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报告分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3035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报告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四年级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报告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四年级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报告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四年级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报告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四年级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报告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小学四年级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报告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小学四年级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报告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小学四年级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报告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小学四年级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报告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小学四年级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报告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小学四年级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报告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小学四年级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报告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报告分析文档格式.docx

《小学四年级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报告分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报告分析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报告分析文档格式.docx

微写作字数一般在140字左右,贴近生活,可以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幅短小,涉及的文体更为多样,表述更为灵活,内容涉及相当广泛,利于展现学生真正语文素养!

(二)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

有的专家把“微写作”称为“隐在心底不愿明示的神秘人”。

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王荣生认为:

微型写作课程的出现,可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写作课程的转型。

微型写作课程之“微”体现在目标的微化、内容的微化和写作教学支架的微化。

微型写作课程目标单纯,内容明确,环节清晰,非常便于课堂教学、活动、检测、反馈。

为此,在语用理念指导下,小学习作教学应以“言语生命动力学”、“全语言教育观”为理论基础,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丰富微写作教学理论体系。

微写作的内容必须切合题意,真情实感,充满正能量。

“微”字体现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内容集中、旨意深远,语言凝炼。

“微”中见精神,“微”中见个性。

阅读延伸题是基于阅读的理解探究,对文本的理解直接制约着后续的延伸,而微写作没有这样的限制;

阅读延伸题的表述文段一般有基本结构层次,而微写作自由灵活,要看题目内容和要求;

阅读延伸题不强调个性和语言,而微写作对这两点要求较高。

(三)生活化语文的需要。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

从大语文的角度看,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同的。

所以,生活就是语文的资源库。

微写作遵循“生活即写作,写作即生活”的写作理念,凸显语言的实际应用,这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设置生活语言情境,在生活中、实践中考查语文能力。

(四)消除怕习作心理障碍的需要。

怕写作文是小学中年级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微写作,首先是消除学生惧怕写作的心理,降低学生选材的难度,其次是降低学生表达的难度,第三是把作文教学的难度化解,分散到日常的微作文指导中,降低教师作文教学的难度。

二、研究目标

实践性目标:

探索微写作教学的课型、形式、流程及交流平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构建个性化的作文训练系统,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

育人性目标:

在微写作指导过程中,以观察、想象、创新、交流为支点,培养学生乐于写作的情感,提高学生乐于自由表达生活的能力。

三、研究方法

文献法:

搜集一些资料,对相关研究动态有清楚的了解,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总结法:

对研究情况进行经常的总结,在科研例会上不断总结,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

行动研究法:

通过组织一系列的富有情趣的,适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微写作活动,使儿童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着写作,提升写作能力。

四、重难点分析

学生之间存在习作差异性,教师的指导如何面向全体又兼顾到每个学生,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热情是本课题的重点。

如何发展新的课程体系,探讨新的写作模式是个难点;

教师自身的习作指导能力,家长的支持配合,也有可能会影响到微写作活动的顺利实施和目标达成。

五、研究的内容

(一)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研究微写作的形式及课型,如小游戏微作文、活动微作文、阅读微作文、童话微作文等,预设开发情境微写课、微写展示课、微写读悟课、微写评议课、读书微写课等微写作新课型,努力使微作文成为学生倾吐心声的天地,成为教师指导习作的窗口。

(二)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微写作的内容体系,有文具篇、动物篇、植物篇、游戏篇、劳动篇、人物篇、情感篇等,凸显小学作文的“真”、“情”、“趣”、“多”,引导学生用眼睛、用心灵、用智慧感受生活,记录生活。

六、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第一阶段:

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4.9~2014.10)

2014年9月,我们四年级3位语文教师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

确定课题《小学四年级微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范新萍老师为负责人,拟定课题方案;

毕燕娇老师执笔,撰写结题报告;

黄琳老师负责收集积累材料。

我们经常一起讨论课题实施,学习国内外与微写作有关的理论,提出理论假设,制定、完善研究方案。

在课题开展的准备阶段,我们进行了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微写作”的态度和要求。

调查的内容包括“是否有写作习惯”、“是否愿意尝试写作”、“对微写作话题设计的要求”等。

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学生在课堂有动笔的习惯,但动笔写的内容多是摘录,做笔记。

大部分学生愿意尝试微写作,学生希望微写作的字数集中在200字左右。

在话题设计方面,大部分学生希望由教师设计话题,由学生进行选择,学生最希望突出的是趣味性,其次是创新性,同时希望话题体现由课本到课外读物的延伸。

学生最希望的交流方式是小组分享推荐。

了解学生的情况后,我们开始进行微写作话题的设计和实践。

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微写作,留心身边的人、事、物、景,尤其加强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应注意捕捉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并加强人物描写方面的训练,从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并加以提炼,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克服脱离实际、闭门造车的弊端。

