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五通桥区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94989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乐山市五通桥区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乐山市五通桥区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乐山市五通桥区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乐山市五通桥区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乐山市五通桥区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乐山市五通桥区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乐山市五通桥区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山市五通桥区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乐山市五通桥区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6、抗原提呈细胞所不具备的作用是()。

  A、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

  B、使MHC分子与抗原肽结合

  C、促进T细胞表达特异性抗原受体

  D、降解抗原为小分子肽段

  【解析】抗原提呈细胞只是处理提呈抗原,激活T细胞,并不能促进其表达特异性抗原受体。

  7、被伤寒杆菌感染后是否发病,与哪种致病因素关系最大()。

  A、侵袭力

  B、变异性

  C、数量

  D、活力

  【解析】常见错误:

①选答“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扩散的能力,伤寒杆菌的Vi抗原有抑制吞噬作用的能力而促进病原体的扩散,但伤寒杆菌至少需10万个菌体才能导致疾病发生,应复习伤寒杆菌的致病因素;

②选答“毒力”由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所组成,具有Vi抗原的伤寒杆菌菌株毒力较大,代表在同样的感染量下,发病率较高,但伤寒杆菌引起感染必须有一定数量。

要点感染伤寒杆菌后是否发病,与感染的细菌量、菌株的毒力、机体的免疫状态等有密切关系,一般感染活菌量越大,发病的机会越大。

  8、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的病因是()。

  A、支气管哮喘

  B、大叶性肺炎

  C、矽肺

  D、支气管扩张

  【答案】ACD

  【解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原因有:

支气管、肺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等。

支气管、肺疾病中以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为多见,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矽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嗜酸性肉芽肿等。

故选ACD。

  9、被检查者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外界施加的阻力时,其肌力应为()。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解析】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故选C。

  10、男性,52岁,反复发作性咳嗽、咳痰、气喘8年。

为鉴别支气管哮喘或COPD,最主要的肺功能指标是()。

  A、闭合气量

  B、支气管激发试验

  C、动脉血气

  D、肺活量

  【解析】支气管哮喘的气流受限多为可逆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COPD患者多为阴性。

  11、关于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中枢部位在脑干

  B、不需要非条件反射为基础

  C、数量有限且比较固定

  D、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

  【解析】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一定条件,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调节方式,人和动物共有的生理活动。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会的反射,是后天学习、积累“经验”的反射活动。

条件反射要经过大脑皮层,而非条件反射不经过,且条件反射的数目

  是无限的,非条件反射是有限的。

目前认为,条件反射的建立与中枢许多部位

  12、当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时,调节肾上腺髓质激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

  A、反馈调节

  B、自身调节

  C、神经调节

  D、体液调节

  【解析】有些内分泌细胞可以直接感受内环境中某种理化因素的变化,直接做出相应的反应。

有些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传出环节,是反射传出道路的延伸。

这种情况可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例如,肾上腺髓质接受感神经的支配,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共同参与机体的调节。

当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时,调节肾上腺髓质激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神经调节。

  13、关于结缔组织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

  A、细胞种类多,数量少

  B、无极性

  C、含大量丰富的血管

  D、细胞间质少

  【解析】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包括液态、胶体状或固态的基质、细丝状的纤维和不断循环更新的组织液。

结缔组织在体内广泛分布,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多种功能。

  故选D。

  14、同大肠癌关系不密切的是()。

  A、绒毛状腺瘤

  B、溃疡性结肠炎

  C、增生性息肉

  D、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解析】与大肠癌关系不密切的是增生性息肉。

家庭性腺瘤性息肉瘤、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和溃疡性结肠炎都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

  15、不属于大脑半球的分叶是()。

  A、边缘叶

  B、额叶

  C、枕叶

  D、顶叶

  【解析】大脑半球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和脑岛。

  16、破坏下列哪一个脑区,动物会出现食欲增加而逐渐肥胖()。

  B、下丘脑外侧区

  C、延脑背侧区

  D、下丘脑腹内侧核

  【解析】下丘脑腹内侧核系饱中枢所在的部位,当两侧的此区域破坏时,失去饱中枢,致使摄食中枢总是处于兴奋状态,动物食欲增加并逐渐肥胖。

  17、不属于营养素的是()。

  A、盐

  B、蛋白质

  C、碳水化合物

  D、脂肪

  【解析】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含有的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成分和组织修复、维持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按化学性质或生理功能可分为五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

