据统计,南京市有38所高校(不含部队院校),44.21万在校学生;58所科研机构,29.1万专业技术人员,其中软件人才0.77万。

另外,近年来,南京的一些高校开设了与创意产业相关专业,软件培训方面也已出现20多家多元化培训模式,并将启动“文化创意梯队工程”,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各类“文化创意设计”活动,使青少年从小奠定良好的文化创意基础,不断发现和储备高素质后备人才队伍。

上海市徐汇区的“创意设计工厂”、“乐山软件园”和“虹桥软件园”等分别依托上师大和上海交大的科研优势;长宁区天山路时尚产业园则依托东华大学、市服装研究所的科研优势,充足而优良的人才储备是上海创意产业起飞的前提和保障。

北京地区创意产业起步虽慢但进展很快。

2005年5月22日,“创意中国产业联盟”的民间组织宣告在北京成立;5月28日,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揭牌仪式暨中关村创意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海淀图书城广场举行;7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与应用中心,在北京联合召开首届中国创意产业国际论坛,论坛提出中国应成为创意大国,北京应成为“创意”之都。

中关村雄厚的IT产业基础和北京地区60多所高校的人才资源都将成为北京创意产业发展坚实的基础。

2、一、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概念

  

(一)国外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的界定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园在西方城市的发展,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对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进行的探讨有德瑞克·韦恩提出的文化园区概念,HilaryAnneFrost-Kumpf提出的文化区概念。

在德瑞克·韦恩看来,文化园区指的是特定的地理区位,其特色是将一城市的文化与娱乐施以最集中的方式集中在该地理区位内,文化园区是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结合,是多项使用功能(工作、休闲、居住)的结合。

HilaryAnneFrost-Kumpf认为文化园区指的是一个在都市中具备完善组织、明确标示、供综合使用的地区,它提供夜间活动且延长地区的使用时间,让地区更具有吸引力;提供艺术活动与艺术组织所需的条件,给居民与游客相关的艺术活动;提供当地艺术家更多就业或居住的机会,让艺术与社区发展更紧密结合。

  另外NolapotPumhiran和Wansborough&Mageean均将文化创意产业园定义为一个空间有限和具有明显地理区域,文化产业和设施高度集中的地方。

这些集群由文化企业和一些自己经营或自由创作的创意个体组成。

园区内特殊活动可包括儿童玩乐的场所、图书馆、开放和非正式的娱乐场地。

在这些园区中鼓励文化运用和一定程度的生产和消费的集中。

  

(二)国内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的界定

  在我国,与文化创意产业园相关的概念有艺术园区、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等。

由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出现较晚,对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研究也显滞后,主要有一些对文化产业集群的界定:

祁述裕认为文化产业集群是指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由具有相关性的文化企业、金融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向勇、康小明认为文化产业集群就是在文化产业领域中(通常以传媒产业为核心),大量联系密切的文化产业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包括研究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将文化产业集群划分为核心文化产业集群、外围文化产业集群和相关支撑机构等;欧阳友权认为文化产业集群是指相互关联的多个文化企业或机构共处一个文化区域,形成产业组合、互补与合作,以产生孵化效应和整体辐射力的文化企业群落。

  国内至今尚无对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的统一界定。

在以上国内外对文化创意产业园概念诠释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实情,在此尝试将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概念界定为:

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系列与文化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是一具有鲜明文化形象并对外界产生一定吸引力的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

园区内形成了一个包括生产——发行——消费产供销一体的文化产业链。

编辑本段二、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特征

  在这方面,John.Montgomery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

他通过对文献的归纳,并以Temple酒吧,Sheffield文化园区,HindleyStree,Manchester北部园区等为例,分析、总结出成功文化园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活动、形式、意义三方面:

  

(一)活动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本的前提是文化生产与消费活动的呈现,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是创意,而创意灵感的获得往往来自于与其他同行相互接触的刺激,在众多的活动中特别是多样化文化聚会地点的出现,通常能充分提供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以获取灵感。

因此,集聚地点的设置通常被考虑到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策略中。

  

(二)建筑形式

  最适合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活动空间的城市环境应倾向于有一个半径为400米,建筑平均5-8层,在10米范围有非常少的街道(包括人行道)。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应该有非常多功能的公共领地。

它提供人们聚会交流的空间,也为园区内的交易提供场所,这样一个区域将具有渗透性。

成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倾向于有几个具有活跃、渗透性强、临街地带的街道,或至少有一些活动的结点,便于人们在其间很容易走动。

  (三)意义

  文化创意产业园要像物质一样能存在于人们头脑之中,也就是说人们参观之后能形成和保留园区的印象,而这些印象的形成取决于文化园区的活动、风格、形象。

成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应是革新和创意的地方,在设计和欣赏方面经常是超时代的,并且这些超时代理念被带入园区的建筑设计、内部装饰、甚至重要街道和空间的照明等方面。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应刺激新的理念,成为新产品和新机会能得以开拓、努力尝试的地方。

