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3057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Word格式.docx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Word格式.docx

侥幸 

走头无路 

郑重其是

D.物什 

狡黠 

彬彬有礼 

觥筹交错

4.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lià

ng 

看kān护妇 

忍俊不禁jīn 

头晕目眩xuà

n

B.喑yīn哑 

口头禅chá

浑身解jiě数 

广袤mà

o无垠

C.匀称chè

文绉zhōu绉 

人迹罕hǎn至 

猝cù

不及防

D.哂xī笑 

长吁xū短叹 

怏yà

ng怏不乐 

舐shì

犊情深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B.要记住: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

不是每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C.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

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D.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张家界电视台的编导精心策划,把几个旅游类节目办得绘声绘色,深受好评。

B.这篇文章,语言艰涩难懂,内容空洞无物,读起来味同嚼蜡。

C.司机开车时漠不关心,东张西望或打盹,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D.昨天晚上一场大火突发,大家都纷纷逃生,慌里慌张,只有老张麻木不仁。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占了命运的便宜

①回乡过年,带小外甥去小店买花炮,回来路上听见有人喊他名字,我正要回头,却听小外甥压低声音说,快走。

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一溜烟跑回家了。

我转过头,看见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小男孩愣愣地站在远处,无所适从的样子。

②回到家里,小外甥说那是他同学,不过大家都不跟那小男孩玩。

小男孩有时撵着跟人家玩,有时候又会莫名其妙地骂人,甚至动手,下手还特别重,有次把一个男生的耳朵都打出血了。

③为什么会这样呢?

小外甥的爸爸告诉我,小男孩没人管,妈妈几年前就没了,爸爸在外面打工,也不怎么回来,他跟着爷爷奶奶住。

④父子俩的话帮我拼凑出小男孩的处境:

他打小没有父母照顾,家里经济条件较差。

他既孤单又暴躁,想靠近同学,又无法采取正确的方式,所以被孤立。

⑤我力劝小外甥对他好一点,还想买个礼物让小外甥送给他,小外甥统统不以为然。

我想这也非一人之力所能改变,就给他们老师写了一封信,让小外甥交给老师。

⑥倒不是因为我天性善良,更多的是不安全感使然。

这种不安全感包括两方面,一是我担心将来会在社会新闻里看到这个孩子。

⑦这些年新闻里的恶性事件,很多作案者都有着被伤害的童年,但人们往往拒绝倾听他们的童年故事。

倾听并不意味着原谅,只是让人思考,有没有可能事先防范。

如若他们都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有些事情也许就不会发生。

⑧《红楼梦》里薛宝钗就深谙这一点。

探春把土地承包给那些“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人,这样能够让土地的价值最大化。

但是,有获利的人,就有吃亏的人。

宝钗敏锐地指出,大观园的建设者们都有享受红利的权利,若有人是仗着某些先天优势而获利,那些未承包到土地的人必然觉得不公正,这种不公正就会引起敌意,那么,对不起,谁也不是没有杀伤力的。

⑨这是第一个层面上的不安全感,还有更深层面的,是我从这个孩子身上想到了自己。

⑩我们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有可能输在终点线前,因为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的明天会怎样。

刘姥姥进荣国府,各种穷形尽相,被黛玉、妙玉等人鄙视。

然而,刘姥姥家从前是阔过的,贾家以后也会败落,刘姥姥身上有着贾府诸位的未来,只是当时他们看不见而已。

宝钗则深知明天不可知,她暗中照顾邢夫人的侄女——贾家的穷亲戚邢岫烟。

与其说是她心地善良,不如说她是在暗中救济那个可能的自己。

⑪在这个阶层不断翻滚的世间,只要还未到达终点,焉知自己不会落到社会的底层?