写作角度力求多样化、个性化,切忌脱离具体事例空发议论或唱高调。

积极探索微作文的课型、形式及流程。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4.11~2015.6)

2014年11月,我们的课题进入实施阶段。

在实施初始阶段,学生自由练笔,形式不一,内容不拘,敢于动笔,写自己所想写,养成动笔的习惯,创设各类交流平台培养学生动笔的激情。

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微写作,留心身边的人、事、物、景,尤其加强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探索微作文的课型、形式及流程。

(一)探究微写作的活动模式

为了把学生调动起来,我在设计微写作时,特别注重体现学生趣味性和与生活相关的需求。

比如我们在元旦开展跳蚤市场的时候,需要制作各种海报和广告牌,这是一个很好的微写作的契机,于是我们在课堂上设计了微写作话题“你卖过东西吗?

你觉得我们应该创造怎样的宣传广告才能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

”这个问题由课堂延伸,与生活密切相关,同学们兴趣浓厚,第二天各种海报应运而生,义卖这天精彩纷呈,效果很好,可见争议性和跟生活相关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

实施初始阶段,降低写作难度,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自由练笔,形式不一,内容不拘,让他们在活动中进行微写作。

1.游戏后写“玩后感”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游戏中孩子们有很多感受和体会,让同学们用微写作的方式纪录下游戏的过程,言之有有物,一气呵成,不会空洞乏味。

2.实践中写“微体验”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给孩子们提供广泛的写作素材,无论是少先队活动,公益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还是小家政服务,在实践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感受可写。

我们要引导他们描写亲眼看到的,挖掘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想法,用手中的笔展示出来。

今年,我校举办了首届“太湖风情经贸节”,同学们都把家里闲置的玩具、书籍、学习用品带来销售,整个校园的过道、操场、走廊都摆起了小摊。

同学们有的在整理货物,有的吆喝叫卖,还有的讨价还价……在生动有趣的体验过程中,大家不仅享受到了经商的乐趣,而且还让一篇篇优秀的微写作应运而生:

有的是创意广告,有的是产品小说明,更多的是写活动后的感受。

如沈灿雨、徐陈骋、李添煜、吴沛贤等同学在太湖晨报上发表了《有趣的跳蚤市场》。

本学期,我们四年级的同学还参加了扬子鳄实践基地的社会实践活动,参观了扬子鳄保护区,了解了扬子鳄的生活习性,观看了人鳄表演和《亲亲鳄鱼》的电影,写了以下微写作:

给扬子鳄的寄语、给小鳄鱼写素描、给《亲亲鳄鱼》写影评,给环境保护写《倡议书》,给管理员写感谢信……通过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还提高了微写作的水平,敢于写出心中真是的感受。

沈阳同学在《长兴时报》发表了《鳄鱼宝宝迎新年》,李佳妍同学在《湖州晚报》发表了《扬子鳄的自述》。

临近期末的时候,我校从清泉武校引进了武术操,同学们对武术的新奇和喜爱激发了学习兴趣。

也给同学们的微写作提供了素材:

对教练的动作可以描写,对同学们的动作可以描写,自己的感受可以描写,还可以写一写校长和老师。

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抓拍”,选出典型的画面和人文进行塑造。

此外,我们学校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引导学生进行动作、神态、心理的“临摹”,比如我们的运动会、逃生演练、大合唱比赛……渐渐地,同学们学会从生活中剥丝抽茧,抓住细节和重点进行创作。

如:

沈天豪同学在帮爷爷吹稻谷后,写了一篇文章《牛吹稻谷》,发表于省级刊物《作文世界》。

施维同学在帮妈妈挖红薯后写了《挖红薯》,章诗琰同学在参加完综合实践后写了《做孔明灯》,殷航同学在访问了孤儿院以后写了《放弃也是一种美德》,何宋扬同学写了《做披萨》,吴沛贤同学写了《奶奶的果园》……这些文章都在《太湖晨》报发表。

3.阅读后写“读后感”

阅读可以提升孩子的积累,丰富孩子们的知识,读后感的写作可以巩固他们的所见所闻。

我们同学读了《狼孩毛葛利故事集》、《草房子》、《夏洛的网》……纷纷写下读后感。

4.节假日写“微日记”

微日记篇幅小,是对一天活动的归纳和提炼。

久而久之可以让孩子们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元旦期间,很多同学先用照片记录下“开心一刻”,然后写下那瞬间的感受。