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意义方面的特征体现在具有历史和发展意义、园区身份和形象及知识性、环境意识等方面。

编辑本段三、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类型

  

(一)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园类型的划分

  从不同的角度,文化创意产业园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Hans.Mommaas在分析荷兰5个文化创意产业园时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园类型的区分有7个核心尺度可以参考:

园区内活动的横向组合及其协作和一体化水平;园区内文化功能的垂直组合—设计、生产、交换和消费活动具体的混合,以及与此相关的园区内融合水平;涉及到园区管理的不同参与者的园区组织框架;金融制度和相关的公私部门的参与种类;空间和文化节目开放或封闭的程度;园区具体的发展途径;园区的位置.。

WalterSantngata根据功能将文化创意产业园分为四种类型:

产业型、机构型、博物馆型、都市型。

  1、产业型。

这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是以积极的外形、地方文化、艺术和工艺传统为基础而建立的。

此类园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工作室效应”和“创意产品的差异”。

  2、机构型。

这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是以产权转让和象征价值为基础而建立。

其基本特征是有正规机构,并将产权和商标分配给受限制的生产地区。

  3、博物馆型。

这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是以网络外形和最佳尺寸搜寻为基础而建立。

园区通常是围绕博物馆网络而建,位于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市区。

其本身的密度能造成系统性效应,吸引旅游观光者。

  4、都市型。

这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是以信息技术、表演艺术、休闲产业和电子商务为基础而建立。

通过使用艺术和文化服务,赋予社区新生命以吸引市民,抵抗工业经济的衰落,并为城市塑造新的形象。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类型的划分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胚胎期,因而对其的分类很少。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主要从区位依附、园区性质等方面对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类型进行划分。

  1、按区位依附划分为4种类型:

  

(1)以旧厂房和仓库为区位依附。

城市中被废弃的旧厂房和仓库,因其宽敞明亮的空间及廉价的租金,或面临闲置空间再改造的境遇,往往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又一滋生之地。

国外许多成功的文化园区就是以旧厂房和仓库为区位依附的。

我国较早出现的大山子艺术区依托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798工厂的老厂房。

上海近些年成长起来的创意产业园区绝大部分也是由旧厂房和仓库改造而成。

泰康路210弄的“田子坊”创意产业园区,位于上海20世纪30年代最典型的弄堂工厂群;建国中路10号的“八号桥”创意产业园区,位于上海汽车制动器公司的老厂房。

这些创意产业集聚区,利用现有建筑创造了创意产业发展的平台,又保护了历史文化财产,是文化产业与工业历史建筑保护、文化旅游相结合,建筑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结合的良好典范。

  

(2)以大学为区位依托。

大学作为技术的发生器,可以不断开发新的科技;同时它又是各类人才的聚集地,不但培养人才也吸引着各领域最优秀的人才;大学也是一个开放的社区,是一个提供多元文化的场所,大学往往成为创意的中心。

因此,依托大学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也就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

如上海的杨浦区赤峰路建筑设计一条街依托的就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同济大学,上海长宁区天山路时尚产业园依托的是东华大学和上海市服装研究所,正在建设中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园及TCL(广州)文化产业基地都是以大学为区位依托的。

  (3)以开发区为区位依附。

这类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区位依附。

因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发达,高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聚集,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智力型人才众多,最适宜发展文化与科技结合的文化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区都有着大量的信息产业,这些产业跟文化产业能够实现很好的融合。

属于此类型的有位于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内的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位于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等等。

  (4)以传统特色文化社区、艺术家村为区位依附。

属于这种类型的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依托一些传统的文化区域,在这些区域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郁,利于开发特色文化产业产业园区。

如四川德阳三星堆文化产业园、北京高碑店传统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等。

第二种是依托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一些艺术家村,有些是属于创作型的园区,如北京的几个画家村;有的则已形成产业化运作,如位于深圳特区郊边龙岗区布吉镇的大芬油画村等。

  2、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性质划分为5种类型:

  

(1)产业型。

一是独立型的。

园区内,产业集群发展相对比较成熟,有很强的原创能力,产业链相对完整,形成了规模效应。

如深圳大芬村,以绘画艺术为主,也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条,及规模效应,但原创能力不强,而且这是我国此类文化创意产业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是依托型的。

依托高校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条。

如上海虹漕南路创意产业园,同济大学周边的现代设计产业园区等等。

  

(2)混合型。

这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往往依托科技园区,并结合园区内的优势产业同步发展文化产业,但园区内并未形成文化产业链条。

如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香港数码港等。

  (3)艺术型。

这种类型的园区也是创作型园区,原创能力强,但艺术产业化程度还较弱。

目前国内最有名的艺术园区有北京大山子艺术园区、青岛达尼画家村等。

  (4)休闲娱乐型。

这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要满足当地居民及外来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

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海的新天地、北京长安街文化演艺集聚区等。

  (5)地方特色型。

如北京高碑店传统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园、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区等。