在尚有余地时给自己造一个更好的“底”,如果下坠,也能被稳稳接住,让自己即使坠入逆境也能被善待。

⑫在这个世界上,我是占了便宜的那一类。

许多年前去参加同学会,在大家感慨这是个“拼爹”的世界时,想到我靠自己在网上写文章被出版社发现,不由深感自豪。

但朋友提醒我:

如果你处在连本课外书都没有的境地,就别提什么写作了——你要意识到,你已经是幸运的那一类,是既得利益者。

⑬我一直记得朋友的话,并常常提醒自己,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上做得更好一点。

有一天,我叫的外卖久等不至,于是催了一次单。

不久那个外卖小哥站在楼下打电话,几乎带着哭腔说,他找不到单元门,可是那门明明就在他眼前。

当我走出来,接过外卖,他立即朝电动车狂奔而去,背影崩溃到凌乱——他实在是太赶了。

此后,我对所有外卖小哥都客客气气,即使他们迟到了,也要说声“谢谢”。

一次朋友聚会,外卖小哥不小心把我点的汤全洒了。

朋友说,他不受点惩罚就不会长记性,但我觉得,把汤弄洒和记性无关,我没有说什么,更没有给他打差评。

⑭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茫然的,我没有振臂一呼的勇气,也没有应者云集的自信,也许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一份责任,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身边的人,为世界变得更公正出一点力,仅此而已。

(基于命题需要根据闰红作品改写)

7.作者给老师写信是因为小男孩受到了怎样“不公正”的对待?

读①-⑤段,请简要概括。

8.读⑥-⑧段,请说说作者为什么担心“将来会在社会新闻里看到这个孩子”。

9.读⑨-⑪段,请简要概括作者所说“更深层面”的“不安全感”指的是什么。

10.作者以“占了命运的便宜”为题,是为了提醒我们什么?

读⑫-⑭段,请分条表述。

课外阅读

草帽是父亲的徽饰(段奇清)

①回首数十年前的父亲,虽然对父亲的容颜模样已不再十分清晰,但象征父亲精神家园的草帽,常常从麦梢的朝朝暮暮里走来。

永远的父爱,携带阳光、汗水,淌过我思念的河。

②几阵春阳暖照,麦苗儿开始吐穗扬花,太阳的威力也一天比一天大起来。

这时父亲说,是该去买一顶草帽了!

父亲平时购买物什,对好与坏并不很在意,唯独对草帽的要求几近苛刻:

一定得是麦子的穗秆儿编织的,因为这样的草帽一绺绺圈绕着,细密非常,也白亮得耀眼。

③草帽买回后,父亲还要拿了细密的白布,给草帽的圈沿缝上,要缝上的还有帽肚儿,因为这些地方是最容易破损的。

但是,一顶草帽总也敌不过岁月的敲打侵蚀。

雨来时,雨水敲响出流逝的音符,“噗噗噗”,草帽的韶华被敲得有几分苍老起来;

收割间,火辣辣的太阳穿不透草帽的故事和寓言,却把帽檐敲出了龙钟之态……。

④村人们都说,父亲是村里手最巧的。

一天,父亲对我说:

“清儿,和我一起去弄一些麦秸来。

”是的,父亲要自己来编织草帽。

对那些韧性十足的麦秸秆儿进行一番整理修饰后,父亲便拿起它们,像拾掇起一绺绺柔韧苍劲的时光,在手指间绕过来,绕过去,不上半天工夫,一顶草帽就编出来了。

初始时,父亲编出的草帽还略显粗糙,编上几顶后,那草帽就非常结实漂亮了,嗬,简直就是一件精美无比的工艺品!

⑤父亲编出的草帽,除了自己和家人戴,大多数送给了乡亲们。

要是乡邻们夸父亲“心好手巧”,父亲黝黑的脸庞上会绽放出璀璨的笑容,如同草帽把一朵朵含香的麦花,氤氲了父亲滴滴汗水和一瓣心香,回馈时光村落对父亲的濡染和滋养。

⑥那时乡村是大集体,有一年天大旱,从春到夏,一连百天没下雨。

有一天,天空中终于飘来了一大片墨一般的云,雨夹裹着烟雾滚落了下来。

乡人们欢呼着!

