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93243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1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docx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

一模32题练习

(丰台)32.(6分)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以下实验。

1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打开止水夹和,关闭,从分液漏斗向装置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当看到D中有大量浑浊产生时,CO2已集满,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关闭止水夹K1和K3,打开止水夹K2,从分液漏斗向装置C中加入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实验结束,请写出此过程中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中观察到的现象中,能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

(东城)32.(6分)老师用如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实验。

A装置集气瓶中装有体积比约为1:

1的氮气和气体a的混合气体,注射器中装有足量的无色溶液b;B装置中盛有少量紫色石蕊溶液;C装置中盛有适量生锈的铁钉;D装置中盛有足量的稀硫酸。

(1)关闭活塞K1、K2,将注射器中的溶液b挤入瓶中,打开活塞K1,看到B中溶液进入A中后溶液变为蓝色,B中长导管脱离液面。

请回答:

①若a气体是二氧化碳,则b是溶液。

②若b是水,则气体a具有的性质有。

(2)保持K1开启状态,并打开K2,一段时间后

关闭K2,整个过程中,观察到D中的现象是

,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西城)32.(6分)H2、CO、CO2和CH4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

(1)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

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上述4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

为了确认气体X的组成,同学们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小资料:

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

 

ABCD

同学们设计了装置B,其作用是。

②装置C、D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填序号)。

a.烧碱溶液b.浓硫酸

若取1.6g气体X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发现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装置C增重1.8g,装置D增重2.2g。

则气体X的组成是。

(石景山)32.(5分)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为了验证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采用了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验证二氧化碳

锥形瓶1和2中盛放的是________。

连续数次吸气时,开关A和B的状态分别是

________(以“打开”或“关闭”进行说明);调整开关A和B,再进行连续数次呼气操作。

整个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证明吸入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2)验证水蒸气

更换锥形瓶1和2中的药品,连续进行吸气和呼气操作(步骤同上),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朝阳)32.(5分)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甲同学认为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2)乙同学认为利用Ⅰ、Ⅲ装置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关闭K、K1、K2,用凸透镜引燃B中的白磷,待冷却后打开K2,整个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是。

(3)丙同学认为可以利用Ⅰ、Ⅲ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若要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②若广口瓶B中盛放二氧化碳,A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盛放稀盐酸,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操作是。

(大兴)32.(6分)实验室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并检验其产物。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其中A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一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H2O+CO2↑+CO↑。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装置中的实验现象。

(2)请将下列装置正确的接入到B、C、D位置中,装置导管的接口顺序是:

a→→h。

(3)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装置无明显现象,C装置的作用是。

(5)F装置的作用是。

(密云)32.(6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以下是关于燃烧的三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实验1实验2实验3

【实验1】a、b、c三处物质中能够燃烧的是(填字母序号),其燃烧时伴随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2】集气瓶中充满氧气,胶塞处装有一对石墨电极,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两极,电极之间连有一段很细的铁丝。

实验时,通入20v的直流电,能够看到铁丝剧烈燃烧。

从燃烧的条件的角度分析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实验3】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

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此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分别是。

这个实验使你对燃烧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

.(2012顺义一模)(6分)煤炉燃烧正旺时,蜂窝煤的每个小孔中都会有一个蓝色的火苗在跳动,蓝色火焰是一氧化碳燃烧产生的。

(1)碳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上网查阅资料得知:

二氧化碳与红热的碳反应也会产生一氧化碳。

小红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证明二氧化碳能与碳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①A装置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装置中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H中氧化铁被冶炼成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F和I中盛有的药品完全

相同,其作用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32.通州(5分)某学习小组利用右图装置完成如下实验,以验证所学物质的性质。

(1)若A中盛有浓盐酸,B中盛有紫色的石蕊试液,将A、B中液体分别滴入烧杯①、②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2)化学反应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反应。

在不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若A中盛有稀盐酸,烧杯①中盛有固体氢氧化钠,将A中的稀盐酸滴入烧杯①,观察到气球变瘪,则证明反应发生了。

有的同学提出:

该现象不足以证明NaOH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他的理由是:

(填一种即可)

(3)若将集气瓶中充满CO2,先将B中盛放的NaOH溶液滴入烧杯②中少量,会看到气球微微变鼓;再将A中的液体滴入烧杯①。

请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将下表中的试剂补充完整。

现象

装置

气球变瘪又恢复原状

气球变瘪

气球先变瘪后又变得更鼓

滴管A

H2O

烧杯

H2O

固体Na2CO3

(延庆)32.(5分)现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小红同学想探究一下该固体的成分。

她首先查阅了资料,得知:

1.CaCl2+Na2CO3=2NaCl+CaCO3↓2.CaCl2溶液呈中性。

然后小红做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然后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该结论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样品,加入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

