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变化.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95301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敦煌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敦煌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敦煌变化.doc

《敦煌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敦煌变化.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敦煌变化.doc

我来敦煌工作已经八年了。

对敦煌这几年的变化,我谈不上如数家珍,但也绝对称得上“熟悉”二字。

  记得刚来敦煌时,我和同学在兰州乘坐“凉都号”列车到酒泉时已是第二天10点多,一夜未曾合眼的我们小憩之后又坐酒泉到敦煌的夜班车,一路颠簸之后,第二天凌晨才到敦煌。

旅途劳顿之苦,今日想来犹在眼前。

可是今天,敦煌到兰州早已通了火车,夕发朝至,晚上睡一觉便可到兰州,十分方便。

交通事业的变化,真让人有一日千里之感。

  让我感觉到的更大的变化,是敦煌城的卫生和市容市貌。

  说到卫生,不能不提马路。

我刚到敦煌时,敦煌的马路破破烂烂,像一块满是补丁的破抹布。

还记得当时在老百姓中间流传的一句顺口溜: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敦煌的马路天天挖。

”对当时今天你挖、明天他挖公路的行为做出了形象的概括。

可是现在,当走上大街,你会发现城区新改造的公路平坦、笔直、干净,像黑色的地板一样延伸至远方。

人行道上随处可见的雕花砖在向你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看一眼都是享受。

烟头、纸片等好多城市街头常见的垃圾,在敦煌的大街上难得一见。

不少南方游客到敦煌后都对街道的干净整洁感到非常惊奇。

他们最常用到的饱含赞美的词是“想不到”:

“想不到敦煌有这么漂亮,想不到敦煌有这么干净,更想不到地处大漠腹地的敦煌竟然如此现代化……”

  我也曾到过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大城市,但是,就卫生而言,总觉得大城市也不过如此。

有可能是“爱屋及乌”吧,作为半个敦煌人,我已不知不觉地融入敦煌这座城市了。

  刚到敦煌时,敦煌城里的平房区很多。

今日的风情城、天河小区、天泽小区,迎宾花园、丝路花苑,甚至是小北街等处,那时也还是平房遍布,或因拆迁而狼藉一片。

但现在你如果到了这几个地方,保准会找不着北。

昔日破烂的平房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高大漂亮的居民楼。

你只能从这儿的老住户口里才能打听到某一栋楼过去是谁家的宅基地,或某处以前是火神庙还是菜市场……城区平房的大规模改造已让敦煌脱胎换骨,宛如敦煌的城标“反弹琵琶伎乐天”一样,出落得更加楚楚动人。

  临街建筑物外立面的改造和城市主要街道的亮化、美化则为本已迷人的敦煌又施了一层动人的胭脂,将千年名城打扮得更加亮丽。

  更让敦煌人称赞的则是党河风情线工程。

这项集城市景观、休闲娱乐、泄洪排沙、灌溉、环境治理于一身,总投资上亿元的工程绝对称得上是大手笔,它已彻底改变了党河河道本来的面貌。

昔日沙尘飞扬、垃圾遍地的“西河坝”已成为波光粼粼、妩媚动人的风情线——亭台楼阁沿河而建,星罗棋布;河道中主喷高达70米的音乐喷泉让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身处戈壁沙漠深处;以前许多人听都没听过的水幕电影如今成了家门口的免费电影院。

  党河风情线也成了省级水利风景区。

她迷人的身姿让见多识广的中外游客都啧啧称奇,她也成了男女老少纳凉、休闲的好去处……作为敦煌人,还能对自己家乡的变化无动于衷吗?

  随着城市建设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大的变化。

敦煌是旅游名城,也是游客输出地。

记得2008年夏天我去杭州时,一位开饭馆的大妈听说我是来自经济落后的甘肃的游客,很是惊奇,觉得我能到杭州旅游,混得应该很不错。

那么,她如果知道敦煌市祁家桥的农民组团去香港、澳门旅游,会更加吃惊的。

人们在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对文化的需求如泉涌不可遏止。

人们渴望着对外面的世界有更多的了解,更渴望着能赶上现代化的步伐。

  如今的敦煌,变了,变得更美丽、更有活力了。

她就像沙漠中的沙枣花一样,虽然地处偏远,却以其回味悠长的香味吸引着你,让你停下急行的脚步,去细细品味,让你陶醉,让你留恋……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

”东汉学者应劭的这句话说明,敦煌从古就不是一个小气的地方,敦煌今天的变化更是诠释着这一点。

我们从敦煌市政府提出的“展示魅力敦煌,建设艺术之都”的口号就可以看出,这座城市现在的这些变化还只是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