但不到一顿饭的工夫,云儿就如同孙悟空翻了一个筋斗,远去十万八千里。

雨过地皮湿,太阳又开始亮晃晃地炙烤着大地。

乡人们这时要做的是如何保住这点儿雨水,让它成为墒土。

乡亲们纷纷走进地头,人们知道,夏日下雨的时间太短,太阳又火爆地出来,上烤下蒸,人会感到更加炎热。

但父亲等乡人们顾不了这些,在荒野之地,或泥水沟中,扯来青草覆盖于地表。

可久旱之后,哪里能找到那么多青草呢?

⑦此时,父亲将刚刚编织好的一百多项草帽从家中一股脑儿搬到农田中来,戴在庄稼的根部。

为减缓地里的水分蒸发,父亲甚或把头顶上的最后一顶草帽也摘了,光着头任凭烈日烤晒着……那一百多项草帽就似一顶顶钢盔,抵挡住了烈日之箭镞的攻击,在太阳下闪闪发着光,宛然父亲闪光的心灵。

⑧由此,在我幼小的心中,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一直喜欢与珍惜草帽,只因为草帽是一种荣誉,而唯有父亲才最有资格佩带村庄这无上荣耀的徽饰。

⑨父亲50多岁时,在一次抗击旱魔中不幸去世,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家人,亲近的乡邻,还有牵挂着的麦浪。

父亲编织的草帽清香了大地宽厚的胸脯,把麦子的思想气息随着南来北往的风雨四处传送。

于是,那一顶顶草帽吐纳尽了生命的亘远与辽阔,也芳香明丽着我对生命及人生的认识与感悟。

11.文章围绕草帽,主要写了父亲的哪三件事?

12.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味下面的语句。

⑴父亲黝黑的脸庞上会绽放出璀璨的笑容,如同草帽把一朵朵含香的麦花,氤氲了父亲滴滴汗水和一瓣心香,回馈时光村落对父亲的濡染和滋养。

(品味修辞手法表达的效果。

⑵父亲将刚刚编织好的一百多顶草帽从家中一股脑儿搬到农田中来,戴在村人庄稼的根部……(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3.文章以“草帽是父亲的徽饰”为题有哪些作用?

14.文章结尾写道:

“于是,那一顶顶草帽吐纳尽了生命的亘远与辽阔,也芳香明丽着我对生命及人生的认识与感悟。

”这里的“认识与感悟”包含了哪些内容?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礼物

①我的儿童时代是在孤儿院中度过的,这里面的生活非常单调。

记得有一次,孤儿院里的一个大孩子从春园学校大楼里偷着拿来了一本《男孩生活》杂志,并把它带到了我们的宿舍,我们太激动了!

当看到杂志里的一张张图片和介绍的外面世界时,我惊讶极了。

以前我总以为,所有的孩子,甚至包括那些有爸爸妈妈的孩子,都是整天待在家里,和我们一样。

但看看杂志照片里的孩子们,他们外出旅行、游泳、露营,还能参加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

②我在生命中第一次认识到,假如住在孤儿院的栅栏外面,儿童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