此外,按照影响范围来分又有国际型、国内型和地区型;还可按园区最初的形成分为自发形成和政府运作形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我国还是一新生事物,发展变化快,园区类型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明晰,在这进行的类型划分仅是根据当前的一些情况进行的划分,今后随着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逐渐成熟,园区类型的划分将会进一步完善。

[1]

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困惑与困扰

2009-09-3010:

54:

49搜房网

  黄启贤和邹吉峰同样存在对这个行业发展的困惑和见解。

虽然在不同的时空里,两人都曾提到北京798艺术区。

798艺术区原为上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的电子工业厂区。

自2002年起,大批艺术家开始涌入,使这里逐渐发展成为国内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区。

2006年,北京市政府正式把798艺术区列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

靠艺术家搞创作、搞展览起家的798,如今成为雕塑、绘画、摄影、设计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汇集的聚集区。

邹吉峰说,798的形成是由当年艺术家的自主聚集而形成的。

而现在的798艺术区已经物是人非。

大批艺术家因为付不起高昂的租金而转移至宋家庄等地。

但换个角度来说,上涨的租金和较高的出租率也代表其市场运营的成功。

邹吉峰担心,北岸1292项目是先建设园区,再吸引产业,能否达到良好的集聚效应?

不夸张地说,锐创当年用了1年半的时间来讨论项目究竟该如何定位。

一旦戴上“创意”的帽子,房屋的修建似乎都变得“复杂”起来。

“每天我们都在想怎么样去满足未来将要进驻的创意人群的需要,没有现成的案例可以去仿照,必须创新。

”邹吉峰说。

而究竟在多长时间内收回投资,商人在开发创意产业园的不确定性加大。

绝大多数创意产业园的土地权属归于当地政府,而非出让地块。

好处是,开发者可以通过很低的价格拿到土地,运营起来后以税收的形式回报当地政府。

劣处是,只能通过出租房屋获取一定的收益,无法通过售卖房屋产权来快速回笼资金。

北岸1292也想了很多办法,例如,通过集中推广独立创作区长租回报而缓解资金压力。

而黄启贤提出,艺术家可以入股。

各地为了支持和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都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

如潍坊创意产业园提出:

凡入园企业,自签订入驻协议起一年内房租金全免,第二年补贴房租金80%,第三年补贴房租金50%.凡入园企业,三年内按其当年对地方财政贡献额的50%,由产业园管理委员会给予奖励。

国内外著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大公司在园内创办研发及中介机构,高层次创意人才在园内新办创业企业,由区里给予一次性经费补助。

园区内被认定为省级重点服务业企业的一次性补助10万元,通过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验收的,每家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等。

邹吉峰说:

“政府政策支持很重要。

”但他提到,正是因为各地出台的优惠政策,衍生了独特的“候鸟现象”.每家园区初期建立之时都会提出很多优惠政策,一些企业享受完了初期的优惠政策后,再搬去其它的产业园。

导致产业园刚开园是很红火,过两年以后马上冷清下来,空置率增加。

黄启贤也看了很多地区的创意文化产业园。

他对本报记者说,政府为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都以为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很容易成功。

但是由于不懂行和不尊重市场规律,很多这样的园区都是半死不活。

少数有钱的政府把园区搞得很好,却没有企业进入。

而有些优惠政策也根本没有落到实处。

此外,邹吉峰还提出,全国创意产业没有核心的统计指标,没有行业协会,没有全国区域的协调,只是将指标下放到市里,这是否会带来结构性的过剩,带来部分园区空置率的上升?

产业政策有待厘清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园遍布全国各地。

北京已有十多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上海有数十个创意产业集聚区,深圳正在建设大芬油画村、怡景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罗湖“创意文化广场”、田面设计之都创意设计产业园等。

有专家称,到202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将占北京市GDP的25%.上海市经委主任徐建国则表示,争取到2010年,上海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全市GDP的10%以上。

2007年,深圳市将创意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之一。

2008年1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发出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文件,提出3年内把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杭州的新兴主导产业,产业增加值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递增。

2008年,杭州市共立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89个。

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一直致力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

对于商人们的困惑和提出的问题,金元浦很理解。

在谈及目前创意产业园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他补充说道,有些产业园引进的企业多偏于广告设计、动漫等类型,同质化现象严重,最后又不得不修改定位。

商人以创意产业的名义低价圈地,有时文化创意产业园面积过大,造成资源浪费。

有些创意产业园没有产业的支持,做后发展不下去……看过全国各地很多创意产业园后,金元浦总结说,有很多成功案例,但也有许多失败的教训。

创意产业园建设是否存在着虚火?

金元浦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金元浦认为,从总量上看,我国的创意产业园绝对数量并不过剩,但存在着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而我国创意产业园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一大批产业园区涌现后,出现同质化现象,但随着竞争加剧,必将会重新划分园区定位,形成差异化发展。

由于创意产业园大多都是政府主导,而非产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产物,必然面临着市场重新选择的过程。

而这些都是创意产业园发展初期,经济转型期必须接受的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