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中心智能化弱电改造系统实施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2650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检中心智能化弱电改造系统实施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体检中心智能化弱电改造系统实施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体检中心智能化弱电改造系统实施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体检中心智能化弱电改造系统实施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体检中心智能化弱电改造系统实施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体检中心智能化弱电改造系统实施专项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体检中心智能化弱电改造系统实施专项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体检中心智能化弱电改造系统实施专项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体检中心智能化弱电改造系统实施专项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体检中心智能化弱电改造系统实施专项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检中心智能化弱电改造系统实施专项方案.docx

《体检中心智能化弱电改造系统实施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检中心智能化弱电改造系统实施专项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体检中心智能化弱电改造系统实施专项方案.docx

体检中心智能化弱电改造系统实施专项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

 

项目组织、实施和管理方案

 

第一章项目组织

视频监控系统现在已进入施工阶段,故系统设计方案不再做,本方案关键就施工过程中组织协调、设备材料、施工管理、操作培训及售后等方面具体说明。

因视频监控系统是集多个产品安装调试及技术支持于一体高技术和较高复杂度工程项目,除了要有雄厚技术力量外,还需要严密组织计划和质量控制管理及甲方协调配合方能顺利完成。

§1、项目组织和项目组织结构

项目小组由双方派出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组成,其中乙方人员关键担负技术工作,甲方人员及工程监理单位负责工程监督管理及协调,整个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以下:

 

视频监控工程联合项目小组于甲、乙双方签署正式协议后即成立,在整个项目中关键分工侧重以下:

A、项目小组由双方派出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组成。

B、乙方人员关键担负工程实施技术工作,甲方人员能够主动参与设备或系统安装、测试、诊疗等工作,甲方应对工程进行监督管理及协调。

C、双方各自派出技术和业务责任人,共同负责协调项目小组工作。

D、工程验收合格后,甲方项目小组组员将负责综合布线系统日常管理;乙方项目小组组员及其它技术人员将负担甲方操作人员培训、服务及技术支持工作。

E、在视频监控系统完全正常投入运行后,项目小组完成任务。

F、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完成后,乙方继续1年无偿保修期。

§1.1项目责任人

本项目标乙方项目总责任人,从工程项目实施队伍组建之日起,就负担了将协议范围内各项工程任务全方面完成关键职责。

项目总责任人须做好日常资源管理工作,并直接控制项目管理计划各个要素,具体说来关键包含以下多个方面:

项目实施——对以下几方面工作提供指导:

总体方案设计;设备配置确定;工程质量和进度确保;设备安装和软件调试、集成及测试;系统验收,培训等。

项目检验——经过其下属各项目小组提供工程进展汇报,将项目进展状态和项目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发觉过程误差,提出整改方法。

项目控制——审核项目进展状态,必需时调集多种备用资源,确保项目按计划进度实施。

项目协调——和甲方等相关单位进行协调,处理工程组织接口及技术接口问题;定时主持整个系统专题协调会,立即处理相关问题。

§1.2工程质控小组

帮助项目经理制订本项目标质量工作计划,并落实实施。

落实企业质量方针、目标相关要求和要求。

负责对工程任务全过程质量活动进行监督检验,参与设计评审和其它关键质量活动。

其质量业务工作受重大项目工程主管指导和监督。

§1.3工程实施小组

会同全组组员负责完成以下各项工程任务:

视频监控系统深化设计,包含施工图纸、具体配置清单等,现场线管、线槽安装技术指导,现场线缆敷设、端接、设备安装,技术文档编制,系统测试、验收,现场系统培训

§1.4工程支持小组

和厂商进行工程技术协调,设备及辅助材料运输,其它物资供给管理,后勤保障支持接口。

§1.5专业工程师

具体负责本专业工程范围内设计、安装、调试、测试等任务。

专业工程师还负责对本专业施工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工程督导,并和设备原厂商技术人员相配合,确保所选择各类设备性能指标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为确保综合布线工程建设进度,网络企业将依据各阶段工程任务情况调遣工程技术队伍,其中全部精力投入该项目标专业工程师将保持不少于1人,施工技术工人不少于3人。

第二章工程实施

§1、概述

本工程用户期望达成目标为:

建立一套优异、完善视频监控系统;

针对小区各安全出口实施实时监控,录制人员出入情况及数据、图像调取查询。

§2、工程施工总则

§2.1施工方案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T50198—94

《智能监控工程程序和要求》GA/T75--94

GA/T74—94智能监控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2.1.1视频监控布线施工方案确定

工程项目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绘出施工图纸,确定施工方案;

用户组织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评定。

项目经理组织施工人员、工程所需材料,依据双方签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由项目经理做好施工日志,更正确把握好施工质量、进度;