寒假期间,我班的胡兴墨同学跟随爸爸妈妈回到了故乡哈尔滨,品尝美味的冰糖葫芦,观看了农村的贴窗花习俗和哈尔滨的冰雕艺术,有感而发写下了文章《远方》,入围省级的佳作评比。

节假日是旅游的最佳时期,同学们不忘带上小本本,对喜爱的景点进行“写生”,一篇篇微写作诞生于各报纸杂志,李添煜同学跟着妈妈到了安吉百草园,回来后就发表了《美丽百草园》。

胡蓓发表了《高傲的白鹭》,林天成写了《仙山湖显圣寺》,陈王典还写了《安吉一日游》……

(二)开发微写作的内容体系

微写作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不拘一格,贴近孩子的生活。

有文具篇、动物篇、植物篇、游戏篇、劳动篇、人物篇、情感篇等,凸显小学作文的“真”、“情”、“趣”、“多”,引导学生用眼睛、用心灵、用智慧感受生活,记录生活。

四上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可挖掘的微作文内容,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同学们完成了很多文章。

1.仿写篇

仿照《观潮》潮来时的片段仿写一处自然景观,仿照《白鹅》按总分结构介绍一种小动物,李添煜发表了《白鹭》,胡蓓发表《高傲的白鹭》,仿照《爬山虎的脚》写观察日记,何宋扬发表了《彩灵鸟》,张茜茜发表了《彩虹种子》。

仿照《长城》写一处名胜古迹。

2.续写篇

续写《巨人的花园》、《小木偶的故事》……

3.看图篇

《校园一角》、《胜似亲人》……

4.想象篇

《我们的奇思妙想》、《未来的手机》、《手机的自述》……

5.扩写篇

选择古诗编故事,如《游山西村》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写诗人在农家看到的情景,品到的美食,悟到的深情。

选择词语编故事,学生可以任选一个词语或成语编一个有趣的故事。

(三)探讨微写作的写作技巧

应用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体现微写作的特色。

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审题、布局、框架都要深入探讨。

微写作要熟练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记叙是写作中一种最基本、最常见的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交代。

描写是一种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表达方式。

描写,按描写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写人、写景、状物三类,按描写手法可分为工笔细描和粗笔勾勒,按写作顺序可分为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由大到小、由静到动、由整体到局部等。

实现微写作的生活运用。

(四)实现微写作在生活中的运用

让学生敢于动笔,写自己所想写,养成动笔的习惯,创设各类交流平台培养学生动笔的激情。

1.看漫画写“微情节”。

比如我们班一起读了漫画《父与子》,每个同学选择了一个情节进行了扩写,并且在故事会上进行了展示。

2.看电影,写“微影评”。

最近出了一部精彩的电影《智取威虎山》,很多同学去看了,对杨子荣的机智勇敢佩服至极,纷纷写下影评。

3.保护环境写“微广告”。

我们学校的“迎新园”没有了,这是孩子们的乐园,可是为了城市规划,这里要变成停车场,很多孩子感到可惜,写下不舍迎新园的感受,在读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以后,大家都说迎新园是我们的百草园,为了更多的环境不被破坏掉,他们写了很多保护环境的文章。

4.选取某一场景写“微视角”。

以跳蚤市场为例,选取不同角度描写大家做买卖的过程。

5.观察社会现象写“微评价”。

对迎馨园变停车场这一现象,大家写了评价,有的人认为该保护环境,给城市留下一片绿色,有的人则认为现在城市拥堵,该把荒地开发成停车场,同学们甚至还对于开发停车场提出更多好的建议。

6.创作“微笑话”,“微散文”。

(五)打造微写作的新课型

打造微写作的新课型,开发情境微写课、微写展示课、微写评议课、读书微写课、微型日记指导课等微写作新课型,努力使微作文成为学生倾吐心声的天地,成为教师指导习作的窗口。

1.开发情境微写课

我们教师在指导微写作的时候可以适当改变原有的写作模式,将写作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联系起来,创设一个真实有趣的情境,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秋天太湖蟹上市了,作为太湖边长大的孩子,很多同学都见过捕蟹,卖蟹、吃蟹的过程,可以给同学们创设一个“蟹丰收”情境,让同学们选择不同的角色进行微写作练习,有的可以扮演蟹老板,有的可以扮演顾客,还有的可以扮演渔夫……甚至还可以扮演螃蟹进行自述。

在紫笋茶上市的时候,我们开展了“清香袅袅一杯茶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有同学学习茶道,有的同学学习炒茶,有的学做茶壶,还有的同学为紫笋茶策划文化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一篇篇充满真情实感的微作文应运而生了。