故选A。

  18、以无生命的有机物作为主要营养物质的细菌是()。

  A、寄生菌

  B、自养菌

  C、化能自养菌

  D、腐生菌

  【解析】以动物尸体、腐败食物作为营养物质的细菌称为腐生菌。

  19、以无生命的有机物作为主要营养物质的细菌是()。

  20、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的定量测定可采用()。

  A、以上四种方法均可

  B、散射免疫比浊法

  C、RIA法

  D、单向琼脂扩散法

  【解析】单向琼脂扩散法、散射免疫比浊法、ELISA法、RIA法均可定量测定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

  21、增殖性肠结核患者不经常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A、发热

  B、腹泻

  C、腹痛

  D、便秘

  【解析】增殖性肠结核少见腹泻。

  22、患者气短,查体:

气管向左偏移,左侧胸廓饱满,叩诊出现实音,应首先考虑的是()。

  A、右侧气胸

  B、肺气肿

  C、右侧胸腔积液

  D、右侧肺不张

  【解析】在临床上分为清音、浊音、鼓音、实音、过清音五种。

实音是一种音调较浊音更高,音响更弱,振动持续时间更短的一种非乐性音,如叩击心和肝等实质脏器所产生的音响。

在病理状态下可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或肺实变等。

  23、情绪和行为的发生不是通过环境刺激直接产生的,而是借助认知的()。

  A、中介作用

  B、诱导作用

  C、异常作用

  D、正常作用

  【解析】情绪和行为的发生一定要通过认知的中介作用,而不是通过环境刺激直接产生。

正常的认知产生正

  常的情绪反应,异常的认知则产生异常的情绪反应(如抑郁症、焦虑症)。

在情绪障碍中,认识歪曲是原发的,情绪障碍的继发的。

  24、抑制细菌核酸合成的药物是()。

  A、利福平

  B、链霉素

  C、多黏菌素

  D、头抱霉素

  【解析】利福平与细菌DNA依赖的RNA聚合酶强烈结合,竞争抑制细菌的RNA合成。

  25、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

  A、喉口

  B、声门下腔

  C、声门裂

  D、前庭裂

  【解析】喉腔侧壁的结构:

有上、下两对粘膜皱襞,上方的一对称为前庭襞,两侧前庭襞间的裂隙称为前庭裂;

下方的一对称为声襞,其内含有韧带和肌纤维,共同构成声带,声带具有发音功能,两侧声襞及两侧杓状软骨间的裂隙称为声门裂,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26、利于分娩进行的激素是()。

  A、孕激素

  B、松弛素

  C、雄激素

  D、雌激素

  【解析】妊娠黄体、胎盘和子宫脱膜均可分泌松弛素,其主要作用是使妊娠妇女骨盆韧带松弛,胶原纤维疏松,子宫颈松软,利于分娩进行。

  27、医学伦理学的尊重原则包括的内容是()。

  A、保守病人的秘密

  B、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

  C、公平分配卫生资源

  D、尊重病人及家属的自主性或决定

  【答案】ABD

  【解析】卫生资源的公平分配,使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卫生资源或享有公平分配的权利,享有参与卫生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的权利。

这是属于医学伦理学公正原则的内容,不属于尊重原则的内容。

故选ABD。

  28、癫痫失神发作和强直-阵挛性发作的首选药是()。

  A、地西泮

  B、扑米酮

  C、丙戊酸钠

  D、苯巴比妥

  【解析】癫痫失神发作属于全身性发作的小发作,多见于儿童,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持续30秒内。

强直-阵挛性发作及癫痫大发作,指意识突然丧失,全身强直-痉挛性抽搐。

丙戊酸癫痫大发作合并小发作时的首选药。

  29、下面关于新医学模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相结合上认识疾病和健康

  B、新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诸方面开展医疗卫生保健活动

  C、新医学模式标志着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达到了顶峰

  D、新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诸方面寻找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