(3)取少量样品加水溶解后,加过量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变红,该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向滤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昌平)32.(5分)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兴趣实验。

分液漏斗及C装置中所盛放的溶液相同,B、C装置中盛放的溶液足量,气球中装有少量的白色固体粉末。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使A装置与大气相通,将气球中的少量粉末全部倒入C中,可以观察到C装置中有无色气泡逸出,白色固体消失,气球微微鼓起,B中溶液变浑浊。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待上述反应结束后,从分液漏斗注入足量的溶液,关闭活塞和玻璃塞。

B装置中的现象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请将下表中的试剂补充完整。

A

C/分液漏斗

气球中粉末

试剂

Mg

(房山)32.(6分)用下面的装置将一定量的CO2和CO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和干燥。

图中的a、b、c、d均为活塞,可以控制气体的通过和液体的加入,实验前活塞均已关闭。

请选择适宜的试剂完成上述实验。

供选用的试剂有:

①稀硫酸②浓硫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澄清的石灰水(试剂均足量)

 

实验分以下两步进行:

(1)关闭b、c,打开a、d,则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丙中试

剂为(填数字序号)。

若乙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说明甲装置中

反应是充分的。

此步实验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2)在甲装置的分液漏斗中加入试剂①,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可收集到

另一种气体。

(门头沟)32.(6分)下列A~F是初中化学中的六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

(2)B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

(3)对于C实验,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①红磷要足量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③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④用木炭代替红磷

(4)若用D装置除去O2中的水蒸气,该液体试剂为。

(5)E实验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

写出导致气球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平谷)32.(4分)图甲所示的实验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时要先关闭止水夹,将过量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插入集气瓶中,盖紧胶塞,待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1)写出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若按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大于1/5,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

(3)此实验中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的理由是____。

(4)用图乙所示的装置代替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优点是____。

(丰台)33.(9分)化学课上第一小组的同学做了碳酸钠溶液和A溶液反应的实验,有沉淀产生,同学们对浑浊液过滤,得到澄清滤液。

第二小组甲、乙、丙三位同学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探究一A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相关资料】Ⅰ.CaCl2+Na2CO3CaCO3↓+2NaClⅡ.CaCl2溶液呈中性

(1)【提出假设】第二小组同学认为A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

①是____,②是CaCl2。

(2)【设计实验】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溶液

__

假设①正确。

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第一小组同学肯定了他们的实验结论。

探究二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假设】

 

(3)甲的合理猜想;丙的合理猜想。

(4)【实验验证】乙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体产生

猜想不成立

你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其理由是。

(5)【继续探究】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东城)33.(8分)

(1)某实验小组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根据下图进行实验。

请回答:

A中的现象是______,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该小组利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是否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其原因是二氧化硫与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实验室常用红色的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

【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①装置C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由于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亚硫酸(H2SO3);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装置E的试管中溶液变无色,取该溶液加热,溶液又变为红色,其原因是______。

③此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④活性炭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与二氧化硫

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不相同,其理由是______。

【反思提高】某同学将二氧化硫通入到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到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二氧化硫能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漂白。

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此结论是否正确(要求写出操作、现象、结论):

______。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二氧化硫还具有某些特殊的化学性质。

(西城)33.(6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下顺序摆放着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其中4、5号试剂瓶标签破损。

 

1234567

【提出问题】这两瓶试剂的成分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碱性的亚硫酸钠(Na2SO3)溶液、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均可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②Na2SO3+2HCl=2NaCl+SO2↑+H2O。

③CO2与S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作出猜想】根据受损标签的信息,推测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Na2SO3溶液或NaCl溶液中的一种。

【实施方案】各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分别进行下列两组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溶液均由无色变成红色

4、5号溶液均不可能是上述猜想中的溶液。

实验2

 

均产生白色沉淀

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2S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的一种。

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继续实验】为了进一步确定4、5号溶液的成分,同学们分别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继续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

4号溶液是Na2CO3溶液

5号溶液是Na2SO3溶液。

【实验反思】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4号溶液还可能是变质的NaOH溶液。

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4号溶液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

(石景山)33.(8分)在化学实验室,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一瓶没有密封好的NaOH已经结块。

【提出问题】结块后的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固体为碳酸钠。

猜想二:

固体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固体中有碳酸钠的原因________。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pH>7,BaCl2溶液pH=7,Na2CO3+BaCl2=BaCO3↓+2NaCl

【进行实验】从瓶中取出一定量的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再将溶液分三等份分别装入A、B、C三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

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认为结块固体中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实验分析】

(1)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三支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B试管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2)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___。

【实验设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的成分,请写出你设计的实验方案________。

【实验反思】

(1)试剂瓶中的固体结块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在溶解固体时放出了一定的热量,依据此现象有同学认为该固体中一定有氢氧化钠,为验证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还应该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