整个工程完工后,由项目经理向业主单位提交工程验收申请,组织双方相关人员对工程进行验收、评审;

企业和小区视频监控系统工程项目协议书。

相关施工多个需要说明关键问题

本方案设计是依据业主单位现在需求,由业主单位和本企业双方共同约定,方案实施需经过双方同意;

本方案包含施工内容及方法。

内容关键有:

管道预埋敷设、线缆敷设、设备安装

系统联调等,具体内容详见后面文字描述。

业主单位如需更改设计(监控点数量、布线位置等),应提前书面通知施工单位,方便施工单位施工;并做好施工变更签证,以作为完工后验收依据。

在施工当中做好随工验收统计,以作为完工后验收依据。

本企业施工项目小组严格根据本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若碰到不可预见情况发生,由双方共同协商处理,并做好统计签证。

相关施工工期:

施工工期按“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假如在实际施工当中受到甲方其它土建、装修等工程影响,造成临时停工,工程工期将顺延。

本方案未包含内容,由双方协商处理,并填写补充方案。

§2.2施工现场配合

§2.2.1施工现场要求

业主单位须提供给我方具体现场设计图纸。

业主单位向我方提供已完工部分工程图纸及相关资料。

业主单位向我方说明相关现场规章制度。

我方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多种规章制度。

业主单位为我方提供材料临时存放场地(临时仓库)。

业主单位为我方提供施工用水、用电。

§2.2.2施工现场协调

业主单位应指定专员负责和我方项目经理联络。

我方将主动主动和业主单位做好配合工作,配合施工现场各方管理工作、组织协调、施工进度。

业主单位派人员帮助我方现场勘察工作。

§2.3施工现场勘察

§2.3.1现场勘察内容

对布线各部位全部出入口位置、安装位置、用途、数量、关键程度、要进行勘察统计;

勘察现场确定安装点位置,监视范围和图像质量符合要求,方可作为预定安装位置;对安装高度、出线口基础位置应做标识;

§2.3.2勘察统计

勘察后要按相关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绘制以下工程图,图上标明相关尺寸,图形符号应按要求绘制。

多种器材、设备数量和安装位置平面图。

中心控制室平面部署图和控制室管线进出位置图。

勘察后应填写勘察统计,勘察统计应作为正式文件存档,并有甲、乙双方技术责任人签字。

§3.工程施工步骤

§3.1线缆敷设和保护

§3.1.1线缆敷设:

线缆型号、规格应和设计要求相符。

线缆布防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挤压和损伤。

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楚、端正和正确。

线缆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缆弯曲半径最少为电缆外径6--10倍。

主干对绞电缆弯曲半径最少为电缆外径10倍。

光缆弯曲半径最少为光缆外径15倍。

电源线、多种线缆应分隔布放。

线缆间最小净距符合设计要求。

线缆和电力线最小净距

单位

范围

条件

最小净距(mm)

380V

<2kV.A

380V

2.5--5kV.A

380V

>5kV.A

电缆和电力电缆平行敷设

130

300

600

有一方在接地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70

150

300

双方均在接地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80

150

注:

双方全部在接地金属槽道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10米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

§3.1.3布放电缆管道面积利用率:

管径

管道面积

内径(mm)

内径截面积(mm2)A=0.79D2A(面积)D(管内径)

最大占用面积

布放一根电缆截面利用率为

53%(mm2)

布放两根电缆截面利用率为

31%(mm2)

布放三根以上电缆截面利用率为

40%(mm2)

15.80

197

104

62

78

20.90

345

183

107

138

26.60

559

296

173

224

35.10

973

516

302

389

40.90

1322

701

410

529

52.50

2177

1154

675

871

62.70

3106

1646

963

1242

线缆外径为5.6mm,截面积为:

A=0.79D2=25mm2

§3.1.4电缆布放最大数量:

管内径(mm)

布放电缆数量(根)

15.80

3

20.90

5

26.60

9

35.10

15

40.90

21

52.50

34

62.70

49

§3.2安装说明

§3.2.2水平布线

水平布线系统关键包含从现场设备到中心主机走线路由,水平配线系统总体施工要求以下:

布线过程中缆线施工应尽可能避免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挤压和损伤;

线路走线要作好外观防护、防雨、防火、防鼠。

户内使用线槽保护,户外线管保护。

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楚、端正和正确;

缆线终接后,应有余量,水平配线系统在设备端预留线长为30cm-80cm,管理配线端预留线长为3-5m;多种端接设备应接触良好;

§3.2.3设备中心

设备中心布线关键包含监控中心走线路由,施工要求以下:

设备间应提供不少于一个220V、10A带保护接地单相电源插座。

设备工作台及控制箱安装完成后,垂直偏差度应小于3mm,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多种设备安装符合相关要求技术要求。