  【解析】新医学模式也存在其不足之处,也需进行不断改进。

  30、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叫()。

  A、个性

  B、人格

  C、性格

  D、气质

  【解析】性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稳固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个性中鲜明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在所有人的人格结构要素中,性格是最重要的人格心理特征。

  故选C。

  31、下列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严谨的医学态度

  B、符合医学目的

  C、受试者知情同意

  D、医学发展至上

  【解析】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包含:

严谨的医学态度,正当的医学目的原则,知情同意的原则、维护受试者利益的原则。

不包括医学发展至上的原则。

故选D。

  32、以下研究方法中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是()。

  A、现况研究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答案】AB

  【解析】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可以回答所描述的事件存在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群、数量多少。

描述性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现况研究。

故选AB。

  33、血液白细胞数正常、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阳性多见于()。

  A、恙虫病

  B、败血症

  C、流行性出血热

  D、斑疹伤寒

选答“恙虫病”,要点立克次体病患者的血液白细胞数正常,而伤寒患者血液白细胞数减少。

  34、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一般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受理。

  A、县卫生局

  B、市卫生局

  C、省卫生厅

  D、卫生部

  【解析】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医疗机构所在地是直辖市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35、对骨髓错误的描述是()。

  A、黄骨髓有造血功能

  B、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

  C、5~6岁以前体内骨髓均为红骨髓

  D、富含血液的柔软组织

  【解析】骨髓是人体富含血液的柔软组织,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分两种,红骨髓和黄骨髓,其中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一般不造血。

  36、哪一种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与食入不洁海产品有关()。

  A、肉毒梭菌

  B、鼠伤寒沙门菌

  C、变形杆菌

  【解析】副溶血弧菌存在于近海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类、贝壳等海产品中。

  37、日本血吸虫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A、毛蚴

  B、虫卵

  C、成虫

  D、尾蚴

  【解析】虫卵沉积于肝、肠等组织内诱发的虫卵肉芽肿及随之发生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理基础。

  38、关于免疫,错误的是()。

  A、有助于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

  B、对机体总是有利的

  C、可防止肿瘤发生

  D、可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免疫概念的理解。

选错者对免疫功能了解不够全面。

免疫有三大功能;

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稳定,这些功能如发挥正常,对机体是有利的。

如免疫功能过高或过低,就会引起病理性免应答,对机体造成损伤,故对机体总是有利错误。

  39、炎症灶中巨噬细胞的主要作用()。

  A、形成浆细胞

  B、吞噬较大的病原体及组织碎片

  C、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D、释放氧自由基

  【答案】B

  【解析】炎区的巨噬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功能,能吞噬较大的病原体、异物、坏死组织碎片甚至整个细胞。

  40、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B、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C、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

  D、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

  【解析】条件是指能促进或减缓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或自然环境。

条件本身不可引起疾病,但可影响病因对机体的作用。

有些疾病发生只有病因,没有明显的条件参与,如刀伤。

故选B。

  41、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主要由于()。

  A、抗利尿激素增加

  B、醛固酮分泌减少

  C、循环血量增加,血压升高

  D、抗利尿激素减少

  【解析】大量饮水后,体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抗利尿激素(ADH)释放减少或停止,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尿液稀释,这种现象称为水利尿。

  42、肠结核()。

  A、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浅溃疡

  B、火山口状溃疡

  C、烧瓶口状溃疡

  D、环状溃疡

  【解析】肠结核形成环状溃疡。

细菌性痢疾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浅溃疡。

  43、6个月患儿,高热3天,体温40℃,血培养伤寒杆菌(+),肥达反应“H”、“O”均(-)。

应考虑()。

  A、菌血症

  B、非伤寒感染

  C、逍遥型伤寒

  D、普通型伤寒

  【解析】机体感染伤寒、副伤寒杆菌后会产生相应抗体,正常人因隐性感染或预防接种,血清中可含有一定

  量的抗体。

一般当肥达反应H≥1:

160,O≥1:

80,副伤寒凝集价≥1:

80时,才有诊断意义。

此患儿肥达反应(-),血培养伤寒杆菌(+),以高热为主要表现,考虑菌血症。

  44、作为内源性致热原,可使体温升高的是()。

  A、IL-3

  B、EPO

  C、IFN-α

  D、IL-1

  【解析】内源性致热源,简称内热源(EP):