当翻到这本杂志的最后几页时,我感到很悲哀。

我一页一页慢慢地翻着,以便能尽情地看够所有这些有趣的图片。

有时,我还会翻回前几页,只是想多看几眼那些孩子们在玩游戏时欢笑叫喊的神情。

③当看到最后一页时,上面全是广告。

我注意到一则特殊的广告,因为它占了比较大的篇幅,字体也更黑。

“美乐卡片公司”,上面写着,“所有的男孩子在空闲时都能挣钱或收到本公司赠送的礼物。

④“我有的是空闲时间。

”我大声对自己说。

我一字一句地看着这则广告,还有一行图片,这是他们赠送的礼物。

我以前给电影明星伊斯特·

威廉姆斯写过一封信,后来我收到了一张她寄回来的签名照片。

但我不知道那张照片到哪儿去了,我想是哪个大男孩把它偷走了,锁在了他的橱柜里。

也许这次孤儿院会允许我给美乐卡片公司卖卡片,那样我就会得到公司赠送的礼物或挣一些钱。

⑤我填好了表格,把它装进信封,又从一位每天下午在孤儿院外巡逻的老警察那里要来一张邮票贴在上面,然后寄了出去。

⑥两个星期后,文特斯夫人把我叫到了她的办公室。

我看到在她的桌子上放着一个棕色的大盒子。

我高兴极了,跑过去就开始撕盒子的包装。

文特斯夫人抓着我的头发冲我喊了起来,她让我把这只盒子拿到餐厅后面打开它。

她从这只大盒子里倒出了装着卡片的12只小盒子,并命令我把这些卡片倒在地上。

然后,她用火柴去烧这些卡片。

她气得要命,因为这堆卡片冒起了浓烟,但就是不起火。

不到一个小时后,地上的卡片全不见了,只剩下一堆冒烟的灰烬,还有那只大盒子。

⑦我给美乐卡片公司去了封信,和他们诉说了这一切,并告诉他们,我没有钱赔偿这些漂亮的卡片。

一个多月后,我又被叫到了办公室。

文特斯夫人旅行去了,此时接替她的院长对我说,有人给我寄来了一个盒子。

我知道又有大麻烦了,所以我转过身飞也似的逃出了办公室,穿过餐厅,跑回了宿舍。

我顺着洗手间屋顶上的天窗爬到了楼顶,在那儿藏了好几个钟头。

⑧晚上,院长让我坐在原处。

她就文特斯夫人安在我们桌子上的响铃对其他所有的孩子道歉,然后走出餐厅。

几分钟后,她拿来了一只棕色的大盒子,并让我打开它。

⑨我打开盒子后,发现里面有一封信,上面写着:

“谢谢你,罗杰,你是个诚实的孩子。

请收下我们的礼物。

”落款是“美乐卡片公司”。

信纸下面是一顶漂亮的露营帐篷,院长让我保存好它。

在以后的很多年里,这顶帐篷都是孩子们的宝贝。

⑩这个“礼物”,使我受益终生。

(选自《悦读》)

15.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6.文中的“我”两次给美乐卡片公司写信,其目的有何不同?

17.文章在写文特斯夫人和院长时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8.文章以“礼物”为题,有何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名之者谁(_______) 

(2)云归而岩穴暝 (_______)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__) 

(4)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1.《醉翁亭记》以“乐”贯穿全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这些“乐”反映出什么?

请简要分析。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表达了作者被贬后痛苦抑郁的思想感情。

B.“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

C.文章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由景生情,情景交融,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

D.作者极写游客之乐,侧面显示了滁州的政治清明,表达出“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四、句子默写

23.古诗文名句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

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3)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4)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表达游子凄凉的心境和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绝句,完成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4.对本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君问归期未有期”,一问一答,一扬一抑,表达诗人盼归而又归期无期的无奈心情。

B.“涨”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

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实写相逢后一起剪烛夜谈,叙说巴山夜雨的情景。

D.“落尽”“啼”极言暮春的萧条、悲凉的景象,烘托了诗人听说友人左迁龙标的愁苦。

25.“我寄愁心与明月”中的“明月”有什么寓意?

请简要概括。

六、名著阅读

26.“怒辞杨宅”这一故事情节中的主人公和《水浒传》中哪个人物最为相似?

请分别指出他们是谁并简要分析这两人性格相似的理由。

七、综合性学习

27.学校举行“走近苏轼”的主题活动。

阅读下面相关的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擅长写行书、楷书。

下面是同学们对苏轼的《寒食帖》的赏析,请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______)

A.字体方正稳健,用笔雄健有力,犹如铮铮铁骨。

B.字体古朴典雅,字形修长,笔画圆润。

C.字体大小参差,笔势高低起伏,痛快淋漓。

D.行文疏密有度,笔画连绵,如骤雨旋风。

(2)苏轼不仅是诗文大家,在对联方面也造诣颇深。

下面是苏轼的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舞袖翩翩,①摇千尺龙蛇动。

歌喉婉转,②撼③风雨寒。

A.①影②声③云霄

B.①影②声③半天

C.①声②影③云霄

D.①声②影③半天

(3)王国维提到的“屈子、渊明、子美、子瞻”四位文学家,“子美”是________的字,“子瞻”是苏轼的字。

八、作文

28.作文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

心中的阳光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题目:

越来越 

的我

①现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