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95504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3.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

以源头采集、实时采集的校本状态数据及相关信息分析为

基础,实事求是地开展诊改。

(5)持续性原则:

按照“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建立有效且可持续的诊改运

行机制。

三、思路与目标

借鉴全面质量管理(TQM)、目标管理、知识管理、卓越绩效管理等理论,

以考核性诊断为抓手,以目标、标准与制度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校本数据平台建

设为支撑,形成内外结合的全方位、多元化质量保证机制,确立“以生为本、人

人成才”的质量理念,培育以自律为主要特征的学院质量文化。

以学院“十三五”规划制定的系列目标为依据,确立目标任务和标准,完善

“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提升”管理与运行流程,建立“五纵五横一平台”

为基本框架,常态化、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内部质

量保证体系,实现内部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四、构建体系

(一)健全组织,形成组织体系

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能分工

(1)建立党委领导,院长指挥,质量保证委员会全面协调的质量保证组织

架构,下设质量管理办公室。

学院质量保证委员会负责制定学院及专业层面的质

量保证政策,考核学院各部门工作的绩效和质量;

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执行质量

监控、考核性诊断制度建立与运行等工作。

二级教学单位是质量生成核心,行政

职能部门保证质量提升(图1)。

2

图1学院质量保证组织职能定位示意图

(2)明确二级教学单位-专业团队-课程团队质量保证工作职责

二级教学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的专业(课程)质量保证及诊改工作,统筹专

业建设方案、专业(通识课程)教学标准、课程标准。

保证专业建设和教学运行

的质量。

专业团队负责专业质量的自我诊改工作,编制专业建设方案、专业教学标准,

统筹课程标准编制。

进行市场需求调研、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分析、学业情况分析、

能力测评情况分析,参考毕业生跟踪调研数据及用人单位满意度数据,开展自我

诊改,撰写专业建设与教学诊改报告。

课程团队负责课程质量的自我诊改工作,编制课程建设方案、课程标准,依

据课堂教学实时诊断数据开展自我诊改,撰写课程教学质量分析与诊改报告。

2.厘清部门归属,编制工作标准,形成系统工作包

依据学院战略,对应纵向五系统职能,按上级机构设置相关规定,结合学院

事业发展规划,调整部门设置,明确部门职责,确定各部门在纵向五系统中的归

属(图2)。

3

图2学院各部门在纵向五系统中的定位

根据部门在纵向五系统中的归属,对照现有职责,明确部门职责与权限(表

1)。

表1部门职责厘清一览表

部门名称:

在系统内的职责

在系统外的职责

在明确职责与权限的基础上,各部门按照SMART原则将职责具体化为工作。

依据具体化的工作优化部门岗位任务(表2),制定岗位各项工作标准(表3)。

表2

部门岗位工作一览表

部门职责

具体化的工作

工作归属岗位

岗位所在科室

表3

部门之科室岗位工作标准一览表

科室名称:

科室

岗位

工作标准

形成职责-岗位工作-标准关联的系统工作包(图3)。

4

图3职责-岗位工作-标准关联的纵向五系统工作包

(二)完善规划,形成目标体系

1.基于SWOT分析编制学院规划,形成完整的目标链

(1)对学院现状进行SWOT分析,编制学院总规划和专项规划,开展发展能

力诊断,完善学院规划体系。

根据规划建设目标,编制建设目标体系,形成上下

衔接、左右呼应的“1+8+7”规划目标链(图4)。

图4学院“十三五”1+8+7规划目标链示意图

各二级学院在对所辖专业进行SWOT分析基础上,依据学院专项规划目标,

编制二级学院(部)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各专业、课程根据规划,编制建设

方案,明确建设目标、任务、措施、预期效果,形成学院规划与二级教学单位规

划目标执行链(图5)。

5

图5学院-二级学院规划目标链与执行链示意图

(2)按照规划建设任务年度实施进程表,将年度规划任务落实到年度工作

计划中,实施层层分解落实,同时制定相应目标任务完成的考核标准,并将任务

完成情况与部门绩效考核相结合,确保规划建设任务的完成(图6)。

图6规划目标任务年度分解示意图

2.建立规划落实与反馈机制,不断修正目标,确保任务高质量达标

将规划任务落实完成与信息平台结合,实现过程数据的实时采集,进行基

于数据分析的规划目标执行、分析、反馈与改进,形成规划执行信息链。

根据

生成的信息,编制二级学院(部)-专项规划-总规划系列的规划执行年度报

告。

依据报告结论不断修正目标链,确保实现规划目标,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建

设任务(图7)。

6

图7基于信息流的规划年度执行报告示意图

(三)建立标准,形成标准体系

1.学校层面建立年度目标任务考核性诊断标准

依据学院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任务的责任单位,

明确任务的属性,将年度目标任务分为A、B、C三类,A类任务为学院规划确

定的目标任务,B类任务是院领导班子研究确定的规划以外的年度重点工作,C

类任务是部门职责中的常规工作任务。

A、B类任务由院领导与职能部门协同制

定各项任务的考核标准(图8),考核标准强调时间、质量、效益,符合SMART

原则。

C类任务由各部门按照职责自立目标、自定标准、自主实施、自我诊改。

图8年度目标任务考核标准表

2.建立和完善专业、课程标准

学校制定包括专业教学标准、通识课程教学标准、教学进程表、课程标准等

7

教学文件编制标准,专业教学资源配置基本标准(包括人师资、设施、设备等要

素),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基地、队伍、学风建设等要素)和专业质量诊断标

准。

各专业根据自身基础和目标定位编制本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明确质量

控制重点,形成专业标准文本系列。

专业、课程标准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形成了逻辑相关的体系(图9)。

图9专业培养-课程-课程教学目标逻辑相关示意图

3.建立教师发展标准

结合教师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的相关要求,制定包括师德修养、教育教学、

教研科研、社会实践等四个维度的教师发展标准,科学设计教师成长发展体系

(图10),并与岗位聘任、绩效考核挂钩。

图10教师发展标准示意图

8

4.建立学生发展标准

基于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根据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建立完善由学业发

展、职业发展、个人发展、社会能力发展四个维度,综合考虑学生学习生涯、职

业生涯、个性化发展、团队合作精神等要素的学生发展自测指标(图11)。

图11学生发展自测指标构架图

(四)修改制度,形成内控体系

1.梳理组织机构管控事项,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并形成内控体系

依据优化的纵向五系统组织机构职责,厘清各部门管控事项,修改相关制

度,设计部门管控事项工作流程,完善学院制度体系。

梳理学校层面的人事、

财务、课程教学、学生事务、后勤保障、研究发展、产学合作、信息服务、国

际交流与合作、监督控制等事项,进行流程设计,将设计的程序与制度匹配(图

12),完善内控机制。

9

图12事项管控与流程匹配的学院内控机制

2.建立考核性诊断和质量报告制度,实现质量信息及时反馈

建立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5个层面的诊断报告与信息发布制度,

及时反馈实施、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制定诊断报告制度,

明确报告的发布周期、内容、要求等;

在此基础上编制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向全院、全社会发布,接受全院师生、全社会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图13)。

图13考核性诊断与质量报告制度示意图

(五)建设平台,形成智能校园

1.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

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建设覆盖学校日常运行各个环节的高速高带宽有线网、

无感知认证无线网和各类智能信息接入终端,在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统一信息门

户、统一数据平台、校本数据中心,一站式师生网上事务中心、大数据分析平台

以及移动互联应用基础上,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访客及校友等人

群提供校园事务处理、移动学习和交流互动服务,实现校园管理智能化。

10

图14校本数据平台构架示意图

图15不同角色使用平台示意图

2.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

通过学院网络扁平化改造,独立布设校园无线网络,实现全校无线全覆盖,

教师、学生全部免费WiFi接入,图书馆和教学区、教学资源访问实现高带宽免

费,校园内无线设备无感知漫游免认证,同时实现无线网络与校园有线宽带网

络的无缝链接和一体化管理。

同时建成统一的IT运维平台,将链路资源、网络

设备、虚拟化平台、服务器系统、应用平台、业务系统、机房环境等资源纳入

管理并监控,通过设定各种参数阀值在告警时通过平台向运维人员进行预警,

全面提高了IT运维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11

图16:

有线无线一体化网络

统一IT运维监控

3.建设校本数据中心

依托统一信息标准建设,构建公共数据平台、身份管理平台、信息门户平

台,打造学校层面的校本数据中心;

打通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标准和编码壁垒,

实现公共数据统一标准;

实现统一身份认证,所有系统统一为一套账号密码体

系;

实现统一门户入口,多数用户不再感觉有多套系统存在,实现一站式访问,

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了基础平台保障。

建成了校级共享数据中心,实现所有

12

业务系统的公共数据自动同步至校级共享数据中心;

建成了基于国标、部标,

融合我校各应用系统的元数据要求,形成一套统一的数据标准、编码标准及数

据交换和接口规则,打通信息孤岛,实现多应用系统统一身份认证与统一门户

信息展示,提供一站式访问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图17:

统一身份认证登录

图18:

统一信息门户

4.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

一卡通系统通过升级改造后,除了具备基本的身份认证和金融消费功能之

外,还在系统扩展性方面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实现了学院各部门的资源共

13

享和信息交互,在信息化建设、校园电子商务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

实施一卡通之后,学院制定了校园内部的信息标准和数据规范,形成了统一的

信息平台,保证了数据传递的即时性和准确性。

这也提高了财务信息化水平,

规范了财务秩序。

并且通过校园一卡通的数据分析平台,充分进行信息挖掘,

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学院管理水平。

图19:

一卡通服务

5.建设网上事务大厅

建成网上事务大厅、实现一站式办事:

基于碎片化的服务思路,建成一站

式网上事务大厅,实现教学、科研、人事、学工、资产、通用服务相关业务的

统一访问入口,在线办理、在线评价和建议,改善传统手段办事拖拉、流程不

透明的弊端,让业务部门实现办事流程的全过程跟踪、监控;