为小分子物质,由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所释放又称为白细胞致热源,如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这是目前已明确的四种主要EP,其特点为分子量较小,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升,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上升。

  45、支气管、血管、淋巴管、神经出入于肺的地方称为()。

  A、肺门

  B、纵膈

  C、肺尖

  D、肺底

  【解析】肺内侧面(又称纵膈面)贴近纵膈和脊柱,其中央凹陷处称为肺门,有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

  46、关于免疫球蛋白正确的是()。

  A、C+D

  B、有抗体作用,也可作为抗原

  C、都是抗体

  D、不能作为抗原,只有保护作用

  【解析】免疫球蛋白是蛋白质,有自己的抗原决定簇,具有抗原性;

在抗原刺激机体时,产生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的作用。

  47、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的是()。

  A、拉贝洛尔

  B、硝普钠

  C、氯沙坦

  D、卡托普利

  【解析】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包括氯沙坦、厄贝沙坦等。

  48、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耐热,使用高压蒸气灭菌法仍不能将其破坏

  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D、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解析】常见错误有各种选择。

外毒素是大多革兰阳性菌,少数革兰阴性菌产生的一种蛋白质。

大多是在菌细胞内合成分泌至细胞外,也有存在于菌体内,待菌溶溃后才释放出来的。

由于成分是蛋白质,所以多数外毒素不耐热。

  49、某男6岁,突然寒战、高热、面色青灰,四肢冷,人事不省,抽搐而就诊。

应首先采取的诊断措施是()。

  A、血培养

  B、查血常规

  C、腰穿

  D、查尿常规

  【解析】患儿以突发的高热、寒战、抽搐、昏迷为主要表现,考虑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可能,首先做腰穿。

  50、慢性病是指病程长达()以上,症状相对固定、常常缺乏特效药治疗的疾病。

  A、1个月

  B、3个月

  C、半年

  D、1年

  【解析】慢性病是指病程长达3个月以上,症状相对固定、常常缺乏特效药治疗的疾病。

  51、男性,16岁,支气管哮喘患者,每个月偶有发作1~2次,无夜间发作。

应采用何种措施()。

  A、规则吸入糖皮质激素

  B、规则吸入抗胆碱药

  C、必要时吸入β2受体兴奋药

  D、规则口服β2受体兴奋药

  【解析】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使哮喘症状得到控制,β2受体激动剂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

  52、下列那项可诊断为急性腹膜炎()。

  A、腹部压痛

  B、压痛伴反跳痛、腹肌紧张

  C、肠鸣音减弱

  D、移动性浊音阳性

  【解析】急性腹膜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

其病理基础是腹膜壁层和脏层因各种原因受到刺激或损害发生急性炎性反应,多为细菌感染。

其典型临床表现为腹膜炎三联征—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

  53、由周围健康细胞分裂增生来完成修补的过程称为()。

  A、增生

  B、再生

  C、机化

  D、修复

  【解析】组织损伤后,由损伤周围健康细胞分裂增生来完成修补的过程称为再生。

  54、使脉压增大的情况是()。

  A、射血期延长

  B、体循环平均压降低

  C、外周阻力增大

  D、大动脉的可扩张性减少

  【解析】大动脉的可扩张性减少(例如大动脉硬化)时,对血压的缓冲作用下降,收缩压将增加而舒张压将降低,导致动脉脉搏压增大。

  55、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常规治疗不包括()。

  A、抗结核治疗

  B、激素治疗

  C、胸腔抽液

  D、支持疗法

  【解析】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常规治疗措施有:

一般治疗及对症处理;

抗结核药物化疗;

胸腔积液的处理

  等。

全身毒性症状严重、大量胸水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可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应慎重掌握其适应证,注意不良反应和结核播散。

  56、关于目前心理应激概念,以下叙述不确切的是()。

  A、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应激反应等主要应激因素之间界限清晰

  B、包含了应激是物、是有害的反应以及是多种中间变量的综合认识

  C、应激和应激反应均涉及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内容

  D、应激是应激源、应激中介因素和应激反应多因素的作用过程

  【解析】BCD选项叙述正确。

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应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