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94203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Word下载.doc

Thistextmainlydesignsacellconstantpressurewatersupplysystem,whichbythePLC,transducer,waterpump,pressuresensors,liquidlevelsensors,hostcomputer,communicationmodulesandotherequipmentcomposition.Thesystemhastolivetubenetandfirenet.Thesystemcancontrolbyhand,italsocancontrolautomatically.Itstilldesignedaman-machineinterfaceatthesametime.Passingthelongrangecorrespondencecanwiththemovementthatthelongrangecontrolthesystem.Thesystemhassolvedtheproblemexistinginthetraditionalwayofwatersupply,suchaseconomizewaterresources,itarelittletothrowinfunds,maintenanceconvenience.

Thesystemcomparewiththetraditionalwayofwatersupply,ithasenergyconservationeffectextraordinaryprominence.Forcarryingoutsystemofconstantpressure,thisdesignspreadsthefeelingmachineexaminationpressurethroughapressure,ThenthefeedbackgivethePIDmoldpieceofinverter.Thereforethismadeonecycliccontrolsystem.Andthenvariable-frequencycontrolstheelectricmachine,sothisisavariablevelocityvariablefrequency.Theproblemthatthethesisalsodiscussedthatthefirefightsupplieswateratthesametimetookcareoftoprovidewiththeelectricalengineeringoftwosethighpowersinthenetinthefirefight.

Finally,italsoeditedandtranslatedaman-machineinterfacethroughasetofsoftware.Thesystemismoreperfect.AtthesametimeweBuildupaconjunctionbetweenthePLCandthecomputer.Fortheprotectionlink,thesystemdesignedwaterleveltoreporttothepolice,theinverterbreakdownreportstothepolice,thesoftstarterprotectsetc.

Keywords:

Variable-frequency;

PLC;

Constantpressurewater-supply;

VariableVelocityvariablefrequency;

monitorandcontrol-system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绪论 7

1.1变频恒压供水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7

1.2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国内研究现状 8

1.2.1各类供水系统的比较 8

1.2.2国内恒压供水系统研究状况 8

1.3几种供水系统的比较 8

1.4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0

第二章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理论以及方案确定 11

2.1供水系统的基本模型和主要参数 12

2.2供水系统的特性曲线和工作点 13

2.3供水系统中恒压实现方式 14

2.4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 15

2.5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能耗分析 16

2.6供水系统安全性讨论 18

2.7变频恒压控制的理论模型 19

2.8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近似数学模型 20

2.9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中加减水泵的条件分析 21

第三章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硬件设计 22

3.1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总体控制方案的确定 22

3.2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总体结构图 24

3.3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主要器件的选型以及参数整定 26

3.3.1系统配置设备的参数计算 26

3.3.2变频器的选型 26

3.3.3PLC及其扩展模块的选型 31

3.3.4水泵机组的选型 33

3.3.4压力传感器的选型 34

3.3.5软启动器或自耦变压器 34

3.4系统电路设计 34

3.4.1系统管网设计 34

3.4.2压力传感器的接线图 35

3.4.3变频器和PLC控制电路设计 35

3.4.4系统控制电路的设计 39

3.5系统的I/O地址分配 39

第四章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4.1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工作原理 41

4.2系统的主程序流程图 42

4.3PID调节器控制以及参数整定 44

4.3.1PID调节器控制 44

4.3.2变频器PID参数调整流程图 46

4.3.3变频器PID参数设置及参数调整 47

第五章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49

5.1监控系统硬件构成 49

5.2三菱FX系列PLC通信协议 51

5.3PLC通信程序设计 52

5.4计算机通信程序设计 53

5.5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 54

第六章总结 56

参考文献 57

附录1:

梯形图 57

第一章绪论

1.1变频恒压供水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对人民生活与工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强,人民对供水的质量和供水系统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

把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控制技术、通讯及网络技术等应用到供水领域,成为对供水系统的新要求。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集变频技术、电气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于一体。

采用该系统进行供水可以提高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便地实现供水系统的集中管理与监控;

同时系统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这在能量日益紧缺的今天尤为重要,所以研究设计该系统,对于提高企业效率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降低能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中利用变频器改变电动机的电源频率,从而达到调节水泵转速,改变水泵的出口的压力的目的,这种方法比靠调节阀门控制水泵出口压力的方法,具有更高的效率和优越性。