(朝阳)(7分)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⑴写出试管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当看到不同现象时停止通气体,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并将废液进行过滤,同学们对滤液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氯化钙溶液呈中性;②Na2CO3+CaCl2=CaCO3↓+2NaCl

【猜想假设】甲同学认为:

只含有氢氧化钠乙同学认为:

只含有碳酸钠;

丙同学认为:

含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丁同学认为:

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是(写一种猜想)。

【分析讨论】你认为哪位同学的猜想不合理并说明理由。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于试管中,

猜想正确

【实验分析】甲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成立

你认为甲同学对实验结果判断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反思拓展】下列实验方法可以区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的是(填字母)。

A.放置在空气中B.观察颜色C.加水溶解D.利用溶解性

(大兴)33.(7分)漂白液是家庭常用的洗涤剂。

化学兴趣小组的小明同学在家发现半瓶敞口放置的漂白液,对漂白液的漂白原理和该漂白液是否失效产生了疑问。

他将该漂白液带到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小组同学一起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漂白液的制取原理:

Cl2+2NaOHNaClO+NaCl+H2O,其有效成分是NaClO。

漂白液的漂白原理:

NaClO在空气中发生反应:

2NaClO+H2O+CO2Na2CO3+2HClO。

生成的HClO能使有色布条(含有机色素)褪色。

HClO不稳定,易分解,分解后丧失漂白作用。

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问题1】该漂白液是否失效?

【实验探究1】请将下述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该漂白液已完全失效

【提出问题2】该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该漂白液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NaCl

NaCl、Na2CO3、NaOH

【实验探究2】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该漂白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观察到

猜想

不合理

猜想

不合理,

合理

【实验反思】漂白液开瓶后要尽快使用,每次使用后要拧紧瓶盖。

(密云)33.(7分)小立在家洗衣服时,发现一瓶刚过期的漂白液,对漂白液的漂白原理和该漂白液是否还有漂白作用产生了疑问.于是将其带到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小组同学一起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①制取漂白液的原理:

Cl2+2NaOH═NaClO+NaCl+H2O,其中有效成分是NaClO;

②漂白液的漂白原理:

NaClO在空气中很快发生反应:

2NaClO+H2O+CO2═Na2CO3+2HClO

生成的HClO能使有色布条(含有机色素)褪色;

③HClO不稳定,易分解,分解后丧失漂白作用.④Na2CO3+CaCl2═CaCO3↓+2NaCl

【提出问题】刚过期的漂白液是否失效?

【实验探究】该小组的实验报告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该漂白液与烧杯中,

该漂白液已完全失效

小组同学对失效后漂白液的主要成分很感兴趣,纷纷提出猜想并作进一步探究.

【提出猜想】小立猜想有:

NaCl。

小英猜想有:

NaCl、Na2CO3

小洁猜想有:

NaCl、Na2CO3、NaOH

【设计方案】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用足量的稀盐酸就可以验证的猜想是否成立.

为验证另两位同学的猜想,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实验目的或预期结论

步骤①;取少量该漂白液于试管中,加入,静置,观察

产生白色沉淀

目的:

步骤②:

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观察

结论:

猜想成立;否则,另一位同学猜想成立.

最后,他们综合小组同学的设计,经实验得出了结论.

.(2012顺义一模)(6分)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均为纯净物),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同学鉴别这些物质。

调查研究:

已知它们可能是硫酸铜、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的一种。

查阅资料:

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

小芳同学的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

步骤1:

取五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五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mL,振荡后静置。

五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E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其他均呈无色。

步骤2:

取B、C、D的上层清液滴加稀盐酸,只有B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他均无明显现象。

步骤3:

取A、C、D的上层清液放入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A、C显红色。

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由步骤1得出E为__________。

(2)步骤3中,D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学生的实验,其余四种白色粉末有部分被鉴别出来,分别是__________(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4)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并填入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反思:

“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与小芳预测的“只有一支试管中有固体存在,其他试管中均为澄清溶液”的现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通州)33.(8分)已知草酸通州(H2C2O4)在加热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反应,同学们对生成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用实验的方法对生成的物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

(1)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2)H2在高温条件下可以还原氧化铁。

【实验过程】同学们经过讨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通州(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ABCDE

(1)观察到装置D中产生的现象为。

(2)装置C的作用为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其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观察到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此得出的结论为。

又知装置C的质量增加了,E中石灰水变浑浊了,并结合上述实验现象,某同学得出了结论。

【得出结论】同学认为猜想正确,请写出草酸分解的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有的同学认为草酸分解不一定生成CO。

你认为他的看法是否合理?

原因是。

(2)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中还有不合理的地方,你认为下列建议正确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应在装置A、B之间增加检验水蒸气的装置

②应在装置E后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③可将装置C换成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④可在装置C、D之间增加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