§3.2.5前端设备安装

通常要求

按安装图纸进行安装。

安装前应对所装设备通电检验。

安装质量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要求。

摄像机安装

1)安装前应对摄像机进行检测和调整,使摄像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摄像机应牢靠地安装在云台上或固定位置上,所留尾线长度以不影响摄像机为宜,尾线须加保护方法。

3)摄像机安装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逆光摄像。

4)室外摄像机若显著高于周围建筑时,应有避雷方法。

5)在搬动、安装摄像机过程中,不得打开摄像机镜头盖。

6)安装固定摄像机时,可参考以上要求。

§3.2.6中心控制设备安装

监视器安装

监视器应端正、平稳安装在监视器机柜(架)上。

应具在良好通风散热环境。

2)主监视器距监控人员距离应为主监视器荧光屏对角线长度4~6倍。

3)避免日光或人工光源直射荧光屏。

荧光表面背景光照度不得高于100Lx。

4)监视器机柜(架)后面和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8m。

控制设备安装

1)控制台应端正、平稳安装,机柜内设备应安装牢靠,安装所用螺钉、垫片、弹簧、垫圈等均应按标装好,不得遗漏。

2)控制台或机架柜内插件设备均应接触可靠,安装牢靠,无扭曲,脱落现象。

3)监控室内全部引线均应依据监视器、控制设备位置设置电缆线槽和进线孔。

4)全部引线设备连接时,均要留有余量,并做永久性标志,方便维修和管理。

§4.工程施工计划进度(90天)

§4.1工程准备(3天)

1人员配置:

项目经理,工程小组组员。

项目经理:

1人,由含有丰富监控系统施工集成经验、较强工程组织能力工程师担任,关键负责协调和业主单位关系,组织施工人员按计划进行工程施工,对施工质量、是否按期完工、和施工统计负责。

工程小组:

配置3-5人,工程小组组员中配置安装人员、调试人员等。

2材料准备:

由施工单位依据和业主单位签定协议中材料清单定购。

3设备检验:

对购置材料设备进行测试检验,同时做好检验统计以确保安装设备中不出现次废品。

对于关键控制设备,对其软件按应用具体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调通。

附表:

施工工具及机具

名称

用途

数量

冲击钻

1台

安全装备

4套

手电钻

1台

万用表

1台

一般工具

2套

§4.2工程布线(40天)

§4.2.1保护管

在办公楼内水平布线在吊顶内部分采取PVC管保护,在墙壁垂直使用明线方法。

摄像机和线槽/线管之间、机柜和线槽/线管之间线缆选择软质塑料套管保护。

§4.2.2走线

管内或线槽内穿线要求在穿线前管内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锉平,管口应刮光;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穿管绝缘导线或电线总截面积不应超出管内截面积60%,敷设于封闭或线槽内绝缘导线或电缆总截面积不应大于线槽净截面积70%;

在中心管理室内布线采取地槽或墙槽时,电缆应从机架、控制台底部引入,将电缆顺着所盘方向理直,按电缆排列次序放入槽内,拐弯处应符合电缆曲率半径要求;

电缆离开机柜时,应在距起弯点10mm处成捆空绑,依据电缆数量应隔100-200mm空绑一次;

采取活动地板时,电缆在地板下可灵活布放,并应顺直无扭绞,在引入机架和控制台处还应成捆绑扎。

§4.2.3接地

为确保系统中电子/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及降低系统噪声,应进行保护接地,立即设备金属外壳如机柜、面板用导线和接地端子板(在原有供电接地系统已存在情况下)连接。

§4.3设备安装(10天)

§4.3.1前端设备安装

安装前检验:

将各类设备逐一进行检测和粗调,确保各类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或能满足使用要求后方可安装。

安装注意事项:

连接各类设备线缆要留有一定余量,不得影响设备运行及以后维护;设备多种接线均应固定,设备安装牢靠,外观和性能要满足行业和国家相关标准。

§4.3.2管理中心系统主设备安装

系统主设备应放置于订做机柜中,机柜摆放综合考虑出线便捷和整体美观;

控制柜台台面水平,台内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应可靠,安装应牢靠;

监视器/显示器放置应使屏幕不受外来光直射;

系统主机外部可调部分应暴露在便于操作位置,可加保护盖。

§4.4现场调试(5天)

各个功效模块分别调通,测试现场系统各项功效并做好调试统计。

§4.5操作培训(1天)

对业主操作员进行培训(详见售后服务)。

§4.6验收资料准备-----系统试运行阶段(1天)

《系统软件使用手册》、《设备安装、验收、操作和维护手册》、《培训教材》、《工程完工汇报》等相关资料。

§4.7工程验收(1天)

由设计施工单位和业主单位依据系统设计方案对系统各项功效、性能进行验收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