由于水泵工作在变频工况下,在其出口流量小于额定流量时,泵的转速降低,减少了轴承的磨损和发热,延长了泵和电动机的机械使用寿命。

实现恒压供水的自动控制,不需要操作人员频繁的操作,大大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力和能源的消耗。

1.2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国内研究现状

1.2.1各类供水系统的比较

水池-水泵(恒压变频或气压罐)-管网系统-用水点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法。

该系统供水采用变频泵循环方式,以“先开先关”的顺序关泵,工作泵与备用泵不固定死。

这样,既保证供水系统有备用泵,又保证系统泵有相同的运行时间,有效地防止因为备用泵长期不用发生锈死现象,提高了设备的综合利用率,降低了维护费用。

水池-水泵-高位水箱-用水点这种供水方式通过水泵抽水送至高位水箱,再由高位水箱向下供水至各用户。

但是这第种二次供水方式不可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所以这种方案并不可取,终将淘汰。

单元水箱-单元增压泵-单元高位水箱-各单位用水点的确也达到了楼房高层的用户不因城市供水管网水压减小而用不到水的目标,但是它的投资较大,总费用比上两种方式增加一、二十万元。

这些费用要在用户的水电费上来扣除,这对于居民和学校来说是巨大的压力,所以也不可取。

结合小区用水的特点和经济效益的考虑,决定采用恒压变频供水系统。

1.2.2国内恒压供水系统研究状况

从20世纪70年代起,国内的很多专家,学者就开始尝试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供水系统的模拟,优化设计及供水系统控制等方面。

目前,国内供水系统采用的自动控制技术不少,其特点是变频技术与其他自动化技术相结合。

如最初的恒压供水系统采用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是与开关量逻辑控制技术结合,通过人工启动或停止水泵和调节泵出口阀开度来实现恒压供水。

该系统线路复杂,操作麻烦,劳动强度大,维护困难,自动化程度低,应用前景不好。

后来增加了微机和PLC监控系统,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但由于驱动电机是恒速运转,水流量靠调节泵出口阀开度来控制,浪费大量的能源,也没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转速控制法是通过改变水泵的转速来调节流量,通过变频技术调速。

变频调速以其优异的调速和起、制动性能,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和节电效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3几种供水系统的比较

1.恒速泵加压供水:

这种方式无法对供水管网的压力做出及时的反应,水泵的增减都依赖人工进行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而且为保证供水,机组常处于满负荷运行,不但效率低、耗电量大,而且在用水量较少时,管网长期处于超压运行状态,爆损现象严重,电机硬起动易产生水锤效应,破坏性大,目前较少采用。

2.重力供水:

重力供水通常需要设置水箱或者水塔,系统用水是由水箱或者水塔直接供应,所以供水压力比较稳定。

但它需要由位置高度所形成的压力进行供水,为此需要建造水塔或者将水箱置于建筑物顶层的最高处。

在大型建筑物中,即使如此,还常常不能满足最不利供水点的供水要求。

同时由于其存水比较大,在屋顶形成很大的负重,增加了结构的承重和占用楼宇的建筑面积,也妨碍美观,此外,屋顶水箱还必须高出屋面几米,建筑立面较难处理,存在投资大、周期长、能源浪费大的缺点。

3.气压供水:

气压供水是采用气压罐代替水塔或高位水箱利用密闭压力罐内的空气将罐内储水压到管网中去。

它的优点是灵活性大、建设快、污染少、有利于抗震、可消除管道中的水锤与噪声,缺点是体积和投资大、压力变化大、运行效率低、需要使用张力膜、维护费用高、耗费动力大。

4.变频恒压供水: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即实现水泵电机的无级调速,根据用水量的变化自动调节系统的运行参数,在用水量发生变化时保持水压恒定以满足用水要求。

将变频调速技术用于更新改造传统供水设备之后,大大地推动了恒压供水技术装备的发展。

这种恒压供水方式与传统的水塔或高位水箱以及气压供水方式相比,在设备的投资、运行的经济性、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等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供水系统采用变频控制,既能大量节约能源,又能稳定供水系统的压力,保障管网系统的安全运行,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并且供水系统的电动机相对鼓、引风机而言容量较小,投资不大,还可以在恒压供水的过程中,实现水泵电机的软启动、水泵及管路保护,并且可以节约能源、提高劳动生产率,所以非常值得推广和应用。