实现事务的上下

追溯与跟踪。

支持用户个性化订阅自己关注的服务与消息推送,提高获取信息

的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14

图20:

师生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

图21:

网上办事大厅流程的追溯

6.建设云数据中心

通过虚拟化应用,建设校园云数据中心:

通过采用弹性扩展的云计算和集

群技术建设服务器虚拟化平台,为全院应用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计算和存储资

源基础硬件服务平台,提升和扩充服务器虚拟化的范围和能力,目前校内各类

应用的虚拟化服务器数量达300台。

建成支持多种交付模式的桌面虚拟化平台,

积极推行行政办公、教师科研、学生上机实训的云桌面的应用,实现师生校内、

校外、不同终端之间进行个人云桌面的漫游和漂移,实现云端教学、办公和学

15

习,大幅降低终端设备的维护成本和整体能耗。

目前教师行政办公类云桌面数

量达到600台,多媒体教室管理和图书馆等公共云桌面数量达200台。

图22:

服务器全面虚拟化

图24:

云桌面服务

7.开发云课堂平台

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教育全过程信息化:

建设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

应用环境,多媒体中控、交互型智慧教室、智能录播系统和自助式微课摄录系

统、标准化考场视频监控系统,在线教学平台以及教学过程评价,实现学校各

类数据和资源的衔接融通。

实现学校教育全过程信息化,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

在推进学校综合改革、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16

图25:

在线教学平台

图26:

教学过程评价

8.开发移动端应用

强化手机端应用,拓展移动校园服务:

为切实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完成

了学院移动信息平台的升级与优化,推出2.0版本,对原有功能与UI界面进行

了优化,同时对手机端的应用不断延伸和扩展,结合学校管理需求开发推出了

课堂考勤、会议签到、党费缴纳、手机端事务审批、移动端报表展示、智能应

答、失物招领等功能,为管理者、教师用户、学生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移动校

园事务处理、移动学习和交流互动服务,方便了师生的校内移动应用.

17

图27:

移动端应用

图28:

9.建设大数据分析平台

建成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智慧分析:

依托学校应用系统动态数据和共享

数据中心为基础,突出信息化服务于师生、职能部门、校领导等各级用户的功

能,充分发挥成熟技术的应用优势,建设大数据智慧分析平台,提供以教职工、

学生、教学、科研、招生、就业、资产、综合校情等不同主题的分析,为学校

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师生服务、辅助决策和日常事务管

理中的作用,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18

图29:

大数据分析平台

(2)建立面向管理、应用等信息化系统,逐步将学院各项工作

与信息平台结合,实现工作过程状态数据的实时采集(图16)。

图30:

数据预警与推送

五、诊改运行

(一)学校层面,按年度目标任务开展考核性诊断

实施目标管理与部门绩效考核,建立“目标-标准-运行-诊断-改进”

螺旋递进的常态化自我诊改机制(图31),将学院年度目标任务落实执行、各

级各类项目建设与过程管理、成效作为目标管理与部门绩效考核性诊断的重要

19

依据,保证各项工作运行质量。

图31目标任务考核性诊断流程示意图

实施目标任务分类分层分段考核性诊断,A、B类任务由学院进行考核性诊

断,C类任务由部门进行自我诊改,实施月度沟通,季度考核诊断的周期,不断

修正偏差,合理配置资源,形成学院发展规划执行及时诊断、持续改进的良性循

环(图32)。

图32学院发展规划执行诊改运行示意图

(二)专业层面,按专业教学标准和专业建设方案开展诊改

1.基于专业教学标准,实施一年一次专业教学自我诊改

20

专业教学团队运用信息管理平台,实时采集专业课程教学状态数据,依据专

业课程教学数据,对照专业教学标准检验毕业生能力要求指标点的达成度。

修正

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及教学标准,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图19)。

图19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诊改运行示意图

2.基于专业建设方案,实施三年一轮的专业考核性诊断

(1)运用信息管理平台,实时采集专业建设状态数据,在对数据统计、分

析的基础上,监测专业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实施三年一轮,吸收行企、政府、

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专业考核性诊断,及时反馈和改进。

(2)各二级学院组织专业团队面向多元利益相关主体,进行市场需求调研、

就业市场分析、毕业生跟踪调研分析、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分析,修正人才培养

目标。

(3)积极参与国内外专业认证与评估,运用信息管理平台,将国内外专业

认证机构对专业进行认证或评估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服务于专业诊改。

(三)课程层面,按课程标准和课程建设方案开展诊改

1.基于课程建设方案,开展课程建设考核性诊断

课程团队依据课程建设方案,落实课程年度建设任务,明确年度建设目标、

任务、措施、预期效果,实施月度自我诊改。

二级教学单位对照建设目标和标准

实施季度沟通反馈,保证年度建设任务完成,年末实施考核性诊断并与绩效挂钩。

21

2.基于课程教学标准,实施课堂教学实时性诊改

任课教师依据课程教学标准,按照课前、课中、课后的课程教学三环节,借

助在线学习平台,实施课堂教学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