2.微写展示课

在有效情境的微写作中,教师不仅要发挥学生的主观兴趣,还要给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

每个人都是希望得到别人肯定的,只有激发学生的现场表现力,才能使情境富有感染力,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融入到教学情境中。

在一个宽松、自由的课堂情境中,学生的思维是扩散的,是充满创新火花的。

我们要经常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比如,在我校开办第一届“太湖风情经贸节”的时候,我们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微写作的任务,这个任务就是为自己的商品写广告词。

经贸节的这一天,校园的操场上、林荫道上、走廊上……到处都是孩子们的摊位,最吸引人的就是一幅幅海报和架子上的创意广告,有的用科学的语言详细地介绍自己的产品,有的幽默风趣地打促销广告,还有的大写特写自己产品的功效……每一则广告都是那么新颖别致,将微写作发挥得淋漓尽致,展示在顾客的眼前。

3.微写评议课

微写评议课,主要是针对某些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现在的很多社会现象引发出一系列社会道德问题。

根据不同的社会现象,同学们有各种不同的观点,让他们通过微写作各抒己见,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模式。

例:

最近班里有一位女生穿奇装异服,有一天她穿着很短的牛仔裤来上学,上衣下摆挂着很多像面条一样的带子,体育课的时候,她被面条绊住了摔了一跤,膝盖上的皮都破了,针对这样的现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再比如,现代社会人们除了睡觉,几乎成天捧着手机玩微信、抢红包、打游戏,很多人都成了低头一族,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交流少了,颈椎病多了,眼睛也近视了,对于这样的现象可以让同学们评议。

4.读书微写课

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的提高,同学们与书结成了朋友,如何将课外阅读与微写作相结合呢?

在我们的六艺选学课上大家都在津津有味地品读《水浒传》,水浒传里有108位英雄好汉,其中你最喜欢谁呢?

为什么?

请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5.微型日记指导课

新课标提出: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的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我们欣喜地发现写微型日记是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途径之一。

“微型日记”选材的角度小,内容单纯这,可以很好地实现“我写我所见,我写我所想”。

可以帮助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灵感,及时抒发自己的心情。

素材是写作的基础,而素材的来源就是生活的积累。

我们引导学生时刻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事、景,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学会留住最让人感动的细节,学会欣赏最优美的风景,学会倾听最动人的语言,然后把这一切变成写作素材,变成自己笔下流动的语言。

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可以摸一摸、听一听、尝一尝、想一想,才能全面、立体、多方位地感知事物。

(六)建立微写作的评价机制

1.批注要因人而异,扬长避短。

教师运用批语对学生习作进行导向、激励、调控,是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的有效手段。

批语沿用至今,旁批点评、尾批总评并不是什么新奇的评价方法,但历久弥新,的确起着点拨启发、指点迷津的作用。

笔者认为习作批语应以发展性的眼光审度,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取精华,扬长处,创优势,因材施评,令该法重现辉煌,焕发蓬勃生机。

 

2.评价方式要力求多样性。

新课程要求对学生的评价由过去的总结性的客观评价转变为过程性的激励评价,可以极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因此我们的微写作要在实施中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性评价,其评价方式要多样,评价时间要灵活,可以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议、老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等。

(1)学生自评。

这是纵向评价。

学生按月填写“作品统计表”,可使学生真实体验到自己写作收获的喜悦。

(2)学生互评、小组评。

这是横向评价。

学生在小组里展示自己得意之作,学习他人写作经验,在良性竞争中取得共同进步的双赢。

(3)教师评价。

这是权威评价。

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写作档案袋进程,对其习作多以激励评价,并每周以墙报形式展出优秀作品,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成就感。

(4)家长评价。

每两个月将微写作作为家庭作业的一部分,请家长参与其间,利用家长会展示孩子的作品,以激励家长关心孩子微写作,激励学生创作兴趣。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2015.7~2015.9)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整理、收集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全面分析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一)活动展示

在微写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策划茶文化节,太湖蟹文化,太湖风情经贸节,扬子鳄一日游,清泉武校社会实践,逃生演练,“我是小交警”等等,将活动与微写作紧密结合起来。

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进行微写训练,产生了很多精美的文章,有很多文章登上了各级各类的报纸、杂志。

(二)研究成果展示

自课题开展以来,我们踏踏实实开展活动,认认真真做课题实践,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积累了大量微作文指导课例、教案、论文、习作等资料,整理了学生优秀微作文集汇编、漫画集和连环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范新萍老师撰写的论文《读写结合“微习作”》在省级刊物《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5年第6期上发表,获编辑部好评。

学生微习作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200多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