综上所述,传统的供水方式普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浪费水电力资源、效率低、可靠性差、自动化程度不高等缺点,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用水和工业系统中的用水。

目前的供水方式朝向高效节能、自动可靠的方向发展,变频调速技术以其显著的节能效果和稳定可靠的控制方式,在风机、水泵、空气压缩机、制冷压缩机等高能耗设备上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城乡工业用水的各级加压系统和居民生活用水的恒压供水系统中,变频调速水泵节能效果尤为突出,其优越性表现在:

一是节能显著;

二是在开、停机时能减小电流对电网的冲击以及供水水压对管网系统的冲击;

三是能减小水泵、电机自身的机械冲击损耗。

1.4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对现有供水系统的调研和分析,依据用户对供水系统的要求,确定以可靠性高、使用简单、维护方便、编程灵活的工控设备变频器和PLC作为主要控制设备来设计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并引入计算机对供水系统进行远程监控与管理,保证整个系统运行可靠,安全节能,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性能。

具体而言,

论文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在对课题对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思路,确定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分析供水系统基本模型及主要参数,对恒压供水系统中采用转速调节法和阀门控制法作了比较,详细分析和论证变频调速方式在恒压供水系统中的节能原理和效果。

并分析了变频调速方式对减少供水系统的水锤效应,提高系统安全性的作用。

3.论文就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做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从用户的需求入手确定设备的选型;

详细分析全自动变频恒压运行方式水泵运行的各种有效状态及其转换过程,讨论PLC的程序设计方法及程序执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供水系统控制程序的功能模块和设计方案;

在介绍PID调节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利用PID调节原理实现恒压供水的调节过程,给出PID参数设置方法;

最后还提出了保障系统可靠性的一些措施。

4.通过计算机和PLC的通信,实现供水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远程监控是本论文的一个特色之处。

论文介绍了计算机和PLC通信系统的组成和通信协议,给出了通信程序,并提出供水系统监控软件设计方法。

第二章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理论以及方案确定

在供水系统中,用水量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采取恒速泵供水方式,无法维持管压恒定,同时也影响设备寿命:

若采取阀门控制调节流量来维持管压,必然造成大量的电能浪费;

而且水泵电机直接工频起动与制动带来的水锤效应,对管网、阀门等也具有破坏性的影响。

基于恒压、节能及安全性考虑,采取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方式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据统计采用变频调速技术调节流量实现恒压供水,可节能20—50%,节能效果相当显著。

在讨论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节能机理与安全性之前,有必要讨论分析供水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特性。

2.1供水系统的基本模型和主要参数

供水系统的基本模型如图2-1所示。

用户

水面h1

吸水口

摩擦损失流量控制

全扬程

水压

实际扬程

h0

L0

h2

H

h3

(a)图2-1供水系统的基本模型(b)

(a)全扬程的概念(b)基本模型

图中:

L0一一水泵中心位置;

h0一一吸水口水位;

h1一一水平面水位;

h2一一管道最高处水位:

h3一一在管道高度不受限制的情况下,水泵能够泵水上扬的最高位置的水位。

表明水泵的泵水能力。

在真实的管道系统中,这个位置并不存在。

只有在h3大于管道的实际最高位置的情况下,才能正常供水。

主要参数有:

1.流量Q:

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内某一截面的水流量,常用单位是m3/min。

2.扬程H也称水头:

是供水系统把水从一个位置上扬到另一位置时水位的变化量,数值上等于对应的水位差。

常用单位是m。

3.实际扬程Hb:

供水系统中,实际的最高水位h2与最低水位h1,之间的水位差,即供水系统实际提高的水位。

即:

Hb=h2一h1。

4.全扬程HT:

水泵能够泵水上扬的最高水位h3与吸入口的水位ho之间的水位差。

全扬程的大小说明了水泵的泵水能力。

HT=h3—h0.

5.损失扬程HL:

全扬程与实际扬程之差,即为损失扬程。

Hb,HT,HL之间的关系是:

HT=HL+Hb。

供水系统为了保证供水,其全扬程必须大子实际扬程,这多余的扬程一方面

用于提高及控制水的流速,另一方面用于抵偿各部分管道内的摩擦损失;

6.管阻R:

阀门和管道系统对水流的阻力。

和阀门开度、流量大小、管道系统等多种因素有关,难以定量计算,常用扬程与流量间的关系曲线来描述。

7.压力p:

表明供水系统中某个位置水压大小的物理量。

其大小在静态时主要取决于管路的结构和所处的位置,而在动态情况下,则还与流量与扬程之间的平衡情况有关。

2.2供水系统的特性曲线和工作点

供水系统的参数表明了供水的性能。

但各参数之间不是静止孤立的,相互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

这种联系和变化规律可用供水系统的特性曲线直观地反映,主要有扬程特性曲线和管组特性曲线,如图2—2。

通过特性曲线可以掌握供水系统的性能,确定其工作点。

Q

QEQN

HT

Ho

HE

HN

HC

HB

A

B

N

1

2

3

4

图2-2供水系统特性曲性

图2—2中:

曲线1一一额定转速nN时的扬程特性曲线

曲线2一一转速n1时的扬程特性曲线

曲线3一一阀门开度100%时的管阻特性曲线

曲线4一一阀门开度不足100%时的管阻特性曲线

1.扬程特性

以管路中的阀门开度不改变为前提,即截面积不变,水泵在某一转速下,全扬程与流量间的关系曲线HT=f(Q),称为扬程特性曲线。

不同转速下,扬程特性曲线不同,图2.2中的曲线1、2分别对应于转速nN、n1,,且nN>

n1,。

曲线表明转速一定时,用水量增大,即流量增大,管道中的管阻损耗也就越大,供水系统的全扬程就越小,反映用户的用水需求状况对全扬程的影响的。

在这里,流量的大小取决于用户,是用水流量,用Qu,表示。

用水量一定时,即Qu不变,转速越低,水泵的供水能力越低,供水系统的全扬程就越小。

2.管阻特性

以水泵的转速不改变为前提,阀门在某一开度下,全扬程与流量间的关系曲线HT=f(Q),称为管阻特性曲线。

不同阀门开度,管阻特性曲线不同,图2-2中的曲线3对应阀门开度大于曲线4对应的阀门开度。

管阻特性表明由阀门开度来控制供水能力的特性曲线。

此时转速一定,表明水泵供水能力不变,流量的大小取决于阀门的开度,即管阻的大小,是由供水侧来决定的,故管阻特性的流量可以认为是供水流量,用QG表示。

在实际的供水管道中,流量具有连续性,并不存在供水流量与用水流量的差别。

这里的QG和QU是为了便于说明供水能力和用水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而假设的量。

当供水流量QG接近于0时,所需的扬程等于实际扬程(HT=HB)。

表明了如果全扬程小于实际扬程的话,将不能供水。

因此,实际扬程也就是能够供水的基本扬程。

3.供水系统的工作点

扬程特性曲线和管阻特性曲线的交点,称为供水系统的工作点。

在这一点,供水系统既满足了扬程特性,也符合了管阻特性。

供水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系统稳定运行。

图2.2中的Ⅳ点表示水泵工作于额定转速,阀门开度为100%时的供水状态,为系统的额定工作点。

4.供水功率

供水系统向用户供水时所消耗的功率PG(kw)称为供水功率,供水功率与流量和扬程的乘积成正比:

PG=CPHTQ(2-1)

式中:

CP——比例常数。

2.3供水系统中恒压实现方式

对供水系统进行的控制,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用户对流量的需求。

所以,流量是供水系统的基本控制对象。

而流量的大小又取决于扬程,而扬程难以进行具体测量和控制。

考虑到动态情况下,管道中水压的大小是扬程大小的反映,而扬程与供水能力(由流量QG表示)和用水需求(由用水流量QU表示)之间的平衡情况有关。

若:

供水能力QG>

用水需求QU,则压力P上升;

供水能力QG<

用水需求Qu,则压力P下降;

供水能力QG=用水需求QU,则压力P不变。

可见,流体压力P的变化反映了供水能力与用水需求Qu之间的矛盾。

从而,选择压力控制来调节管道流量大小。

这说明,通过恒压供水就能保证供水能力和用水流量处于平衡状态,恰到好处地满足了用户所需的用水流量。

将来用户需求发生变化时,需要对供水系统做出调节,以适应流量的变化。

这种调节就是以压力恒定为前提来实现的。

常用的调节方式有阀门控制法和转速控制法两种。

(1).阀门控制法

转速保持不变,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度大小来调节流量。

实质是水泵本身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